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对比敏感度检测对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评价。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中收治的被内科临床确诊为糖尿病且无视网膜病变的30位患者作为研究组,使用对比敏感度检测有效检查患者的视觉功能并加以记录。另选取30例正常视觉功能的其他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加以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和正常对照组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测根据统计学方法测算得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糖尿病引发症视网膜病变这一并发症,临床上应该采用检查视觉对比敏感度、观察视功能变化情况、评价视功能损害程度的方法,尽早让所有早期糖尿病患者得到重视,便于及时治疗避免视网膜病变的恶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觉对比敏感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我们研制的一套微机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系统对23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功能进行了临床评价。结果表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普遍存在着视觉对比敏感度的降低,尤其在中,高频时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视觉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形觉,即不仅能看到物体,而且能分辨其形状.目前在临床上评价形觉的主要手段是视力表,但单纯用视力表检查视角大小,只能反映黄斑对高空间频率小目标的分辨能力.而对比敏感度(contrastsensitivity,CS)代表人眼对不同空间频率的分辨力,Ⅱ型糖尿病患者在用视力表还不能查出视力减退时就已表现出对比敏感度曲线的异常,所以CS检查是更全面的评价视功能的指标.我们应用微机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查系统对伴有或不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视觉对比敏感度的测定,以评价其视功能的损伤程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视觉电生理检测,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黄斑部形态学及视功能改变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市普仁医院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190例(320眼)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无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的同期糖尿病患者180例(301眼)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并对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视觉电生理检查.结果 观察组190例患者(320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02~0.6,对照组180例患者(301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为(330.17±87.3)μm,比对照组的(150.39±22.9)μm增加了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与未发生黄斑水肿及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黄斑形态学及视功能改变方面差异显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视觉电生理对临床检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糖网明)在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平行随机对照方法,选取NPDR患者90例,随机1∶1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5例,予中药糖网明口服,对照组45例,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30d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通过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视力、对比敏感度观察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糖网明组疗效优于复方血栓通组。结论:糖网明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陆荣 《黑龙江医学》2019,43(12):1485-1486
目的探讨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FFA)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同时与我院50例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的结果价值及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情况。结果观察组OCT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全周平均值、上1/4象限、下1/4象限的RNFL均低于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OCTA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性,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糖网明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平行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NPDR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40例,口服中药糖网明;对照40例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两组均为30 d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视力情况、对比光敏度和眼底荧光造影情况.结果 两组药物均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作用,中药糖网明组疗效优于复方血栓通组.治疗后治疗组视力明显提高,对比敏感度改善,渗血灶面积减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糖网明对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国产APS-6000B型视野计对60例(120眼)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100眼)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中心30°视野检查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有56.7%中心视野出现异常,其平均光敏感度、平均缺损及短期波动3项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组视野平均光敏感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相关(r=-0.623),而与空腹血糖相关性低(r=0.051).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视网膜病变之前视网膜神经感觉功能已受到了损害,这些损害与糖代谢障碍有关,计算机自动视野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Ⅱ型糖尿病)患者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改变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60只眼)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60只眼)正常对照组进行PVEP检测。结果:糖尿病组PVEP的异常阳性率为58.33%,表现为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形分化差,波幅低。结论:PVEP的异常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视功能早期观察指标之一,PVEP的异常与空腹血糖、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又称Ⅱ型糖尿病 )患者视觉诱发电位 (PVEP)的改变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0例 (6 0只眼 )Ⅱ型糖尿病患者和 30例 (6 0只眼 )正常对照组进行PVEP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PVEP的异常阳性率为 5 8 33% ,表现为P10 0潜伏期明显延长 ,波形分化差 ,波幅低。结论 :PVEP的异常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视功能早期观察指标之一 ,PVEP的异常与空腹血糖、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后对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总有效率、视野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提高20例,改善10例,下降1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27例,改善14例,下降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32/42),观察组总有效率则为95.24%(40/42),P<0.05;观察组患者的周边30度、周边60度光敏感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全视网膜光凝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对周边光敏感度,从而重新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并比较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探讨其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者(NC组)25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NDR组)15例、糖尿病有视网膜病变患者(DR组)15例,分别用ELISA法检测3组人群泪液中TNF-α的含量.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数据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泪液中TNF-α的含量:NC组未检测到TNF-α的表达,NDR组为(2.41±1.05)pg/mL,DR组为(4.23±1.92)pg/mL.DR组泪液中TNF-α浓度高于NDR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 2型糖尿痛患者泪液TNF-α水平明显升高.糖屎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泪液TNF-α水平进一步升高.提示泪液TNF-α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72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葛根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素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平均视野缺损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P100波振幅高于对照组,潜伏期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OPs总和振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盘周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减轻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明显,有利于视功能恢复,对患者闪光视网膜电图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22例眼的电生理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的改变。方法:对10例(20只眼)正常人及22例(37只眼)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眼,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1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眼)进行PVEP、PERG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PVEP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表现为P100波潜伏期延长和幅值降低;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PDR组与其他各组PERG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表现为q波潜伏期延长和幅值降低,糖尿病组PVEP的P100波潜伏期延长和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PVEP、PERG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PERG能比PVEP更好的反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MI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另设一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8周后应用ELISA法检测2组视网膜MIF含量,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2组视网膜中MIF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升高,视网膜中MIF含量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MIF表达增高,与视网膜炎症改变有关,参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经门诊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30例,根据眼底检查以双眼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对照组53例(无DR),观察组77例(有DR).记录患者病程、体重指数、血压,测量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可能影响DR的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重指数、空腹血清C肽值低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清C肽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5或P<0.01).结论 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C肽是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正常人,45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20例糖尿病视网膜变者用导升明治疗前后血 浆ET变化。结果显示:糖病组血浆E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明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视网膜病变组用导升明治疗后,ET明显低治疗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搪尿病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变化,探讨P-VEP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15例正常人(共30只眼)及35例糖尿病患者(35例,共70只眼,其中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3只,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7只,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只)进行P-VEP检测.结果 P100潜伏期在正常眼,无视网膜病变眼、非增生性及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眼分别为(105.05+9.93)ms、 (121.10±7.32)ms、124.36±10.43)及(133.12+8.83)his(P<0.05);幅值在上述4组则分别为(6.94±1.22)uV、 (4.05±0.98)uV. (3.98±1.34)及(3.42±1.29)uV(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发生Ploo波潜伏期延长,幅值下降,尤其在病变早期即可表现,P-VEP的检测对搪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21例糖尿病视网膜无病变组(NDR组),又将DR组分为背景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19例和增值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2例。分别检测各组VEGF值并与3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NDR组、BDR组及PDR组VEGF含量(pg/ml)分别为108.4±27.2、185.2±32.6、162.3±28.7、220.3±44.6和201.9±31.7。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BDR、PDR与ND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R与BDR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可作为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巨细胞病毒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患者CMV-DNA,结果做统计学处理.糖尿病(DM)组76例,包括无视网膜病变(NDR)组30例、单纯性视网膜病变(也称为背景型视网膜病变,BDR)组29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组17例;正常对照组(NC)30例.结果 DM组CMV-DNA检测阳性率(51.31%)明显高于NC组(13.33%),DM组中PDR组阳性率(76.47%)高于BDR组(58.62%)和NDR组(30.00%).结论 CMV感染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关,CMV感染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