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2001年,我们对2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焦痂切除物回植覆盖微粒皮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8~57岁,平均27.4岁。火焰烧伤14例,热水泥烫伤4例,热液烫伤1例,化学烧伤1例,爆炸烧伤1例。烧伤面积(TBSA)40%~96%,平均73.8%;Ⅲ度烧伤面积25%~70%,平均49.9%。合并吸入性损伤10例,合并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各2例。伤后3~7天手术。首次切痂面积11%~40%,平均29%。焦痂物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采用早期切(削)痂术,创面行自体微粒皮移植加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治疗,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变化以及创面修复情况。结果术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与创面贴敷良好,未见明显溶解脱落;3~4周逐渐脱水干燥,自体微粒皮成活并扩展,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与创面逐步分离,直至创面愈合脱落。术后2个月,创面愈后外观、弹性较好,瘢痕增生轻。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1987年以来,我院对24例胸部Ⅲ°烧伤者施行早期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同种异体皮覆盖手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5例;年龄3~51岁。平均Ⅲ°烧伤面积达70.3%±20.9%。烧伤后3~9天接受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常规准备术野。将锁骨下缘、腋中线、胸廓下界范围内的Ⅲ°创面一并切除,包括深筋膜以外的痂皮、皮下组织。用1‰新洁尔灭及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将制备好的附有自体微粒皮的大张同种异体皮边缘缝合于创面上,缝合边缘留长线,油纱布加厚敷料覆盖加压固定。如无特殊情况,一般术…  相似文献   

4.
王忠新  张武臣 《山东医药》2009,49(32):80-81
目的观察托敷馨—生物皮应用于深Ⅱ度烧伤磨痂后创面和厚中厚供皮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患者的深Ⅱ度烧伤磨痂后创面和32例厚中厚供皮区创面,创面的1/2外用托敷馨—生物皮,另1/2覆盖凡士林油纱布作同体对照,观察比较创面愈合过程、愈合时间及瘢痕成熟情况。结果深Ⅱ度烧伤磨痂后和厚中厚供皮区创面外用托敷馨—生物皮与覆盖凡士林油纱布相比,创面局部无感染、疼痛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4—5d,随访6—12个月瘢痕成熟度高。结论托敷馨—生物皮应用于深Ⅱ度烧伤磨痂后和厚中厚供皮区创面,能有效保护创面、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5.
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自体微粒皮植皮术抢救2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烧伤面积45%~100%,平均70%,平均Ⅲ°烧伤面积40%。年龄20~65岁,平均30岁。男16例,女4例。治疗方法:入院后予镇静止痛,静脉补液,抗休克治疗。病情稳定后,即予清创,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伤后3~5天首次切痂,一般分次切痂,一次切痂面积20%~30%,常用氯胺酮麻醉,四肢部位切痂时上止血带,切痂至深筋膜,如部分肌肉筋膜坏死,也应一并切除;然后止血,清洗创面,准备植皮。按手术切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大面积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9例大面积烧伤出现创面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早期同法抗休克,均在伤后2~4d行四肢切削痂、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移植;出现创面脓毒症后治疗组采用VSD治疗,对照组覆盖脱细胞异种皮或其他烧伤敷料;烧伤创面肉芽组织覆盖良好后,分次自体邮票皮移植.结果 治疗组死亡3例,对照组12例,P<0.05;治疗组存活者肉芽组织覆盖创面达植皮条件需5~12 d(平均8.7d),对照组需15~ 26 d(平均20d),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躁动5例,嗜睡4例,体温≥39℃6例、≤36℃3例,腹胀2例,心率≥130次/min 7例,持续呼吸急促>30次/min 6例;对照组分别为18、15、17、9、12、15、16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应用VSD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脓毒症可明显减轻全身感染,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增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创面植皮,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王忠新 《山东医药》2001,41(15):27-27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院收治电烧伤患者 3 8例 ,其中 2 1例在局部清创后用生物敷料 A包扎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3 8例中男 2 1例 ,女 17例 ;烧伤创面位于上肢 2 2例 ,下肢 16例。将 3 8例随机分为 A组 2 1例 ,B组 17例。治疗方法 :A组清创后先后应用 1∶ 10 0 0新洁尔灭及生理盐水洗净创面 ,然后用生物敷料 A覆盖创面 ,外用无菌敷料包扎 ,隔 2日换药 ,若有坏死组织再以同样方法清创包扎。B组用同样方法清创 ,然后用 1∶ 2 0 0 0洗必泰溶液纱布覆盖创面 ,无菌敷料包扎 ,隔 2日换药 ,若有坏死组织以同样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英兰  张丽红 《山东医药》2006,46(29):86-86
大面积烧伤早期切痂可减少感染,缩短疗程,降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死率。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4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在全身状况稳定的情况下,于超早期(伤后6h内)行首次切痂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围术期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李彬  于立金  张科验 《山东医药》2003,43(35):69-70
大面积烧伤患者切痂后,由于自体皮匮乏,需同种异体皮及自体微粒皮肤移植,以封闭创面。1986年以来,我院施行同种异体皮及自体微粒皮肤移植术39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新波  曹霞 《山东医药》2005,45(36):75-75
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保留健康浅静脉切痂术及中厚皮片移植治疗手部深度烧伤34例(40只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7例,年龄12~50岁。双手烧伤14例,单手20例;烧伤面积4%~5%,Ⅲ度(皆为手背)烧伤面积1%~2%。致伤原因分别为烫伤20例,火焰烧伤8例,电火花烧伤2例,化学烧伤4例。手术时间选择在伤后3~5d。手术方法:①将手背及手指创面切开剥离,切除部分软组织至深筋膜或肌膜,保留健康浅静脉支及其周边软组织2~3cm。用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15min后,开启创面,彻底止血。用3%双氧水、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②根据需皮量选择大腿外侧及腹部用滚轴式取皮刀切取大张中厚皮片。③将中厚皮片缝合固定于切痂后的创面。  相似文献   

