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院儿童保健知识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我院儿童保健知识教育现状以提出相应实施对策。方法 采用白行设计的儿童保健知识教育调查表,对我院2006年3—5月86例参加儿童保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我院正规儿童保健知识健康教育覆盖率仅占32.6%;其余67.4%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源于非正规渠道,主要源于各类参考书籍35例(60.3%)。100%参与儿童保健家长愿意接受所有提供的儿童保健知识教育的内容。65,1%的儿童家长要求接受著名教授及专业医护人员个人指导。接受正规医护健康教育者的认知理解程度显著高于接受非正规医护健康教育者(P〈0.01)。结论 应加强儿童保健知识教育的管理及培训力度,发挥综合医院自身所特有的高可信度,采用专业指导健康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家长接受正规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王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2151-2152
目的研究哮喘健康教育各个方面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为系统规范的进行哮喘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我院呼吸科104例哮喘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掌握健康教育5个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价。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复发住院率的因素。结果疾病知识、饮食注意、日常活动、正确用药和心理情绪合格率分别为43.75%,52.86%,76.68%,70.64%,67.46%;复发住院率22.12%;日常活动、疾病知识和正确用药对应的OR值为0.176,0.451,0.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是复发住院的重要影响因素。饮食注意和心理情绪OR值均小于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哮喘的健康教育需要更加规范化,专业化,需要着重注意对日常活动、疾病知识和正确用药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术后3年随访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术后妊娠结果,并判断影响预后因素。结果:腹腔镜矫治术后,3年累加正常妊娠率42%(76/181),异位妊娠率11.6%(21/181),术后1年内正常妊娠率较高为31.49%(57/181),正常妊娠发生率有明显逐年下降趋势,第2、3年妊娠率分别为9.68%、7.25%;妊娠结局与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输卵管病变程度有关,输卵管病变程度及类型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腹腔镜手术是输卵管性不孕早期最有效的诊治方法,如有明显盆腔、输卵管病变,应及早行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4.
我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对我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进行评价,笔者分析了全国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目标审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资料,结果表明我国1994年出生的儿童全程接种(三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为50.6%,95%可信限为50.4%~50.8%。各省间调查接种率差异很大,接种率在85%以上的省有7个;50%~84%有8个;30%~50%有7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有13个。城镇儿童接种率为91.3%,农村为44.6%,城镇高于农村。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单因素及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城镇、平原地区、参加计免保偿、发过常规免疫接种证、看护人具有基本防病知识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疾病与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疾病和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为社区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部分社区年龄≥60岁老年人疾病和健康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76%,患1种疾病29.4%,患2种疾病22.8%,患3种以上疾病23.8%;高血压患病率36.3%,其次是关节炎患病率17.6%;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老年人患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吸烟量愈多,烟龄愈长者,患病率愈高(P&;lt;0.05);吸烟与肺心病、糖尿病关系密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老年慢性病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慢性病影响因素普遍存在。开展老年社区服务,倡导良好卫生行为及生活习惯。将有助于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泾川县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志宏  肖丽英 《护理学报》2010,17(11):20-23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平凉市泾川县10个村2000年1月1日-2009年6月20日期间有活产的18-50岁已婚育龄妇女共计208名,对其孕产期保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概率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其孕产期保健的因素。结果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45.7%,住院分娩率63.0%,剖宫产率24.5%,产后访视率40.4%,系统管理率9.6%。影响产前检查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育活产儿数;住院分娩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参加母婴保偿系统影响;产后访视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有是否参加母婴保偿系统。结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非常欠缺.府加强孕产期健康亩教.转变农村孕产妇思想.提高其保健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孕产妇保健系统。