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眼液中利巴韦林和诺氟沙星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02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3.0±0.1)-乙腈(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7nm,进样量:20μL。结果巴韦林和诺氟沙星分别在10.0~100.0μg/mL和5.0~50.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0.70%)和99.7%(RSD=0.76%)(n=9)。结论本法可同时测定红眼灵滴眼液中利巴韦林和诺氟沙星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室温6小时内利巴韦林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与3钟输液配伍后,6小时内利巴韦林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利巴韦林与上述3种输液配伍6小时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中利巴韦林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中利巴韦林的含量.结果在207 nm处,以水为溶媒,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中利巴韦林浓度在3~15μg/ml,与其相应的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5;r=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1.4%±0.53%.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药房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4.
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2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思密达口服组、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组及利巴韦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思密达口服组给予思密达口服;思密达+利巴韦林灌肠组将思密达3g+利巴韦林10~15mg/(kg·d)溶于15mL生理盐水保留灌肠,1次/d,连用3d;利巴韦林组将利巴韦林10~15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各组发热、呕吐、腹泻、脱水等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72h后对照组、思密达口服组、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组及利巴韦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9.6%、73.9%、91.4%及65.9%。其中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组总有效率均较其他三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可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止吐、止泻及脱水纠正时间。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思密达+利巴韦林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比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配合口服思密达或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复方利巴韦林软膏剂的研制及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入促透剂氮酮,研制复方利巴韦林软膏剂并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利巴韦林的含量;用简单小室法,以离体鼠皮的透皮屏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酮对利巴韦林的透皮吸收百分率,结果:经统计学检验,氮酮对利巴韦林无显著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P〉0.05)也不能增加其透皮速度(P〉0.05)。结论:建议在复方利巴韦林软膏剂中不加氮酮。  相似文献   

6.
刘忠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450-1451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方法: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与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结论:用蒲地蓝消炎片联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外用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本院今年住院病例630例,其中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外用组392例,单用利巴韦林组238例,根据患者皮疹的消退及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判定疗效。结果:选用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外用组皮疹的消退及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为1~2 d,平均1.5 d,单用利巴韦林组为3~4 d,平均3.5 d,两组疗效具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外用治疗手足口病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案,较单用利巴韦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入促透剂氮酮,研制复方利巴韦林软膏剂并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利巴韦林的含量;用简单小室法,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酮对利巴韦林的透皮吸收百分率。结果:经统计学检验,氮酮对利已夺林无显著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P>0.05),也不能增加其透皮速度(P>0.05)。结论:建议在复方利巴韦林软膏剂中不加氮酮。  相似文献   

9.
利巴韦林为广谱抗病毒药,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中利巴韦林的含量,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0.
俞萍  俞卫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26-2827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西咪替丁+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88例轮状病毒肠炎随机分为利巴韦林+西咪替丁组、利巴韦林+西咪替丁+蒙脱石散组、对照组三组。结果:治疗3d,利巴韦林+西咪替丁组总有效率为91.7%、利巴韦林+西咪替丁+蒙脱石散组为92.9%、对照组为41.7%,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6.33,P<0.01),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利巴韦林+西咪替丁组、利巴韦林+西咪替丁+蒙脱石散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7.73、15.90,P<0.01);利巴韦林+西咪替丁+蒙脱石散组与利巴韦林+西咪替丁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χ2=0.09,P>0.05),但显效率(64.3%)明显高于利巴韦林+西咪替丁组的36.1%(χ2=5.01,P<0.05)。结论:利巴韦林+西咪替丁+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价格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田新贵  李翔  周荣  彭涛 《热带医学杂志》2009,9(12):1388-1390
目的研究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体外抗肠道病毒(EV)的效果。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和MTT分析法,观察利巴韦林对肠道病毒(EV71、CAV16、CBV3、ECH011、EV84)的抑制作用。结果利巴韦林对Vero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2.09mg/mL,0.2mg/mL浓度的利巴韦林对5种肠道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CAV16、EV71、ECHO11、EV84、CBV3的抑制率分别为13%、27%、36%、23%、58%。对EV84、EV71病毒,利巴韦林浓度为0.1mg/mL时其抑制率为16.5%、29.5%;对CBV3病毒,利巴韦林抗病毒作用与其剂量呈正相关,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0.125mg/mL,治疗指数(TI)为16.72。结论利巴韦林在体外对肠道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对不同的肠道病毒其抑制效率不同,对CVB3的抑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F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38例入选病人,应用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治疗至12周末时根据是否停用利巴韦林,将病人划分为A、B两组,A组为停用利巴韦林组,B组仍采用原来的联合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12和24周时2组HCV RNA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周结束时ETVR率以及治疗结束6个月时SVR率,A、B两组分别为55.6%、44%和85%、75%,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疗效优于PEG-IFNα-2 a单药治疗,也优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是目前较理想的丙肝治疗方案。早期联用利巴韦林具有重要意义,能提高早期应答率。  相似文献   

