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脐带夹处理新生儿脐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60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气门芯和脐带夹处理新生儿脐带,并对新生儿脐部渗血、脐部炎性分泌物、脐周发红情况、脐部肉芽肿及结痂脱落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脐带夹组新生儿脐部渗血、出现脐部炎性分泌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气门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脐带夹组的脐部肉芽肿发生率低于气门芯组并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脐带夹组的脐部发红发生率明显高于气门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并不影响新生儿脐部愈合;7d内脐带夹组脐带痂脱落率高于气门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脐带夹结扎新生儿脐带效果优于气门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6年~ 1998年开始应用脐带暴露结合气门芯剪除法处理新生儿脐带 85 0例与单纯采用气门芯套扎法待其自然脱落 85 0例进行对照 ,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1 实验组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5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 80 3例是足月分娩 ,47例是早产儿 ,体重均大于2 5 0 0g。包括正常产及难产 ,不包括危重病儿。2 对照组 :1993年 4月至 1995年 12月在我院分娩的85 0例新生儿。3 物品准备 :中弯血管钳一把、尖剪刀一把、有齿镊一把、75 %酒精、95 %酒精、10 %碘酒、棉签、无菌纱布 (长、宽分别为 10cm的正方形纱布对折成三角形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断脐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出生先后顺序分为脐带夹组和气门芯组,各300例。脐带夹组用一次性脐带夹在距脐轮0.2~0.5cm处夹上脐带夹,在夹上0.2cm处平行切断脐带,安尔碘消毒脐带残端及夹下脐带周围皮肤,无需无菌纱布覆盖及绷带包扎,暴露即可,24~48h待脐带残端干枯时取下脐带夹。气门芯组用气门芯圈套扎脐带,圈上0.5~1cm处切断脐带,用2%碘酊消毒脐带残端、75%酒精脱碘及消毒脐带残端及周围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无菌绷带缠绕包扎。观察两组脐带残端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结果脐带夹组与气门芯组比较,脐带感染、出血例数少,脐带脱落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夹断脐法优于气门芯断脐法,更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於艾梅 《华夏医学》2000,13(5):635-636
新生儿的脐带处理一直是采用传统的粗棉线结扎脐带法 [1 ]。自 1999年我院改用气门芯结扎脐带 ,达到了止血彻底、减少感染、便于护理的目的 ,现介绍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对象以 1999年 1~ 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 970例为实验组 ,其中经阴道分娩 5 93例 ,剖宫产 377例。以 1998年 1~ 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 916例为对照组 ,其中经阴道分娩 5 35例 ,剖宫产 381例。1.2 方法实验组胎儿娩出后按常规断脐 ,新生儿置入产床上 ,助产人员从已高温灭菌消毒的产包中取出 3mm长的气门芯胶圈(芯内穿有相当于 10号缝合丝线粗细的棉线一根 ) ,用…  相似文献   

5.
气门芯结扎脐带部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 ,若脐带处理不当 ,容易引起婴儿脐部感染和出血。目前 ,处理脐带的方法很多 ,已逐渐由气门芯、脐带夹、止血钳等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双重结扎脐带法[1] 。我院产科 1994年开始采用“气门芯结扎脐带人工剪除法”来处理脐带 ,达到了脐带脱落快、止血彻底、减少感染、便于护理的目的。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新生儿分娩后用气门芯结扎脐带时 ,因结扎脐带的部位不同 ,可出现不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 0 0 0年 8— 9月 ,我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2 14例 ,除外胎膜早破分娩和早产儿 ,共 198例。产妇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脐带夹、气门芯、粗线三种脐带结扎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脐带夹、气门芯、粗线三种方式断脐,观察三组脐带结扎效果。结果使用脐带夹组脐带结扎效果好,渗血少,感染率低。脱落时间早,愈合快。结论脐带夹结扎新生儿脐带效果优于粗线组及气门芯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儿断脐方法对脱脐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456名新生儿随机分为脐带夹观察组和气门芯对照组。结果脐带夹组脱脐时间明显短于气门芯组,无脐部并发症出现。结论使用一次性脐带夹断脐不仅减少脐炎发生,更能保护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赖珍霞 《广西医学》2006,28(12):1978-1979
脐带是胎儿摄取营养与排泄废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脐带断面有可能成为新生儿的一个致命伤口,因此处理好新生儿脐带断面是产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消灭新生儿脐炎、伤破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笔者采用钳夹断脐带加脐粉处理新生儿脐带断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晓丽 《中外医疗》2012,31(16):134-134
