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气道炎性细胞中蛋白激酶C(PKCα)的表达和白细胞介素 (IL) 5的水平 ,及吸入糖皮质激素 (以下简称激素 )对其的影响。方法  2 9例哮喘患者分为激素治疗 2周组 ( 14例 )和激素治疗 4周组 ( 15例 ) ,治疗前后行诱导痰和肺功能检查。免疫组化 (SP法 )测PKCα在诱导痰炎性细胞中的表达 ,ELISA测诱导痰上清中IL 5的含量。结果 哮喘患者治疗前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 (EOS)与淋巴细胞相对计数、炎性细胞中PKCα阳性表达率与IL 5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P <0 0 1) ,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激素治疗 2周组与激素治疗 4周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第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炎性细胞中PKCα的阳性表达率、IL 5浓度、EOS相对计数呈负相关 (r =- 0 4 2 3,P <0 0 5 ;r =- 0 6 6 4 ,P <0 0 1;r =-0 5 78,P <0 0 1) ;IL 5浓度与炎性细胞中PKCα的阳性表达率、EOS相对计数呈正相关 (r =0 6 2 3,P<0 0 1;r=0 75 8,P <0 0 1)。结论 PKCα信号途径可能为哮喘气道炎症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吸入激素可明显降低气道IL 5的含量和炎性细胞PKCα阳性表达率 ,但短期内不能使气道炎症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SO)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ELISA检测轻、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IL-4水平;用血常规仪检测外周血ESO水平,并分别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IL-4及ESO水平高于对照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指标虽有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与IL-4水平分别与外周血ESO水平显著相关(r=-0.55;r=0.48,均P<0.05)。不同程度哮喘患者之间IL-2、IL-4及ESO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病情加重、IL-2降低更明显、IL-4、ESO升高明显(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2、IL-4及外周血ESO水平对其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客观指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对43例哮喘患者进行血浆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同期行肺通气功能检查,观察IL-5/IL-10与FEV1%、PEEF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血浆IL-5浓度增高而IL-10浓度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急性期哮喘患者血浆IL-5浓度比缓解期增高,而IL-10浓度低于缓解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急性期IL-/IL-10与FEV1%、PEE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25和-0.5147(P值均<0.05).结论 IL-5、IL-10水平变化参与了哮喘发病,其检测有助于哮喘气道炎症状态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一氧化氮(N())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治疗前后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哮喘组及对照组血清II-5、sIL-2R和NO水平及EOS计数进行了研究。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5、sIL-2R、NO及EOS水平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组与对照组。哮喘发作期IL-5与EOS呈显著正相关。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治疗后sIL-2R及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5与EOS水平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L-5、sIL-2R、NO及EOS水平升高,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皮肌炎 (dermatomyositis,DM)同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类有体液免疫功能显著异常及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的免疫异常性疾病 ,其抗体的产生有赖于T细胞的活化 ,而T细胞可通过一些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及其他细胞影响抗体的免疫应答 ,所以在这类疾病中普遍存在着细胞因子的分泌异常。目前认为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调节、细胞增生和分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D…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IL)-5mRNA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激活作用的影响,本研究用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半定量分析了哮喘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5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检测了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EFV1)下降20%时的乙酰甲胆碱(MCH)激发浓度(MCH-PC20值)和基础FEV1占用力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者血浆及肺组织中腺苷水平升高,吸入腺苷可引起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腺苷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能降低哮喘兔气道阻力,改善气道顺应性,提示腺苷是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一种重要炎性介质.本研究通过观察腺苷、白细胞介素(IL)-1、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IL-8的影响,探讨腺苷在哮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0例,A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2ml足三里穴位注射,B组和C组分别予白细胞介素-2(IL-2)10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ml肌注、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d,10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测外周静脉血CD3^+、CD4^+、CD2^+、CD4/CD8^+。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B组和C组外周血CD4^+、CO4^+/CD8^+均明显升高(P〈0.05、0.01),C组显著高于B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IL-2能明显增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重型肝炎(重肝)病死率可高达60%~80%,它仍为现今研究的热点。已知内毒素(LPS)血症是重肝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8被认为是诱导LPS致肝损害的重要介质,IL4为抗炎因子,它们在重肝中的作用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病程中这三种介质的变化、相互作用、调节的研究,探讨它们在重肝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82例患者血浆IL-2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①EH患者血浆IL-2活性、CD~+_4及CD~+_8细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其中以重度高血压组降低最明显(P<0.001),而轻度高血压组CD~+_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IL-2活性与二尖瓣E/A比值呈线性正相关(r=0.72,P<0.001)。提示应用IL-2不仅可能降低血压,而且可能会逆转E/A比值。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山东地区汉族人群Grayes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白细胞介素-1α、4、6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Graves病患者白细胞介素4(-590)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核因子κB和蛋白激酶C对哮喘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蛋白激酶C(PKC)中对支气管哮喘T淋巴细胞表达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IL-5的调控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将16只豚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人体材料取自16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16名正常对照者.分别从每只豚鼠及每位受试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T淋巴细胞并分成3组培养.