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牵引加手法整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颈椎节段性不稳较常见的一个类型。本科在近几年来所收治的病例,主要采用牵引、手法整复治疗,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7~35岁;致病原因:外伤者7例,姿势不正,长期伏案工作者8例,其它5例;牵引配合手法整复者8例,单纯手法整复者12例;疗程最短3d,最长5d。本组病例全部经X线张口位摄片确诊。1.2 临床表现:症状及检查:颈项强直,头颈向一侧倾斜,颈部活动明显受限,疼痛可波及到枕部或半个颅脑区,伴有头晕、恶心,不能平卧休息。查检颈部患侧明显肌肉紧张,枢椎横突部压痛,有明显的隆凸感。颈椎张口位片显示齿突侧块间距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结合葛根汤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手法整复结合葛根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颈椎牵引和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程14天。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局部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结合葛根汤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牵引配合手法修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方法采用颈椎牵引配合手法整复治疗,1次/d,连续10次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少数3个疗程。治疗后均经X线复查并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原半脱位已全部复位,其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达到痊愈26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0例。结论应用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施行治疗操作方便、安全,不受条件限制,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且颈椎X线平片对确诊有决定性意义,准确的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7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健 《河南中医》2008,28(5):59-59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齿状突构成的关节在一定诱发因素作用下,导致解剖位置上的异常改变,且不能自行复位者。我们2002年7月~2007年10月,采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半脱位7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0例,女28例;年龄21~62岁  相似文献   

5.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尤以自发性寰枢关节半脱位较为多见,有的称为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首次就诊时易漏诊和误诊,若处理不当可致寰枢椎不稳定因素持续存在,甚至压迫脊髓并危及生命。现收集40例小儿患者,对其诊断鉴别和临床治疗作简要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收集40例小儿患者,首先排除重大外伤导致和先天畸形患者,其中男29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6.
手法复位治疗青少年寰枢关节半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在头部外伤、手法过重,突然转头,齿状突发育不全及感染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寰枢关节面的轻度旋转错动移位,且不能自行复位,好发于青壮年和儿童.我科自2000年2月~2006年6月共收治27例寰枢关节半脱位青少年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不仅可以保留寰枢关节的运动,而且避免了手术的风险.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及其伴随病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荣  周学龙  麦穗 《中医正骨》2002,14(8):10-11
为观察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及其伴随病症的疗效。采用规范的手法治疗与枕颌牵引组对照 ,观察其疗效。结果手法治疗组对伴随病症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3.3% ,手法治疗组对寰枢轴线分离的整复改善有效率为 73.3% ,对照组为 5 3.33% ,经统计学处理 ,有非常显著意义。表明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及其伴随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亦称寰枢关节紊乱,常因外伤或寰枢关节附近软组织炎症而诱发。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长时间歪着头颈,易留下面部形态改变等后遗症。笔者自2007年9月-2010年10月,采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齿状突构成的关节在一定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解剖位置上的异常改变,且不能自行复位者。寰枢关节半脱位是引起颈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笔者从2000年12月至2006年4月,应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8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牵引与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牵引、按摩及手法复位对25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结果:25例患者治愈21例,占84%,好转3例,占12%,未愈1例,49%。结论:运用牵引、按摩,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针对性强,安全系数高,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提旋推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8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与牵引组,手法组以提旋推搬复位法治疗,牵引组以颌枕牵引复位法治疗,以症状体征、寰枢椎开口位X线片上寰枢轴线的分离程度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手法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67%,牵引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5.7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减少寰枢轴线分离程度方面:手法组优13例、良17例、可10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88.89%。牵引组优5例、良9例、可8例、差13例、总有效率为62.8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旋推搬复位法较颌枕牵引复位法更能改善寰枢关节丰脱位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减少寰枢椎的解剖移位,是治疗寰枢关节丰脱位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祛瘀、解痉除痹、疏通经络、分解粘连的功效,可促进炎症吸收,从而缓解颈部疼痛。手法治疗还可纠正关节紊乱,具体表现为可缩小寰齿前间隙,减少齿状突与寰枢椎两者轴线之间的偏移距离。临床常用于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手法有: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颈椎微调手法、整脊调曲结合寰枢端转法、定点三项仰正法及枢椎短杠杆推法等。也有学者将手法与针刺疗法、综合疗法相结合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取得满意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手法治疗的安全性缺乏统一规范,如手法操作角度、力量的控制,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适用范围和禁忌证的研究等。