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众所周知,长期慢性IBD可发生癌变,此种结直肠癌被称为IBD相关结直肠癌。尽管仅有约1%结直肠癌为IBD相关结直肠癌,但这是UC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研究其癌变机制和如何预防及早期诊断IBD相关结直肠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一词专指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本病认识水平的提高,我国IBD有上升趋势,现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7月~2004年7月93例IB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有关辅助检查,以提高对IBD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CPT)在炎症性肠病(IBD)及功能性肠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IBD的住院患者221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57例,克罗恩病(CD)164例;另选同期肠易激综合征(IBS)30例,正常对照120例.收集患者内镜检查前的粪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粪便CPT水平.结果:CD与UC患者的粪便CPT水平均显著高于IBS组和对照组(P<0.001),而IBS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D患者中,UC组的粪便CPT含量显著高于CD组(P<0.05),且当按UC内镜下严重度指数及CD内镜活动评分分组时,UC轻度者的粪便CPT含量明显高于CD轻度者(P<0.05),UC中、重度者与CD中、重度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CPT水平可作为IBD活动性评估以及与IBS鉴别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特殊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来,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herapy,MDT)在IBD的治疗中逐渐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5.
单纯从外科角度来看,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应包括如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Crohn病(Crohn's disease,CD)、肠结核、坏死性小肠炎、肠伤寒穿孔等疾病,但人们一般只将UC和CD称为IBD。IBD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UC及CD的患病率分别为(50~80)/10万及(20~100)/10万,发病率分别为(3~10)/10万及(1~10)/10万。在亚太地区此病并不常见,近三十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但尚无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也无明确的治疗规范。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认为遗传因素、感染和环境因素及免疫调…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隆病(CD)。随着近年来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增加了一些辅助诊断的方法,包括炎症介质的测定、免疫反应的检查和遗传因素的追踪等,为IBD的综合诊断增加了新内容,但确诊仍需依赖内镜与病理。  相似文献   

7.
炎性肠病(IBD)是一组特发性的慢性炎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IBD整体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男性发病率略高;UC患者发病年龄相对晚;大多数病变为轻中度,瘘及肛周病变少。虽然IBD药物治疗近些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有30%以上的UC患者需手术治疗.有70%的CD患者毕生要接受至少1次手术。本文就近年来IBD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十年来IBD患者逐年增加,尤以CD为甚。其中10%~30%的UC患者和70%的CD患者一生中至少需进行一次手术治疗[1]。UC与CD虽同属IBD范畴,但其病理、病程演变存在诸多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即在于:UC通常是连续性病变,多数情况下为求根治可选择切除全部结直肠,因而认为是可经外科根治的;而CD呈节段性、多部位发生,且具有难以避免的术后复发等特点,主流意见倾向于有并发症的CD才需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时要求保留尽…  相似文献   

9.
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通常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Crohn病(Crohn's disease,CD)。IBD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IBD基本属于内科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肠镜、病理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显示,临床主要表现:93例溃疡性结肠炎(UC)以腹泻为主,伴有腹痛和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位于左下腹和左腰腹部;59例克罗恩病(CD)以腹痛为主,伴有腹泻和黏液或水样便,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和脐周。病变范围:UC以直肠和全结肠为主;CD以末端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临床类型:UC以初发型及慢性复发型多见;CD以狭窄型为主。内镜及病理大体检查:UC为多发性表浅溃疡、连续性弥漫性黏膜充血糜烂,病理检查镜下隐窝脓肿较多见;CD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的黏膜炎症,病理检查镜下黏膜下层见结节样肉芽肿。CD并发症较多,主要为肠梗阻、瘘管及肠穿孔。UC结肠镜病理活检确诊率为96.8%,3.2%的病例是经手术标本病理活检确诊。CD结肠镜病理活检确诊率为59.3%,40.7%的病例是经手术标本病理活检而确诊。结果表明,IBD临床表现多样,CD并发症较UC多见,误诊率较高,结肠镜病理活检是诊断UC和CD的有效方法。合理内科治疗和选择性外科治疗可提高IBD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隆氏病 (Crohn' 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为一类病类尚未完全明确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 ,随着对其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治疗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 ,兹简要综述如下。1 传统治疗   IBD的传统治疗包括应用抗菌药物及激素治疗。前者包括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 ,后者包括糖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磺胺类药物早在 40年代就开始用于 IBD的治疗 ,效果较好的是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 (SASP) ,用量一般为 2~ 6 g/d,症状…  相似文献   

12.
各种炎性肠病都可以叫炎性肠病。但是狭义的炎症性肠病(IBD)就是指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IBD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UC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为10/10万-20/10万,在国内为11.6/10万。克罗恩病的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国内约1.4/10万。已成为中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常伴发营养不良[1-3],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对于IBD伴发的营养不良问题,长期被临床医师以及病人和家属所忽视,直至出现IBD的并发症,需急诊手术或限期手术时,凸显出营养不良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引起内、外科医师的关注。IBD伴发的营养不良是临床的难题和严峻挑战,值得营养学和外科领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成年男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ED的患病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搜集并筛查关于IBD患者中ED患病率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Analyst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734例男性IBD患者,男性IBD患者中ED的患病率为34.4%(95%CI 30.8%~38.1%)。亚组分析显示:ED在克罗恩病(CD)的患病率(36.3%, 95%CI 30.1%~42.9%)高于溃疡性结肠炎(UC, 26.8%, 94%CI 21.9%~32.3%),活跃期IBD患者中ED的患病率(47.6%, 95%CI 38.3%~57.2%)明显高于缓解期(26.4%, 95%CI 22.0%~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结直肠切除并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的男性UC中患病率最低,为17.2%(95%CI 11.5%~24.9%)。结论:IBD男性患者常伴有ED,疾病活动增加其患病风险,而疾病缓解可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5.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汤性结肠炎(UC)和克隆病(CD),可能与感染、遗传、环境、免疫、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多种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网络直接参与了黏膜炎症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为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尤其是细胞因子拮抗剂治疗IBD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症性肠疾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的发病年龄多为10—40岁。近年来关于此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二者病例总数已超过2万,其中以UC为多,是胃肠道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IBD的临床诊断相当困难,有文献报道,UC的初诊误诊率约为50%,而CD的误诊率更高达70%,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广义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以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不同疾病的总称。而狭义的IBD则特指一组病因尚不卜分清楚的慢性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IBD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较高[UC为(2~10)/10万,CD为(6~10)/10万1,多为青壮年发病,并发症多且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由于病因发病学迄今尚未彻底明了,因此治疗效果尚待提高。近年来运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病因发病学机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对其中比较集中和成熟的看法加以综台介绍。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疾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IBD的传统药物治疗仍以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三类为主。随着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在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重大进展推动了IBD治疗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应用,使IBD的治疗有了更有效、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临床常见、反复发作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属于癌前病变,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目前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它是一种复杂的遗传疾病,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免疫-微生物”轴而发病[1]。从病症结合的角度来看,UC与古籍记载的“休息痢”“久痢”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