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局部化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化疗药物瘤内注射、局部缓释化疗等.临床应用可降低肝癌的术后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前压疮多以局部治疗,包括清创、西药制剂治疗、中药制剂治疗及物理疗法.本文对Ⅲ期压疮局部治疗进行了综述.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治疗方法,以促进压疮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3.
慢性肌肉劳损是一类常见病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其特点是反复局部(以腰背部、颈肩部为主)肌肉酸胀疼痛.症状发作有一定的规律及季节性,一年四季可发,以冬季、春季多见,劳累和/或天气转冷、潮湿诱发加重.对慢性肌肉劳损的治疗,一直以来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但无可避免的出现反复疼痛发作.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服用止痛药物或使用超短波等热疗,治疗疼痛效果确切,但不能治愈,往往反复发作,多年不愈对日常生活及睡眠造成影响.本人根据其局部出现的病理改变,运用微创手术配合局部用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牙周病的药物治疗.方法从药物治疗的目的和原则入手,对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进行了探讨.结论牙周病的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在临床上,以直肠粘膜脱垂为多见,其治疗通常采用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全身治疗一般用中药补气升提,而局部治疗则要达到固涩、粘连、肛门紧缩、内收、增强盆腔肌肉张力的目的.具体的治法包括药物、针灸、注射以及手术等.笔者采用分次胶圈套扎治愈直肠粘膜脱垂1例,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过程的疗效和反应,并探讨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108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局部和全身反应,并针对出现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108例中105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为97.22%,仅3例改用手术治疗.36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常规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良好的护理可促进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诺维本是常用有效的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属碱性制剂,细胞毒性明显,其发疱性对局部血管的刺激性很强.一旦外渗,局部损伤严重,局部组织会缺血缺氧,进而坏死,形成水疱、硬结和溃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药物或局部封闭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症的疗效.方法 对86例枕大神经卡压症的患者先给予药物治疗,疗效差的病例再给予封闭治疗.结果 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为40.7%,而局部封闭治疗的疗效为90.2%.结论 枕大神经卡压症容易误诊,本组病例的误诊率为53.5%;枕大神经卡压症先给予药物治疗,疗效差者给予局部封闭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和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采取局部用药、全身用药、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大部分病人是恶性肿瘤病人.目前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只能对局部肿瘤控制消灭.手术治疗虽然能使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获得根治,却难免死于远处转移,化疗药物治疗可进一步消除手术前已经转移,但未发现的肿瘤细胞,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在常规妇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超激光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中、重度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62例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激光联合照射治疗组(观察组):采用超激光下腹部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超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超激光下腹部局部照射,2组患者均接受妇科中、重度慢性盆腔炎常规药物治疗及全日康电脑脉冲按摩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8%和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妇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超激光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单纯下腹部局部照射,是一种短程、高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肌肉按摩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肌肉按摩对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按摩组、药物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进行相应治疗,以第1周复诊时的疗效为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按摩组和药物组、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肌肉按摩对改善局部症状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局部肌肉按摩对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其发生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其发生主要是粘膜的局部防御和损伤因素的不平衡所致 ,其中胃溃疡的发病以保护因素减弱为主 ,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则以损害因素的作用为主。1 药物治疗原则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治并发症及预防复发。其治疗应注意将整体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强调治疗的长期性、持续性及个体差异性。并配以适当休息、纠正不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心理治疗等手段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2 治疗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两大类 ,即减少损伤因素和增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患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简称巧囊)的不育症患者进行局部穿刺配合药物治疗,并观察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门诊就诊的患有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不育症患者分为服药治疗组(对照组)和局部穿刺配合药物治疗组(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后妊娠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局部穿刺配合药物治疗巧囊是简单、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复方氯霉素泡腾胶囊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阴道炎在老年妇女中较为常见,通常可以用注射、口服、局部等给药方式进行治疗,但注射、口服给药后药物全身分布,局部药物浓度不高,疗效不甚理想.而阴道泡腾胶囊主要起局部消炎杀菌作用,治疗部位药物浓度较高,治疗效果好,故为妇科疾病的良药.笔者认为氯霉素与己烯雌酚应用治疗效果好,制成的制剂符合药物经济学对制剂的四大基本要求,即安全,有效,稳定,经济.本实验针对本药的制备和对药物含量的测定,对今后此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烧伤后皮肤色素沉着综合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霞  曹川  何梅  李世荣 《重庆医学》2008,37(1):65-66,F0003
目的 探讨烧伤后皮肤色素沉着康复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31例烧伤后面部与四肢暴露部位皮肤色素沉着患者,以超声促渗、离子喷雾、离子导入、药物面膜等方法局部应用祛斑药物结合强脉冲光(IPL)照射进行治疗,其中局部应用祛斑药物9例、单纯IPL照射7例、药物 IPL联合治疗15例.结果 31例患者色素沉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药物 IPL联合组治疗效果最明显,15例患者中7例色素沉着显著改善,6例中度消退,2例无明显变化,满意率为86.7%;局部药物治疗组与IPL照射组满意率分别为55.6%和57.2%;临床观察与随访5个月~2年,总满意率为71.0%.结论 超声促渗、离子喷雾与离子导入等技术可促进药物吸收,IPL照射能有效消退皮肤色素,综合以上方法能显著改善烧伤后皮肤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17.
本着保全子宫、解除患者及家属顾虑的原则,我院对植入胎盘患者采取保守疗法,保守治疗的方法有子宫部分切除缝合术、药物局部注射、口服药物期待疗法等.子宫部分切除缝合术其方法是:将其植入部分的胎盘组织尽量修剪干净,可在子宫缺损面作子宫肌壁对层缝合,消除缺损;药物局部注射是在B超引导下胎盘局部注射化疗药物;口服药物期待疗法是对植入面积小、小月份引产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等待自然娩出.上述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保留了子宫.本文对2例成功典型病例进行报道,以加深印象,告知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真菌性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给予输血,应用免疫增强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可选用黏膜保护药和抑酸药物.可用甘油将制霉菌素(nystatin)调成糊状制剂,口服,每次50万单位,每目3~4次,缓缓吞下,2周为l疗程.吞服后不要即刻饮水,以保证其局部黏附而发挥治疗作用.大剂量可有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艳梅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126-126,129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本组111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同时给予强的松30 mg,柳氮磺吡啶(SASP)1.0 mg.对照组只给上述同等剂量的强的松、SASP口服.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0.9%.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使药物直达病处,局部药物浓度高,肠道溃疡面得到保护,促进其修复,改善局部血运,又可避免胃酸对药物的影响,而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由于国际上的重视,烧伤的治疗和研究包括急性烧伤和修复方面部有进展。今作者报道一些个人认为有意义的进展,并预测在近期内可能有所发展.报告分如下几部分:一、控制感染局部抗菌药物和全身抗菌素的应用:目前烧伤患者死亡的原因中,脓毒症仍占50~75%。烧伤治疗的进展与对创面感染的了解和控制有密切关系.最近几年,在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有重大变化,目前正在做实验试图改变宿主的免疫反应以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局部用抗菌药物是否能有效地防止较浅的烧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