13.
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两药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25,37℃时,0-6h其外观、pH值。含量没有明显变化。8h后含量有所下降,按相应工作曲线项下所述方法测得相应A值△值,计算得利巴韦林的回收率为100.43%,RSD=0.46%,氧氟沙星回收率为99.80%,RSD=0.23%。结论: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常温及炎热夏天都可配伍使用,6h内用完,本方法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4.
炎琥宁配伍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  晏咏梅 《吉林医学》2012,33(28):6109-6110
目的:炎琥宁配伍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加入5%葡萄糖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10 mg/kg加入5%葡萄糖液100 ml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配伍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流行性腮腺炎分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为治疗组(52例)与用利巴韦林而不用干扰素治疗的为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腮腺肿痛减轻时间、退热时间及腮腺管口红肿消退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能缩短病程,优于单用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6.
旋光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含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含量的新方法。方法根据利巴韦林旋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采用旋光法测定其半成品,对该实验的方法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旋光法测定利巴韦林含量的稳定性、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并且不受温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旋光法测定利巴韦林注射液含量数据重现性好,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剂口服利巴韦林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方法:遴选30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志愿者,使用标准二阶段交叉设计研究法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分别单剂量口服两种利巴韦林片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对志愿者服药后72小时内的血浆样本进行利巴韦林浓度检测。结果:A样品利巴韦林片的Tmax为(3.56±2.98)小时,Cmax为(209.21±67.21)μg/L,AUC(0-72h)为(5123.21±1562.21)μg.h/L;B样品利巴韦林片的Tmax为(3.31±2.67)小时,Cmax为(213.9±59.98)μg/L,AUC(0~72h)为(5098.87±1489.32)μg.h/L。两种利巴韦林片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两种利巴韦林片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两种利巴韦林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片的含量,来观察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利巴韦林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片,对其溶液波长的测定,标准曲线的制备,供试品含量的测定,加样回收率的对比,稳定性试验,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巴韦林片的含量,通过t检验,P>0.05,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结果可靠.结论:两者均可用于利巴韦林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利巴韦林制剂的应用和定量分析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巴韦林 (Ribavirin ,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I)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其生产途径主要有化学合成法 ,也有报道生物酶法。除原料药外 ,利巴韦林的制剂有注射液、片剂、滴眼液、滴鼻液、口胶、胶囊、吸入剂、含片等剂型 ,其定量分析方法有凯氏定氮法、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旋光法、比色法等 ,现分述如下。1 利巴韦林原料药的定量分析方法 美国药典 2 3版采用阳离子交换HPLC法 ,以pH =( 2 .5± 0 .1 )的水为流动相 ,测定波长为 2 0 7nm。国内各省市地方药品标准均采用凯氏定氮法。近来国内…  相似文献   

20.
王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117-3118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方法将59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加喜炎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2组均予以外敷仙人掌或青黛散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较单用利巴韦林效疗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