另一方面对各种手法力学原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对手法治疗的基础研究较为匮乏,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大数据、大样本的支撑等。今后,在开展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研究时,应规范各类手法的操作要点,加强不同手法治疗的基础研究,力图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有效的、规范的诊疗方案,减少因手法操作不当而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整脊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7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整脊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采用整脊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配合超短波理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能针对病因纠正半脱位,恢复颈椎的动力学平衡,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加牵引、手法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颈源性头痛患者144例随机分为A组(头痛宁治疗组)、B组(颈部牵引、按摩治疗组)、C组(头痛宁加颈部牵引、按摩治疗组)。牵引选坐式颌枕带颈部间歇牵引,手法治疗选乳突后、枢椎横突、枕下三角等处扳机点,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及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C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与A组、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治疗1个月后与3个月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源性头痛选择头痛宁能迅速缓解疼痛,颈部牵引加手法按摩则能纠正紊乱的颈椎力学结构及肌肉筋膜,两者兼用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纯头痛宁药物治疗或牵引、按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寰枢关节半脱位采用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临床治疗该病症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组,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好转率和治疗前后影像学寰齿间隙差值等指标,并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00%,对照组为4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72%,对照组为82.50%,两组经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影像学寰齿前间隙及齿状突侧间隙差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筋手法结合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优于常规推拿疗法,本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痛伴发头晕的临床表现并比较手法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64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比较首次、2周、4周治疗效果。结果:手法治疗具有短期明显的缓解作用,4周对比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颈痛性头晕具自限性,痛程较短;手法治疗短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并可调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治疗组Steward-Aro放射学评价及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可调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发病机理及手法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根据其局部病理改变分为小关节错缝型(Ⅰ型)、小关节滑膜嵌顿型(Ⅱ型)与小关节炎型(Ⅲ型)3个类型。以手法治疗60例(治疗组),并与针灸治疗40例(对照组)作对照,进行观察临床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手法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现代经络理论研究表明,当给予穴位(存在于人体体表内的经络感传线上)一定的刺激信号,该刺激信号经经络感传线传人中枢,在脊髓、低位脑干、丘脑、边缘系统、基底神经及大脑皮层等各级水平,与疼痛信号相互作用和整合,从而发挥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行经腰部,取其经穴施予手法治疗而收到治疗效果。本观察表明手法运用得当,其疗效优于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康复等综合措施治疗尘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综合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肺俞、膈俞、心俞、中府,加辨证取穴,肺燥津亏加太溪、太渊;痰浊壅肺加天突、膻中、尺泽;痰热郁肺加丰隆、合谷、列缺;肺肾气虚加肾俞、膏肓。中药组:1期尘肺用四君子汤,2期用四君子汤加二陈汤,3期在2期的基础上加水蛭、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康复组:以呼吸功能训炼和有氧训练为主。综合组:在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和康复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以上治疗除中药组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 mL外,其他各组每日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各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测试及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功能,综合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0)、1秒率(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中药组、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总有效率针刺组、中药组、综合组高于康复组(P<0.05)。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距离、血清铜蓝蛋白相对含量等指标综合组、针刺组、中药组均优于较对照组(P<0.05),康复组变化不大(P>0.05)。结论:针刺、中药对尘肺病疗效肯定,但综合治疗疗效优于任何单纯治疗者。  相似文献   

20.
寰枢椎半脱位并发眩晕手法治疗疗效观察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并发眩晕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72例寰枢椎半脱位并发眩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运用手法治疗。对照组36例运用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8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44%,愈显率为75%;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8例,好转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9.44%,愈显率为30.53%,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Ridit处理,有显著性差异(m=3.6459,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其原理为手法治疗可以通过纠正寰枢椎的异常解剖位移及生物力学关系,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创伤性炎症反应,恢复关节之内外平衡,消除压迫作用,使交感神经紧张性减低,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恢复血管壁弹性功能,使组织代谢旺盛,血流增加,脑组织供血改善,有利于症状的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