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掌握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现状及现有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毒品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杭州、重庆、长沙、乌鲁木齐5座城市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采用定量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较于《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规划(2016-2018)》(6·27工程)开展前均有明显提高;毒品预防技能2017年得分为(10.79± 1.50)高于2016年的(9.81±2.21)分.经常接受的教育方式由高到低依次为观看禁毒教育片(59.34%)、专题讲座(40.35%)、参观禁毒教育基地(34.07%)、专题班会活动(32.65%)、征文演讲比赛(22.76%)等,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对青少年毒品知晓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3).结论 学校作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规划的主阵地,能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三年规划”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应在符合青少年心理的基础上对禁毒宣传教育方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王俊聪 《大众健康》2014,(10):18-23
糖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甜味,让人欲罢不能,但在营养师和健康机构的眼中,它的坏处已经日益向胆固醇、动物脂肪等看齐,一些激进的研究者甚至把糖看成毒品,说它是甜蜜的“毒药”。  相似文献   

3.
50年代,我国被国际舆论誉为“无毒国”,然而,自80年代开始。世界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国际贩毒集团将眼光盯住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他们以暴利为诱饵,在我国境内寻找充当其运毒工具的代理人,并积极开辟由云南、四川、广东等地到香港的“运毒专线”。一部分毒品开始悄悄流入我国境内。从此,在我国已销声匿迹30多年的毒品再度沉渣泛起,毒品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向沿海  相似文献   

4.
潘池梅  田小兵  宋湛  张学锋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908-4910,4913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在校外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朋友找朋友”的抽样方法,运用自编结构武问卷调查605名校外青少年,所得资料采用Excel录入,SPSS11.8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总知晓率为50.4%,而预防知识总知晓率为15.9%;男性、文化程度高、有固定职业者、来自城市的调查对象综合知识得分较高(P<0.05);校外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51.3%,其中61.0%的人很少或从不使用安全套;5.0%的调查对象曾发生过性交易.18.2%的人曾经使用过毒品,其中静脉注射占15.6%,共用针具占2.4%.使用过毒品者性行为、性交易发生率高于未使用过毒品者(P=0.000).[结论]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知识严重不足,危险行为较高,在控制艾滋病工作中应特别关注校外青少年人群.  相似文献   

5.
毒品,这个现代文明社会的“毒瘤”,象瘟疫一样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泛滥,已成为全球的一大公害。严禁毒品,严惩毒犯亦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通力行为。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历史条件下.海外“瘟疫”传播和境内“残渣”泛起的撞击,使毒品之害在神州大地愈逾演愈烈之势。以科学启迪愚昧,唤回良知.引导人们懂得毒品的危害,自觉抑制毒品的泛滥,是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一份社会责任。1毒品的诱惑毒品何以对吸食者有强大的吸引力呢?从医学角度看,这主要与毒品的特性有关。(l)西品能产生杜神依赖毒品进入人体内.大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它能改…  相似文献   

6.
《卫生软科学》2006,20(4):402-40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永久性青少年禁毒教育和戒毒康复基地在赤峰市宁城县正式成立。戒毒康复基地建立了“毒品滥用研究实验室”,并有床位20张,康复场所4处。基地配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及心理康复实验室设备,能为戒毒人员诊治疾病和开展心理康复治疗等服务。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主要以参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图片展为主。  相似文献   

