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施行输精管吻合和输精管附睾吻合术42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中,36例术后精液可见精子,术后复通率85.7%;配偶已怀孕27例,致孕率64.3%.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输精管吻合和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男性少精子症及无精子症患者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290例经精液常规检测,临床诊断为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的不育患者,抽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290例少精子症及无精子症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中检出异常核型78例,其中性染色体异常68例,占全部被检者23.45%,占异常核型87.18%;常染色体异常10例占全部被检者21.38%,占异常核型12.82%.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造成男性少精子症及无精子症的重要因素,对临床上少精子及无精子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DPY19L2基因纯合突变是导致圆头精子症的主要致病原因,本研究对2例圆头精子症患者的DPY19L2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例圆头精子症患者临床资料及外周血,通过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对其进行DPY19L2基因突变筛查。结果:2例圆头精子症患者光镜下精子形态为圆形,无顶体,精子头核深色。电镜下精子圆头较大,无顶体结构,核由单层膜包被,胞质弥散;PCR扩增发现2例患者DPY19L2基因都发生Exon 5、Exon6和Exon15纯合缺失。结论:DPY19L2的纯合突变会导致圆头精子症,这对圆头精子症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基因诊断研究具有重要补充意义,对临床医生提供遗传咨询与治疗方法同样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 ,经皮穿刺附睾吸精子 ( PESA)术正在逐步取代显微外科附睾吸取精子术 ,而PESA大多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 ICSI)或输卵管内配子移植 ( GIFT)结合 ,然而 ICSI及GIFT费用昂贵。现将近年我们应用 PESA结合宫腔内人工受精 ( IUI)治疗的 90例阻塞性无精子症不育患者的临床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及方法1 .临床资料 :1 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就诊的无精子症患者 90例 ,年龄 2 5~ 3 8( 3 0 .3± 3 .2 )岁 ,不育年限平均 ( 5.4± 2 .6 )年。男科检查包括男性第二性征、阴茎、阴囊、输精管及睾丸大小等 ;Prader法测量睾丸体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与无精子症、少精子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27例无精子症(80例)和严重少精子症(47例)的不育患者及60例正常生育男性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DAZ外显子检测.结果 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7例,缺失率5.51%.其中AZFc缺失2例,DAZ外显子缺失5例.少精子症组缺失率8.51%,无精子症组缺失率3.75%,小睾丸组的缺失率6.54%,正常睾丸组缺失率4.94%,正常生育男性AZF基因和DAZ外显子均未检测到缺失.结论 (1)AZF因子、DAZ外显子微缺失可导致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2)绝大部分无精子、严重少精子患者Y染色体AZF因子、DAZ外显子并没有微缺失,有必要再去寻找新的精子发生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精索静脉曲张(VC)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与不伴VC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率,探讨他们不育的内在原因。方法:A组为VC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患者137例,其中无精子症70例(A1组),严重少精子症67例(A2组);B组为不伴有VC的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135例,其中无精子症69例(B1组),严重少精子症66例(B2组)。C组(对照组)为30例正常生育男性。采用多重PCR技术对受试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1 A组137例中有23例检测到Y染色体微缺失,缺失率16.8%。B组135例中有23例检测到Y染色体微缺失,缺失率17.0%;C组未检测到Y染色体微缺失;2 A1组、A2组、B1组和B2组Y染色体微缺失率分别为为22.9%、10.4%、20.3%和13.6%;3严重少精子症A2组和B2组共133例中16例检测出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率为12.0%;4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率在伴有及不伴有精索静脉曲张的无精子、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无显著差异,Y染色体微缺失是精索静脉曲张伴有的无精子、严重少精子症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尿促性腺素(HMG)联合绒促性腺素(hCG)的扳机作用对于不明原因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治疗是否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间在贵州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82例不明原因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资料,扳机治疗方法为每例患者第1周和第2周进行HMG每次75 IU肌肉注射,每周3次。第3周和第4周hCG每次2 000 IU肌肉注射,每周2次,并结合维生素E、左卡尼汀、他莫昔芬口服辅助治疗,治疗3个月至1年。结果:接受治疗的28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27例未完成治疗而失访,完成治疗的255例患者治疗后精液中发现有精子的58例,均为严重少弱精子症,其中47例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2例失访,女方获得临床妊娠18例;其余197例治疗后精液检查中未发现有精子,其中25例行附睾或睾丸穿刺活检,有6例发现精子,均接受辅助生殖助孕,女方获得临床妊娠3例。共64例精液中或附睾、睾丸穿刺发现精子,有效率25.1%。结论:HMG联合hCG药物扳机治疗结合口服药物辅助治疗对不明原因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男性不育患者精浆尿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测男性不育患者精浆尿酸的含量 ,并探讨其与不育的关系。 方法 :2 0 0 3年 2~ 8月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 1 6 3例 ,分为 4组 :梗阻性无精子症组 ,1 5例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 ,36例 ;少精子症组 ,4 3例 ;弱精子症组 ,6 9例。 2 0例正常生育男性为正常对照组。上述各组均作精液参数分析及精浆尿酸含量的测定。 结果 :正常对照组精浆尿酸含量为 (396 .9± 5 3.1 ) μmol/L ,显著高于梗阻性无精子症组 [(79.5± 1 8.1 ) μmol/L]、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2 4 5 .8± 76 .5 ) μmol/L]、少精子症组 [(2 6 2 .2± 79.2 ) μmol/L]和弱精子症组 [(2 5 1 .4± 75 .4 ) μmol/L](P均 <0 .0 1 )。