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体肺体外循环对心脏手术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肺的损伤和自体肺体外循环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只健康杂种成年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试验组为自体肺组,利用杂种犬自体肺作为氧合器;对照组为人工肺组,除利用人工鼓泡肺作为氧合器外,其它条件同试验组.动态监测所有杂种犬左、右心房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跨肺差值、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并分别取体外循环前、后的肺标本(右肺下叶3cm×3cm×2cm)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自体肺组与人工肺组体外循环过程中各时点动脉血氧分压差异无显著性(P<0.02);自体肺组体外循环后,动脉血氧分压高于人工肺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体外循环后白细胞跨肺差值自体肺组低于人工肺组,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体外循环后自体肺组肺动脉压低于人工肺组,其中第30、60、90min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2),自体肺组在整个体外循环过程中,肺动脉压低于20mmHg,且肺动脉压维持平稳;肺标本组织学检查发现自体肺组肺标本毛细血管瘀血、中性粒细胞聚集均比人工肺组轻,无肺水肿、肺不张、肺泡间隙正常,无明显肺组织损伤改变.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由于白细胞的趋化性增强并隔离于肺组织中,从而引起肺损伤.自体肺体外循环技术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能提供满意的氧合,而且较人工肺能获得更好的肺保护.  相似文献   

2.
自体肺体外循环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肺体外循环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6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为自体肺体外循环组,利用犬自体肺作为氧合器,对照组利用鼓泡式氧合器.实验组同时行左心和右心转流,对照组行常规转流.两组采用相同的心肌保护(冷晶体停跳液),两组体外循环均持续1h,于体外循环前、停机第5、30、60、90min后分别测定:右、左心房白细胞记数,并记算其比值;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两组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分别取肺标本(3cm×3cm×2cm)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体外循环后右、左心房白细胞比值自体肺组低于常规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后自体肺组肺动脉压低于常规体外循环组,其中第30、60、90min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自体肺组体外循环后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常规体外循环组,差异有显著性.肺标本组织学检查示:体外循环后自体肺组肺标本毛细血管轻度淤血,轻度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聚集;无肺水肿、肺不张;肺泡腔隙基本正常,无明显肺组织损伤性改变.人工肺组体外循环后毛细血管、小静脉严重淤血,中性粒细胞显著聚集.结论:自体肺体外循环组有较好的肺保护作用,减轻了缺血再灌注对肺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3.
自体肺体外循环对犬体外循环相关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以自体肺取代人工肺的体外循环(CPB)方法对犬体外循环相关性炎症反应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12 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在CPB期间使用膜式氧合器,实验组在CPB期间使用自体肺进行氧合,两组均阻断主动脉90 min、辅助循环30 min, 于CPB前(T1)、转流后60 min(T2)、停机后60 min(T3)、停机后120 min(T4)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犬血浆TNF-α、IL-6和IL-10水平在T2~T4各时点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T2~T4时点实验组犬血浆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肺体外循环可抑制犬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提示自体肺CPB可减轻常规CPB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自体肺取代人工肺的体外循环(CPB)方法对犬肺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12 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在CPB期间使用膜式氧合器,实验组在CPB期间使用自体肺进行氧合,两组均阻断主动脉90 min、辅助循环30min, CPB前及停止后15及60 min监测气道峰压、肺血管阻力和肺静脉血氧分压,留取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对肺组织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CPB后15和60 min,对照组气道阻力明显高于CPB前(P<0.05),实验组与CPB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CPB后15和60 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CPB后15和60 min各组肺血管阻力均明显高于CPB前(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P<0.01);CPB后15和60 min各组氧指数均明显高于CPB前(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P<0.01);实验组CPB后60 min 肺泡-动脉氧压力差(P[A-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肺组织MDA含量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AL)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5)。实验组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PB后肺脏形态和功能有明显变化,自体肺体外循环对犬肺形态和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主动脉阻断后 ,对照组经右肺动脉灌注 4℃乳酸林格液 ,实验组经右肺动脉灌注4℃含抑肽酶的低温保护液。开放主动脉并停 CPB后收集肺静脉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 ,测定肺功能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气道压在 CPB结束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两组右肺静脉血氧分压在 CPB结束后 30 ,60 min均较左肺静脉血氧分压高 ,实验组右肺静脉血氧分压在停 CPB60 min时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实验组右房 /右肺静脉白细胞比值和脂质过氧化物 ( malondialdehyde,MDA)在开放主动脉后 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组织学观察提示两组左肺均有明显肺泡内出血和间质水肿 ,对照组右肺病理改变较左肺轻 ,实验组右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CPB期间肺动脉灌注含抑肽酶的低温保护液可以明显减轻 CPB对肺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期间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主动脉阻断后 ,对照组经右肺动脉灌注 4℃乳酸林格液 ,实验组经右肺动脉灌注4℃肺保护液。