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排龈在龈下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120颗龈下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颗,实验组使用排龈线排龈后Z350复合树脂修复,对照组直接树脂修复,随访2年。追踪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充填物脱落情况和边缘密合状况。结果:充填治疗后0.5年两组的充填物脱落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1)。在治疗1、2年后,两组充填物脱落发生率和边缘密合性方面有统计差异学(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应用排龈技术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雷琼 《广东牙病防治》2010,18(11):598-599
目的探讨排龈线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患2颗以上楔状缺损的患者46例,共235颗患牙,分为2组(排龈组和不排龈组),分别在排龈后进行充填治疗或不排龈直接行充填治疗。追踪观察排龈组和不排龈组充填物脱落情况及牙龈健康状况。结果充填治疗前2组的龈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7,P〉0.05)。治疗1年后,2组充填物脱落率(χ2=8.56,P〈0.05)、龈炎发生率(χ2=4.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龈组充填治疗疗效优于不排龈组。结论楔状缺损修复中应用排龈线排龈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排龈术对龈下楔状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7月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双侧上颌前磨牙颈部楔状缺损患者40例,将同一患者的两侧患牙随机分为排龈组与对照组(各40颗牙),排龈组在排龈线排龈后用Z350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直接用Z350复合树脂充填。随访2年,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修复体保存、边缘密合性以及继发龋发生情况。结果充填1周后首次复查,排龈组悬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1年和2年后复查,排龈组修复体的脱落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龈术可提高龈下楔状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排龈对3MZ250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31例120颗唇颊面牙颈部龋缺损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颗,经窝洞预备后,实验组排龈线排龈后3MZ250复合树脂修复,对照组直接树脂修复,随访2年,评价修复体保存、继发龋以及边缘密合状况。结果充填后1周复查,使用排龈线组修复后悬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充填后0.5年复查两组脱落率无明显差异;1年及2年后复查实验纽充填体的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龈可提高3MZ250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修复体保存率,可以作为一项常规使用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用排龈线预防牙体修复悬突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涉及龈下的牙体龋损及楔状缺损充填修复时应用排龈线可否预防悬突的形成。方法:选择牙周组织健康的门诊患者24人口腔中齐龈或涉及龈下≤1mm的唇颊侧牙颈部龋缺损共80颗牙,随机分配样本为两组,试验组应用排龈线对窝洞处的牙龈进行排龈后用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常规窝洞预备后直接用复合树脂充填。充填1个月检查悬突的发生情况;收集两组充填前、充填1、3及6个月测试位点的龈沟液(GCF)量、检测GCF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测量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充填1个月试验组修复后悬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充填后6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PLI、SBI、PD、GCF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GCF-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排龈线对齐龈或龈下边缘的充填悬突形成的预防效果好。建议临床中充填上述龋缺损时将使用排龈线作为一项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6.
游跃华 《口腔医学》2014,(4):285-287
目的评估排龈线结合推龈器排龈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损边缘位于龈下12 mm楔状缺损牙齿240颗随机分为排龈线组、推龈器组和联合组,各80颗。排龈线组使用排龈线排龈,推龈器组使用推龈器排龈,联合组使用排龈线结合推龈器排龈。各组均使用可乐丽菲露自酸蚀粘结剂粘结,可乐丽菲露AP-XTM树脂进行充填。治疗后1年随访,追踪观察3组充填材料脱落情况和牙龈健康状况。结果联合组1年后充填材料脱落4颗,充填材料保存完好的76颗患牙中有3颗发生牙龈炎,充填材料脱落率和龈炎发生率分别为5.00%、3.95%。排龈线组1年后充填材料脱落12颗,充填材料保存完好的68颗患牙中有9颗发生牙龈炎,脱落率和龈炎发生率分别为15.00%、13.24%。推龈器组1年后充填材料脱落15颗,充填材料保存完好的65颗患牙中有11颗发生牙龈炎,脱落率和龈炎发生率分别为18.75%、16.92%。联合组的脱落率和龈炎发生率比排龈线组及推龈器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应用排龈线结合推龈器排龈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简化传统Ⅱ类洞三明治修复方法及防止充填后出现术后敏感和龈壁继发龋。