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现状分析及发展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急救系统分为四大职能子系统,即急救医疗系统、急救运送监护系统、急救信息系统、急救指挥系统,并按四大子系统对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武汉市急救医疗服务的设想:1.划区建立急救中心,缩短急救半径,完善急救医疗网络;2.建立急救系统功能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开展非急救医疗转运社会化服务的国内外背景,针对常熟市实际情况,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具体方案并根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改进措施,探索了非急救医疗转运社会化服务作为医疗有限分级调度系统(MPDS)底层设计和外延补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在1966年以前是被忽视的。到了70年代急救医疗服务受到了公立和私立机构的重视,形成了新的系统、新的队伍,成为新的医学专业。本文对美国急救医疗服务的进展进行评介,以期对我国急救医疗事业发展有所裨益。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  相似文献   

4.
为变革军队医院平时医疗急救的方式及遂行多样化军事保障任务时卫勤保障的手段,研究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再造医疗急救业务流程,设计构建军地一体医疗急救系统,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医疗急救服务模式,提升基地医院医疗急救服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孙华  司敏 《现代保健》2010,(6):140-143
目的探索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行的有效模式,创作急救医学影视教材,提高急救医疗质量和水平。方法(1)对国内外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特点,积累资料;(2)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创建急救医学运行模式;(3)制作现代急救医学影视教材;(4)运用实践。结果按新模式运行后各急救医疗指标均明显提高。结论该项目成果能规范急救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急救效能,提高对危重患者救治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害事故的应对能力和水平,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6.
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即120急救系统)是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市民的日常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举行各类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医疗保障以及高级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等,为市民的健康和城市安全提供基础保障.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上海已形成了由专业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市、区(县)急救中心共11家医疗机构组成的、日趋完善的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急救管理,建立并完善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为患者服务。方法总结120急救中心园区急救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急救医疗服务管理对策。结果主要安全隐患为急救人员急救意识不强、信息提取不清晰、操作技能不熟练等;针对上述问题,应建立并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教育与培训,完善紧急救援机制和规范救治工作。结论做好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和管理,对提升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救文化是急救中心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急救中心员工在长期的急救管理和急救医疗服务过程中,自觉优化形成的一种道德观念、基本信念、服务宗旨、人文环境和行为准则。先进的急救文化,能指导急救中心的管理,促进急救中心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院前急救医疗体系中尚存在急救组织性质与管理体制不明确、急救网络缺乏统一规划、急救模式混乱、急救系统缺乏统一指挥调度、院前急救机构与人员缺乏统一的资质要求、院前急救与院内的衔接机制不明确、对急救对象缺乏分类管理、公民的急救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规定等同题,影响到急救医疗服务功能的发挥,必须以法规的方式予以规范。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城市的急救立法经验值得借鉴。通过制定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急救医疗法规体系,规范急救医疗服务行为,实现我国急救医疗服务的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中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当今两大急救模式之一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上先进的急救系统之一,通过对其起源与发展、系统特征、运行现状的评析和介绍,有效对比出我国急救系统的不足和落后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思考,并提出改善我国急救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友水  陈文浩  王浩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2023+2021-2023,2021
湘潭市地处湖南省长株潭金三角重要位置,又是我国重要红色旅游城市,近年来随着人口逐渐增加,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人们对医疗急救的需求快速增加,目前该市医疗急救体系运行的是指挥调度型模式,其职责主要是为市民提供日常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相似文献   

12.
医疗急救系统处理突发事件的速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愈后效果,提高医疗急救系统的效率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远程智能救护系统打破传统医疗急救工作模式,结合现代先进的智能网络设备和技术,实现快速、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利用.net开发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软件各功能模块,设计出一种有利于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的社区医疗急救服务系统,完成了社区医疗急救服务系统的开发,并已成功实施在华南理工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系统操作方便,实时性强,界面友好,对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医疗管理的信息化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医疗急救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医疗急救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原有急救模式加以改进,研制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远程医疗急救系统,通过RFID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了适合现代医疗急救的合理、有效、快速的急救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的现状以及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愿,探讨促进大学生参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意义与方法,为《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建立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志愿组织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北京市部分高校859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非概率抽样方式中的滚雪球抽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学生急救培训与急救医疗服务的参与意愿较高,50.3%的人已经参加过医疗急救培训,93.2%的人表示愿意学习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86.5%的人愿意到急救车上参与院前医疗急救辅助工作,主要的参与动机是学习到的急救技能得到实际的锻炼等,而主要的顾虑是参加急救服务造成的法律风险等。结论大学生群体是值得统筹利用的急救服务人力资源,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的医疗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急救医疗服务中,对提高我国现场急救水平和全民健康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医疗服务流程改造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诊科是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随着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现代急诊医学的范畴也随之扩大。不但承担各种急性病、急性创伤和急性中毒等急救,还要承担突发公共卫生意外事件造成的群体伤员的组织和急救工作。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急诊医疗服务流程,可以确保为病人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满足日益增多的社会医疗需求。鉴于以上目的,我们应用作业重组理论中的系统重新整合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对某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医疗服务流程中的某些关键性环节进行了改造。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实现了急诊医疗服务流程快速、高效和畅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医疗急救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奥运会医疗急救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城市大型活动医疗急救保障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大型活动医疗急救保障必须根据医疗保障任务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系建设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奥运会筹备期场馆运行的重点是场馆医疗机构设置、医疗通用程序制定、场馆医疗团队的管理、医疗救援流线设计.赛时场馆运行的重点是场馆医疗信息报送、场馆及城市医疗相关部门的无缝隙对接和场馆医疗运行的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急救医疗已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徐州市院前急救医疗体系机构建设、经费车辆投入、人员配置、运行办公条件的现状分析人手,找到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以及问题的缘由,并从法律保障、政府责任落实、建立扁平化急救组织、完善运行监督机制、提高服务能力建设等几个方面人手,对徐州市急救医疗下一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特征,为有限急救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四川省内2017年所有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为供方,四川省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最短路径法计算所有需求点到最近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的最短就医时间。结果总体而言,四川省的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较好,但四川省内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四川省东部地区相比,位于川西地区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稍差。结论医疗资源多较集中地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较好、自然条件等较优越的地方。通过最短就医时间分析,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医疗资源的空间配置状况。对于急救医疗资源空间可及性较差的地区,除了新建/增设急救医疗机构外,可以通过增强居民自救技能等综合的策略改善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弥补由于有限条件导致的急救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差的情况,有助于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我国医疗服务系统适宜的新型宏观结构。方法 利用复杂系统科学理论建模方法,构建系统SD模型对医疗服务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医改措施的有效运行需要以合理的宏观医疗资源结构为前提,目前医疗服务系统的功能缺陷根源于畸形的资源结构,提出医疗服务系统的“哑铃形”宏观结构。结论医疗服务系统的“哑铃形”宏观结构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