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为了更好保証針刺的安全性,拟就針刺所致气胸的发生原因,发生后的处理,如何防止等問題提出討論,供同道参考,并望指正。 1.原因:人体正常胸膜腔是一密閉腔隙,其腔压随呼吸而由正→負,再由負→正,在深呼吸时,可达—60→ 60毫米汞柱压力波动,因此当針刺胸背部穴位时,若进針过深刺破肺膜,形成支气管胸膜瘻后,在吸气时由于胸膜腔的負压,导至肺內气体通过此瘻管进入密閉之胸膜  相似文献   

2.
由于釙刺腹部引起腹腔內脏器的損伤是不罕見的,它的併发率目前仅次于胸腔內器官的損伤。有关腹腔內脏器损伤之文献报告为脾破裂、胆囊穿孔、胃腸穿孔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膜炎等。若不及时处理,其預后殊为严重。为此,本文針对針刺损伤腹腔脏器的原因、診断和防止方法等,作一初步討論,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巡回医疗中,曾遇到7例頸后多发性疖肿,我們采用針刺与拔罐疗法,結果7例疖肿完全治愈。針刺穴位手法和拔罐方法采用大椎穴,用15-20号針,持消毒針与皮肤成45度角,捻轉进針,刺入3-5分深,有酸麻感觉后即退針。手法用泄法,即大指后退、食指前进。疖生在头頸部則針尖向上刺,疖生在臀背部則針尖向下刺。退針后立即于針刺口处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可有少許出血。  相似文献   

4.
針灸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后疼痛,取得效果。我们以針刺束骨穴治疗肛門术后疼痛共12例,現將临床材料,整理报导。針刺方法穴位:束骨穴位于足小趾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經俞穴。針刺深度:刺一寸深。(按一般文献記載为2—3分深) 手法:捻轉泻术,結合留針30分钟。  相似文献   

5.
七星針和梅花針,都称丛針;丛針的針刺和“內經灵枢官針篇”的“半刺”相仿,所謂“浅內而急发针,无針伤内,如拔毛状”,是也。我們用丛針治疗高血压症的方法,是单在病人的脊柱两側:是太阳膀胱經第一行俞穴线及俞穴綫以內接近交感神經节的表面定位处;轻巧灵活的运用腕力,把七星針叩打在皮肤面上,不要深刺,也不要出  相似文献   

6.
针刺胸部穴位后发现气胸的报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偶治气胸五例,发病皆继針刺胸部穴位之后,疑針刺为发生气胸因素之一,特择二例报导如下: [例一] 男,24岁,助教,住院号5795。因患慢性类风湿性脊椎关节炎而赴××医院針刺治疗。取穴身柱、膈俞、脂关、曲池等穴、針后即感呼吸困难,起床不易。休息后,行路仍感气喘。隔一日复至該院,針刺陶道,肺俞、天宗、太渊,无效。当日下午来我院門診透  相似文献   

7.
操作方法先用針剌疗法,起針后在背部拔罐。穴位:治疗本病主穴为少商、商阳、合谷、太淵、神門、天突、大椎、身柱,肺俞透风門,厥阴俞透膏盲。嘔吐:加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疳疾:加刺四縫。手法:用瀉法,單剌术;刺入穴位后,捻转出針。針肺俞穴时,用横刺法,針尖向上沿皮剌向风门穴;針厥阴俞时,針尖向兩旁膏盲穴沿皮刺去,捻轉出针,切勿过深。必要时或取得患兒合作留针10—15分鐘,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8.
我在《从灵枢探討留針之机理》一文中,(本刊1964年第1期)归納《內經》的記述,初步分析了留針的方法,有因时、因人、因病、因針刺手法、針刺部位、針刺深浅等等的不同;留針的作用,有候气、調气、扶正、逐邪等的区别;并說明补法、泻法,都可在留針的时間內因势利导,达到疏通經气、和調阴阳的目的。近代陆瘦燕医师說:“留針的特点,就是将手法的刺激加强加  相似文献   

9.
产后奶汁不下或奶汁过少采用針灸下奶,在許多文献报导中已肯定了疗效。但是,应用針刺退奶,仅见于1959年延安县医院妇产科一份报道。我們从1963年至1964年6月共遇到七例,并单純的采用了針刺治疗,效果滿意,现介紹出来供参考指正。針刺手法采取捻轉进針,待患者有酸、麻、困胀或触电样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感应时,則持續捻轉30秒钟后,随即留針30分钟,在留針过程中,每隔10分钟捻轉一次,以加强刺激。起針时搖大針孔緩慢退出,不閉其孔。一天一次,直至痊愈为止。疗效分析本文介紹七例,经針刺治疗1—11次,平均观察11天,效果显著。詳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我院在1960年持續大跃进的基础上,想到以咽峽炎为主征的“猩紅热”采用針刺治疗可能生效,提出治疗方案,經院領导大力支持下,終于开展了針刺治疗猩紅热的临床观察。由60年末至61年选择部分入院前未用过青霉素的患者共72例进行針刺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在进行当中一律采用針刺与耳針并用,并未配合药物)不仅給国家节省了药品,而且減少了病人的痛苦。今将临床进行方法及点滴心得总結如下,以供同道們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笔者遇一患者手部有一腱鞘囊肿。当时考虑其病因为屈扭筋脉,局部气血瘀滞而成,故用一寸的毫針在囊肿中央刺入后向四方呈十字形針刺,以調經散瘀之目的进行試治。次日囊肿消退一半,再用上法針刺数次而愈。以后又治数例,每获效驗。故簡介如下: 針刺治法介紹:首先刺入为直刺,当針刺到一定深度时,术者感觉局部組織对針的阻力突然消失或变小,就表明針已到达囊肿基底部疏松組織;如果有得气現  相似文献   