目的探讨脐带夹法和气门芯法处理新生儿脐带的效果。方法将纳入新生儿140例,脐带夹组70例采用一次性脐带夹结扎脐带,气门芯组70例采用气门芯橡皮筋结扎脐带。观察两组的脐带脱落时间、脐带感染及出血情况。结果脐带夹组和气门芯组平均脐带脱落时间分别为(4.7±1.9)d和(8.1±2.2)d,脐带夹组平均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气门芯组(P〈0.05);气门芯组脐带感染和脐部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夹组(P〈0.05)。结论脐带夹结扎法断脐较气门芯法可明显缩短脐带脱落时间,降低脐带出血和脐带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胎儿脐带在后巩膜加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108只眼)高度近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LASEK术,研究组给予胎儿脐带后巩膜加固术联合LASEK术,对比两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动脉前期的充盈时间、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记录两组暗光下5 mm瞳孔直径下波前像差,包括垂直彗差(C7)、水平彗差(C8)和球差(C12)。结果:术后1、3个月,研究组UCVA、BCVA、C7、C8、C1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有效性指数和安全性指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动脉前期的充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儿脐带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显著,患者可获得理想的视觉质量,是临床矫治高度近视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二次剪脐法与传统剪脐法在产科中预防新生儿脐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传统剪脐法组120例和二次剪脐法组120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试验。结果二次剪脐法在降低新生儿脐炎、脐部出血率和缩短新生儿脐带干燥时间等方面,与传统剪脐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剪脐法在产科中使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365例脐带绕颈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头位脐带绕颈3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①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②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围生儿影响。结果脐带过短组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23.01%,新生儿窒息率为7.67%。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魏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48-1650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处理方法、围生儿预后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间我院发生的14例显性脐带脱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显性脐带脱垂剖宫产终止妊娠,围生儿均存活,结局良好;1例行臀牵引围生儿死亡。结论脐带脱垂的主要高危因素有: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围生儿的预后与脐带脱垂时间长短、脐带受压的程度和分娩方式密切相关,及早诊断、正确处理对母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分娩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意义。方法选取100例于2011年3~10月在大连市妇产医院住院的单胎足月自然分娩孕妇100例,对50例脐血流异常(S/D>2.5)足月胎儿分娩时行脐动脉血气分析,50例正常(S/D≤2.5)脐血流足月胎儿相同条件血气分析对照,两组均常规行产前胎儿电子监护,产后专人Apgar评分。结果两组中胎儿电子监护异常情况出现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脐血流异常而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有窒息可能,应结合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来共同评价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脐带夹结扎与气门芯结扎的优缺点。方法: 随机抽取产科分娩新生儿中脐带夹法202例和气门芯法119例进行观察。结果: 气门芯组愈脐时间明显短于脐带夹组(P<0.05),且无脐部并发症出现。结论: 气门芯法明显优于脐带夹法,可减少脐炎发生,方便、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门芯双重结扎脐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期间在我院剖宫产出生、符合研究条件的新生儿6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气门芯双重结扎法结扎脐带,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线结扎法结扎脐带,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脐带残端有无出血、渗液、脐部红肿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出血、渗液、脐部红肿等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门芯双重结扎脐带可以缩短脐带脱落的时间,减少脐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且方便、经济、实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隐性及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9年5月沈阳市妇婴医院2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高危因素、诊断方法、治疗及新生儿预后.结果 189隐性脐带脱垂患者中135例具有高危因素,33例显性脐带脱垂患者中30例具有高危因素.产前主要通过内诊、产前胎心异常及超声...  相似文献   

19.
20.
胎儿脐血管穿刺产前诊断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脐血管穿刺的安全性及脐血管穿刺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开展的100例脐血管穿刺产前诊断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脐血管穿刺孕周21~36周,孕妇年龄21~39岁,穿刺成功率100%,诊断异常13例,符合率100%,胎盘穿刺点出血49例,脐带穿刺点出血15例,胎心过缓6例,胎儿宫内死亡1例。结论B超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是产前诊断的重要内容,合理选择适应证,规范操作,可降低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产前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