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院自1988年9月~1989年8月,对疑似败血症54例开展L型细菌培养,结果21例阳性(占38.9%),而常规血培养仅9例阳性(16.7%)。 1 临床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1天~7岁,其中新生儿15例。全组均有发热,热程3~30天,其中不规则热型16例,持续高热5例;黄疽11例(均为新生儿),肝脾肿大6例,腹泻3例,呕吐2例,咳嗽3例,贫血8例。感染途径:胎膜早破6h以上致羊水混浊8例,不洁分娩2例,窒息2例,脐部感染1例,口腔感染1例,全身脓疱疮1例,  相似文献   

2.
<正>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占活产新生儿的1~5.2%。我院1981年以来,共收治经血细菌培养阳性之新生儿败血症15例。而临床上符合败血症,血培养阴性病例不在此文之内。一、一般资料1.性别:男8例,女7例。2.日龄:3~7天4例:8~14天5例;15~21天4例;22~28天2例。3.前驱病:见表1。表1 15例新生儿金葡菌败血症之前驱病  相似文献   

3.
提要:L型是细菌因变异而产生的细胞壁缺陷型,细菌感染机体后,可受到体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细胞壁缺陷。缺壁菌对渗透压敏感,在常规等渗培养基中往往不能生长,造成大量的漏诊与误诊。据五个医院万余例血培养统计,细菌检出率均低于20%。1981~1983年通过培养基改良,蚌医从疑诊为败血症而常规培养阴性的血增菌液13例中8例分离出L型(61.5%),1985年统计64例中48例阳性(75%)。蚌埠铁路医院1985年3月~1986年2月常规培养259例,10%阳性,加做L型培养的489例,阳性率提高至39.7%。  相似文献   

4.
<正>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变异耐药菌株增多。为提高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率,自1991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通过L菌培养,结合临床诊断细菌型败血症4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男39例,女6例,男:女=6.5:1。年龄:新生儿15例,~1岁19例,~3岁4例,~6岁3例,~14岁4例。3岁以内婴幼儿占84.4%。病  相似文献   