12.
毫針基本手法,包括进退、提插、捻轉、針向、留針五項。这些手法的概念、操作及运用,以及平补平泻与平針法的意义等,均是目前針灸界意见比較分歧的問題。为此,本文拟就此內容,結合个人点滴的体会,与同道們作一討論,不妥之处,希望指正。一、毫針刺法的分类毫針針刺总的作用,就是《灵枢·九針十二  相似文献   

13.
針刺对小兒痲痺有很高的疗效,由于在动物体上很难接种病毒,不易进行实驗室观察。所以本实驗利用人工麻醉剂,注入家兔腰部,引起下肢暫时性癱痪,然后針刺,比较针刺后恢复和自然恢复时間的長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針刺促进恢复功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針刺虽是一种很安全的疗法,但若施术者不注意操作规程,不熟习人体解剖学的部位,粗枝大叶,乱針乱刺,很可能发生不必要的医疗事故。輕者加重病人精神和經济上的負担,重者給病人带来莫大的痛苦,更不幸的是促使患者死亡,造成无法弥补的損失。现代由于解剖学知识的进步,針具方面的改良,消毒的严密,为針刺疗法的安全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近年来文献仍屡屡报导因針刺不当,引起脏器損伤或  相似文献   

15.
中医所称的紅絲疗,其临床症狀与西医所称的急性淋巴管炎頗相符合。作者在临床上遇到这种病,即用針刺法治疗,往往毋須用藥,均可迅速获效。剌法为:先用酒精棉球沿“紅絲”消毒,再用已消毒过的針刺之。第一針刺在“紅絲”尽头,然后依“紅絲”向起胸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人民的中医院,用祖国医学救死扶伤,来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們光荣的任务。我們在搶救高热,暈迷,失去知觉的患者时,看到用針刺的方法,使患者很快“哇的一声”陝复了知觉。这时我們就想,溺水病人不也是处于失去知觉的状态嗎? 用針刺的方法会不会有效呢? 因此,我們就討論研究溺水病人,造成死亡的原因和搶救的方法,最紧急的措施,是必須先恢复病人的知觉,根据中医理論和初步的实践,找出用針刺能恢复知觉的穴位,而在实践中验証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58年10月至1959年11月,应用針刺治疗一百例急性闌尾炎。在临床观察中,我們除了肯定針刺治疗本病的疗效外,并进一步对失效及复发原因进行探討,从而明确了針刺疗法的适应症。茲作出初步报告,以供医务界同志們的参考。病例分析一、性別及年龄一百例中,男性六十九例,女性三十一例,男女之比为2∶2∶1。年龄最小三岁,最大五十四岁;二十一至四十一岁最多,占74%。二、病程 75%的病例,均在发病二十四小時內入院,有八例在七十二小时以上入院。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讀者     
读1965年1期《福建中医药》刊載黃廷翼医师的《浅針治疗小儿麻痹症的体会》一文后,深受启发,但有下述几个問題想求教于黃医师: 1.浅針治疗小儿麻痹的依据、特点及其具体操作(內經刺法有浅刺法,其中分毛刺、浮刺二种,但沒有浅針疗法)如何?所治疗8例患儿的情况怎样? 2.黃医师說:“五脏热病是小儿麻痹症的原因,从治未病的原則着眼,应妥善泻热……”这提得很好,但最好能提出临床資料,加以說明。 3.黃医师认为“当麻痹症发生时,一般靠  相似文献   

19.
大凡有经驗的针灸医生,都知道針刺的时候,感觉銳敏的病人好得快,感觉遲钝的,針后收效亦較差。針时感觉銳敏的,大都屬年青或体格壯盛的人,針时感觉遲鈍的,大都屬年老或体格較差的人,尤其是貧血型的。臨床医師对針刺时感觉遲鈍的病人,旣感到是一种效果不良的先期現象,那末我們必須進行一种補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人经常与絲虫患者接触,茲就个人經驗簡介如下:一、針灸治疗1.針刺及拔火罐法:凡是肢漫肿木痛或初起由腹服沟淋巴腺发炎,沿淋巴管向下延展結块者,均可用(?)针于下列穴位进行針刺。血海、足三里、阳陵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