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枫  邓潇  康宝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2268-2269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并植骨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采用切开复位、扩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股骨骨不连22例。结果:22例随访8个月~20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牢靠,同时对骨折端有一定加压作用,可早期功能锻炼。植骨后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6例,其中7例采用静力型固定,9例予动力型固定,除1例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不愈合外,术后均予CPM机锻炼。结果:按照骨折愈合标准,12例患者平均4个月达临床愈合,4例超6个月达临床愈合,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术中需充分扩髓,选择较紧密接触的髓风钉,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性。骨折端可不予以植骨,但较严重的骨缺损,植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李建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595-597
目的分析胫骨带锁髓内钉在临床应用中的两个问题,即术中骨折端不稳定及术后骨不愈合。方法 30例术中骨折端不稳定:给予钢丝捆扎加强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措施。15例术后骨不愈合:采取单纯髓内钉动力化、髓内钉动力化加植骨、更换较粗髓内钉加植骨三种不同的措施。结果 30例骨折端不稳定患者术后X线显示:骨折端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断端无成角畸形及分离移位,均在10个月内骨愈合。15例术后骨不愈合患者经8个月~12.5个月的治疗,X线显示:骨折线消失,有连续骨痂形成。结论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时,对术中骨折端不稳定及术后骨不愈合患者应根据其个体情况和不同X线表现给予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对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作用。方法:对9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并术中同时植骨8例,所有病例术中行静力型交锁,其中8例术后6周解除下端交锁改为动力型交锁。结果:9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8)个月,平均13.7个月。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效果满意,治疗的关键在于适合的髓内钉、动力型锁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19例的治疗体会。方法:股骨、胫骨均于术后1个月~3个月去除远离骨折端锁钉,变静力型固定为动力型固定。1例肱骨骨折放置含BMP异体骨植骨。骨折不愈合(5例):股骨分离1例,更换交锁髓内钉,骨折端植自体髂骨;胫骨锁钉较长1例,更换短的交锁髓内钉,骨折端植自体髂骨;另1例胫骨骨折不愈合,变静力型固定为动力型固定,骨折端植自体髂骨。主钉断裂(2例):1例股骨骨折主钉断裂,拔除髓内钉,夹板固定。1例胫骨骨折,将等原来8mm交锁髓内钉更换为10mm交锁髓内钉固定。锁钉断裂(1例):锁钉退出1例,给予拔除,石膏托固定。结果:随访时间8个月~5a,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本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5a,均达到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并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至2002年11月对17例胫骨中段骨折非感染性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骨折不愈合9例,延迟愈合8例),采用交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治疗,10例行自体髂骨植骨,7例行单纯闭合扩髓,未植骨结果:所有患均于术后3至10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平均5.8个月。结论: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万智慧  岳凯  李杰 《大家健康》2013,(10):89-90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经过带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通过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的时间为12个月,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在7至20个月,患者骨性愈合,效果显著,未出现感染病例,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患者骨和植入骨融合的较好,未出现松动,断钉,断裂,弯曲,脂肪栓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经过带锁髓内钉治疗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患者骨折愈合率较高,未出现较多并发症,同时医师需要注意带锁髓内钉的相关信息,保证操作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导致股骨、胫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原因,探讨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6月应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16例,其中股骨5例,胫骨11例;钢板内固定术后,股骨2例,胫骨4例;普通髓内钉固定术后,股骨1例;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1例;石膏外固定,胫骨3例;外固定架固定,股骨1例,胫骨4例。均采用有限切口切开复位顺行扩髓,静力锁定加植骨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1~24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23个月。结论交锁髓内钉 植骨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牢靠、利于关节早期活动、植骨的成骨作用可促进骨愈合等优点,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并发骨折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112例,其中,7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均行锁钉动力化、注入骨髓、理疗、二次手术植骨固定等治疗等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均骨性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并发症时,正确的器械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严格管理可减少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静力性固定变为动力性同定、自体骨髓移植、电频脉冲、二次手术为治疗骨折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扩髓型交锁髓内钉对胫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胫骨骨折畸形愈合采用单平面截骨、手法矫正胫骨成角及旋转畸形、楔形植骨、扩髓型髓内钉静力交锁固定予以治疗。结果:6例患者植骨块皆融合,平均愈合时间5.5个月,胫骨成角及旋转畸形完全纠正,恢复生理轴线,双下肢长度基本相同。结论:扩髓型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畸形愈合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王永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2):1447-1448
