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宇 《华夏医学》2007,20(6):1226-1227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按有无糖尿病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B组为原发性高血压无糖尿病组,进行24 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P<0.01);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及夜间心率变化与老年单纯性高血压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幅较原发高血压患者明显减少,提示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对患者的昼夜血压调节功能损害较大。  相似文献   

2.
测定35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40例高血压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压动态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动态血压各参数介于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动态血压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动态血压昼夜节律观察浙江省苍南县龙港医院内科(325802)陈明华薛盛龙Ⅱ型糖尿病与高血压正常并存,二者均为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们的共存更增加了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1)。为了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动态血压(ABP)的昼夜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4.
王彦  祝之明  谭建聪  祝善俊 《重庆医学》2002,31(10):985-987
目的 研究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特点。方法 将192例入选患者分为三组,2型糖尿病(DM)组41例、高血压病(EH)组77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DM+EH)组74例,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三组患者夜间SBP、DBP下降幅度均小于10%,以夜间SBP下降幅度减少为主,EH组、DM组和DM+EH组三组的夜间SBP下降幅度依次递减(P<0.05);三组间夜间SBP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PP昼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DM合并EH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较单纯DM和EH患者明显减少。提示DM合并EH时,对患者的昼夜血压调节功能损害较大。  相似文献   

5.
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Ⅱ型糖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HDM)患者动态血压水平,昼夜节律改变及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测UAER。结果:HDM组夜间血压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对照组)(P〈0.05),昼夜血压变化差值百分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昼夜节律异常;HDM组夜间血压与UAER成正相关(P〈0.05),昼夜血压变化差值百分率与UAER成负相关(P  相似文献   

6.
测定35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40例高血压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压动态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动态血压各参数介于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动态血压水平与胰岛素水平是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群  朱小红 《安徽医学》2009,30(4):382-38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压变化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和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的24h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nSBP、收缩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尽夜节律特征。方法:对500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血压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患者和正常血压者白昼的平均血压高于夜间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峰值在6-12时,次峰在12-18时,与其它时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及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特征及相关性。方法 仪器采用美国HP公司和美国太空公司动态心电监测仪及无创性全自动血压记录仪。高血压患者 189例 ,血压正常对照组 16 4例 ,进行 2 4小时动态监测。结果 ①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心肌损害及各种心律失常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②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③有心肌损害或心律失常同时伴有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显著相关性 ,并以 6 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 ,心律失常及心肌损害明显增加 ,可将此指标作为靶器官受损害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如体温、心率、血压等,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以及躯体活动的影响下,按照一定的规律周而复始地循环。如果这种生理规律发生紊乱,往往意味人体生理功能失调或疾病的产生。国内外有关文献已证实,动态血压(AmbulatoryBloodPre...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栅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SBP、24hDBP、dDBP、nDBP、dPP、24MbP、dMBP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正常诗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节律异常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斌  赖成毅  廖琦 《四川医学》2008,29(1):50-51
目的 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方法 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结果 所有患者中,正常血压节律者占20.75%(22/106),异常血压节律者占79.25%(84/106).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昼夜节律的监测,选用合理的高血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新诊断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4 h动态血压(ABPM)的变化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新诊断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组)行ABPM检查,分析其可能的变化及其临床特点,另设106例单纯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组)作为对照。结果 A组白天平均收缩压(平均为162±18 mmHg)高于B组(平均为148±12 mmHg)(P<0.05);A组白天和夜间SBP分别(42±26)%和(74±38)%,白天和夜间DBP负荷分别为(10±12)%和(12±14)%,B组白天和夜间SBP分别(28±25)%和(40±34)%,白天和夜间DBP负荷分别为(6±9)%和(9±10)%,A组白天和夜间SBP及DBP负荷明显高于B组(P<0.01);A组SBP及DBP负荷昼夜差值明显低于B组(P<0.01);A组异常血压形态(非杓形)及节律消失者为62%和89%,而B组为36%和57%,A组血压形态非杓形及节律消失者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新诊断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收缩压较高,血压负荷值增高,而ABPM昼夜节律消失和异常血压形态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压模式及昼夜规律。方法选择50例高血压病患者(EH)24小时动态血压(ABPM)记录资料,得到日间6AM~10PM,夜间10PM~6AM两个时间段的平均血压及每小时的血压均值,比较昼夜间的血压差异,了解夜间血压下降水平。并描记24小时动态血压的趋势图,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关图,收缩压与心率的相关图,血压分布直方图等。结果夜间血压明显低于日间。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模式呈“杓型”,具有昼夜节律性,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模式呈“非杓型”,昼夜节律消失。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压模式的改变及昼夜节律的消失见于重度高血压或心、脑、肾靶器官受损害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老年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的特征。方法 使用美国AccutrackerⅡ型无创全自动血压记录仪,对268例老年人(其中高血压160例,正常血压108例)和290例中青年(其中高血压166例,正常血压者124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①血压昼夜节律改变老年高血压组与老年对照组有差异(P〈0.05);中青组高血压组与中青年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老年高血压与中青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17.
李贵军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6):482-482,52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住院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 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脉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建议尽早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降压和降血糖,纠正异常的昼夜血压节律,对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止靶器官的损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与动态血压变化15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状况及其对动态血压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测量 151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24 h动态血压,根据FBG和2 h PBG水平将1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 、糖耐量受损(IGR)和2型糖尿病(T2DM)3组,对3组间的动态血压参数和糖代谢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2%的EH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以2 h PBG增高为主.联合检测FBG 及2 h PBG后,糖代谢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NGT组、IGR组和T2DM组间非杓型血压、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值、白天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值、24 h平均脉压(24 h MPP)均无明显差别.相关分析示24 h MPP与FBG呈正相关(r=0.175,P=0.032).结论:EH患者易合并2 h PBG升高糖代谢异常,联合检测FBG及2 h PBG可提高异常检出率;同时控制好FBG有利于减小脉压.  相似文献   

19.
王洪云  马冰洁 《河北医学》2000,6(9):802-80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及意义。方法;采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护仪,对100例老年和75例老年前期(年龄40 ̄60岁)进行24h动态血压观察,其中老年高血压者55例,老年血压正常者45例,老年前期高血压者40例,老年前期血压正常者35例。结果:各期高血压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昼夜血压,日间血压,夜间血压及血压负荷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血压波动范围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研究中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对高血压者的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有了深入了解。本文作简要综述。 1 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及意义 在临界和确诊的高血压病人中,存在着一种与血压正常者相似的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其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