其中 ,梗阻性无精子症组精浆尿酸含量又显著低于其他各不育症组 (P均 <0 .0 1 ) ,其余各不育症组间精浆尿酸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精浆中尿酸作为生殖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抗氧化物 ,可能在男性生殖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放大系统对睾丸精子行形态选择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66例无精子症患者行常规ICSI,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共39例无精子症患者用放大系统将睾丸精子放大6 000倍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形态选择性单精子注射(IMSI)。结果:行ICSI的患者临床妊娠率为51.52%,种植率为30.67%,早期流产率为11.76%;行IMSI的患者临床妊娠率为56.41%,种植率为35.29%,早期流产率为4.50%。结论: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精子通过放大系统选择后行ICSI,早期流产率较常规ICSI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圆头精子症、无头精子症和小顶体伴不规则头精子症患者的ICSI治疗结局,为临床辅助生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圆头精子症患者3例,无头精子症患者3例和小顶体伴不规则头精子症2例行ICSI治疗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其受精、卵裂、囊胚形成、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结果:圆头精子症患者和无头精子症患者获得临床妊娠并出生健康后代,小顶体伴不规则头精子症患者受精率差,未获得临床妊娠。结论:圆头精子症和无头精子症行ICSI均能成功妊娠,小顶体伴不规则头精子症行ICSI尚未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结局,但需增加样本量以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左旋肉碱虾青素复合营养素(梦兰康)治疗特发性少精子症及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9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少精子症73例,弱精子症220例.患者口服左旋肉碱虾青素复合营养素l袋,每日2次,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个月进行精液分析检测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检测.结果:服用左旋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附睾和睾丸精子抽吸术对无精子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方法 :应用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和睾丸精子获取术 (TESE)两种方法对 385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穿刺检查。 结果 :其中 6 4例附睾中存在精子 (1 6 .6 2 %) ;4 5例患者睾丸中存在精子 (1 1 .6 9%) ;对其中 6 4例睾丸或附睾中发现精子的患者采取PESA或TESE取精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治疗。胚胎移植后妊娠率为 39.0 7%。 结论 :PESA和TESE为部分无精子症患者提供了生育的机会 ,也是针对无精子症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无精子症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及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无精子症的妊娠结局。方法对286例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其病史、体格检查及精液常规、精浆生化、内分泌、染色体、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生殖系统B超等检查资料,归纳其主要致病因素,并对其中130例在我院行ART的患者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在286例患者中,按输精管是否梗阻分为两大类:梗阻性无精子症126例,其中附睾结核9例、各种炎症引起的输精管阻塞93例、输精管结扎复通失败9例、输精管缺如15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160例,其中先天性78例、继发性损伤36例、内分泌因素9例、精索静脉曲张6例、睾丸肿瘤1例、特发性无精子症30例。286例患者中有130例选择ART,其中夫精ICSI(睾丸或附睾取到精子)56例,临床妊娠率42.9%;患者申请精子库的精子行IVF 74例,临床妊娠率57.9%。结论引起无精子症的病因中,梗阻性无精子症中各种炎症引起的输精管阻塞是主要致病因素;而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先天性因素占据比例较大;赠精IVF和夫精ICSI治疗无精子症均能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陕西地区不明原因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不育男性患者Y染色体长臂微缺失的频率,探讨精子密度与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率的相关性。 方法: 以Y染色体特异性无精子症因子区STS AZFa、AZFb、AZFc和SRY4个基因 5个片段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对 64例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以及 20例正常生育男性进行微缺失检测,并比较不同精子密度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率。 结果: 20例精子密度正常的生育男性未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而 64例特发性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患者AZFc区的缺失率为17. 2% (11 /64),AZFc和AZFb联合缺失 1例,未发现AZFa区缺失,SRY基因均为阳性。其中无精子症组缺失率为21. 43% ( 3 /14 );精子密度 <1×106 /ml组,缺失率为 20. 0% (2 /10);精子密度 (1 ~5)×106 /ml组缺失率为17. 9% (5 /28);精子密度 (5 ~10 )×106 /ml组缺失率为8. 3% (1 /12)。各组缺失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χ2 =70. 144,P<0. 005 )。 结论: 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c缺失率明显较高,PCR扩增AZF基因是诊断Y染色体微缺失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无精子因子微缺失与特发性及非特发性隐睾症及精索静脉曲张的关系[RimaDada ,N .P .Gupta ,K .KucheriaAsianJAndrol 2 0 0 2 ;4 :2 5 9- 2 63]  目的 在特发性及非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的印度患者中 ,鉴定无精子因子 (AZF)的亚微间隙性缺失的位点。方法  12 2名寡精子症或无精子症不育男性 ,通过精液分析确定精子密度 ,分为正常 (>千万 /毫升 ) ,寡精子症 (<千万 /毫升 )及无精子症三组。他们都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内分泌学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12 2例中分析了 30个G -分带中期 ,并对70例细胞遗传…  相似文献   

16.
