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致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是携带mecA基因、编码低亲和力青霉素结合蛋白导致甲氧西林、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类、青霉素类+青霉素抑制剂抗菌药物耐药的葡萄球菌属。MRS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无临床疗效,绝大多数的MRS常表示多药耐药。现对我院分离出的葡萄球菌属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快速检测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MecA基因探针分析快速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估。方法 临床分离的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44株MRSA采用MecA基因探针快速分析,并与MecA基因的PCR结果比较。结果 MecA基因探针快速分析鉴定MRSA的灵敏度为97.7%,特异性为100%。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易行,90min即可完成,是常规实验室检出MRSA快速而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 ,提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的检出率 ,降低 MRSA的漏检率 ,我们通过改良培养条件 ,对 4 0例纸片法和仪器检出的对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菌株进行 MRSA的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999年 1~ 8月分离的葡萄球菌 ,经细菌鉴定仪 VITEK-32 GPI、GPS卡及手工 K- B法鉴定为 MSS(对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 )的菌株 4 0例。将菌液稀释成 0 .5 MF,然后画线接种 M- H培养基 +4%Na Cl(W/ V) +苯唑西林 (6 μg/ m l)平板 ,置 30℃孵育 2 4 h观察 ,只要生长菌落即是 MRSA ,…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止感染暴发和流行.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58 422例住院患者发生的MRSA、MRSE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我院两年内共发生MRSA、MRSE医院感染173例;年龄≥60岁118例,感染前使用≥3种抗菌药物114例,有侵入性操作100例,有≥3种严重基础疾病62例;感染部位为呼吸道105例,分布在ICU 59例.结论 MRSA、MRSE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住院时间过长、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严重的基础疾病等;高发科室为ICU、神经科和器官移植科;高发部位是呼吸道.  相似文献   

5.
宣迎梅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10-2911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厦门市第二医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常规细菌培养分离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结果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RS主要来自于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呼吸肿瘤科及ICU患者分离率明显较高,分别为40.68%、38.10%和25.42%、30.95%。MRS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多重耐药,耐药率多在5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90%,但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且呋喃妥因、替考拉林、利奈唑烷、奎奴达福、利福平对MRS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敏感性均在80%以上。结论应加强MRS(包括MRSA及MRCNS)的耐药性监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MRS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风华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61-16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是临床上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1] 。随着抗菌药物种类的增多 ,临床的广泛应用 ,MRSA的感染也日渐增多 ,因其治疗困难 ,病死率高 ,成为医院感染的重大问题。为了解本院的MRSA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我们收集近 2a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 14 8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来分析它们的药敏情况。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  14 8例MRSA来源于本院细菌室1998年 11月~ 2 0 0 0年 10月期间各种临床标本。其中 ,伤口分泌物 5 7例 ( 3 8 5 % ) ,痰液 46例 ( 3 1 1% ) ,鼻咽拭子 18…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医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致病力强。新生儿机体抵抗力低,MRSA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本文对我院医院感染中的新生儿的病原体调查中发现:MRSA已成为新生儿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47.0%,且多重耐药。文章还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药基因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对40株MRCNS进行了mecA、aac(6')/aph(2')、aph(3')-Ⅲ、ermA/B/C、tetM检测.结果 40株MRCNS mecA、aac(6')/aph (2")、aph(3')-Ⅲ、ermA/B/C、tetM基因阳性株分别为39、32、15、30、2株,阳性率分别为97.5%、80.0%、37.5%、75.0%、5.0%;其中同时检出mecA基因、aac(6')/aph(2")/或aph(3')-Ⅲ基因、ermA/B/C基因26株(65.0%).结论 65.0%MRCNS已同时携带mecA、aac(6')/aph(2")/或aph(3')-Ⅲ、ermA/B/C基因.  相似文献   

9.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消毒剂的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196 1年英国的 Jevons报道了第 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感染 ,以后世界各地报告的 MRSA菌株不断增多。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外临床分离的 MRSA,一般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2 0 %~ 5 0 % ,近几年有上升趋势 ,某些综合性大医院上升 >80 % [1 ]。日本 Kumaoto大学医院报告 ,1989年 MRSA医院感染率达到 3.5 %。MRSA感染治疗困难 ,而且常常引起医院感染的流行和传播 ,对消毒剂的抗性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2 ] 。它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 ,对其他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 ,病死率高 ,已引起全球的关注。1 细菌对消毒剂耐药现状 …  相似文献   

