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置换术(HVR)后即刻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16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均在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电图检查,记录主动脉瓣环内径及钙化斑块情况,计算主动脉瓣内直径;观察并记录心脏收缩功能情况,血管内血栓、钙化及钙化斑块大小情况;术后观察人工瓣膜是否成功,重点分析心脏收缩、血容量及瓣膜闭合等情况。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瓣膜及心功能情况,分析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HVR术后即刻评估的价值。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三维检查检测的主动脉瓣环内径及钙化检出情况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发现,2例患者存在生物瓣瓣叶脱垂及缝线勒住生物瓣瓣脚情况,为在机体应力状态下人工瓣膜对合不良影响瓣叶功能,遂均更换相同型号瓣膜,更换后瓣环内反流消失。168例患者术后主动脉平均跨膜压差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有效瓣口面积指数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52,t=32.784,t=22.583;P<0.001)。所有患者均完成HVR,其中6例患者(生物瓣瓣叶脱垂1例、缝线勒住生物瓣瓣脚1例、拆除后离体检测碟片运动无异常的主动脉瓣机械瓣关闭不全1例、机械瓣碟片启闭不灵活且经调整碟片方向仍无改善的二尖瓣3例)更换新的人工瓣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院内死亡。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应用于HVR术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及时确定人工瓣膜功能异常,协助判断内源性因素并给予及时补救,有助于为提高手术有效保障,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真实性评估,有效提高HVR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患者心脏受累情况及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cardiography,UCG)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和治疗后转归的评估.方法回顾性总结72例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治疗前后的UCG特征及心电图(eletrocardiography,ECG)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房室肥大的敏感性,观察治疗前后UCG的改变.结果72例患者中,ECG异常者45例(占62.5%),以房室传导阻滞多见,24例(占33%);治疗前UCG异常者72例(占100%),其中68例(占94%)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房、室扩大,以左室扩大多见,65例(占90.3%).72例患者均有心瓣膜受累(占100%),其中二尖瓣受累67例(占93%),主动脉瓣受累27例(占37.5%).二尖瓣受累超声表现为二尖瓣增厚,瓣口狭窄及瓣口返流,各瓣膜口返流以二尖瓣口返流最多见,61例(占93%).部分患者出现左心功能降低及合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治疗后UCG复查,绝大部分病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受累形态改变恢复正常,返流征像消失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UCG诊断房室大小的敏感性优于ECG,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心瓣膜受累特征是二尖瓣轻度狭窄并瓣口返流,UCG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具有指导治疗及对治疗后追踪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内畸形合并感染性心瓣膜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1997年2月~2003年2月10例心脏内畸形合并感染性心瓣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2例.感染的心脏瓣膜分别为主动脉瓣4例,三尖瓣4例,肺动脉瓣1例,二尖瓣1例.合并瓣膜赘生物9例次,合并瓣膜穿孔4例次,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清除赘生物及修复穿孔,同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右室流出道加宽补片术1例.结果 患者术后7~14 d体温及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应用抗生素28 d后痊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心脏内畸形患者并发感染性心瓣膜炎,如发现瓣膜赘生物形成或瓣膜穿孔,应视病情立刻手术或抗感染治疗后手术,术后根据血细菌培养或瓣膜赘生物培养情况应用抗生素28 d,预防人工瓣膜及补片再度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内畸形合并感染性心瓣膜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回顾1997年2月-2003年2月10例心脏内畸形合并感染性心瓣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2例,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2例。感染的心脏瓣膜分别为主动脉瓣4例。三尖瓣4例,肺动脉瓣1例,二尖瓣1例。合并瓣膜赘生物9例次,合并瓣膜穿孔4例次,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清除赘生物及修复穿孔,同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右室流出道加宽补片术1例。结果患者术后7-14d体温及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应用抗生素28d后痊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心脏内畸形患者并发感染性心瓣膜炎,如发现瓣膜赘生物形成或瓣膜穿孔,应视病情立刻手术或抗感染治疗后手术,术后根据血细菌培养或瓣膜赘生物培养情况应用抗生索28d,预防人工瓣膜及补片再度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高CHD合并IE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25例CHD合并IE患者,所有患者均运用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显示情况,对比手术病理检查情况,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25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共发现赘生物31例,其中以分别在主动脉瓣的最多,占48.4%,其次是肺动脉瓣占19.4%,肺动脉外侧瓣占16.1%,三尖瓣和左心室流出道最少,分别占9.7%和6.4%;IE赘生物的直径以1025mm为主,在形态中又以条索状最常见,超声回声以强回声和弱回声为主,绝大多数赘生物活动是随心动周期来回摆动;而在赘生物引起周围病变中,以病变周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最常见,瓣周脓肿仅存在于主动脉瓣内,而在连枷运动、瓣膜穿孔、瓣膜脱垂在主动脉中均存在,超声诊断赘生物的准确率达83.8%。