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消渴病临床面貌与概念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型糖尿病患者约85%的人肥胖或超重,90%伴高血压及(或)血脂紊乱,50%以上无症状。与糖尿病相应的中医“消渴病”从病因学、体质学、症状学、起病与发病过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据此建议将消渴病分为“显消病”和“隐消病”,治疗以减肥消脂、补气化痰、活血化瘀、养阴固本四法。  相似文献   

2.
消渴病病机较为复杂,《内经》首论其与痰湿有关,而 后世每多以“阴虚燥热”论治。现就消渴病与痰湿的关系浅 论如下。 1 消渴病发病与痰湿 早在《内经》时代,中医学就认识到肥胖是消渴病发病  相似文献   

3.
浅淡消渴病与脾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渴病多因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功能所致。在治疗上则以健脾益气,顾护生化之本以达到康复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再论辨证论治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辨证论治理论在指导临床运用中,对一些病、证并不完全适用,表现在经过辨证施治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疗效,这反映了其理论体系尚存在不足.因此应当补充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尤其是病因、病机理论;发展新的学说;探讨病、证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以期完善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最终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归属中医的“肾消”“淋浊”“水气病”“关格”等范畴。在深入理解伏毒的概念及其特点后,我们发现从伏毒角度能够很好地认识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笔者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为“伏毒内藏”,这里“伏毒”指的是“湿浊、痰毒、瘀毒、热毒”等,而虚尤其脾肾亏虚乃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根本。因此,“扶正解毒”是本病的总体治则,“扶正”以脾肾为本;“解毒”应分清“伏毒”之特性,用化痰祛湿、祛瘀通络、清热解毒养阴等治法。从伏毒理论入手或许是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证候特点。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53例、非血瘀证组32例。对2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吸烟史、家族史、并发症、合并症、体重、体重指数、腹围、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肾功能、血脂、肝功能、血常规、尿蛋白、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非血瘀证组比较,血瘀证组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脉粗张、涩脉/无脉/沉弦/弦迟/结代、肌肤甲错、痴癫狂躁、善忘发生率高(P<0.01),肢体麻木发生率亦高(P<0.05),病程更长(P<0.05),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高(P<0.05),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亦高(P<0.01),甘油三酯、尿蛋白阳性率高(P<0.05),ba PWV更快(P<0.05)。结论 (1)2型糖尿病血瘀证主要表现为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脉粗张、涩脉/无脉/沉弦/弦迟/结代、肌肤甲错、痴癫狂躁、善忘、肢体麻木。(2)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较非血瘀证患者病程长、甘油三酯高、尿蛋白阳性发生率高、ba PWV快。(3)2型糖尿病血瘀证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糖尿病肾病比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曙光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合并抑郁的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并对其中医症候及不同辨证分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在11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中,临床症状以乏力、视物模糊、口干口苦、手足发麻等较为多见,中医辨证以虚证为主.结论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证为主,大多数病人有虚实夹杂的表现,临床上本虚以气虚、肾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在气血津液辨证中以气虚证多见,脏腑辨证中以肾精亏虚证多见.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病、证再识及其证本质和辨病与辨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伤寒论》“病”“证”含义的再认识,探讨证本质及辨病、辨症概念,并明确相关概念的病机逻辑关系。“证”字在《伤寒论》中有疾病现象———症状、证候的证据及证候等含义,“病”除了疾病状态、病种、病位等概念外,还具有证据/假性证据的含义。“证”作为证候的简称,其本质由证候病机决定,以证候标识为证据,包含了病种要素,与病的关系犹如“线”与“珠”的关系。辨证是从“观”到“知”全过程的概括,辨症只是其中“知”的环节,是对“观”收集到的症状进行病机逻辑的分析求证,包含了辨病。《伤寒论》略于“观”详于辨,基本属于辨症范围,体现了从病的层次上升到证的层次的辨症过程。《伤寒论》“证”实际表达的各种含义,存在内在的病机逻辑关系,辨病、辨症和辨证概念位的大小不同,存在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综述了消渴病分证辨治的进展,指出分证辨治消渴病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手段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辨证论治难以标准化,及消渴病复杂的病因和病机特点,任何固定分型分证辨治都具有片面性.仍需要开拓辨证论治思路,以优化消渴病中医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消渴)的中医证候病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消渴)的中医证候病机。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果:现代中医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范畴,其认识与西医有所不同。经研究认为气阴两虚、津液耗伤是糖尿病发生的根本,肺燥、脾胃湿热、肾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气阴两虚日久,导致血瘀蕴聚败而成毒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基础。分析本病临床辨证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肺燥津亏、阴虚火旺,肺胃热盛,脾虚痰湿,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等多种证型。其证型又有主次之分,且有血瘀、痰湿、毒等兼证。结论:临床应重视辨证施治,针对不同证型加减选用有效方药,其预防当以保精养津为其根本要义,尤其在中年时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据临床观察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常兼见口唇色暗,面有瘀斑或肌肤甲错,舌质紫黯或黯淡,脉细涩,舌下静脉青紫等体征。因此从血瘀探讨糖尿病的病机,从血瘀立论,以活血化瘀为中心,辨证论治糖尿病,逐渐为医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证候概念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证候概念模糊和歧义的主要原因,认为证候是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成果,它不仅仅具有自然科学的特性,同时还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等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应当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对证候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基本思路为:从发生学角度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运用概念学知识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采用系统科学理论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通过信息学方法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利用系统生物医学技术对证候概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脏腑学说作为中医的理论核心,始终指导着临床实践。提出心-肾-子宫轴的观点,分析了心肾与女性生理、病理之间的关联。从心肾观的角度对女性周期性节律作了阐述,并论述了心肾之间的运动形式,及其在女性月经及生殖周期中的变更作用,从而提出以调治心肾为主的妇科临床治疗观,揭示了生命节律的调控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糖尿病肾病期(Ⅳ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消渴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3.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肾病能够起到调节糖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及主要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肺脾同为后天之本,一主阳,一主阴,两者吸收的天气(氧气)和水谷之气通过先天之本肾的作用形成阴阳二气,以补充不断消耗的脏腑之气。HIV侵犯人体之初(即HIV感染初期),首先侵犯人体肌表,导致外感症状。因人体抗邪能力不能完全消除病毒,导致其长期蕴结于体内,使人体长期处于HIV感染渐进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渴方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降糖、降压、降脂等对症治疗。两组病例均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或口服二甲双胍片、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消渴方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两组均以4 w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等水平。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消渴方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能降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且服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TS临床与补体C3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8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资料及病因调查中补体C3减少的现象,讨论病因间的联系。方法:对TS组及非TS组血清免疫检测的C3异常率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TS组C3减低异常率(37.8%)与非TS组的异常率(15.4%)比较有显著性区别。结论:TS组中C3减低,可能为TS群体中独立的免疫学因素之一,反映TS机体免疫功能或TS免疫学病因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8.
消渴止痒方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渴止痒方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在均使用降糖药的同时,治疗组采用消渴止痒方,对照组采用西药氯苯那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空腹及餐后血糖的下降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渴止痒方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同时降低血糖,无明显的毒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渴寒痛乐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1例,予消渴寒痛乐浸泡双足,每日1次,1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79例,口服甲钴铵0.5μg,每日3次,1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做出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中药足浴组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渴寒痛乐具有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使用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概念的辩证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辩证思维的方法,阐明了不同时空及技术条件下,亚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由于亚健康与疾病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中间环节,因此,与之相对应的亚健康概念也将随之发展,并产生全新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