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会引起供血不足 ,心肌缺血缺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1 ] )的目的是改善心肌的供血 ,保证心肌的供血供氧 ,它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我院自 1 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2月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1 2例 ,经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4 6~ 71岁 ,平均 6 0 .5岁。全组均有高血脂 ,合并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6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11月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60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全组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52.31±8.12)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23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1例,合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18例,左室室壁瘤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0.52±0.17)。6例行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其中2例同时行左室室壁瘤切除术。9例行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5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其中2例术中改为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急诊手术3例。结果:全组共行左乳内动脉桥吻合59支,桡动脉桥4支,大隐静脉桥94支。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6例。住院死亡3例,57例10~18d痊愈出院。结论:OPCAB与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体外循环准备是OPCAB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IABP对于衰竭的心脏是一种强有力的辅助措施,疗效优于目前应用的任何药物。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搭桥术26例分析肖锋颜钧刘岩韩薇张希涛李鸣胡大一1994年9月至1995年9月,我们为26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人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现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本组男性23例,女性3例。年龄46~74岁(平均59.8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7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体会。方法 对7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CABG,其中在体外循环(CPB)心脏停搏下行CABG63例。CABG 二尖瓣置换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14例;每例搭桥1-5支,平均3.1支,共搭桥248支;血管桥材料为内乳动脉(IMA)74支(LIMA73支,RIMA1支),余均为大隐静脉。结果无1例患者死亡,术后并发围术期心肌梗死2例,术后因出血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胸骨哆开3例。应激性溃疡5例;术后随访13-62个月,2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及14个月心绞痛症状复发需服药治疗,其余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术后早期监护是开展CABG,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自从1967年开展大隐静脉作升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以来,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的公认和接受。CABG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回顾分析1999年5月~2002年12月我们连续进行了1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7.
8.
9.
冠状动脉搭桥术15例58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脉搭桥手术 (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冠脉供血的改善情况。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11月对 15例冠心病病人进行CABG手术 ,有陈旧心肌梗塞 10例 ,高血压病史者 4例 ,糖尿病史者 2例 ,2支病变 2例 ,3支病变 13例 ,左室EF 2 5 %~ 79%。术前及术后第 1d、第 2d、第 3d、第7d分别做 12导心电图 ,测量QTd(QT离散度 )。结果 :全组无死亡 ,搭桥支数共 5 8支 ,平均 3 8± 0 9支 ,其中动脉桥 12支 ,阻断时间平均 87 6 6± 39 4 9min ,转机时间平均 134± 5 2 4 4min ,术后早期QTd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5 ) ,术后随访 1月~ 1年无心绞痛发作 ,活动量增加 ,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 :CABG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术后监测QTd可作为搭桥术后血管通畅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搭桥术 (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院从 1 994年至 2 0 0 0年底共行 GABG治疗 36例 ,现将其体外循环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6例 ,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39~ 76岁 ,体重 45~ 79kg,ASA2~ 4级。冠脉三支以上病变 2 9例 ,单支病变 2例 ,双支病变 5例 ,1例合并室壁瘤 ,1 1例术前合并高血压 ,1例合并脑梗塞。1 .2 体外循环方法 :使用 Sarns- 50 0 0型体外循环机 ,鼓泡式氧合器 (占 41 % )和进口膜式氧合器 (占59% )。升主动脉插管灌注 ,右房管引流。预充液为林格氏滴液、血定安 ,常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治疗冠心病的初步经验。方法 :4 1例 (男 2 5例 ,女 16例 ;年龄 4 6~ 80岁 ,平均 6 2 .5岁 ) ,冠心病患者中 85 .4 %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左室射血分数 4 5 % 17例 ,其中 6例 <30 %。均在中等低温体外循环下 (CPB)行CABG。急症CABG 1例。常规采用左乳内动脉 (LIMA)与左前降支 (LAD)搭桥 ,余均选用大隐静脉桥。人均搭桥 2 .8支。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 89min ,CPB时间 131min。结果 :术后病人心绞痛完全消失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初期开展CABG要注意 :严格掌握好适应症 ;必要时弃用IMA ;手术技巧是关键 ;良好的麻醉、体外循环管理及心肌保护技术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外科方法 ,正在我国逐步推广 ,但术后监护和治疗的经验不多。我科自1997年11月至2000年11月对所收治的3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 ,进行系统监护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7例 ,女性5例 ;年龄47~73岁 ,平均 (59.5±9.8)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反复发作史 ,其中有急性心肌梗死史13例。术前心功能Ⅱ级14例、心功能Ⅲ级11例、心功能Ⅳ级7例。其中并发高血压19例、高血脂17例、糖尿病5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单支病变1例、… 相似文献
13.