5.
<正>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出生后28天以内有临床症状、血培养阳性的全身性疾病。我科从1977年2月至1981年2月,共收治新生儿患者464例,临床诊断败血症82例,占同时期新生儿住院总数的17.6%。其中血培养阳性54例,现结合文献报导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余建新  冯云 《广州医药》2003,34(5):45-46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败血症患者在未得阳性血培养以前 ,以严重造血系统损伤为首发症状者虽不属罕见 ,但往往被临床医师所忽视 ,常将该类病人误当造血系统疾病收治而延误治疗。本文就我院近 10年确诊的金葡菌败血症 2 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以免漏诊或误诊。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2年 1月~ 2 0 0 3年 6月经血培养或骨髓培养确诊的金葡菌败血症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7岁 ,平均年龄 36 8岁 ,病程 7~ 96天。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10例 ,周期性白细胞减少 1例 ;全血细胞减少拟诊急性再障 …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94年2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败血症280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败血症65例,占23%,居首位。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男38例、女27例,男女之比1.4∶1。足月儿50例,早产儿15例。入院体重≥2500g48例,<2500g17例。发病日龄<3天21例,~24天44例。2感染途径:呼吸道24例(36.9%),痰培养为金葡菌阳性;脐部23例(35.3%),脐部分泌物培养金葡菌阳性;皮肤6例(9.7%),取脓疱液培养金葡菌阳性;宫内产时窒息、羊膜早破(>24小时),羊水污染4例(6.1%),2例作羊水培养全葡菌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用细菌 16SrDNA高度保守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检测败血症病原菌的方法 ,并与血培养比较在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用病原菌所共有的 16SrDNA基因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 91E和 13B为引物 ,对 10 1例疑为败血症的患者和 2 5例同期我院门诊健康查体者的血标本进行PCR检测分析。结果 :10 1例疑败血症的血标本中 ,PCR阳性结果 5 0例 ,阳性率为 4 9 5 % ,血培养阳性结果 2 2例 ,阳性率为 2 1 8% ,经 χ2 检验 ,PCR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 (P <0 0 5 )。 2 5例阴性对照组DNA的PCR分析均为阴性 ,特异性为 10 0 % ;对血培养阳性的 2 2例进行PCR分析 ,结果阳性 2 1例 ,以血培养作为确诊标准 ,PCR的敏感性为 95 5 % ,且检测不受抗生素治疗的影响。结论 :在严格控制污染的条件下 ,细菌 16SrDNA高度保守区PCR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该技术能为败血症提供可靠的病原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30例新生儿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中,血培养阳性率为26.7%,革兰氏阳性菌占89.1%,革兰氏阴性杆菌占8.7%,革兰氏阳性杆菌占2.2%;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治愈和好转率为86.7%,病死率为3.3%。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应合理选择抗生素,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较高的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患败血症的新生儿的临床特点、主要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血培养、药敏试验结果。结果生儿败血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32例(53.33%),发热或体温不升10例(16.67%),拒食或漾奶9例(15.00%),哭闹、精神差5例(8.33%),腹泻3例(5.00%),皮肤水肿1例(1.67%),消化道出血1例(1.67%)。血培养结果:G+病原菌31例(51.67%),以葡球菌为主,葡萄球菌25例(41.67%),G-病原菌26例(43.3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15例(25.00%),肺炎克雷伯菌7例(11.67%)。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大体相同,血培养实验结果显示:葡球菌为最常见的致病病原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亦是常见致病菌。早诊早治,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及其并发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 自1935年Klieneberger发现L型细菌以来,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感染的漏诊、误诊与细菌L型变异有密切关系,L型细菌已成为一类不可忽视的病源。本文380例拟诊血行感染患者的血液进行普通培养及L型细菌培养,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本组380例,均为1996年5月至1998年3月间来我院就诊后拟诊血行感染的门诊或住院患者。男199人,女181例。年龄5天~73岁,平均37岁。 1.2 培养基:普通血液培养增菌液及培养基自配;L型增菌、分离、回复培养基均购自蚌埠铁路医院中心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血培养阳性率及细菌种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鹤壁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9月30日入院的发热或拟诊感染的788例儿科患者行血培养检查,比较不同年龄组血培养细菌种类、阳性率及药敏情况。结果:〈3个月婴儿血培养阳性率占总阳性率56.1%左右,金黄色葡菌球菌占总检出细菌58.1%。葡萄球菌55例中产8-内酰胺酶菌株51例,45例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9例,10例葡萄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株3例。结论:〈3个月发热或拟诊感染小婴儿,血培养阳性率高,说明极易引起败血症。金黄色葡菌球菌为最主要检出细菌。在基层尽早做血培养,可以促使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复数菌败血症(Polymicrobial Bacteremia)是一种严重的混合感染。1899年已由Brill和Libman首次报导。近年来报导增多现将我院6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各科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疑诊败血症者即抽血培养,一般抽取静脉血5ml,无菌操作注入肉汤培养瓶,按常规培养分离鉴定,凡在血平板上观察到不同菌落或可疑不同菌落,就进一步分离与鉴定。通过鉴定确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即给予报告。结果1977年9月~1978年11月,我院共做血培养893例次,其中血培养阳性者共148例,阳性率为16.57%。而同一份标本同时培养出两种以上细菌的共6例,占血培养阳性率4.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降钙素原(PCT)应用于细菌感染及其种类判断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断为脓毒症的患儿100例,对其血培养结果和PCT水平的相关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儿中,血培养结果阳性的共49例,阳性率为49.00%;G+菌感染共28例,阳性率为28.00%;G-菌感染共21例,阳性率为21.00%。其中,高PCT水平者的G+菌检出率最高,而G-菌检出率最高的则为极高PCT水平组。结论:在判断儿童脓毒症是否为细菌感染中,PCT发挥出良好的指导作用,其水平异常升高,基本可认为是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骆霜 《大家健康》2016,(5):162-163
目的:探讨痰标本真菌涂片与培养阳性结构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1000例送检痰液标本,涂片并镜检菌丝与真菌孢子,采取真菌培养.结果:本组检出100例酵母样真菌中,a组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45.45%);b组、c组、d组同时血培养阳性1例(1.14%);拟诊15例(17.05%);其他72例无诊断价值(81.81%).共检出20例丝状真菌,a组符合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1.43%);b组符合拟诊标准1例(100.00%);c组、d组中符合拟诊标准4例(33.33%).结论:临床两次以上痰液标本真菌检验结果阳性诊断价值较高,与酵母样真菌相比,丝状真菌阳性检测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痰标本真菌涂片与培养阳性结构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1 000例送检痰液标本,涂片并镜检菌丝与真菌孢子,采取真菌培养。结果:本组检出100例酵母样真菌中,a组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45.45%);b组、c组、d组同时血培养阳性1例(1.14%);拟诊15例(17.05%);其他72例无诊断价值(81.81%)。共检出20例丝状真菌,a组符合确诊、临床诊断标准5例(1.43%);b组符合拟诊标准1例(100.00%);c组、d组中符合拟诊标准4例(33.33%)。结论:临床两次以上痰液标本真菌检验结果阳性诊断价值较高,与酵母样真菌相比,丝状真菌阳性检测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竺正伦  吴寅 《浙江医学》1996,18(3):164-165
对我院1973年1月~1990年12月住院患者中经血培养证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简称金葡菌败血症)113例,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男74例,女39例:年龄40天~80岁.同期血培养阳性156例,G~-菌引起的占18.6%。113例中儿科50例,内科45例,外科15例,五官科2例,皮肤科1例。  相似文献   

