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紫外线灯室内照射是医院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消毒方便,但目前在使用上缺乏制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得到预期的满意效果。为了解紫外线灯照射在我院消毒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如何,我们子1989年11月对本院51个科室进行了一次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的调查,以便改进今后的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对全院病房、门诊、手术室及辅助科室等51个科室的141支灯管进行了室内紫外线灯照射强度测试。所用的测试仪器是ZY—02型微型紫外线测定仪(军事医学科学院四环卫生防疫技术开发公司航  相似文献   

2.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检测及影响因素祖淑娴,王瑞敏,杨凤霞,李俊生(河北省血液中心石家庄市050071)为了解我省使用中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我们抽查了血站、医院、防疫站、药检所等11个单位的108支紫外线灯管。检测时,将微型紫外线强度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  相似文献   

3.
吴红梅  高胜春 《护理研究》2006,20(10):2791-2792
紫外线有广谱杀菌作用,临床上广泛使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新灯管强度不得低于90μw/cm^2。由于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射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紫外线灯管的强度。我院每年2次对全院的紫外线灯进行强度监测,通过监测与管理.发现一些问题。现就本院2005年12月份监测绵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线灯管消毒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方法在各级医院中仍然是最常用的消毒手段,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新紫外线灯管、使用中的灯管每半年需进行一次强度监测,以确保紫外线消毒效果,测定方法有"紫外线辐照计测定法"和"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无论哪种方法均需监测者暴露于紫外线灯照射下进行,极易引起角膜或皮肤的损害等,为此我们制作了移动式紫外线强度监测柜,现将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电压对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新、旧紫外线灯管各20支,分别在不同电压睛监测其辐射强度,结果显示:随着电压下降,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降低,旧紫外线灯管较新紫外线灯管下降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临床护理工作者要重视电压因素对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影响,保证稳定,有效的电压,以达到有效的消毒。  相似文献   

6.
医用紫外线灯管紫外线强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线灯室内照射是医院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但目前在使用上尚缺乏制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满意效果。为了了解紫外线灯管在使用中实际发射出来的紫外线强度,我院在1987年8月对全院28个科室进行一次调查,以改进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987年8月对全院病房、手术室、门诊室等28个科室41个灯管进行一次室内紫外线灯紫外线强度测定,另外对库房新灯管8个亦作同样测  相似文献   

7.
选择新、旧紫外线灯管各20支,分别在不同电压下监测其辐照强度。结果显示:随着电压的下降,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降低,旧紫外线灯管较新紫外线灯管下降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临床护理工作者要重视电压因素对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影响,保证稳定、有效的电压,以达到有效的消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了解灰尘对紫外线照射强度的影响,为紫外线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悬吊式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方法把消毒供应室的紫外线灯按照用95%酒精擦拭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然后每组在监测当日按标准方法监测一次,用95%酒精擦拭后,间隔半小时再监测一次。比较两次测量值,计算误差率。结果擦拭前后测量值有统计学差异,平均每支灯管的照射强度上升8.88uw/cm^2。每周一次擦拭的照射强度,明显高于每两周一次和每四周一次。结论空气中灰尘粒子能吸收紫外线,当空气中气溶胶粒子较多时,会对紫外线产生散射作用,影响紫外线照射强度。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灯的杀菌力取决于紫外线的输出强度,当低于70 μW/cm2时,需要更换灯管.笔者从事紫外线监测13年,先后使用过紫外线灯管照射时间累积法、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检测、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监测法、生物监测等不同方法进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 W功率普通直管紫外线消毒灯的性能,为医疗机构使用20 W紫外线消毒灯提供参考。方法测量20支20 W紫外线新灯管强度,计算新灯管合格率。对医院临床科室使用中的45支20 W紫外线消毒灯每隔90 h测定辐照度,计算平均每小时辐照度衰减数值和使用寿命。利用杀菌试验观察临界值20 W紫外线灯的杀菌效果。结果 20 W新灯管平均辐照度为75.01μW/cm2,合格率为90%。临床使用的45支20 W紫外线灯的平均每小时辐照度衰减数值为0.0179μW/cm2,使用寿命1 463 h。强度为临界值的20 W紫外线灯管完全杀灭1.2×107cfu/皿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需要43 min。结论对20W紫外线灯管应每半年进行强度测量,使用1 000 h后,增加测量频率,辐照度低于48.8μW/cm2时应更换新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研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与累计使用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全院正在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136支,在标准状态下测量,分别记录每只灯管的累计使用时间及强度,将累计使用时间及照射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累计使用时间大于1 000 h的61只灯管设为试验组,然后随机选取累计使用时间小于1 000 h的75只灯管为对照组.结果 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与累计照射时间的秩相关系数r=-0.135 6,tr=-1.584 1,P>0.05,故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与累计照射时间的秩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累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14,P<0.001),试验组的累计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平均照射强度及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3,P>0.05;x2=0.19,P>0.05),不能说明两组灯管照射强度及合格率有差别.结论 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与累计照射时间之间无相关关系.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不应作为更换灯管的依据.标准状态下测量强度作为判断合格的标准,现场测量强度作为筛查,并作为决定照射时间长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以紫外线灯管照射作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依然是大多数基层医院主要应用和首选的消毒方法,而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是评价紫外线灯管消毒灭菌效果和判断其是否可继续使用的方法之一。为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紫外线监测强度监测卡或紫外线强度监测仪探头的固定、充分暴露以及与紫外线灯管的距离,监测人员的防护等均为紫外线强度监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简易紫外线强度监测辅助架”在临床应用近5年,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解医院消毒工作情况,对沈阳、鞍山、锦州、抚顺与大连等不同类型的医院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一、紫外线灯共调查231个科室,323支灯管。以照射强度达到70μW/cm~2以上为合格,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上医院感染科检测员每月定期对紫外线辐照强度值(90μW/cm2和70μW/cm2)进行日常监测,以便了解紫外线灯是否达到使用要求,必要时进行更换。本院大约有30个科室有紫外线灯管,如果每个科室需对2根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每次用3 s,这样监测下来,检测员面对紫外线直接照射约3 min,有蓄积中毒的可能。臭氧在空中浓度达0.01~0.02mg/m3即可嗅知,浓度达0.2 mg/m3可引起呼吸加速、变浅、  相似文献   