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内原发畸形诊断准确率高,对于>0.4cm的心内赘生物有较高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对瓣膜穿孔、关闭不全等并发症可作出准确诊断,超声诊断CHD合并IE是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特点以及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CHD合并IE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54例患者中基础疾病以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及瓦氏窦瘤破裂为主,共47例(87.0%).基础疾病为VSD(26例)时,感染主要累及三尖瓣和VSD右室面;基础疾病为PDA(12例)时,感染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动脉导管开口处及分流冲刷的肺动脉左侧壁;基础疾病为瓦氏窦瘤破裂(9例)时,感染主要累及窦瘤破口周围和主动脉瓣.超声心动图显示多数有赘生物,其附着部位及大小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超声漏诊瓣叶穿孔4例,瓣周脓肿1例.结论 合并IE的CHD以VSD、PDA及瓦氏窦瘤破裂为主.各种CHD合并的IE累及部位有相应的特点,CHD合并IE常累及多个心内膜部位,应注意多切面观察,以免漏诊.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赘生物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是CHD合并砸的主要诊断依据,但容易漏诊瓣叶穿孔、瓣周脓肿等细微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主动脉瓣畸形手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7例经TEE诊断并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瓣畸形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出主动脉瓣畸形的特点、心内结构改变的规律及超声结果在手术方案选择中的参考价值。结果二叶瓣畸形24例、三叶瓣畸形10例、四叶瓣畸形3例,各种瓣膜畸形在瓣膜数目、交界数目及位置、瓣膜开放及关闭形状方面均有特点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关闭不全或二者并存;心内结构改变有升主动脉扩张、左室增大、左室肥厚;瓣膜畸形类型及钙化程度、心内结构及功能改变情况是选择手术方法时的重要参考信息。结论TEE是主动脉瓣畸形的可靠诊断方法,瓣膜矫治术前应用TEE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UCG)特点。 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的28例IE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儿童IE的临床及UCG特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临床特点:28例IE患儿中,85.7%(24/28)存在发热症状;血培养阳性率为64.3%(18/28),其中最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血培养阳性结果的33.3%(6/18)。②UCG特点:71.4%(20/28) IE患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25例(89.3%,25/28) IE患儿存在心内赘生物,其中2例为多部位受累,其余23例均为单一部位受累。心内赘生物以二尖瓣受累最常见,占检出心内赘生物患儿的40.0%(10/25),二尖瓣前叶及后叶受累各占20.0%(5/25);其次为肺动脉壁近动脉导管开口处及主动脉瓣受累各占16.0%(4/25)。心脏以左房左室增大所占比例最高,为35.7%(10/28)。85.7%(24/28) IE患儿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此外,还可出现瓣膜穿孔、反流等。 结论儿童IE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并且多变,增加了该病的诊断难度。增强对本病的认知,充分掌握其UCG特征,对快速、准确诊断及早期治疗该病,达到改善IE患儿预后的目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二尖瓣成形术治疗自体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可行性及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单纯累及二尖瓣并致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e plasty,MVP)19例为MVP组,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49例为MV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结局和随访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LVD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和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VP组手术方法采用彻底清除赘生物后,行瓣膜穿孔直接修补5例,心包修补5例,人工腱索5例(前叶3例,后叶2例),前叶三角形或楔形切除2例,后叶三角形或楔形切除9例,全组均植入二尖瓣成形环。MVR组植入机械瓣28例,生物瓣21例;手术后两组各死亡1例,MVP组死因呼吸衰竭,MVR组死因顽固性人工瓣心内膜炎;MVP组术中心脏复跳后经食道心脏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显示15例无明显返流,3例轻度返流,1例轻中度返流,1例中度以上返流重新转流行MVR术;MVP组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MVR组(P<0.05);术后MVR组失访2例,共64例(MVP18例,MVR46例)进入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1.5±25.6)个月,MVP组无二次手术,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显示轻度返流4例,轻中度返流2例,中度返流1例;MVR组1例因瓣周漏二次手术,术后痊愈出院,余无死亡,无重大心血管事件。结论选择性应用MVP治疗IE所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安全可行,中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40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140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中,心功能III级88例,IV级52例,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术前均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营养支持和高压氧等治疗。在置换二尖瓣时均保留其部分大瓣及其主腱索和全部小瓣及其瓣下结构,细小主动脉根部替换主动脉瓣时,先采用切开无冠瓣替换,失败后可经右冠状动脉开口左侧切开主动脉瓣环,右室流出道及室间隔扩大主动脉瓣环,再用涤纶片或人工血管修复室间隔,右室流出道,能够充分扩大主动脉瓣环以置换人工瓣。结果全组病人有127例心脏自动复跳,13例电击除颤复跳,4例出现顽固性低心排死亡,1例死于凝血机制障碍致创面广泛大出血,死亡率3.57%(5/140),余均治愈出院。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变者,特别是联合瓣膜病变,术前心功能均较差,应重视围术期处理,主动脉瓣环过小,可采用扩大瓣环方法,在置换二尖瓣时,保留二尖瓣下结构。合并中度或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应行Devega环缩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