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笔者收集了我科2006年-2008来对180例患者(其中男106例,女74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留置保留时间在一天以上十天以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静脉留置针具有易固定、保留时间长、能减患者痛苦、减少护士的重复劳动等优点,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结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易固定、保留时间长、能减患者痛苦、减少护士的重复劳动等优点,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 ,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而且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 ,临床已广泛应用。然而 ,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 ,在静脉留置针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1 穿刺部位与方法1.1 皮下静脉穿刺 操作时手持套管针与皮肤呈 15°~ 30°直刺血管 ,见到回血后退针芯至外套管内 ,再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 ,拔出针芯 ,连接输液管 ,固定好套管。1.2 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六西格玛管理对延长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流程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阶段,对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环节进行测量分析与留置时间的关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并进行监控。结果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幼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环节后明显降低透明敷贴卷边、针管反拆、针管滑脱、意外拔出发生次数(P<0.01),从而使留置时间从之前的(2±1.36)d提高到(4±1.52)d,P<0.01。结论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幼儿静脉留置针的固定环节,可延长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患儿痛苦,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科室QC小组活动如何在降低静脉留置针回血的过程中方法的应用。方法通过QC小组活动,应用PDCA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静脉留置针回血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循环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以来,静脉留置针回血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后,我科静脉留置针回血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留置针的使用天数,减少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而且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临床已广泛应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郭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6):179-180
目的总结192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护理体会。方法对192例住院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作为建立静脉通道的主要方式,尤其在静脉穿刺易见回血、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和不同操作方法对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减轻了穿刺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赢得了抢救时间。结论静脉留置针合理临床应用,可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为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将16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人.试验组使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输液完毕用生理盐水3ml封针;对照组使用肝素帽,输液完毕用1:100肝素盐水5ml脉冲式封针,观察2组发生回血、堵塞、留管时间的长短.结果试验组静脉留置针在体内置管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回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使用简单、方便,减少了静脉留置针的回血率,同时延长了静脉留置针在体内置管的时间,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避免了医护人员被针刺伤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延长保留时间及减少并发症效果。方法:将临床8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延长保留时间及减少并发症效果。方法:将临床8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完全推进血管后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延长,有效防止了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完全推进血管后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延长,有效防止了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和防止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8例住院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于四肢浅表静脉进行穿刺输液,停止后用肝素盐水封管并留置,次日输液时直接将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留置时间为2~7天。结果 138例患者用留置针后感觉良好,静脉管道持续通畅,各种急救药物及时输入,达到预期效果,无一例发生静脉炎。结论 静脉留置针是抢救危重病人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保留了一条静脉通道,便于及时用药,避免反复穿刺,减轻病人痛苦,保护病人血管,减少感染机率,而且可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普外科病人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与头皮针相比较,封管液维持时间、保留时间相比较的方法.结果 浅静脉留置针在普外科病人中比传统的钢制头皮针更具有安全性,创伤性小,能够更好的配合抢救与治疗.结论 浅静脉留置针在护理方面起到了较好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急救需要,可保留性减少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因输液时间过长造成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1.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套管在V内留置时间长而不宜穿破血管壁,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持续保留在V通道内,尤其在抢救为重病人,大手术术后静脉药物的输注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既减轻患者痛苦,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中收到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在临终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 92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 (颈外静脉留置针 )和对照组 (外周静脉留置针 )。结果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对临终病人的应用中可以保留较长的时间 ,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一直是儿科护理人员探讨的问题。在外周静脉穿刺中一般以穿刺落空感和头皮针回血来判定穿刺是否成功,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穿刺后不回血或回血慢,而误导穿刺者继续进针或退针,导致穿刺失败,破坏血管,增加病人痛苦。我科利用负压原理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及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容易被护理人员和患者接受,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而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1]。为了减轻由静脉炎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我们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留置针静脉炎的预防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72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后,加用自粘弹性绷带固定。比较2组患儿留置针保留天数。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保留天数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粘弹性绷带固定留置针可使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伴随着无针化病房越来越多的出现,静脉留置针已得到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针在血管内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性小、留置时间长、不会穿破血管壁及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利于血管的保护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我科应用的安全型留置针为威海洁瑞公司生产的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现将我科2015年1至6月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654例患者与使用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但输液完毕封管时,虽然采用同样的肝素液,封管方法也相同,仍出现管腔内不同程度的回血或堵塞,直接影响其留置及使用时间。经临床实践发现,采用有效的夹管方法直接影响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效果。具体方法:常规正压封管后将活塞夹闭在静脉留置针与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不同封管方法对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住院患儿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所选患儿全部接受静脉留置针,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方法,给予研究组患儿改进后封管方法,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回血以及堵管出现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产生回血以及堵管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采取改进后封管方式能够显著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缓解患儿的痛苦与负担,并且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完成持续或间断给药,便于抢救,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用于静脉输液的时间,使护理人员有更多时间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我科自用静脉留置套管针以来,无静脉炎发生,但部分病人出现导管堵塞及导管脱落等现象。操作方法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y型),22GA·1.0IN。选择血管,常规消毒,从血管上方以15°~30°角直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将针头全部进入,连接输液器,打开调节器,让液体流入…  相似文献   

20.
潘清亮  张容宇 《中外医疗》2013,(22):53-53,5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的差异,使颈外静脉置管术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方法选择44例颈外静脉置管与52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消毒,换药,并从导管回血、堵管、伤口渗液、伤口感染及疼痛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52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中出现导管回血15例,堵管6例,伤口渗液11例,伤口感染8例,置管后上肢疼痛10例;44例颈外静脉置管44例,的有6例导管回血6例,2例出现伤口感染2例,6例诉胸部疼痛。经过统计学处理χ2=296.881,P<0.0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天数为7d,颈外静脉置管平均留管天数为76d。经过统计学处理χ2=5.49,P<0.05。上述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颈外静脉置管在导管回血、感染、堵管、感染,伤口渗液及疼痛等方面发生率均较低,留管时间长。结论颈外静脉置管较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操作风险小,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