开放主动脉并停 CPB后收集肺静脉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 ,测定肺功能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气道压在 CPB结束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两组右肺静脉血氧分压在 CPB结束后 30 ,60 min均较左肺静脉血氧分压高 ,实验组右肺静脉血氧分压在停 CPB 60 min时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实验组脂质过氧化物 ( malondialdehyde,MDA)在开放主动脉后 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组织学观察提示两组左肺均有明显肺泡内出血和间质水肿 ,对照组右肺病理改变较左肺轻 ,实验组右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CPB期间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可以明显减轻CPB对肺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术中采用低温洗涤红细胞肺保护液实施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例风湿性单纯二尖瓣病变合并中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分为肺动脉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灌注组在主动脉阻断后,经肺动脉根部间断灌注低温洗涤红细胞肺保护液,测定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机械通气时间、肺血管阻力、白细胞比值(静脉血/动脉血)、肺循环血浆MDA含量。结果:体外循环术后灌注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点肺血管阻力、白细胞比值(静脉血/动脉血)、肺循环血浆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洗涤红细胞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体肺体外循环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试建立自体肺体外循环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杂种犬16只,静脉麻醉后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开胸,右心房、肺动脉插管,连接贮血器、泵建立右心体外循环系统;左心房、升主动脉插管,连接贮血器、变温器和泵建立左心体外循环系统。结果:15只犬顺利建立自体肺体外循环,1只失败。结论:模型建立成功的要点是熟练的插管技术,左右心系统转流平衡,适宜的体温。  相似文献   

9.
建立大鼠体外循环中肺保护液灌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研究大鼠体外循环(CPB)中肺损伤机制与肺保护方法,建立大鼠CPB肺保护液灌注模型。方法 用大鼠离体肺作为氧合器,建立大鼠CPB,肺动脉置管行低温保护液肺灌注。结果 32例模型均建立成功。结论 离体大鼠肺能够作为氧合器用于CPB研究,大鼠CPB中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在方法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CPB)肺损伤动物模型,探讨以全氟化碳(PFC)为媒介的部分液体通气(PLV)对深低温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CPB动物实验模型。20只幼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PB组)和实验组(CPB+PLV组):对照组只行单纯CPB;实验组在CPB停后即刻经气管插管向幼猪肺内灌入FC-77。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同样的呼吸参数行机械通气。分别于CPB前、CPB停后即刻、CPB停后1及2 h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和IL-6]含量检测。于实验结束即刻取左下肺小块组织,经过实验室处理,观察肺组织组织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CPB停后2 h,TNF-α、IL-8、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CPB停后1、2 h,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05)。光学显微镜下实验组肺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CPB停后对照组肺组织中ICAM-1的表达呈强阳性,实验组呈弱阳性。结论PLV对CPB肺损伤有较好...  相似文献   

11.
经氧合器吸入异氟醚调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种灌注医师可自主操作的、可控性强的体外循环期间降压方法。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经氧合器吸入麻醉药模型,对56例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患者,实施经氧合器吸入异氟醚,观察其降压效果,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结果 56例病人中,47例单凭吸入异氟醚达到满意降压效果,另外9例需加用其它药物才能达到要求的降压效果。结论 此设计是一种简单易行、灌注医师可自行调控、可控性强的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肝素涂层膜肺对体外循环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 (CPB)各时段炎症因子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并探讨肝素涂层膜肺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双瓣置换术的患者 2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A组为肝素化膜肺组 ,B组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主动脉阻断开放前、开放主动脉后 30min和术后 2h时取血测定细胞因子IL - 1β、IL - 6、IL - 8、TNF的浓度。并且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和术后 2h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血液中的细胞因子 (IL - 1β、IL - 6、IL - 8、TNF)浓度 ,于CPB开始后即迅速上升。在CPB过程中IL - 1β、IL - 6、IL - 8和TNF的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 ,且与麻醉诱导前相比部分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其中IL - 1β和IL - 6的浓度在术后 2h时仍有缓慢上升 ,IL - 8和TNF的浓度则在术后稍有下降。A组 (肝素化膜肺组 )和B组 (对照组 )相比较 ,细胞因子 (IL - 1β、IL - 6、IL - 8、TNF)浓度上升的程度均较小。开放 30min时IL - 1β和IL- 8的浓度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2h时IL - 6的浓度在两组间的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TNF的浓度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素化膜肺能改善CPB管路与血液的生物相容性 ,减少血液与异物表面接触引起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舒氧康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例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舒氧康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舒氧康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舒氧康1500 ml,0.3 ml/(kg.min),1次/d,连用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第2、3天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变化。