第1组作为空白对照,第2组加入PKC激动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第3组同时加入PMA和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将培养的T淋巴细胞涂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NF-κB的表达,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IL-4和IL-5的mRNA,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的IL-4和IL-5.结果加入PMA培养的哮喘T淋巴细胞NF-κB活化细胞百分比、IL-4和IL-5的mRNA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培养液上清中的IL-4和IL-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q=8.44~38.66,P<0.01),且与加入PMA培养的正常T淋巴细胞组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q=8.11~40.12,P<0.01);而同时加入PMA和PDTC培养的哮喘T淋巴细胞的以上指标与加入PMA培养的哮喘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q=6.50~35.63,P<0.01).T淋巴细胞NF-κB活化细胞的百分比与IL-4和IL-5的mRNA表达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均呈显著正相关(r=0.60~0.82,P均<0.001),与培养液上清中的IL-4和IL-5也均呈显著正相关(r=0.42~0.70,P均<0.005或0.001).结论T淋巴细胞PKC活化后使IL-4和IL-5的表达增加的生物信号可能是通过激活NF-κB来传导的.T淋巴细胞PKC-NF-κB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可能是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18和-35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21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血清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差异显著,观察组中IL-12、IL-18和IL-35的表达与病变的不同阶段相关,观察组中IL-12和IL-18具有正相关性,而其他指标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12、IL-18高表达、IL-35低表达与病变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白细胞介素(IL)-13 mRNA的表达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其中14例激素敏感型和10例激素抵抗型分别口服泼尼松治疗1周)、18例缓解期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PBMCs IL-13 mRNA的表达.结果 52例哮喘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PBMCs IL-13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6.72±1.12和8.25±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者PBMCs IL-13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20.72±1.02和13.67±3.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4例发作期哮喘患者中,轻、中、重度患者PBMCs IL-13 mRNA表达量分别为16.35±2.38、19.12±2.16、23.57±2.43,相互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敏感型哮喘患者经泼尼松治疗1周后PBMCs IL-13 mRNA表达量(21.03±3.77)较治疗前(15.67±2.6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或依赖型哮喘患者经泼尼松治疗1周前后PBMCs IL-13 mRNA 表达量分别为20.35±3.58和19.57±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MCs IL-13参与哮喘发生的病理过程,并调节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可作为判断哮喘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明行 《肝脏》1997,2(4):245-248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共识,但对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肝炎的效果尚无定论,两者联合应用治疗病毒性肝炎报道不多,现就IL-2的有关问题作一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表达白细胞介素-12(IL-12)对调节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基因2(E2)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以NIH 3T3细胞表达HCVE2糖蛋白,纯化后用于酶免疫分析法检测抗E2抗体;以表达HCVE2糖蛋白的SP2/0细胞^3Cr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答;以293细胞繁殖表达重组IL-12亚单位p35和p40的腺病毒ADIL12。6~8周龄BALB/C鼠右后肢股四头肌注射表达HCVE2的质粒,同时经腹腔注射ADIL12。分别于2、3、4周尾静脉采血检测抗E2抗体,4周处死动物分离脾细胞检测CTL应答。结果 表达HCVE2的基因免疫可有效诱导特异性抗E2体液免疫应答。腹腔注射后,外源性IL-12微量表达。微量表达的外源性白细胞介素-12不影响特异性抗E2体液免疫应答。同时,显著增强特异性CTL应答的作用。结论 腺病毒微量表达的IL12对HCV E2基因免疫诱导的特异性CTL应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与哮喘发病的关系,对1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10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9例非哮喘过敏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无过敏原刺激条件下在体外进行培养,观察辅助(CD+4)T细胞活化状态和白细胞介素(IL)-5释放水平。结果表明,过敏性与非过敏性哮喘组BAL液细胞和PBMC在无刺激培养条件下,CD+4T细胞活化数量及释放IL-5水平均显著增高;过敏性哮喘组患者T细胞对过敏原的反应性明显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值均<0.01);非哮喘过敏症组患者PBMC在过敏原刺激下,CD+4T细胞活化数量和上清液IL┐5含量显著增加,但其BAL液细胞在过敏原刺激下培养,释放IL┐5水平仍然显著低于两哮喘组(P值均<0.01)。研究表明,支气管┐肺局部CD+4T细胞活化程度和IL┐5释放能力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Wang L  Zhang X  Xue YW  Li Y  Shi Q  Liu CH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24-26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 12和IL 13水平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 (2 5例 )口服泼尼松治疗 1周前后、缓解期患者 (2 0例 )和健康对照组者 (15例 )血清中IL 12和IL 13水平 ,并同时测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气道阻力 (R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 IL 12水平急性发作期治疗前[(5 8 5± 14 2 )ng/L]较缓解期 [(71 3± 16 2 )ng/L]为低 (P <0 0 5 ) ,与健康对照组 [(85 5± 13 1)ng/L]、急性发作期治疗后 [(79 3± 19 1)ng/L]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IL 13水平急性发作期治疗前 [(131 3± 2 8 4 )ng/L]较缓解期 [(113 1± 2 6 5 )ng/L]为高 (P <0 0 5 ) ,与健康对照组 [(92 3± 14 4 )ng/L]、急性发作期治疗后 [(84 1± 19 8)ng/L]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下降和R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 (P <0 0 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 ,血清中IL 12与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正相关 (r=0 4 85 ,P <0 0 5 ) ,与R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 (r =- 0 5 16 ,P<0 0 5 ) ,与IL 13呈负相关 (r =- 0 5 4 9,P <0 0 1) ;IL 13与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 (r =- 0 4 93,P <  相似文献   

19.
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IL-2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本实验通过观察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淋巴细胞刺激指数的变化,以探讨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并对其释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20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LC),分别在有无屋尘螨(HDM)和氟美松作用下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对培养上清液中IL10进行测定。结果(1)哮喘患者PBLC培养液中IL10浓度为(44.6±2.5)ng/L,正常对照为(53.6±8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加入HDM后IL10分泌进一步受到抑制,而正常对照无明显变化。(3)在哮喘组加入氟美松后IL10释放显著增加,正常对照也明显增加。结论PBLC释放IL10减少与哮喘发病有关,HDM和氟美松对IL10的释放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