1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6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及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存在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56株MRSA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对青霉素等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mecA)及耐消毒剂基因qac(A/B).结果 56株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利福平、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7.9%、23.2%、82.1%、87.5%、89.3%、92.9%、96.4%,对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均耐药;共检出mecA基因54株(96.4%),qac(A/B)基因31株(55.4%).结论 临床分离的MRSA为多药耐药菌,qac(A/B)基因携带率很高.  相似文献   

11.
综合医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调查医院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18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58.0%,MRSA检出率以老年病科最高(73.5%),其次是普外科(69.4%)及骨外科(61.9%);社区获得性感染MRSA检出率远低于住院患者;药敏结果显示,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隋耐药严重,MRSA的高检出率给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带来较大困难;糖肽类抗菌药物可作为多药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不同科室来源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基因分型同源性,为控制MRSA医院感染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Rep-PCR)技术以及高级微生物基因分型系统(DiversiLab)细菌同源性分析技术对50株医院感染的MRS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0株MR-SA分为19个基因型,其中A型20株,为主要流行型别,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ICU)、呼吸科、康复科、神经外科、心外科等11个病区;B型7株,D型和J型各3株,H型和L型各2株,其余均为1株。结论该院存在着以A型MRSA为主的感染流行,该型菌株可能以克隆株的形式播散。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我院感染性疾病中的现状及对临床常用药的耐药情况,我们对本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患者感染MRSA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RAPD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机扩增DNA的多态性分型技术是继质粒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之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又一基因分型技术,建立后的短短几年,它已在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的基因多态性分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为此,我们对本院临床分离的MRSA进行RAPD基因分型研究,以探讨其在流行病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本文总结我院1993年6月~1994年7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7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134株(77.9%)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其中80.6%(108/134)为医院染株。133株(99.3%)MRSA对林可霉素、青霉素G耐药;对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亦高达97%;第一代头孢菌素对MRSA的抑菌作用明显下降,头孢唑啉的抑菌率仅为7.5%,MIC50>16mg/L;环丙沙星耐药率上升迅速,对MRSA的耐药率达86.6%,MTC50>4mg/L。MRSA的多重耐药性十分明显,96.3%(130/134)对5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甲氧西林对敏感金葡菌耐药率较低。万古霉素对MRSA仍具良好的抗菌活性,抑菌率100%,MIC50为2.28mg/L,MIC90为4.63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某院两个监护病房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与感染状况,探讨MRSA定植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 对两个监护病房内住院患者(18例)的体表及血液、医护人员(20例)的体表及其周围环境进行采样培养,并分析其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7例MRSA定植感染者中5例的年龄大于60岁,3例进行过手术治疗,5例使用侵入性操作,6例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超过5天;20份医护人员体表标本和80份环境标本中均分离到MRSA菌株,检出率分别为35%和3.75%.结论 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等均为MRSA定植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适当减少;同时,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宣传教育,加强环境消毒,有效地预防和控制MRSA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phonix-100对3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数据统计使用WHONET5.5软件及SPSS17.0软件进行.结果 共分离出3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164株,占52.2%,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150株,占47.8%;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58.3%,其次是伤口分泌物占29.3%;MRSA和MS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无耐药,MRSA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86.6%、89.6%、93.3%、43.3%、87.8%、6.7%、84.1%、84.1%、85.3%;MSSA对青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92.0%、0.7%、32.7%、32.7%、2.7%、10.0%、34.7%、36.0%、59.3%、22.0%;MRSA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克林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结论 MRSA分离率较高,耐药性严重,应引起重视,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或术后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耐药特性及流行病学特征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研究表明,MRSA耐要的主要机制是染色体mecA基因编码表达一独特青霉素结合蛋白,但MRSA菌株的耐药表型各异。MRSA分流行株和非流行株。浒菌株又各自特征。已证实单克隆MRSA菌株可导致爆发流行,及时发现流行菌株,对防止其播散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9.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1年英国发现第1例医院内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以来,MRSA迅即播散至世界各地,且临床分离率不断上升[1]。MRSA多药耐药性导致了临床治疗的极度困难,尤其是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2]出现使得抗菌药物的选择越需谨慎。尽管如此,MRSA多数表现为医院相关性,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等国家先后报道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