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85~1995年间初诊误诊肝炎肝硬变(HLC)的原发性肝癌18例,与配对抽取同期住院,性别、年龄相同的肝炎肝硬变18例,将其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生化及AFP检测,以及B超、CT扫描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对比分析,有以下鉴别注意点:1)肝脾肿大质地硬或呈结节状,持续性右上腹痛(P<001)。2)排除其它原因的持续低热或血性腹水(P<005)。3)黄疸升高与ALT不平行,消化道症状轻(P<005),PTA<80%。4)肝脏不大,进行性消瘦,右上腹持续隐痛,AFP≥400ng/ml。5)肝炎肝硬变患者AKP、γ—GT持续增高,AFP持续高于正常值。6)警惕AFP阴性肝癌,早做γ—GT—Ⅱ协诊。7)警惕B超或CT扫描误诊、漏诊肝癌,强调影像学定位诊断协同AFP、γ—GT—Ⅱ定性诊断更能减少误诊提高PHC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4.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75例原发性肝癌、1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53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乙型肝炎病毒5项标志.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和乙型肝炎e抗体同时阳性最多见,占36%(27/75),其次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同时阳性,为27%(20/75);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同时阳性最为多见,为29%(41/140),其次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同时阳性,为28%(39/140),但这两种模式在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在原发性肝癌组为7%(5/75),与慢性乙型肝炎(47%)组相比差异显著;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23%)相比差异显著;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差异显著.肝癌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而乙型肝炎e抗体相对较高.由此可见,长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和乙型肝炎e抗体同时阳性与肝硬化、肝癌密切相关,而乙型肝炎e抗体长期存在与肝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炎、肝硬变与肝癌关系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8):461-466
慢性肝炎、肝硬变与肝癌关系研讨会纪要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占第三位。近年来,在肝癌的病因、病理、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了交流经验,提高我国肝癌的防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肝...  相似文献   

6.
7.
肝炎后肝硬化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5年来肝炎后肝硬化187例住院病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症状重、并发症多、预后差。主要症状为腹胀、乏力、纳差。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腹水61、5%,自发性腹膜炎41.2%,肝性脑病23%,上消化道出血17.1%,肝肾综合症15.5%。住院病死率为25.7%。主要死亡原因为肝性脑病37.5%,上消化道出血29.2%。酶联法检测HBV-M阳性率74.3%,提示病因多由HBV感染所致。并存原发性肝癌42例中,伴肝硬化32例,占76.2%。说明肝炎后肝硬化易发生癌变,尤以老年患者更突出。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其与各种慢性肝病的病因学关系是近年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外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全球非甲非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病原。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刚起步。本文应用国产EIA试剂盒,对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血清中的抗-HCV进行初步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与血清标本 本组116例系我院1991年4~11月住院的病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就7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及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均有增高,而肝癌更为明显。因此,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作为肝功能损害及肝癌临床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院1985~1988年收住的80例原发性肝癌(PHC)与乙型肝炎患者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认为PHC 的发生与HBV 感染有密切关系,其HBV 感染率为91.25%。PHC 发生于慢乙肝病程在10年内者占91.67%。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和做一些辅助仪器检查是PHC 早期诊断、减少误诊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与毛发微量元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毛发中微量元素水平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以找出肝部病变发展与微量元素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人群中毛发锌、铁、铜、硒、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3个检测组的锌、锰、硒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铁显著升高(P<0.01);肝癌组的铜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毛发微量元素的变化可能预示肝病变的发展,在临床应用中应检测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3.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荆晓江  李淑兰 《甘肃医药》1995,14(4):181-183
对83例肝炎后肝硬化(PLC)和23例原发性肝癌(PHC)进行多项指标的比较分析。两组中位年龄相近(51.39和51.67岁)。仅有69.6%的PHC患者具有肝硬化背景。HBV感经在两组分别达到70%(PC)和100%(PHC)。HBVM单项指标分析,PLC与PHC两组均以HBsAg和抗H-Bc阳性率增高为主,HBVM的血清学模式则以HBsAg、抗-HBe、抗-HBc组合形式增高为主,分别达到29  相似文献   

15.
采用均相竞争法测定20例肝癌、27例肝硬化和20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含量。肝癌、肝硬化伴腹水、肝硬化不伴腹水、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0.69±18.08、79.65±34.69、56.54±17.42、39.66±12.55ng/L。结果提示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伴腹水、不伴腹水)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血清铜、锌、锰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文献报道肝硬化与肝癌患者体内微量元素有不同程度的失调。关于血清中微量元素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对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共74例。正常人20例;均为健康献血员,肝  相似文献   

17.
18.
酒精性肝硬化(附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毓  厉有名 《医学综述》1997,3(3):131-132
<正>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消耗量逐渐增加,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率亦随之提高,本文报道20例酒精性肝硬化,并就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作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非甲非乙型肝炎(简称NANB型肝炎),由于尚未建立可以信赖的抗原—抗体系统,目前只能用除外法加以诊断。本文应用劳克坚牢兰染色法(Luxol fast bl ue法、简称L·F·B法)在部分慢性肝炎,肝硬变病例的肝细胞浆内查到包涵体样物质,认为是HANB型肝炎病毒包涵体。对L·F·B染色阳性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变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研究认为NANB型盯炎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之间有密切关系,其所形成的慢性肝炎在病理组织学上多属慢性活动性肝炎,所形成的肝硬化病理组织学多属门脉性肝硬变。NANB型肝炎与肝癌之间,据我们研究认为似乎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患者血液学变化的特点,对128例PH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63.3%病例件发贫血,28.1%病例白细胞总数减低,9.4%病例白细胞总数增高,75%病例血小板计数减低,73.4%病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对PHBC患者伴发贫血的原因进行论讨,认为主要与造血因子缺乏、出血、脾功能亢进、血容量增加、溶血和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