11.
198 9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我院共收治烧伤患者 42 6 6例 ,其中死亡 70例 ,现报告如下 ,并分析烧伤休克、感染、吸入性损伤和内脏功能衰竭对烧伤病死率的影响以及降低病死率的处理原则。1 资料分析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 6 6例 ,男 3 2 0 4例 ( 75.1 % ) ,女 1 0 6 2例 ( 2 4 .9% ) ;年龄 1个月~ 86岁 ,死亡 70例 ,病死率为 1 .6 4 %。 70例死亡病例中男 55例 ,女1 5例 ,年龄 5岁~ 79岁。1 .2 统计结果  1年龄分布 :不同年龄组的病死率各不相同 ,年龄越大 ,病死率越高。年龄超过 6 0岁者病死率高达 4.6 7% ,详见表 1。2致伤原因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脱细胞猪皮与异体皮作为覆盖物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微粒皮移植的效果。方法 8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脱细胞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2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WBC、NEUT%、LYMPH均低于对照组(P0.05);TP、ALB、GL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脱细胞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烧伤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能减轻全身炎性反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赵殿昌 《山东医药》1989,29(2):19-20
自1984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高浓度化学除痂剂水杨酸软膏为30例(63次)烧伤患者除焦痂,其中59次脱痂成功,4次失败。我们认为,采用化学除痂剂脱痂可替代某些早期手术,且操作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为4~65岁。烧伤面积为15~81%,其中Ⅲ~0面积占6~40%。最早于伤后5天用药,最晚为伤后15天用药。30例中,有2例各用药4次,5例各用药3次,每次间隔2~3  相似文献   

