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娟  王键  郜峦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0):905-907
湿邪致病,病因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其中内湿致病占重要地位,不仅可以单独致病,又常为外湿致病之先导,素体有内湿,方易招致外湿,致内外合邪而致病。可见,内湿与外湿常相互影响为患,故临床上,化内湿的同时应注意祛外湿,但以化内湿为主、为先[1]。又人体五脏中唯脾主运化水湿,且其性喜燥恶湿,故内湿致  相似文献   

2.
健脾化湿法是内科常用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脾失健运,脾虚湿困之证,患常见倦怠乏力,口淡纳差,舌胖苔腻等症。作自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在临诊时,发现鼻科手术后患也常出现类似症状,故辨证后予以投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通络法对中医历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韩明向教授以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的历节病45例,以1个月为1疗程,比较其疗前与疗后关节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各项改变情况,并对其疗前与疗后有关症状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疗后患者观察指标均较疗前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健脾化湿通络法能综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和全身病变。  相似文献   

4.
健脾化湿清热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清热法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S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保持西药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加用健脾化湿清热法组方的中药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疗效、主症的改善率及ESR、CRP、IgG的改善程度等方面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清热法治疗SS能明显改善其主症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减轻西药的副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及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反复迁延多年,最终导致关节畸变及功能丧失。然而病变并非局限于关节,常伴有关节以外的其他脏器病变,甚至可引起主要脏器的血管炎而危及生命。因肺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管而更容易受累,且随着RA病程延长,肺受累的概率增高,约11%的RA病人会继发肺间质性病变,最终出现肺功能的降低。RA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通络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6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6例给予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对照组予以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两组服用天数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在降低心理功能、健康自我认识及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通络中药新风胶囊能够提高RA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综合作用优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相似文献   

7.
正风湿病是泛指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病变累及包括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的一组疾病。中医学认为,风湿病属"痹证"范畴,总因人体脾胃亏虚,气血不足,营卫失调,风寒湿热等邪趁虚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血脉,致气血运行不畅,而使肌肉、关节、筋骨等疼痛重着,屈伸不利,甚而变形,久则病及脏腑~([1])。《素问·痹论》曰:  相似文献   

8.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滑膜炎、血管翳形成、血小板活化及纤容系统的改变为其重要的致残病理基础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2]。成年人RA患病率为0.2%~0.8%[3],女性发病约为男性的3倍[4]。本病若得不到及时医治,可导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计,全球约1/4人口患MS,初步统计我国患病率已达16%~30%,美国的MS患病率目前为34%,而且MS也被公认为可预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1],日益成为中西医关注的焦点,因此积极防治MS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西医治疗局限在对症治疗,对其病因病机,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天人相应,治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  相似文献   

10.
腹泻-证有急慢之分,急性腹泻发病急、病程短、症情简单,多为外邪所致,治疗效果好。慢性腹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治疗效果较差。为提高慢眭腹泻的治疗效果,从2000年以来我院中医科运用健脾化湿汤为主治疗慢性腹泻5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健脾法运用     
笔者多年来采用从脾胃入手为主兼顾他脏而获较为满意的疗效,并举三则如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 吴××。男,42岁。患病毒性肝炎已3个月,证见肝区隐痛,胃脘胀满,口淡,恶心反胃,不思饮食,大便溏稀,每日5~7次,小便赤少,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苔薄白润,脉象沉弦。肝功能: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访类风湿关节炎出院患者健脾化湿通络方药的应用情况,分析中医药治疗与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电话随访安徽省中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记录出院后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的种类和应用时间,以及全因死亡、手术治疗、再发入院、关节外病变的发生情况,终点事件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药(刘健教授常用健脾代表药茯苓、薏苡仁、陈皮,祛风湿代表药威灵仙、川芎、桑寄生,活血通络代表药丹参、桃仁、红花以及院内制剂新风胶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颈椎活血胶囊)治疗与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完成随访患者1468例,失访率18.98%。暴露组(出院后应用中成药和中药汤剂≥28 d)1292例,应用频次较多的口服中成药依次为新风胶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新癀片、雷公藤多苷片等;中药汤剂依次为四妙散、身痛逐瘀汤、宣痹汤、独活寄生汤等。各暴露组终点事件总发生80例,其中非暴露组37例(21.02%),低暴露组21例(12.96%),中暴露组14例(7.49%),高暴露组8例(0.85%),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点事件的发生与中医药应用时间存在相关性,新风胶囊、茯苓、川芎等为代表的健脾化湿通络方药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终点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妊娠恶阻[1]是妊娠早期常见疾病,以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西医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物。临床常用西医治疗以静液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为主。但这  相似文献   