7.
印度是大麻的原产地,而在我国最早被记录于《神农本草经》.此时书中已经指出过量摄入大麻可使人步态不稳、陷入幻觉,若持续大量使用甚至可与“神灵”交谈.当大麻的毒品危害未被公众认识之前,人们主要将其视为功效奇特的“魔药”,甚至将其加入一些宗教仪式中,以加深参与者的信仰.目前,毒品泛滥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毒品吸食不但可造成吸食者的神经毒性,更会使吸食者产生精神依赖,导致复吸率奇高,而且对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都产生有害的影响.因而严格管理大麻的生产、销售,打击毒品贩卖和摄食、吸入,治疗成瘾性吸食,是全世界共同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糖,是人体健康所不可缺少的能量资源,但近几年来,人们却把糖看成是肥胖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的祸首,致使许多人不敢吃糖,见糖生畏,甚至视糖为“白色毒品”。 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上常常可遇到不少对自己的错误与不良行为“难舍难分”、一错再错的例子。这不仅见干青少年、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诱因1 无知好奇 好奇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但他们刘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防范及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差。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吸毒者中,80%以上是在不知道毒品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抱着“找一下吸毒的感觉”,“抽着玩玩”,“尝尝新鲜”,“我只想知道吸毒是怎么回事”,“吸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清新空气进来的同时,毒品这个无孔不入的魔鬼也悄然而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摇头丸为代袭的“舞会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流行性泛滥的趋势,从早期的摇滚乐队、流行歌手和一些亚文化群体蔓延至以青少年为主的社会各阶层。新型毒品是指人工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2.
也许你已经意识到现在的生活环境不比以往了,健康“杀手”随处可见为了守住最后的堡垒——家,你采取严厉手段:买回来的菜使劲地泡,外面穿的衣服回家后立刻换掉,家里的地板家具一律要绿色环保产品……可是,你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你一边热火朝天地筑起防御“堡垒”的时候,一边可能随随便便就把“毒品”带回了家。卧室卧室的化妆台上一定放着不少化妆品,可是化妆品中的甲醛、树脂会损害眼睛;爽身粉、脂粉中含有滑石,是一种致癌物质。衣柜里可能也少不了弹力紧身衣、尼龙裤、尼龙袜,尼龙聚酯类合成纤维织物经人体加温后,可释放出微量的“塑料单体…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青少年成为我国毒品消费的主要群体,占整体吸毒人群的87%。冰毒、摇头九、K粉等新型化学合成毒品成为消费新宠。在很多大中城市,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占吸毒者总数的60%以上,有的城市甚至超过90%。截至2011年11月7日,我国经公安机关查获并登记在册的吸毒青少年人数已达178万。2011年12月,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开展系统的禁毒教育。以往仅在思想课、历史课上"点到即止"的禁毒内容将变为正式教材,专门的禁毒课将列入学生的课程表。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青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有将近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如打架斗殴、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溺水、毒品危害等等,这些时刻威胁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毒品史话     
当今世界,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是危害人类社会的“毒瘤”。目前,全世界至少有5000万人注射毒品,用其他方式吸毒的更难以数计。世界毒品走私总金额每年超过5000亿美元,仅次于世界军火交易。 从历史上看,毒品首先是作为药品使用的。从医学的角度看,毒品与药品之间没有严格界限,使用适当就是药品,失控滥用就是毒品。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从社区新型毒品吸食人群对毒品成瘾性的自我解读与建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深入理解毒品成瘾行为。 方法 采用定量及定性调查相结的方法,在社区新型毒品吸食人群中完成问卷调查及个人深入访谈。 结果 调查对象因新型毒品使用时间不同,在使用毒品后出现不同的自身感受。部分调查对象将新型毒品作为一种常规的保健品看待,而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在吸食毒品后容易出现“疯”的情况;部分吸食者认为“小马”不上瘾,可以戒断,而有人认为无法戒除毒瘾。结论 新型毒品滥用人群由于好奇或无知开始接触毒品,为避免使用新型毒品后的不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合使用传统毒品的情况。长期滥用者将出现慢性中毒症状,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甚至精神病症状。有必要对新型毒品滥用人群开展整体性和个别化相结合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塑造。  相似文献   

17.
了解河北省6~19岁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为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沧州市、承德市51个街道和乡镇的1 665名6~19岁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参与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P<0.05).不同性别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08,P>0.05),不同居住环境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10,P<0.05),不同年龄组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73,P<0.05).“影响学习”“没兴趣、不喜欢”“没有玩伴”“太累”“缺乏场地、器材”“不会踢球、打篮球等”是阻碍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体育锻炼参与度男性高于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没有性别差异.城镇父母对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影响较大.“影响学习”是阻碍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并随年龄的增长比重逐渐增大.结论 在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近年不断加大毒品犯罪打击力度,取得一系列战果,然而我国的吸毒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吸毒现象呈急剧上升趋势,在记录在册的90多万吸毒人员之中,青少年吸毒人员占83%,达到了75万!有关专家呼吁:青少年吸毒现象必须得到遏止。  相似文献   

19.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以来就是每个家长的普遍心态。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人们更强烈地意识到,未来社会,优胜劣汰,竞争会更加激烈。小家庭的重心,便自然集中到孩子身上。于是,孩子上学有人送,放学有人接;家长为孩子“陪读”、“侍读”、“请家教”;有的家长甚至提前退休,在家专门料理孩子的“后勤”。  相似文献   

20.
榆林产妇坠楼事件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并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不过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某些人过分迷信自然分娩的好处,没有意识到这个所谓的“天然”过程对于一些孕妇来说是极为痛苦的,甚至是危险的,很有可能危及到母婴双方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