目的:总结我院采用侧方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维持原来带锁髓内钉的基础上附加侧方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30例随访10~23个月,这些患者全部达到骨性愈合.结论:采用辅助侧方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具有固定稳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加植骨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胫骨骨折患者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使用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10例患者同时行植骨术.结果 32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3~43个月,平均13.4个月,无感染及断钉等现象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患者6例及再骨折的患者5例,行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植骨术。其中3例骨缺损较重者,术后给予自体骨髓移植3—5次。结果:随访l-3年,全部病例获骨性愈合,无感染及断钉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根据K1emm分级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牢固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活动,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及再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崔凤海 《当代医学》2011,17(31):76-76
目的 分析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治疗的5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对其使用微型磨钻修整折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结果本组54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时间为3个月,其中术后9~14个月取出髓内钉的有46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使用折断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交锁髓内钉并骨折端局部小钢板治疗股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15例均采用有限切口切开复位顺行扩髓,静力锁定,骨折端应用小钢板加植骨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1~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7~23个月。结论交锁髓内钉加骨折端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牢靠,利于关节早期活动,促进骨愈合等优点,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蒋明华  张恒富 《医学综述》2012,(22):3897-3898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带锁髓内钉治疗的23例股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组23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5~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7.35个月,术后无肢体短缩、成角或旋转等畸形情况,未发生断钉、松动及内固定退出等情况,未见脂肪栓塞、肺栓塞、肌间隔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具有内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股骨骨折后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一种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股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的患者12例,分析其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X线结果,均于4~8个月获得骨性愈合,平均6.19个月,骨性愈合率100%。行扩髓髓内钉或钢板固定效果无显著差别。结论:内固定选择不当,手术操作技术欠佳和负重过早是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治疗策略选择以重建骨折端稳定性和恢复骨折端连续性为主,内固定选择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种骨基质明胶 (bonemartrixgelatin ,BMG)复合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愈合障碍的可行性。方法  2 6例骨折愈合障碍取内固定时 ,在骨折端凿少许骨质做组织切片 ,用带锁髓内钉固定 ,骨折端周围植入异种BMG。 2 0例于术前、术后 1周、术后 2周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Ⅰ ,TGF -β1 )、监测异种BMG的成骨活性。结果  2 6例伤口甲级愈合 ;骨组织切片示骨折断端骨陷窝内骨细胞消失 ;术后 3 -6个月开始负重行走 ,术后 8-12个月骨折均获愈合 ;TGF -β1 术前与术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带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骨折愈合障碍的最好选择 ;异种BMG可促进骨折愈合 ,可替代自体植骨。  相似文献   

19.
交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致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后导致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98年3月-2004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6例交锁髓内钉固定四肢骨干骨折后骨延迟愈合和骨不愈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骨延迟愈合8例,增生型骨不愈合6例,萎缩型骨不愈合2例.5例骨延迟愈合和4例增生型骨不愈合改静力交锁为动力交锁,3例骨延迟愈合和2例增生型骨不愈合改静力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所有增生型骨不愈合均加行局部植骨,2例萎缩型骨不愈合更换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16例患者均达骨愈合,治愈率100%.2例萎缩型骨不愈合患者的骨愈合时间分别为13和18个月,愈合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医源性因素是交锁髓内钉导致骨干骨折骨延迟愈合或骨不愈合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骨不愈合原因和特点,谨慎选择再次手术的方法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陈旧性骨折28例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行开放复位静力锁定加植骨。结果: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临床关节功能达正常24例。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具有固定可靠,便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