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肌痉挛也称为面肌抽搐,类似祖国医学的“眼睑咽动”、“痉急”、“痉证”等范畴,为半侧面部表情肌的不自主性阵发性抽搐,通常多发于一侧的某个表情肌或某组肌纤维束,无神经系统的其他阳性体征。笔者近3年来采用电针治疗面肌痉挛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面肌痉挛也称为面肌抽搐,类似祖国医学的眼睑咽动、痉急、痉证等范畴,为半侧面部表情肌的不自主性阵发性抽搐,通常多发于一侧的某个表情肌或某组肌纤维束,无神经系统的其他阳性体征.笔者近3年来采用电针治疗面肌痉挛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用中药配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30岁以内9例,30~50岁45例,50岁以上6例。以上60例均做脑CT排除脑部疾患。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第二版“面肌痉挛”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1.2.1 中药 用自拟方通络息风汤加减:人参(先煎)、天南星、酒白芍各15g,生黄芪50g,熟地30g,当  相似文献   

4.
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农 《针刺研究》1998,23(3):187-188
面部肌肉痉挛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以中老年多见,由于病因不明,因而治疗效果较差,是临床顽症之一。自1990年以来,运用电针治疗本病58例,并进行了对照观察。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18例,均为门诊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针刺加氦氖激光组、单纯针刺组。其中电针组58例,男21例,女37例;年龄平均47.6岁;病程平均4.4年;病患在左侧31例,右侧27例。针刺加氦氖激光组29例,男10例,女19例;年龄平均46.7岁;病程平均4.11年;病患在左侧15例,右侧14例。针刺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平均47.2岁;病程平均4.07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笔者用电针治疗特发性面肌痉挛30例,并与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的30例作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面肌痉挛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常由眼轮匝肌开始渐渐发展到其他面肌,女性发病率高是男性的2倍多,紧张、焦虑可加重症状。患者可因紧张、焦虑、疲劳、面部运动等因素而使病情加重,特别是在讲话、微笑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我们采用针灸治疗面肌痉挛2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电针"四关"穴治疗面肌痉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 2年来利用电针四关穴治疗面肌痉挛 3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 0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最小 3 5岁 ,最大 82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半年。2 治疗方法取穴 :主穴为合谷 (双 )、太冲 (双 ) ,配穴为患侧风池、地仓、四白。治法 :以上穴位常规消毒后 ,用 2 8号、1~ 5寸毫针针刺双侧合谷、太冲穴 ,患侧风池、四白、地仓 ,针刺得气后 ,采用G680 5 A电针仪正负电极接同侧合谷、太冲穴 ,输出连续波 ,电流大小刺激以患者耐受为度 ,1 0天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 3天。3 治疗结果痊愈 (眼睑…  相似文献   

9.
10.
不同脉冲频率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对于许多确切病因不明者,现代医学多以药物治疗,无效后,再行神经阻滞或破坏疗法、手术疗法等,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且药物存在耐药及毒副反应,不能长期使用。笔者多年来采取了电针方法,治疗面肌痉挛,略有心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电针卡马西平交替使用法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3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搐。对于许多确切病因不明者,现代医学多以药物治疗,无效后,再行神经阻滞或破坏疗法、手术疗法等,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且药物存在耐药及毒副作用,不能长期使用;而电针治疗作用显著,疗效肯定。但患者又不能长期耐受。为此笔者多年来采取了电针同卡马西平交替使用的方法,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注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痉挛程度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的面肌痉挛状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4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各20例,分别采用针刀和针灸取穴法治疗,1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差异显著(P〈0.01)。提示:针刀治疗面肌痉挛,可起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纯针灸取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用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治疗,观察组用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联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hen Albert分级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面神经分支酒精毁损结合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面肌痉挛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志富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0):56-57,F004
面肌痉挛是阵发性不自主的面部抽动 ,属祖国医学的“筋惕肉 目 闰”范畴。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大多始于眼轮匝肌 ,因失治误治而逐渐扩散至一侧面肌 ,其呈阵发性不规则的痉挛 ,入睡后消失 ,使用镇静、安定、抗癫痫类药常无明显效果。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概况 ,综述如下 :1 病因病理  杨氏[1 ] 认为头面部为三阳经所循行的部位 ,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 ,使经络闭塞而发病 ;他又认为面肌痉挛的发生发展 ,除与风、痰、虚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外 ,与血瘀也密切相关。梅氏[2 ] …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1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表现为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 ,通常局限于眼睑或颊部、口角 ,严重者可波及整侧面部 ,多发生于一侧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 ,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可使病情加重 ,入睡时停止发作。 1998年以来 ,我院收治了面肌痉挛患者 130例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0例中 ,男 5 4例 ,女 76例。1 2 治疗方法 采用浅刺皮部的办法 ,取颧、迎香、四白、瞳子、阳白、地仓、大迎等穴位 ,以 32号的 1寸毫针 ,刺入面肌痉挛侧的皮内 ,使针尖皮肤突起成小丘 ,针体悬吊不脱落…  相似文献   

17.
挂针刺为主治疗面肌痉挛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面肌痉挛,祖国医学属于面风、面瞤范畴。多为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抽搐。临床上常因无有效治疗方法,以至长期不愈,笔者自1999年开始采取以挂针刺为主,配以辨证取穴,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87例中,男35例,女5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5岁,平均42.8岁;病程20天~2年;轻度37例(仅见患侧眼角或口角处抽动),重度50例(整个患侧表情肌肉抽搐,影响患者说话、吃饭等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8.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患.表现为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阵挛性收缩。其常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口轮匝肌,几个月至几年内逐渐加重。严重者整个面肌及同侧颈阔肌均可发生痉挛。由于病因不明,故而治疗棘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对该病积累了较多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9.
腓肠肌痉挛,俗称“抽筋”,为痛性痉挛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腓肠肌突然发作的强直性痛性痉挛,牵掣、拘挛、痛如扭转,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或更久,其痛楚之极,难以名状,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笔者运用电针治疗该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火针为主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患,表现为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阵挛性收缩.其常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口轮匝肌,几个月至几年内逐渐加重.严重者整个面肌及同侧颈阔肌均可发生痉挛.由于病因不明,故而治疗棘手[1].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对该病积累了较多的治疗经验[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