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采取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与前臂静脉留置针给药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化疗乳腺癌患者185例,分为中心静脉置管组105例,前臂静脉留置针组80例,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 前臂静脉留置针组发生静脉炎62例,静脉炎发生率77.5%;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组发生静脉炎13例,静脉炎发生率12.38%.结论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留管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够充分保证患者化疗,减少和防止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敏  高良玉 《北方药学》2012,9(8):54-54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位置。方法:100例危重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选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2G×25mm/Y-G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选用四肢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套管渗漏,脱出、静脉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套管渗漏、脱出、静脉炎。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在ICU危重患者中,可避免套管脱出、减少渗漏、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甘露醇药液加温至25~35℃后输注,并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在穿刺点上方皮肤沿静脉走向涂抹,对照组将甘露醇药液加温至25~35℃后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4.63±1.15)d;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7.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3.05±1.08)d。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能有效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并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留置浅静脉套管针引起浅静脉血管闭塞的临床因素。方法520例留置套管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0例),套管针在静脉血管内保留时间为4 d,每次输液后均用肝素配置液封管,对照组(260例),套管针在输液后拔除,留置时间不超过1 d,穿刺者均具有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套管针,穿刺点一般选择在前臂浅静脉血管。观察两组血管情况。结果经统计结果显示,留置浅静脉套管针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越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闭塞的发生也越高(P<0.05),且静脉炎的发生与血管狭窄和闭塞呈正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浅静脉留置针外套管堵塞与血管闭塞没有相关性(P>0.05)。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留置针外套管堵塞的发生越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套管针时间越长,发生血管狭窄及血管闭塞的机率越高,输入药物的浓度与留置浅静脉套管针的时间不相关,留置套管针引起的静脉炎与浅静脉血管狭窄和闭塞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套管针留置体内不同长度对局部血管的影响、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8例未曾行过颈外静脉穿刺、血管显示良好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BD22GA19及25mm的套管针进行穿刺,均至输液不畅、出现静脉炎或患者要求拔除时拔除,每日观察局部情况,听取患者主诉,至拔除后3d。结果25mm的套管针留置时间明显短于19mm的套管针,更早出现输液不畅和静脉炎,两组留置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拔除原因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应尽可能选择短一些的套管针进行静脉留置。  相似文献   

6.
李娟 《黑龙江医药》2009,22(5):755-756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置管静滴甘露醇时保护患者静脉的有效措施。方法:将60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两组,湿敷组和对照组。湿敷组:静脉滴注甘露醇时,采用75%的酒精沿血管走行湿敷于穿刺点近心端,联合使用马铃薯切成片每日三次敷贴该处。对照组:应用甘露醇时穿刺静脉不做任何处理。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湿敷组静脉炎发生率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在静脉穿刺置管静滴甘露醇时用酒精纱布湿敷局部,联合应用马铃薯片敷贴,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方淑玲 《安徽医药》2013,17(9):1615-1616
目的 通过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减少胺碘酮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所致的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通过将48例使用微电脑输液泵静脉泵入胺碘酮注射液的病例随机分为集束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集束护理组的病人双侧颈外静脉留置BD浅静脉留置针并每隔12 h交替输注胺碘酮,浅静脉留置针的贴膜改为康慧尔透明贴,常规护理组在上肢粗直血管留置BD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注,浅静脉的贴膜为3 M的透明敷贴.结果 通过集束护理策略明显减少了胺碘酮在浅静脉输注过程中的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方便、易行、安全可以广泛用于临床输注胺碘酮,减少输注胺碘酮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凡兰桂 《哈尔滨医药》2013,33(3):185-186
目的探讨PICC置管化疗与静脉留置针化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50例采用PICC置管化疗,5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化疗。比较两种穿刺方法在药物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和患者舒适度的比较。结果 PICC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留置针组,患者舒适度则高于静脉留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导管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化疗,是肿瘤患者的理想静脉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位置头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手术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头静脉前臂下段进行留置针穿刺,实验组采用头静脉前臂中段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手术患者头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观察组,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选择头静脉前臂中段留置留置针,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环衰竭的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的应用对抢救工作的影响。方法将50例循环衰竭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四肢静脉穿刺的方法,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方法。结果观察组一针穿刺成功率输液顺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抢救工作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留置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经静脉给予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静脉留置针给药(实验组),另一组经普通静脉输液针给药(对照组),每组30例。经过3个月后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化疗时应用留置针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且因操作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封管方法对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疗程的影响。方法选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输液器内液体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直接封管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封管治疗。对两组的留置时间、堵管和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完成输液疗程率、平均留置时间、堵管率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输液器内液体直接风管治疗具有简单易行,患儿无痛苦的优点,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封管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2种封管液应用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方法将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门诊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比较2组堵管、回血、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置管留置时间。结果 2组患者堵管、回血、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置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操作简单,无需放置于冰箱内,价格便宜,符合人体生理要求,对血管刺激性小,不受病种限制,扩大了静脉留置针术输液技术的应用范围,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张祖莉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890-2891,2893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两种静脉安全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上对两种留置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324例呼吸内科收治并需行留置针穿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59例患者采用贝朗公司蝶形安全留置针,为贝朗组;165例患者采用BD公司密闭式防针刺伤Y型留置针,为BD组.记录两组患者行留置针穿刺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D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贝朗组(P〈0.01),留置时间明显长于贝朗组(P〈0.05),而B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贝朗组(P〈0.01).结论 在实践应用中BD公司密闭式防针刺伤Y型留置针较贝朗公司蝶形安全留置针更有优势,可以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针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74例首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本人意愿随机分成实验组A88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化疗;对照组B86例,采用常规头皮针输液化疗。结果①两组静脉炎和渗漏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静脉炎的发生与不同化疗药物的理化性质直接相关(P〈0.05);③静脉炎与静脉化疗时间呈正相关,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同样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化疗,尤其对条件限制无法做PICC和深静脉穿刺者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设置高度在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在儿科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患儿调节器高度距离输液器针头接口50cm,对照组患儿的调节器距离输液器针头接口10cm。观察两组穿刺针内回血的快慢,并采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回血时间为(2.05±0.15)s,观察组回血时间为(1.59±0.37)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7%,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节器的高低对儿科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回血速度有一定影响,静脉穿刺时调节器位置越高。回血速度越快,穿刺成功率越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借鉴。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头皮静脉输液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5例给予常规钢针穿刺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式留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95例,共发生并发症3例,低于对照组的14例,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8.95%,高于对照组的89.47%,P<0.05。结论使用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罗芳  颜梅 《中国药业》2014,(7):73-74
目的观察0.9%氯化钠注射液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6月儿科住院的30d至2岁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对照组使用注射器抽取5mL稀释肝素钠正压封管,比较两组单次留置时间内堵管、静脉炎、外渗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单次留置时间内堵管、静脉炎、外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