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睑下垂是眼科常见病种之一 ,分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和后天性上睑下垂 ,临床表现各异 ,重者可因瞳孔受遮盖而引起弱视[1] ,同时上睑下垂有碍美容。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5月我科采用额肌肌瓣直接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 14例 2 0只眼 ,疗效确切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10例 ,年龄15~ 41岁 ;单眼 8例 ,双眼 6例 ;均为先天性上睑下垂。根据上睑提肌肌力测定标准 ,均为重度 ,肌力均在 3mm以上 ,无上直肌麻痹或其它眼外肌运动障碍。1 2 手术方法 局麻后按预先设计切口切开皮肤全层及眼轮匝肌 ,于眼…  相似文献   

2.
简冬梅 《临床医学》2001,21(10):29-30
自1995年2月至2000年10月,我们采用额肌肌瓣直接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15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先天性上睑下垂150例,男95例,女55例,单眼92例,双眼58例。其中先天性睑四联征3例,合并内眦赘皮5例,已行缝线提吊术失败4例,提上睑肌缩短术失败1例,合并上直肌麻痹2例。 手术适应症:额肌功能良好,提上睑肌功能大部分或完全丧失。 1.2 手术方法:①预设皮肤切口。②麻醉同其它术式。③分离及暴露额肌,在预设的上睑切口处切开皮肤,在皮下组织与眼轮匝肌间作潜行分离,达眶上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辅助切口、舌状瓣、眼轮匝肌下隧道等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23例。结果一次性治愈21眼,基本治愈6眼。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为一种术式简单,效果明确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28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给予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本组实例中,随访3~37个月,1眼矫正不足,其他病例均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针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实施额肌瓣悬吊术,可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125例145眼,并对术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1周矫正满意者122例141眼,占97.24%;基本满意者125例145眼,为100.00%。随访11~48个月,平均23个月,发现2例2眼矫正满意者转为基本满意,3例5眼基本满意者转为矫正不足;远期满意者120例139眼,为95.86%,基本满意者122例140眼,为96.55%。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效果好,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额肌SMAS瓣提上睑肌动力性再造术,是肌源性上睑下垂的最佳手术方法之一.可用于绝大多数的先天性及后天性肌源性上睑下垂的病例,特别是重度上睑下垂的病例.作者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辅加眉下方中点横切口(简称改良法额肌瓣悬吊术),由于在明视下行额肌SMAS瓣分离,避免了损伤支配该瓣的血管神经组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并使手术简单易行.现就本院1986年6月至2003年6月用改良法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5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额肌瓣悬吊术来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方法:按照重睑高度切开皮肤以及眼轮匝肌,在眼轮匝肌下向眉区分离,在眉下眼轮匝肌与额肌交织处,制一宽约2cm的肌瓣,然后将肌瓣拉下,固定在睑板上,切除多余皮肤,按照重睑成形术常规间断缝合切口皮肤。结果:按照Fox正常眼睑功能标准评定,本组患者术后外观美观,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此手术效果可靠,操作简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61-3962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34例47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均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予以治疗,术后随访7~25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显示,本组34例47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中,44眼矫正良好,占93.62%,3眼早期眼睑闭合不全,矫正基本满意,占6.38%,无1例矫正不良,本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为100.00%。采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因为提上睑肌功能不足或完全丧失而导致的儿童眼部畸形,可分轻、中、重度,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一般将轻、中度上睑下垂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而重度主要是借助额肌的力量眼1演。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上睑遮盖整个瞳孔,不仅影响容貌,而且易导致剥夺性弱视,严重影响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发育眼2演。我科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65例,随访47例,远期效果满意,现将该手术的临床护理与观察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1999年2月至2003年2月在我科的住院患儿。47例50眼,其中男30例32眼,女17例18眼,年龄5岁~14岁,平均8.4岁,提上睑肌力0~3mm,Bell‘s现象阳性。随访观察11个月~48个月,平均23个月。1.2手术方法部分合作者采用局麻,全麻者术前用美蓝在鼻梁正中处作健眼原在位上睑高度标记点,同时作双重睑标记线,沿标记线切开皮肤,分离并剪除切口下唇皮下组织及部分眼轮匝肌,暴露睑板。在眶上切迹外侧沿眶缘作1.5~2cm长眉下皮肤切口,从睑缘切口向上,在眼轮匝肌下钝性分离,将两切口贯通形成隧道,从眉下切口沿皮下和骨膜面继续向上分离,暴露...  相似文献   

11.
回顾分析 1993~ 2 0 0 2年用平阳霉素注射于翼状胬肉的体、颈部治疗 15 4例 196眼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胬肉均变白萎缩 ,疗效显著。对于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 ,可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 ,疗效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47-849
目的探讨优思弗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2例。A组口服优思弗250mg,1次/d;B组口服铝镁加混悬液1.5g,4次/d;C组口服优思弗250mg,1次/d联合铝镁加混悬液1.5g,4次/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w后记录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症状的积分,予以对比观察,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8.1%,B组总有效率为71.8%,C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胃镜征象疗效分别为81.3%、75.0%、96.9%。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C组减轻明显优于A组、B组。结论优思弗可减少胃内胆汁反流,铝镁加混悬液可结合胆酸,两者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加心痛定与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9例垂体后叶素加心痛定治疗,先以垂体后叶素10u稀释静注,继以每小时1.6-1.7u静滴48小时,再依次每小量静滴1.2-1.3,0.8-0.85和0.4-0.45u各24小时。同时每6小时舌下含服痛定10mg。17例生长抑素治疗,先静注生长抑素100ug,继以每小时10-12,6-8和4ug分别连续静  相似文献   

14.
周维金  郭孝群 《中国康复》1994,9(3):122-123
应用肌电反馈与肌电触发的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腕指伸肌功能障碍60例,30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83.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的提高了瘫痪肢体的康复程度,差异极显著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A 3-month follow-up study was conducted on a patient diagnosed with acute nonspecfic lumbago. Direct stretching (DS) of the tensor fasciae latae muscle (TFLM) was performed, and an immediate effect was confirmed. [Subjects] The case subject was a 60-year-old woman diagnosed with acute nonspecific lumbago. [Methods] We used a single-case study design and an AB-type study structure, in which the leg was placed in positions that relieved the back pain in period A and DS of the TFLM was performed in period B. The evaluation indices were the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finger-to-floor distance (FFD), and posterior lumbar flexibility (PLF), which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binomial test. [Results] The VAS, FFD, and PLF in period B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hen compared with period A. Additionally, complaints of lower back pain ceased after 2 week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follow-up study showed no recurrence of back pain during the 3 month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DS of the TFLM has an immediate effect on acute nonspecific lumbago in addition to long-term pain relief effects.Key words: A 3-month follow-up, Tensor fasciae latae muscle, Acute nonspecif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