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中笑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210-211,219
目的探讨内镜下后尿道断裂会师术的疗效。方法对12例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行膀胱造瘘,3~4个月后行延期内镜下尿道会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操作时间21~75min。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2年。1例术后排尿困难,膀胱镜检查示后尿道狭窄,予行尿道镜下钬激光内切开;4例术前尿道损伤后阴茎不能勃起,术后仍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1例接受药物治疗后勃起功能改善。结论内镜下后尿道断裂会师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软镜下尿道会师术与传统会师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软镜下尿道会师术与传统会师术的比较,探讨软镜下尿道会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尿道断裂患者58例,其中23例患者行软镜下尿道会师术(A组),35例患者行传统会师术(B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所有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手术时间(29±10)min较B组(58±11)min明显缩短(P=0.000);A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17.4%(4/23),低于B组(42.9%,15/35,P=0.043),A组假道形成的发生率为0(0/23),也低于B组(20%,7/35,P=0.035).两组患者在术后尿路感染、再次手术、尿失禁及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传统尿道会师术相比,软镜下尿道会师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损伤的效果。方法 25例急性后尿道损伤患者均在输尿管镜直视下行尿道会师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均一次性成功完成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16~80min,术中出血30~200 ml;术后平均4周拔出导尿管并按时行尿道扩张。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19例排尿正常,尿流率均〉15 ml/s,1例因尿道严重狭窄实施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5例因尿线变细尿道扩张无效后行尿道镜下冷刀切开。25例患者均无勃起功能障碍,无尿失禁。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的临床价值,为男性尿道损伤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男性尿道损伤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行输尿管硬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B组行输尿管镜与膀胱镜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尿道狭窄、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中有6例因损伤严重术中转为开放手术,B组均手术成功;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灌注液体量、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7±11.5)min、(288.3±40.3)mL、(29.2±12.8)mL,分别短于(少于)A组的(32.2±8.4)min、(320.8±45.9)mL、(35.9±14.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A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A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分别为70.0%、30.0%,B组分别为90.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疗效肯定,较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耻骨上膀胱切开尿道会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9.89±7.32)min、术中出血量为(51.23±6.82)mL、住院时间(7.69±2.11)d与对照组的(92.34±8.35)min、(73.48±8.92)mL、(9.79±2.56)d相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占2.94%)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2例(占5.88%)、尿道狭窄5例(占14.71%),观察组患者术后1例(占2.94%)患者有尿道狭窄现象出现,行尿道扩张后正常排尿,未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的现象,两组患者并发症差异显著(x2=5.1000,P=0.0239).结论 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确诊为尿道损伤且自愿接受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以及随访时的数据资料。结果:70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均未出现尿瘘、尿失禁以及勃起功能障碍;平均手术时间(23.17±6.58)min,术中出血量(108.25±45.35)ml,灌注液体量(345.27±26.79)ml,住院时间(3.27±1.06)d;92.86%(65/70)经尿道造影检查显示尿道断端愈合理想;4.26%(3/70)显示尿道狭窄,2.85%(2/70)显示尿道变细,经对症治疗后均可自行排尿。结论:尿道损伤患者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闭合性尿道损伤临床应用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 1995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共收治闭合性尿道损伤病人63例,开放组采用一期尿道会师牵引术共26例,腔内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留置导尿管+会师术3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腔内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尿道狭窄、勃起功能障碍及尿失禁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尿道损伤中输尿管镜的应用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的技术要点,比较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尿道会师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腔镜下尿道会师和23例开放手术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尿道狭窄发生率和最大尿流率等指标。结果腔镜治疗组尿道狭窄发生率、最大尿流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腔镜尿道会师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效果可靠,是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的替代方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闭合性球部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5例球部尿道闭合性损伤患者,首先应用膀胱穿刺造瘘,顺行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必要时配合逆行腔镜尿道会师术。结果 25例均获成,20例患者经膀胱穿刺造瘘顺行腔镜下,从尿道内口顺利导出斑马导丝,通过斑马导丝顺利导入尿管进膀胱,5例配合逆行腔镜,顺利完成尿道会师术。2~4周拔除尿管和造瘘管,定期尿道扩张。随访18个月,24例尿流率正常、无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膀胱结石、附睾炎、远期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例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狭窄切除吻合术。结论改良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治疗男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佘先  谢江凌  李仁举  冉强  林杰  杨辉 《吉林医学》2014,(35):7856-7857