14.
熊玲  李梅  潘兆随  刘希德 《山东医药》2002,42(22):34-34
近年来 ,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趋向复杂化 ,并发各脏器损害常见。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我们确诊恙虫病并发肺损害患者 5 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9例均为日照市人民医院内科、传染科及东港区医院内科确诊的恙虫病伴肺损害患者。其中男 36例 ,女 2 3例 ;年龄 1 0~ 5 9岁 ,平均35岁。诊断标准 :1有野外接触史 ;2突然发热 ,并出现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3淋巴结肿大 ,皮疹 ,肝脏脾脏肿大 ;4外斐氏反应 OXK1∶ 80以上 ;5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或恙虫病立克次体阳性。具备其中 3项者即确诊为恙虫病。本组 5 9例中…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3~ 9月 ,我院对 5 2例中小面积 度烧伤患者应用自制伤克油纱行包扎或半暴露疗法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8例 ,女 1 4例 ;年龄3~ 6 4岁 ,平均 2 5岁 ,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烧伤原因 :热液烫伤 2 2例 ,火焰烧伤 1 6例 ,电弧烧伤 5例 ,化学烧伤 3例 ,其他原因烧伤 6例。多数为中小面积烧伤 ,烧伤面积 <2 0 %者占84.6 1 % ;均为浅 度或深 度 ,多数为轻中度烧伤 (96 .1 6 % )。部位以上肢为多。1 .2 伤克油纱的制备 将黄柏、黄连、川芎、当归、乳香、丹参和蒲公英等放入花生油煎…  相似文献   

16.
烧伤残余创面是大面积烧伤后期的常见并发症 ,创面反复溃烂不愈给救治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 ,我们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残余创面 ,促进了创面修复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5 8例 ,女 6例 ,年龄 16~ 4 2岁。烧伤面积 10 %~ 95 % ,多为深 °与 °混合创面 ,多位于下肢、躯干前、前臂。伤后至残余创面时间为 4 2~ 84天 ,且反复不愈。残余创面大小为 1cm× 0 .5 cm~ 3cm× 4 cm,平均 2 .4 9± 0 .89cm。 2 8例同时有 2处以上残余创面 ,位于同侧肢体或躯干18例 ,对侧 10例。 2 8例做自身…  相似文献   

17.
对46例开放性骨折合并的大面积皮肤缺损有效清创后,用负压引流专用敷料(人工皮肤)覆盖,生物半透膜封闭,1~2周后去除敷料,创面新鲜者取刃厚皮片或中厚皮片,植皮再用人工皮肤覆盖,持续负压吸引,1周左右去除敷料.结果43例创面新鲜,肉芽组织丰富,另3例再次覆盖人工皮肤1次后,创面新鲜.44例植皮成活,2例去除人工皮肤后,边缘少许坏死,积极换药后成活,皮片功能均恢复正常.认为人工皮肤覆盖开放性骨折合并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用人工皮肤加压包扎效果好,操作简单,护理方便.  相似文献   

18.
孙文娟 《山东医药》2004,44(35):24-25
20 0 1~ 2 0 0 3年 ,我们采用早期磨痂术治疗深 °烧伤 ,收到预期效果 ,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90例深 °烧伤患者 ,随机分为 A组及 B组。 A组 47例 ,年龄 ( 30 .5± 1 2 .7)岁 ,烧伤面积 ( 31 .7%±2 4 .3% ) ,其中深 °烧伤面积 ( 2 1 .5 %± 1 7.4% ) ;B组 43例 ,年龄 ( 2 4± 2 0 .5 )岁 ,烧伤面积 ( 2 7.5 %±1 9.7% ) ,其中深 °烧伤面积 ( 1 9.8%± 1 4.5 % )。两组患者年龄、烧伤面积和深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A组于烧伤后 3~ 6小时内实施磨痂术即在麻醉满意后以 0 .5 %碘伏消…  相似文献   

19.
孙树 《山东医药》2014,(13):76-77
目的:研究生物敷料在大面积烧伤中的应用。方法将134例烧伤面积30%~75%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给予生物敷料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94%、12.86%,两组住院天数分别为(24.2±14.3)、(17.4±8.4)d,使用敷料分别为(16.43±8.6)、(10.5±6.8)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生物敷料较传统治疗更有利于烧伤伤口的愈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汗管 (孔 )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进行性皮肤病 ,以出现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堤状隆起的角化过度性损害为特点。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1994年以来 ,我们将烧伤治疗中的削痂术方法应用于 11例此病患者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17~ 5 2岁。均经病理诊断为汗管角化症。病变主要集中在躯干和四肢部位 ,且有生长趋势。病变范围 5 0~ 5 0 0 cm2 ,平均 (12 6± 5 8) cm2。治疗方法 :汗管角化症外用美蓝标记。在全麻或局麻下 ,用 1∶ 10 0 0 0 0副肾素盐水注射 ,使局部肿胀。在正常皮肤外1m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