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高危妊娠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区流动人口高危妊娠发病率及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高危管理制度,确保母婴生命安全。方法根据2003~2005年在我区建册分娩的流动人口及户籍人口孕产妇回收的《母子保健健康档案》及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收流动人口《母子保健健康档案》1008册中,高危妊娠320例,高危发病率31.7%,高危因素前五位的分别为-不良孕产史、贫血、早产、妊娠高血压病、羊水因素。户籍人口孕产妇回收的《母子保健健康档案》1010册中高危妊娠301例,高危发病率29.8%,流动人口孕产妇中高危妊娠发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建册率及产检率,改善贫困孕产妇经济状况,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及健康教育,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更是降低死亡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邵阳市农村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4个县(区)的488名农村儿童和28个乡镇公卫办门诊及806个自然村接种点,对预防接种有关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建证率为81.82%,常住儿童建证率为93.18%,二者有显著差异(χ^2=4.18,P〈0.05);流动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为72.06%,常住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为89.78%,二者有非常显著差异(χ^2=20.18,P〈0.01),17.42%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缺乏正确认识;8个乡镇占28.57%乡村医生未进行预防接种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其积极性,10个乡镇占35.74%冷链设施运转不正常,151个自然村接种点占18.73%冷链设施无法满足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所有乡村医生正常工资待遇没有得到解决,工作积极性无法得到提高。结论:我市农村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仍存在许多困难,面临诸多挑战,各级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此项工作大力支持,在财力、物力上给予重点考虑。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克服困难,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孕期保健、心理卫生、孕期营养等知识的需求和掌握情况,探索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选择首次妊娠孕20周以内的健康孕妇400例,根据其个人的基本条件、孕妇心理状况、社会支持情况、最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对健康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问卷情况。结果400例孕妇在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方面,最喜爱的措施是面对面咨询,占84.5%;认为有必要参加孕妇学校者占87.5%;认为有必要参加孕期心理健康教育者占86.5%;对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正确率方面排序依次是:孕期保健(92.8%)、孕产妇心理卫生(91.3%)、孕产妇营养(87.3%)和孕期口腔保健(64.8%)。结论对妊娠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是必要的,应建立一套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的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使孕妇处于最佳身心和护理状态,以顺利度过妊娠期及产育健康的后代。  相似文献   

10.
何森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303-2305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检验,然后将单因素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0例患儿中依从性好者50例(35.71%),依从性差者90例(64.29%)。单因素检验10个变量为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缺乏支气管哮喘知识、不良心理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年龄小是影响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34,3.23,2.98,2.76。结论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较多,通过实施哮喘知识宣教、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指导合理用药、加强低龄儿童家庭支持与监督可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乡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探讨其发病特点,为预防与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于2005—05/10调查西安市城乡部分地区长期居住、具有本地户口、≥40岁的汉族人群。外出未归1年者不列入调查:按照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的原则抽取3个居委会和两个村委,共调查1450名: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等.并安排被调查对象拍双膝正侧位X射线片?根据问卷内容确实有临床症状,且放射学X射线片显示Kellgren&Lawrence分级≥Ⅱ级的,排除继发性骨关节炎后,可以确诊膝原发性骨关节炎. 结果:共调查1450名,男704名,女746名:确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76名,城市100名,农村76名:(1)膝关节骨关节炎患病率12.1%,有骨赘形成19.2%,膝部疼痛48%,膝部摩擦音18.3%.左膝骨关节炎2.1%,右膝2.5%。(2)女性骨关节炎患病率是男性患病率的2.5倍(分别为17.2%,6.8%,P=0.000);骨赘形成出现率是男性的2.3倍(分别为26.5%,11.4%,P=0.000);膝部症状出现率与男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54.7%,47.4%):(3)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骨赘形成出现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增高趋势。膝部症状出现率也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但在56-60岁及66-70岁年龄段有阶段性回落现象。(4)城市患者膝骨关节炎患病率较农村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9%,11.2%)?