目的:探讨钬激光内切开术联合尿道扩张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尿道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或尿道膀胱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手术,术后定期行尿道扩张术,随访观察患者最大尿流率、尿道狭窄复发率、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情况。结果:33例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1例患者因术后未进行尿道扩张,尿道狭窄复发,再次行钬激光内切开并定期尿道扩张后排尿困难改善;1例因尿道闭锁段太长,术中出现假道,改开放手术。结论:钬激光内切开术联合尿道扩张治疗尿道狭窄具有疗效佳、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67例行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的尿道损伤患者,其中33例在确诊后72 h内实施手术(早期组),34例在病情稳定1个月后实施手术(择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组与择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尿道损伤处狭窄发生率为30.30%,择期组的尿道损伤处狭窄发生率为58.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施手术能有效减少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路会师术治疗急性前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尿道骑跨伤致前尿道损伤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尿路会师留置导尿管,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其中17例正常排尿,尿道狭窄5例。通过单纯尿道扩张或输尿管镜辅助下尿道扩张术治愈,勃起功能障碍2例,尿道皮肤瘘1例,通过加强抗感染及换药引流治疗后痊愈。结论输尿管镜下尿路会师术治疗急性前尿道损伤具有微创、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后伴尿道损伤的处理办法,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86例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分为早期尿道会师牵引术及延期经会阴尿道端端吻合术。结果早期尿道会师牵引术64例,术后出现阳痿15例23.4%,术后出现尿道狭窄13例20.3%。耻骨上膀胱造瘘延期尿道吻合术22例,术后出现阳痿5例22.7%,术后出现尿道狭窄6例27.3%。尿道狭窄19例再次手术新增阳痿2例。结论尿道会师牵引术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发生比率低.发生尿道狭窄而再次手术也变得容易。阳痿主要是因为外伤后勃起神经及血管受到损伤引起,伤后的手术操作及多次尿道复位或成形术,导致阳痿的发生率增加。早期尿道会师牵引术可作为骨盆骨折后伴尿道损伤早期治疗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分析阴茎皮瓣重建术、尿道端端吻合术及尿道内切开术3种手术方式对尿道狭窄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尿道狭窄男性患者,并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甲组患者给予阴茎皮瓣重建术治疗,乙组患者给予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丙组给予内窥镜下的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在治疗后,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评分表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勃起功能的评价,分析三组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相对于手术之前,三组患者在术后的评分均显著下降,其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甲组患者术后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0%,乙组患者22.5%,丙组患者5%,尿道端端吻合术术后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于其他2中手术方式,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茎皮瓣重建术和内窥镜下的尿道内切开术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尿道端端吻合术,所以在尿道狭窄的临床诊疗中,应优先考虑采用阴茎皮瓣重建术和内窥镜下的尿道内切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评价腔镜技术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外伤性尿道断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2010年5月,应用腔镜技术尿道会师术急诊治疗外伤性尿道断裂17例,对其手术时间,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后3周后拔除导尿管后自行排尿通畅,16例术后随访6~12个月,8例有不同程度的尿道狭窄,其中5例及时行2~6次尿道扩张术后排尿通畅,3例行尿道内切开术,术后恢复顺利。无尿瘘、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出血少,减少阳痿、尿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可作为尿道断裂的首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在早期治疗后尿道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后尿道断裂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19例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2年,其中排尿通畅,尿线粗,半年后无需行尿道扩张14例;排尿通畅,但需间隔1-2个月行尿道扩张维持4例;1例手术后未定期尿道扩张,半年后出现尿道狭窄,遂开放手术行狭窄段切除、尿道吻合术后治愈。结论: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良好,是明显优于开放尿道会师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华 《吉林医学》2013,(27):5581-558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男性尿道损伤对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尿道损伤的男性患者,平均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予尿道吻合术、传统尿道会师术、膀胱会阴贯穿牵引固定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阴茎勃起功能和勃起障碍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血容量变化均优于A组,C组又优于B组;B组、C组勃起持续时间均优于A组,C组又优于B组;B组、C组IIFE评分均优于A组,C组又优于B组。结论:尿道吻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对勃起功能影响较大,传统尿道会师术可减轻对勃起功能的影响,膀胱会阴贯穿牵引固定术对勃起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损伤后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男性尿道损伤156例。分别采取尿道吻合术,尿道会师术,耻骨上膀胱穿刺术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进行治疗、术后6个月,NEVA进行阴茎勃起功能测定,了解有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结果:数据采用统计学处理,尿道吻合术、尿道会师术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尿道吻合术、尿道会师术与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对患者的勃起功能影响最小,在治疗男性后尿道损伤中应优先考虑该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Ⅰ期尿道吻合术与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损伤的疗效及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对 10 3例后尿道损伤患者分别行Ⅰ期尿道吻合术与尿道会师术治疗 ,比较两组术后效果。结果 尿道会师术具有操作较简单 ,不需要特殊体位 ,适合一些合并有不稳定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的患者 ;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尿道狭窄发生率高 ,再手术率高。Ⅰ期尿道吻合术操作要求较高 ,手术时取截石位 ,不适合合并有不稳定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的病例 ;但术后恢复时间较短 ,尿道狭窄发生率低 ,再手术率低。结论 不能经尿道外口顺利插入导尿管进行保守治疗的后尿道损伤 ,应尽可能施行Ⅰ期尿道吻合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就诊的男性急性尿道损伤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尿道会师术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8)min,出血量为(22±7)mL,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8±1.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7±11)min、(41±12)mL、(4.5±1.3)分](P<0.05)。观察组拔除导尿管后1 d最大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4±1.7)mL/s比(10.4±2.2)mL/s](P<0.05)。观察组术后排尿等待、残余尿、尿失禁发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1%(2/39)比20.5%(8/39)](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尿道损伤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