18.
我院儿科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收治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的小儿伤寒 32例 (2 4例伤寒和 8例甲型副伤寒 ) ,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2 2例 ,女 10例 ;发病年龄 :4~ 6岁 6例 ,~ 12岁 2 6例 ;发病季节 :1~ 3月 6例 ,4~ 6月 5例 ,7~ 9月 6例 ,10~ 12月 15例 ;地区分布 :农村 2 8例 ,城镇 4例 ;入院时病程 :3~ 4天 10例 ,~ 6天 15例 ,~ 10天 4例 ,~ 18天 3例 ;高热 30例 ,中等热 2例 ;弛张热型 2 0例 ,稽留热型 9例 ,不规则热型 3例 ;伴呼吸道症状 7例 ,主要表现咳嗽咽痛 ;有消化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败血症的病原体分布,比较骨髓培养与血培养的阳性率。方法收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2年1-12月AID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同时进行骨髓培养及血培养,比较两种培养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共444例AIDS患者同时进行了骨髓培养及血培养,共141例患者骨髓培养和(或)血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1.76%(141/444),其中骨髓培养阳性率为29.27%(130/444),高于血培养阳性率23.42%(10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253,P=0.000)。130例骨髓培养阳性者在血培养中有37例阴性,104例血培养阳性者中有11例骨髓培养阴性;两种培养方法均为阳性者只有93例。141例阳性标本共培养出152株致病菌,分离的菌株中马尔尼菲青霉菌比例最高,占71.71%(109/152);新型隐球菌次之,占8.55%(13/152);金黄色葡萄球菌再次,占3.29(5/152)。结论 AIDS患者的血培养特别是骨髓培养病原菌检出率高,广东地区AIDS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体以马尔尼菲青霉菌占优势。  相似文献   

20.
李明珠  田瑞英 《新疆医学》1994,24(3):154-156
自1991年5月至1992年6月,我科对临床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103例进行了普通血培养及细菌L型培养,结果普通血培养阳性率为26.2%(27例),L型培养阻性率为48.5%(50例),后者明显高于前者。现将此50例细菌L型败血症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