城市患者膝部症状出现率较农村明显升高(分别为56.3%,45.3%.P=0.003)。城市患者膝部骨赘形成出现率与农村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1.4%,16.6%):(5)膝骨关节炎患病率和骨赘形成出现率在职业分布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重体力劳动11.6%,非重体力劳动14.4%;重体力劳动18.4%,非重体力劳动22.3%)。非重体力劳动者膝部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重体力劳动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62.6%,48.5%,P=0.003)。(6)膝骨关节炎患病率随女性体质量指数增高而显著升高,男性体质量指数则对膝骨关节炎患病率无明显影响。(7)膝关节疼痛症状与髌股关节和外侧胫股关节形成骨赘的大小密切相关。(8)绝经年龄越早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性越大,形成骨赘的程度相对绝经晚的女性要严重。蹲位排便习惯越久越易患膝骨关节炎,更易形成膝部骨赘。饮酒者骨赘形成及膝骨关节炎患病率较不饮酒者低。(9)女性及体质量超重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量进食豆制品、肉类食品是膝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 结论:老龄、女性、超重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了659例儿童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造成损伤主要原因为车祸(46.7%)和坠伤(43.2%)。认为应重视各年龄段儿童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加大危害性教育的力度,提高对儿童的看护意识;加大儿童监护人、儿童本人颅脑损伤的安全教育;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儿童颅脑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范晓晔 《全科医生》2001,10(2):74-75
目的 了解日托儿童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膳食结构欠合理;热量来源中脂肪摄入量偏高,产热比在32.34%;钙、锌、VitB1、VitA摄入不足,公占供给量标准的60%、82%、76%和60%。肥胖、营养不良及贫血的儿童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35%、0.72%、0.48%。结论 保健机构应加强对幼儿园的保健指导,改善儿童的膳食结构,提高儿童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发育迟滞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就诊的101例发育迟滞的儿童进行分析,并对发育迟滞的儿童按1:1病例配对与正常儿童进行生长发育情况比较。结果:在病因中,产前因素占35.64%,产时因素占17.62%,产后因素占20.97%,不明原因的占25.74%。发育迟滞组在早期即有落后于正常组的表现。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大优生优育的宣传力度,重视早期教育,积极防治后天获得性疾病是减少儿童发育迟滞智力低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概念的更新,儿童气质、心理卫生及行为问题成为儿童保健的重要课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贵阳市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及气质类型分布情况。 设计:随机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 单位:贵阳市妇幼保健研究所。 对象:于贵阳市城区33个儿保责任地随机抽取12家单位为调查点,调查期间来做健康检查的1~6岁儿童,排除有严重躯体疾患及智力异常的儿童。 方法:采用自制心理卫生调查表、中国1~3岁儿童气质量表、中国3~7岁儿童气质量表、2~3岁儿童行为量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标准化的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分别调查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行为问题及气质类型分布,所有问卷均由儿童父母填写,问卷当场收回。于初测后2~4周随机抽取部分受试者重新填写上述问卷,进行重测信度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行为问题及气质类型分布,社会环境因素对气质、行为的影响。 结果:①贵阳市儿童气质类型分布中,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中间近容易抚育型,中间近抚育困难型、发育缓慢型气质分布分别占35.58%,4.21%,39.70%,7.37%,13.14%。②贵阳市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94.50%,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8.91%,97.26%,96.19%,94.05%,93.13%(P〈0.01)。③行为问题总检出率分别为19.57%,不同气质类型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31.76%,26.69%,22.58%,21.33%,12.72%(P〈0.001)。居住条件、父母文化程度、婚姻关系,管教态度、亲子关系、孕期营养、患病情况、照管人等与气质类型及行为问题发生有关,气质与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密切。 结论:贵阳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普遍存在,应予以重视,可通过对相关因素的改造,帮助其重塑良好个性,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本矿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切实做好学龄前儿童的防龋及口腔保健工作。方法:儿保医师在自然光线下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及身体检查。结果:本矿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5.9%,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龋患率增高。太原市矿区学龄前儿童龋患率高于古交市矿区儿童。结论:龋齿的发生与儿童的营养、机体抵抗力及儿童饮食、生活、卫生等习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危险因素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与脑CT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137例智力低下和/或脑性瘫痪患儿围生期危险因素、BAEP及脑CT的异常率。结果:54.8%的患儿出生前有异常,25.6%的患儿出生时有异常,16.1%的患儿曾有新生儿期异常;4.4%的患儿有家族史;62.0%的患儿有BAEP异常,52.3%的患儿有脑CT异常。结论:围生期危险因素与智力低下和/或脑性瘫痪发病相关;BAEF及脑CT为早期发现智力低下和/或脑性瘫痪患儿提供有益的辅助帮助。应加强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高接产质量及新生儿期急重症的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8.
