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美国胃肠疾病周会议纪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胃肠疾病周是由美国胃肠病学会 (AGA) ,美国内窥镜学会 ,美国肝脏病学会和美国胃肠外科学会联合举办的每年一度国际会议 ,已历经百余届 ,堪称为世界性的胃肠盛会。2 0 0 0年美国胃肠疾病周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海港城市圣地亚哥举行的。在本年盛会上交流的文章多达 4936篇 ,大会还邀请了 6 0 0位在相关领域中卓有成绩的科学家做了报告。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超过万人。美国胃肠疾病周不仅参会人数多 ,还具有以下特点 ;(1)文章覆盖范围广 :即大会交流的文章几乎涵盖胃肠道当今的全部较为常见的疾病。 (2 )从临床到基础 :比如我们…  相似文献   

2.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胃肠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十二届世界消化病学会议于 2 0 0 2年 2月在泰国曼谷召开 ,这是继 1998年第十一届世界消化病学术会议(奥地利维也纳 )之后的又一次“奥林匹克式”的国际盛会 ,百余个国家的万余名医师出席了这次大会。会议内容广泛 ,涉及到多方面的新进展。《临床消化病杂志》曾相继及时报道了 1994年第十届及 1998年第十一届世界消化病学术大会的部分专题内容 ,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本期我们又组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消化科医师整理了第十二届世界消化病学会大会上所涉及的近 4年来国际上在消化疾病某些领域中的最新进展 ,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胃肠疾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立红  杨云生 《山东医药》2009,49(28):109-110
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是消化界近年研究的热点,此类疾病发病率高,病因不甚清楚,发病机制研究困难,治疗方面目前长期有效或治愈性药物较少,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给社会增加大量医疗费用与开支。本文力图从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FGIDs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针刺疗法治疗功能性肠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灸在中国已经经验性的应用了数千年,而且在全世界范围越来越广泛的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功能性胃肠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依据罗马标准,普通人群中一种以上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高达70%以上.由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所以治疗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针灸对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及可能机制做了一些研究.对探求针刺疗法对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已有的关于针刺疗法对于不同功能性肠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有关肠道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1983年罗马国际胃肠病学大会及其他研究人员对IBS所下定义均根据症状作出的,但标准各有不同,如国际大会标准包括而其他标准不包括的仅有大便习惯改变而无腹痛的病人。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激素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彝康  尤汉宁  孙依萍  李定国 《胃肠病学》2001,6(2):116-116,121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非常多见。大量研究表明,IBS病理生理学变化的特征为胃肠道反应性增高,其中以胃肠动力学异常最受重视。胃肠激素广泛参与胃肠道运动的调节,且某些胃肠激素为肠神经系统递质,很有可能参与了IBS的发病[1]。为此,本研究检测了IBS患者血液中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的含量变化情况,试图探讨胃肠激素在IBS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1998年2~10月我院门诊IBS患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常有明显腹胀,其与肠道积气的关系近来备受关注,现综合有关献,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肠气产生的机制及肠气测定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罗马Ⅱ功能性胃肠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临床上功能性胃肠疾病十分常见、病因、机制和治疗需进一步的研究,这首先要分类和诊断的统一。因此,本文介绍了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最新分和诊断标准-罗马Ⅱ分类及其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胃肠激素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 ,IBS)是指大便习惯异常伴腹痛、腹胀、黏液便 ,而又缺乏可解释的形态学、生化学、影像学及内镜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据北京潘国宗教授等[1] 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北京市人群患病率按Manning标准和罗马标准分别为 7 2 6%和0 82 % ,其中 2 0 %患者频繁就诊过。因此研究IBS病理生理学基础 ,以期得到有效治疗方法 ,对于极大提高IBS病人的生活质量及避免大量医疗资源浪费是极其必要的。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观点认为IBS患者的腹痛、运动功能及大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发现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特别是近5年来一些颠覆性的发现使得肠道菌群成为健康、疾病领域的热点问题.作为机体生物过程的重要协调者以及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参与者,加之其组成和功能的可塑性,肠道菌群逐渐成为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靶标而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贾方圆 《胃肠病学》2011,16(11):686-68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应激、脑.肠轴功能紊乱、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紊乱等有关。本文就IBS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气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常有明显腹胀,其与肠道积气的关系近来备受关注,现综合有关文献,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气产生的机制及肠气测定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胃肠起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业已证实胃肠动力障碍是其病因之一。胃肠起搏是近年兴起的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新方法,但其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评价胃肠起搏治疗IBS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胃肠起搏治疗,每周5天,每天50min.疗程4周;对照组服用谷维素20mg tid,疗程4周。治疗前后进行胃肠道症状评分。结果:胃肠起搏治疗对IBS患者腹痛和(或)腹部不适程度和频度、腹胀程度和频度以及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的改善具有显著疗效(P〈0.05),但对异常排便疗效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起搏能明显改善IBS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史孝敏  李泽培 《胃肠病学》2013,18(7):444-446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TRP)离子通道家族,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配体门控通道。大量研究显示TRPV1在消化道广泛分布,且在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TRPV1成为消化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TRPV1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氧自由基与胃肠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在概述了氧自由基的概念、来源和作用后,综述了其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作用,提示氧自由基可能与急性胃粘膜损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炎症性肠病、结肠癌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胃运动功能与胃肠激素、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36例腹泻型IBS、44例便秘型IBS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者胃固体排空功能,记录胃电节律变化,测定空腹血液中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因素评分。结果便秘型IBS患者胃固体排空时间延长,腹泻型IBS患者胃固体排空时间缩短。IBS患者存在显著的胃电节律紊乱。腹泻型IBS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含量显著增高(P<0.05);便秘型IBS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胃泌素含量显著增高(P<0.05),但血浆胃动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IBS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恐怖、强迫观念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异常心理,以焦虑和抑郁更为突出。结论IBS患者存在胃固体排空障碍及胃电节律紊乱,两者间有一定的关系;IBS患者存在血液胃动素、胃泌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改变;IBS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异常。  相似文献   

17.
氧自由基与胃肠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概述了氧自由基的概念、来源和作用后,综述了其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作用。提示氧自由基可能与急性胃粘膜损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炎症性肠病、结肠癌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与胃肠多种肽类激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产生多种胃肠肽类激素,调节胃肠道许多功能。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最常见和典型的功能紊乱性疾病,因此IBS可能与胃肠激素变化有关。本研究分析IBS患者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P物质(SP),酪神经肽(NPY)和神经降压素(NT)等含量的变化,旨在探讨胃肠激素在IBS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EC细胞与胃肠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EC细胞)是一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它散在分布于从胃至直肠的黏膜中,是APUD细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多年前,由Heiden-hain首次予以描述,而后这种细胞也被发现于肠道,遂命名为EC细胞.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新的5-HT受体拮抗剂和激动剂的不断合成和发现,以及对EC细胞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C细胞、5-HT及其受体参与了病理和生理状态下的胃肠道运动、感觉和分泌功能的调节,从而使EC细胞与5-HT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