睾丸生精障碍患者血清抗FSH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人血清抗卵泡刺激素 (FSH)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探讨血清抗FSH抗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方法 :用本室建立的FSH抗体ELISA法 ,分别检测 15 0例男性不育患者和 5 0例正常生育男性血清抗FSH抗体水平。 结果 :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抗FSH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2 2 .4 % (2 2 / 98)和 5 4 .5 % (12 / 2 2 ) ,精子密度、活率正常的男性不育患者抗FSH抗体阳性率为 6 .7% (2 / 30 ) ,生育男性的阳性率则为 4 % (2 / 5 0 )。少、弱精子症患者抗FSH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精子密度、活率正常的男性不育患者及正常生育男性 (P <0 .0 5 ) ,明显低于无精子症患者 (P <0 .0 5 ) ;精子密度、活率正常的男性不育患者抗FSH抗体阳性率与正常生育男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少、弱精子症患者 ,尤其是无精子症患者 ,血清中存在较高水平的抗FSH抗体 ,抗FSH抗体的存在可能与FSH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进而影响FSH活性 ,妨碍精子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定位诊断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查体、精浆生化检测、经直肠超声检查,通过手术探查最终确定的梗阻部位.结果4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4例,精囊发育不良3例,射精管梗阻15例,双侧输精管梗阻5例,双侧附睾尾部梗阻13例,双侧附睾头部梗阻3例,附睾一侧头部对侧体部梗阻2例,附睾一侧体部对侧尾部梗阻2例.结论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致病因素为先天发育不良及后天的炎症、创伤等,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查体、精浆生化检测、经直肠超声检查,术前可对大部分梗阻部位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遗传学角度分析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的病因,为临床提供治疗和遗传咨询的依据.方法 对335例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患者采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联合检测.结果 335例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染色体数目异常者29例,占总数8.66%;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占总数1.79%;性反转1例占总数0.30%;AZF区域STS位点缺失6例,占总数1.79%;二项检测异常发生率为12.54%.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男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重要的遗传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无、少精子症不育患者睾丸、精液基因组HSFY基因缺失情况,探讨其病因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35例特发性无、少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少精子症18例、严重少精子症12例、无精子症5例;10例正常已生育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应用PCR技术,检测每例患者睾丸、精液中精子基因组中的Y染色体上特异性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引物扩增了解基因缺失情况.结果 35例患者中5例表现睾丸、精液中精子基因组微缺失,其中少精子症2例,严重少精子症3例;其余30例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睾丸、精液中精子基因组未见基因微缺失.结论 AZFb区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的部分缺失将会使精子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无精子症病人100例取精方法及妊娠结局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在生殖中心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治疗的 10 0例无精子症男性的治疗结果。 方法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PESA)或睾丸精子抽提术 (TESE)获得精子 ,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分析激素水平 ,行睾丸组织学检查 ,评估取精的成功率、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结果 :76例(76 % )经PESA获得精子 ,2 3例 (2 3% )通过TESE获得精子。PESA和TESE组的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 71.3%和 75 .18% ,2 0 .35 %和 2 2 .0 5 % ,4 2 .11%和 4 1.6 0 %。PESA组有 32例临床妊娠 ,其中 15例继续妊娠 ,15例已分娩 ,2例流产。TESE组有 10例临床妊娠 ,其中 6例继续妊娠 ,2例已分娩 ,2例流产。两组的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在TESE组有 1例取精失败而放弃治疗。 结论 :激素水平和睾丸组织学检查不能预测附睾或睾丸取精的成功 ,PESA和TESE获得精子进行单精子注射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两组的受精率 ,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