宋玉香 《当代护士》2008,(12):61-62
目的 探讨患者出院健康指导认知现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本院100名临床护士,以对话方式进行询问、记录,以了解护士对出院健康指导的认知度;对首次住院的100名患者发放出院健康指导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专业水平对出院健康指导认知度的影响较大,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主管护师占80%、护师占57.8%、护士占50.0%。文化程度和年龄是影响患者对出院健康指导认知度的主要因素,了解率大学为93.3%,初、高中为30%,小学、文盲为9%;了解率年龄16—30岁为76%,31~60岁为80.4%,61~80岁为48.3%。结论护士对出院健康指导的认识直接影响出院健康指导的有效性,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年龄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对出院健康指导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校中年知识女性月经现状及其对自身健康维护状况,为开展高校中年知识女性的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泰安市3所高校320名中年知识女性采取现场自填式调查。结果(1)239名高校中年知识女性出现月经失调,发生率为78.62%;其中仅有37.24%的人针对月经失调现状采取了促进健康行为,另有62.76%的人采取了非促进健康行为。自感影响月经失调的因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2)304名中年知识女性中130人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或体征,发生率为42.76%,且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仅有36.18%的知识女性有意识地采取促进健康行为调整围绝经期症状或体征。结论高校中年知识女性的月经现状及对自身健康维护状况较差,提示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高校中年知识女性的健康保健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她们对月经失调危害的认识或重视,从而改善女性保健不理想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烟台市居民自感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岩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31-33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自感健康及其影响的因素。方法:于2004—05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烟台市5城区城市居民和10个乡村居民各1050人采用自制居民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主要包括被调查居民的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医疗卫生保健状况、饮食状况、参加体育健身情况、健康知识以及居民吸烟饮酒情况等内容。在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基础上依据本调查中变量自感健康状况具有有序等级,采用有序多项响应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累积比数比(OR)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100份,其中城市居民调查1050份,收回有效问卷1034份.有效率98-48%,乡村居民调查1050份,收回有效问卷953份,有效率90.76%,总体有效率为94.62%。①城市居民中,自感健康状况良好的居民占70.5%,一般的占27.1%,不好的占2.4%。乡村居民中,自感健康状况良好的居民占63.8%,一般的占31.7%,不好的占4.4%。城乡居民之间自感健康状况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2.841,P=0.005)。②影响城市居民自感健康的因素有年龄,性别、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医保制度、吸烟和饮酒、参加体育健身情况,健康知识评分情况;影响乡村居民自感健康的因素有年龄、性别、人均收入、职业、吸烟和饮酒状况、饮食评分和健康知识评分。③影响城市居民精神状况的因素有年龄、性别、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体育健身状况、健康知识评分、吸烟;影响乡村居民精神状况的因素有年龄、性别、人均收入、职业、吸烟与饮酒、健康知识评分。④影响城市居民身体状况的因素有:年龄、性别、人均收入、职业、体育健身状况、饮酒;影响乡村居民身体状况的因素有年龄、性别、职业、饮酒。结论: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城乡居民自感健康的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自感健康状况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感健康越好,不同的职业和医保制度对居民的自感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吸烟和饮酒对自感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体育健身、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全面的健康知识对自感健康产生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