14.
我院 1 994年 6月~ 1 999年 1 2月共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 CABG) 30例 ,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7例 ,女 3例 ;年龄 39~ 72岁 ,平均 61岁。有陈旧性心梗 2 5例 ,其中 5例 2次心梗 ,2例 3次心梗 ,2例合并左室室壁瘤 ,其中 1例有血栓。 EF<40 % 8例 ,术前均有不稳定心绞痛 ,其中 1 9人完全丧失活动能力只能卧床静滴硝酸甘油维持。全部合并高脂血症 ,2 8例有高血压史 ,9例有糖尿病 ,4例有慢支其中 3例术前 Pa O2 <80 mm Hg( 1 mm Hg=0 .1 33k Pa)。术前冠状动脉造影 :1例前降支单发病变 ,其余均是前降支 ,回旋支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小结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对9例CABG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心肌保护均采用冷血含钾停跳液.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78(70~222)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11(70~150)min.共计搭桥23根,其中左乳内动脉8根,大隐静脉15根.同期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1例.术后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余8例病人出院时症状完全缓解(心绞痛症状).结论:CABG成功的关键是桥的获取、选择好靶血管、充分血管化和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另外良好的心肌保护和围术期处理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的心电图变化规律.方法:分析63例行CABG成功的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对术前、术后第1、2、3周及第2个月5个阶段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1周,异常Q波明显增多,T波变倒或加深,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心律失常明显增多(P<0.01),ST段抬高显著增多(P<0.001),伴有心肌梗死史的ST段抬高更明显(P<0.0).第2周上述改变均逐渐减少.结论:CABG后由于手术损伤,心肌缺血等原因,早期可出现异常Q波增多、ST段抬高、T波倒置、心律失常等心电图变化,尤以术后第1周变化显著.因此,术后2 周内应进行严密监护,以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搭桥术193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例选择、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齐鲁医院施行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穴CPBCABG雪9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穴OPCABG雪74例,冠状动脉搭桥加瓣膜置换术穴CABG VP雪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死亡6例,死亡率3.1%。体外循环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死亡率为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死亡率为2.7%,冠状动脉搭桥加瓣膜置换术死亡率为10%。短期随访3~6个月,症状消失占93.0%,症状明显减轻占5.4%。结论:患者近期随访效果良好,3组的手术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穴P>0.05雪。 相似文献
18.
刘爱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6(2):213-214
本院在 1999年间 ,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10例 ,效果满意。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43~ 70岁 ,平均 5 8.7岁 ,体重 5 5~ 89kg ,皆为冠心病 (CAD) ,其中 8例伴不稳定型心绞痛 2~ 10a ,6例有心肌梗死史 ,6例并发高血压病 10~ 30a,7例并发室壁瘤 ,1例并发糖尿病 15a ,术前皮下注射胰岛素 78u/d ,维持空腹血糖在 6 .5~ 7.0mmol/L。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 3支以上病变者 7例 ,且狭窄均在 85 %以上。心功能Ⅱ级 6例 ,Ⅲ级 2例 ,Ⅲ~Ⅳ级 2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 <42… 相似文献
19.
20.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常规方式是胸骨正中完全劈开切口,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虽术野显露好,静止无血,吻合方便,但与体外循环和插管有关的并发症比较多,医疗费用高[1~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人类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延长,而大隐静脉桥的10通畅率仅50%左右[6],二次手术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风险大。另外病人对生活质量日益重视,一方面对手术的安全性和减轻手术创伤的要求增高,另一方面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病变等CABG高危因素,而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