15.
舟山市直属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消毒主要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少数部分采用层流装置、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及臭氧。为加强对紫外线灯消毒使用情况检查监测,进一步规范空气消毒,我们对市级医疗单位的紫外线灯使用情况连续10年进行抽样检测。  相似文献   

16.
累计使用时间大于1000小时紫外线灯强度变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的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变化。方法:将累计使用时间大于1000小时的64只灯管设为试验组,然后随机选取累计使用时间小于l000小时的74只灯管为对照组。在标准状态下即温度、湿度、电压符合要求并在紫外线检测仪中测量,分别记录每只灯管的累计使用时间及照射强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累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77,P〈0.001),试验组的累计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2组平均照射强度及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5,P〉0.05;Χ^2=0.011,P〉0.05),不能说明2组灯管照射强度及合格率有差别。结论: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大于1000小时,不应作为更换灯管的依据。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才是判断灯管合格的标准,因此要求在标准状态下测量其强度。  相似文献   

17.
吴红梅  高胜春 《护理研究》2006,20(30):2791-2792
紫外线有广谱杀菌作用,临床上广泛使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新灯管强度不得低于90μw/cm2。由于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射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紫外线灯管的强度。我院每年2次对全院的紫外线灯进行强度监测,通过监测与管理,发现一些问题。现就本院2005年12月份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不同厂家生产的使用中和库存的新灯管共302支(271支为使用中的灯管,31支为库存的新灯管),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生产的紫外线辐照强度监测仪,使用前校准。打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紫外线灯管的使用寿命及更换灯管依据,以保证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监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移动式紫外线强度监测柜对40w和20w的紫外线灯管进行辐照强度监测作为实验组I和实验组Ⅱ,采用实地拉杆式垂直监测和生物安全柜内垂直监测的数据作为对照组I和对照组Ⅱ,比较两种监测方法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变化;将正在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1000h的设为实验组Ⅲ,累计使用时间〈1000h的设为对照组Ⅲ,在标准状态下并在紫外线强度监测柜中检测,分别记录每只灯管的累计使用时间及辐照强度和合格率;选取同一房间的所有紫外线灯管都〉1000h且无更换记录的作为实验组IV,〈1000h且无更换记录的房间为对照组Ⅳ,进行紫外线消毒前后空气采样,分别记录检测的细菌菌落总数,观察两组灯管紫外线消毒效果。结果实验组I、Ⅱ、Ⅲ组辐照强度与对照组I、Ⅱ、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灯管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Ⅳ紫外线消毒后细菌平均杀灭率为86.4%,对照组Ⅳ的平均杀灭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紫外线强度监测柜监测紫外线辐照强度准确、实用。不能将累计使用时间〉1000h作为判断紫外线灯管的使用寿命而更换灯管的依据,应定期监测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不合格者作为更换灯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医院多数都是利用紫外线灯进行室内的空气消毒。此法简单易行,消毒方便。但目前在使用上存在问题较多,因此使消毒工作得不到满意的效果。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与同行商榷。一、紫外线灯管安装不合理有的灯管悬吊过高或过低,按标准应离地面2.5m左右。且有的使用木板制的反光罩,影响了紫外线的照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正确方法应在灯管下安装金属反光罩,把光线反射到天花板上,使上部空气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相似文献   

20.
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是保证紫外线灯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按规范规定需要在紫外线灯垂直下方一定距离测试,但医院在监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工具。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紫外线辐射强度指示卡或辐照仪进行常规监测,除指示卡和仪器之外还需要标尺。为此,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一批监测紫外线强度标尺挂钩,用于紫外线灯强度常规监测,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