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门诊就诊患者患牙300颗(267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实验组1:把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充填至整个窝洞壁,光照固化后,不作酸处理、不涂粘接剂,直接充填复合树脂;实验组2:对实验组1的玻璃离子进一步树脂增强,把复合树脂一部分深入到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内,另一部分露在窝洞内;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充填。12个月后复诊,评价。结果:实验组复合树脂与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界面间无1例出现分离现象。实验组1有4颗龈壁继发龋,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1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2.47%;实验组2有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2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5.79%;对照组有4颗术后敏感,4颗龈壁继发龋,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2颗边缘着色,成功率86.96%。实验组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中复合树脂与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能牢固结合。实验组1与对照组比较,能简化操作,防止术后敏感,但不能防止龈壁继发龋。实验组2与对照组比较,能简化操作,防止术后敏感和龈壁继发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采用排龈联合流动树脂衬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5例楔状缺损患者,每个患者的双侧上颌前磨牙均存在齐龈的4个楔状缺损(共260颗牙),将每个患者的4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排龈+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充填,光固化流动树脂衬层+复合树脂充填,排龈+光固化流动树脂衬层+复合树脂充填4种方式进行修复,于修复后1年进行观察对比。以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的直接临床评价系统(USPHS)评估疗效,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年复查结果显示,色泽协调性、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表面形态4个方面,4组间A、B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率方面Ⅰ组和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排龈+光固化流动树脂衬层+复合树脂充填临床疗效最好。结论排龈联合光固化流动树脂衬层技术,然后再行复合树脂充填是比较好的楔状缺损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2014,(7):559-560
目的评估排龈技术联合流动复合树脂和自酸蚀粘结剂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龈壁齐龈缘或位于龈下≤1 mm楔状缺损患者20例(90颗患牙),排龈组使用#00Ulrapak排龈线排龈,联合流动复合树脂和自酸蚀粘结剂修复楔状缺损,而对照组直接充填,不排龈。修复后1年复查,以美国公共卫生署直接临床评价系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1年后复查,排龈组成功率为100%,高于未排龈的对照组(成功率为86.7%),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排龈组A级达40颗(88.9%),而对照组A级仅21颗(46.7%),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排龈技术联合流动复合树脂、自酸蚀粘结剂修复龈下楔状缺损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邹群 《口腔医学》2008,28(9):497-498
目的观察将排龈线与肩台车针联合应用于老年人根面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有根面龋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排龈线组)和对照组(传统法组)各34例,其中实验组患牙85颗,对照组患牙93颗。排龈线组备牙前在龈沟内放入排龈线,然后以肩台车针预备洞型;传统法组直接用传统裂钻和球钻进行窝洞预备,备牙后两组均采用DyractAP复合体充填窝洞。观察2组患牙备牙后发生牙龈损伤出血、充填后形成悬突以及1年后的充填效果。结果排龈线组牙体预备后牙龈损伤出血率和充填后悬突形成率均低于传统法组,1年后排龈线组充填成功率高于传统法组,3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排龈线与肩台车针联合应用于老年人根面龋治疗可以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选择楔状缺损颈部边缘位于龈下0~2 mm 内、较难充填的活髓患牙120颗,分3组(n =40):I 组:排龈线排龈;II 组:排龈膏排龈;III 组:对照组,直接充填。充填后1、2年复查,以改良的 USPHS 直接临床评价系统评估疗效。修复1年及2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实验组之间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将排龈线应用于龈缘及龈下龋损光固化树脂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龈缘及龈下龋损的患者130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排龈组)68颗和对照组(不排龈组)62颗,进行光固化树脂充填。观察1年后疗效。结果试验组1年后充填物无脱落92.64%,对照组为80.64%;试验组1年后无继发龋发生95.59%,对照组为83.87%;试验组1年后无边缘性龈炎发生98.53%,对照组为75.81%;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1年后疗效满意。结论作为一种选择性辅助隔离方法 ,在光固化树脂充填龈缘及龈下龋损中应用排龈线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牙科发光二极管光固化灯应用于患牙备洞树脂充填固化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门诊就诊患者患牙160颗,龋损和楔状缺损各80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使用牙科树脂材料充填后,实验组应用发光二极管光固化灯固化20sec,对照组应用普通卤光灯固化40sec,打磨抛光;12个月后复诊,评价.