结果舒氧康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TNF-α、IL-6和IL-8水平无差异。治疗后舒氧康治疗组的TNF-α、IL-6和IL-8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舒氧康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氧康可显著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产生,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早期应用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舒氧康对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肺损伤组(B组)和舒氧康组(c组),每组10只,B和C组采用特制多功能撞击机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撞击后经耳缘静脉给予舒氧康0.3 ml/(kg·min),分别在0、0.5、1、2、4 h时间点行血气分析,4 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测定肺水含量、肺体质量比值及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MMP-8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损伤后PaO2、SpOz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MMP-8表达显著升高(P<0.05),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显著增高(P<0.05),镜下见肺间质、肺泡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组经舒氧康治疗后,与B组比较,PaO2、SpO2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MMP-8表达降低(P<0.05),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无明显增加,肺水肿减轻.结论 舒氧康对外伤性肺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肺组织MMP-8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A ffin ity、Edwards和Terumo三种膜式氧合器祛泡能力,并探讨使用膜式氧合器时动脉滤器使用的必要性。方法使用18例心脏手术后体外循环装置,分别为A ffin ity、Edwards和Terumo SX18三种成人膜式氧合器各6例,并均使用Terumo动脉滤器,在同等的检测条件下用注射器在膜式氧合器前的管路中注入30 m l空气,使用CMD-20超声波微气栓检测仪检测空气通过膜式氧合器后及动脉滤器后产生的微气栓数量。结果在膜式氧合器及动脉滤器后血流中测得微气栓平均数量分别为:A ffin ity(155.9±15.2)个和(69.869.8±6.7)个;Edwards(336.0±14.7)个和(135.3±6.1)个;Terumo(114.6±12.1)个和(52.8±5.5)个。结论不同的膜式氧合器有不同的祛泡能力;使用动脉滤器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产生微气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心脏手术围体外循环期间胶体渗透压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围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 ircu lation,ECC)期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变化特点及ECC期间不同干预措施对COP的影响。方法30例在ECC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婴幼儿,体重小于10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常规超滤组(CUF组,n=10)、改良超滤组(MUF组,n=10),观察不同时点(预充液、手术前、ECC前、ECC中、ECC后、ICU 2 h、ICU 24 h)的血浆COP,寻找ECC期间COP的变化趋势,评价不同超滤方法对围体外循环期间COP的影响。结果ECC预充液COP显著低于患儿术前水平(P<0.01);由于ECC预充成分的影响ECC开始后COP明显下降(P<0.05);ECC后COP恢复至ECC前水平(P>0.05);ICU 2 h和24 h患儿COP维持正常生理偏高水平。CUF组在ECC期间COP略高于C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MUF组COP在ECC后均显著优于C组和CUF组(P<0.05)。结论ECC术中血浆COP明显下降。CUF可以提高ECC期间的COP,但效果不够理想;MUF是提高术后COP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国产和进口膜式氧合器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性能评价指标,为心脏手术中膜式氧合器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术中使用国产膜式氧合器,B组术中使用进口膜式氧合器,两组其他处理条件相同。两组均于体外循环(CPB)开始前(T1)、CPB开始后30min(T2)、CPB结束时(T3)、CPB结束后2h(T4)、CPB结束后24h(T5)五个时点采静脉血,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于T1和T3时点采静脉血及尿液,测定血、尿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同时测定两组患者T1、T2和T3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氮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结果①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的水平均于CPB结束后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血、尿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pH值、PaC02、Sa0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Pa02比较B组〈A组(P〈0.05),但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已能满足CPB中机体所需PaO2。结论国产膜式氧合器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因其质优价廉、性价比高,符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DDMO-100S膜肺与Terumo SX-10膜肺用于小儿体外循环的性能和效果.方法 选择3~12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9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房室缺修补术,随机分为DD组(n=21)和SX组(n=18).DD组用DDMO-100S膜肺(西安岱岱,中国),SX组用Terumo SX-10膜肺(Terumo,日...  相似文献   

19.
从我院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180例中,随机抽样取升主动脉供血组及股动脉供血组的患者各40例,对比其灌注效果。前者供血管的内径平均较后者大2.5mm,平均灌注压亦高13mmHg,虽平均转流时间较后者多24分钟,但转流后动,静脉血氧含量减少的幅度较后者为小。故升主动脉供血法较股动脉供血法为优。除升主动脉有病变或曾有手术史外,均应以升主动脉供血法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