14.
吴越平 《临床医学》2008,28(11):115-116
目的观察复方灌肠液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灌肠联合内服健脾化湿汤(治疗组)及单纯口服健脾化湿汤(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健脾化湿汤口服,治疗组30例在口服健脾化湿汤的基础上加复方灌肠液(思密达3.0 g 云南白药1.0 g 庆大霉素24万U 0.9%温盐水100 ml)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灌肠液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邓一聪 《临床医学》2016,(9):120-121
目的研究参苓健脾化湿汤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25例,以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给予观察组参苓健脾化湿汤治疗,对照组中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例数占比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1.27%(26/63)、88.89%(56/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8%(14/62)、70.97%(44/62);观察组FPG、2 h PG水平分别为(6.4±0.9)mmol/L、(8.7±1.4)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0.6)mmol/L、(8.2±1.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参苓健脾化湿汤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采用健脾类中药改善患者的免疫指标,为优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5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17.0、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和Aprior模块分析健脾类药物与免疫炎症指标变化的关系。研究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C3)、补体C4(C4)五项指标和健脾类药物常用的五味: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泽泻。结果 (1)健脾化湿类中药使用率均高于50%;设关联规则置信度为70%,支持度为20%并提取值与指标关联较高的前五味中药,即茯苓、薏苡仁、山药、陈皮、泽泻;(2)这五味中药与免疫指标置信度均高于70%,支持度均高于20%,且与Ig G、C3、C4置信度、支持度较高。结论 采用的健脾化湿类中药能较好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益气祛瘀化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1997年3月-2001年3月门诊运用益气祛瘀化湿法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浅谈益气健脾法治疗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属中医“症瘕”、“积聚”等范畴。祖国医学在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对肿瘤有了较完整的认识 ,尤为重视饮食失调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 ,益气健脾法遂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法则之一。1 饮食失调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失调在肿瘤发病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济生方》说 :“过餐五味 ,鱼腥乳酪 ,强食生冷果菜 ,停蓄胃脘 ,久则积结为症瘕。”《医碥》:“好热饮者 ,多患膈症。”“酒客多噎膈 ,饮热酒者尤多。”以上论述都认为平素饮食失调 ,损伤脾胃 ,从而产生食滞、痰浊等病理改变 ,导致气血瘀滞 ,造成了产生肿瘤的基础。在肿瘤…  相似文献   

19.
健脾补肾法治疗老年性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属中医“消渴”范畴,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比例上升,并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过多的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缺少运动,糖尿病患者人数还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的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应用健脾化湿清热通络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血小板参数及炎症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录入的101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21.0软件和SPSS Clementine 11.1软件分析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情况并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1)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药物分为4大类:健脾利湿药、祛风除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2)健脾化湿清热通络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后,患者血小板参数及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均有所改善。(3)中药与实验室指标关联分析发现,鸡血藤、陈皮、伸筋草、豨莶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黄芩与血小板参数相关。(4)当欧式距离为20时,可将药物分为3大类。第1类:含桃仁、红花、丹参、陈皮、薏苡仁、威灵仙、茯苓、山药、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泽泻、豨莶草12味药。第2类:含独活、伸筋草、鸡血藤3味药。第3类:含黄柏、知母、黄芩、桑寄生、川芎5味药。结论健脾化湿清热通络药可改善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可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调节其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