结果:楔状缺损实验组有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1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2.1%;对照组有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4.4%;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龋损实验组有3例边缘密合度缺陷,2颗边缘着色,成功率87.5%;对照组有2颗边缘密合度缺陷,1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1.7%;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发光二极管光固化灯与普通卤光灯临床效果没有区别,但操作时间更短,使用更为轻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楔状缺损修复前排龈对修复后牙龈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口内至少有左右对称楔状缺损患牙各1颗的患者118例,一侧患牙纳入试验组,另一侧患牙纳入对照组。治疗前7 d洁治所有患牙并牙面抛光,保证接受楔状缺损修复时所有患牙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均为阴性。试验组患牙治疗前排龈,对照组患牙治疗前不排龈。分别在治疗后1周、1个月及6个月检查并记录2组患牙的BOP,用卡方检验分析比较。结果共有患牙517颗,试验组276颗,对照组241颗。治疗后1周2组BOP阳性患牙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8,P=0.253);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BOP阳性的患牙高于试验组(χ2=4.246,P=0.039);而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BOP阳性的患牙数明显高于试验组(χ2=8.175,P=0.004)。结论楔状缺损修复前排龈可以减少修复后牙龈出血,有利于牙龈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光敏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固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减少楔状缺损充填体的脱落率。方法 对206人中1029颗牙的楔状缺损用光固化树脂或复合体两种材料充填,随访一年。并对120颗有楔状缺损离体牙分别用上述途中事作破坏性试验。结果 临床组和实验组结果均显示:同材料窄深型缺损比宽浅型缺损固位好;光固化树脂比复合体固位好。结论建议临床上楔状缺损宽浅型用光固化树脂充填,窄深型二种材料均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切龈用于较深楔状缺损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较深龈下楔状缺损病例,随机分为二组,分别进行高频电刀切龈术后充填及排龈线排龈后充填,1~2年后对充填体进行临床评价。结果:高频电刀切龈术后充填满意率高于常规排龈组,且脱落率低。结论:高频电刀切龈后进行充填,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排龈后充填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排龈术和自酸蚀技术联合治疗楔状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初诊楔状缺损患者35例,将同一患者的两侧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颗患牙),试验组患牙使用排龈线排龈,暴露龈壁后使用倒锥钻在龈壁交界处和壁上分别制备固位沟,用德山自酸蚀黏结系统黏结,纳米树脂充填后抛光。对照组患牙在壁上预备釉质斜面,3M全酸蚀黏结,纳米树脂充填后抛光。结果充填后有6颗患牙有冷热敏感加重症状,试验组2例,对照组4例,1周后均恢复。随访2年,试验组充填成功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楔状缺损排龈后预备固位沟再用德山自酸蚀黏结,纳米树脂充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2年内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于沈阳市新兴齿科门诊活髓楔状缺损患牙105颗,排龈、酸蚀、涂布粘接剂、复合树脂充填,修整、抛光。随访2年,评定疗效。结果2年内无充填失败病例发生,充填效果理想病例占85.7%。结论复合树脂是充填楔状缺损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FUJI Ⅱ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后牙邻面洞龈壁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后牙邻面龋患者107名,共156颗患牙,按照要求预备窝洞,邻面洞的龈壁均位于龈下 ≥ 1mm处,将患牙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先用FUJI Ⅱ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邻面洞达距离面洞缘至少2mm处,然后用3M复合树脂充填余留窝洞;对照组中邻、面洞均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深窝洞先用玻璃离子常规垫底)。术后6、12个月进行复查,分别对充填物洞缘裂隙、充填物龈方继发龋及充填物完整性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牙充填物在术后6个月后的脱落率、边缘裂隙率以及龈方继发龋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12月后对照组充填物的脱落率、边缘裂隙率、龈方继发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 6个月及12个月时,实验组充填物的失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而至FUJI Ⅱ化学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邻面洞龈壁充填有利于增加充填物的密合性,减少继发龋的发生,降低充填物的脱落率,从而改善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两种材料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1995年~1996年对320例820颗牙的楔状缺损随机分组,甲组用光固化复合体Dyract充填,乙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文病例均为我科门诊治疗的病例,共320例,820颗牙;其中男性180例,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