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腔起搏器安置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腔起搏是生理性起搏 ,与右室单腔起搏相比 ,不易引起心功能不全和心房颤动等并发症 ,故既可保证患者的心率 ,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近几年来为患者安置了双腔起搏器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9月共为 32例患者安置了双腔起搏器。其中病窦综合征 (SSS) 17例 ,房室传导阻滞 (AVB) 12例 ,束支传导阻滞 (BBB) 4例。 17例SSS及 1例BBB患者安置DDD起搏器 ,其余 14例安置VDD起搏器。2 手术配合2 .1 特殊物品安置DDD起搏器的 18例中 ,15例为Medtronic公司的sigma SD2 0 3型 ,2例为Biotron…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的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3例糖尿病患者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左胸及腋下出现皮下淤血,1w后消失,余32例无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期间进行诸多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安全顺利接受手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双腔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分析36例双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的护理措施.结果 36例患者不仅防止了心搏骤停发生,脑缺血症状消失,而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双腔心脏起搏器是最常见的生理性起搏器,在围手术期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敏 《现代护理》2007,13(8):703-704
目的评价双腔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分析36例双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的护理措施。结果36例患者不仅防止了心搏骤停发生,脑缺血症状消失,而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是最常见的生理性起搏器,在围手术期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产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者的水平,还取决于专科护理的水平。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2例病人植入双腔起搏器获得了成功。例1为病窦综合征,例2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前;均地蚝主内电生理检查;做好病人拟理护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配俣手术;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检查各种仪器的性能,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术中;严密观察监的记心电示波器的波形改变以及生命体征变化。  相似文献   

7.
三腔起搏器安置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目益广泛。应用单腔或双腔人工起搏器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律失常,在国内开展得较普遍。近年来,三腔起搏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已显示出明显的临床效果。国内外一些学者进行了三腔起搏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为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开创了新途径,也拓展了起搏器治疗的临床应用路线。所谓的三腔(右房+右室+冠状窦)心脏起搏器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生理性起搏装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和安装三腔自动起搏除颤器(CRT-D)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三腔起搏器置入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11例术后3个月随访,起搏器各项参数良好;6min步行试验,步行距离平均增加166 m;心脏彩超显示射血分数(LVEF值)平均增加15%;心功能分级、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对26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行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均成功安装临时起搏器,其中22例留置3~7 d恢复窦性心律;3例未恢复窦性心律而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于术后第3天因复合伤,多脏器衰竭死亡.认为床边紧急临时起搏器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有效护理可保证起搏器运转正常.  相似文献   

10.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2006年我科共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156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2例,女64例,年龄43~70(56.5±4)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1.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局麻状态下行右锁骨下穿刺,在导管室X线监控下,经右锁骨下静脉,插入电极导管,电极到位后常规描记心内膜电图,用起搏分析仪测试右室或右房电极阈值、阻抗、起搏感知等起搏相关参数,结果调试满意后,由手术医师行右锁骨下皮肤切开3~5 cm,常规滴入庆大霉素8万U预防感染,纱布压迫囊袋15 m in左右,埋植起搏器于右锁骨下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穿插管,用气囊漂电极导管床边紧急安装临时体外心脏双腔起搏器抢救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方法分析因不同原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并行床边临时体外心脏双腔起搏器安装术进行临时起搏治疗的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深静脉穿刺置管法行深静脉穿刺,并按漂浮导管置入法推送气囊电极导管,在床边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椐心腔内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出现或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是否进入右心室,行右心心内膜临时起搏。结果成功为4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5例病毒性心肌炎导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导致的窦房结功能不全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人,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及时解除病人循环系统灌注压不足,抢救病人生命,并给予相应的内科药物治疗,均在15天内拆除临时双腔起搏器,病人均无明显不适,先后痊愈出院;亦有1例原因不明心脏骤停病人,因起搏电极到位后无起搏夺获而导致起搏未成功。4例(80%)起搏成功,起搏效果肯定,起搏时间7~15天。1例电极脱位,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结论床边临时体外心脏起搏器安装术是创伤小、方便快速、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急救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永久起搏器导线拔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永久起搏器导线拔除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与观察。结果全部病例中只有1例拔除失败,其余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也未发生与导线拔除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术中、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患者的主观反应,可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进而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双腔起搏器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5 2例双腔起搏器 ,其中 41例DDD起搏器 ,11例DDDR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sinussyndrome,SSS) 39例 ,房室传导障碍 13例 ,其中包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thirddegreeAVblock ,Ⅲ°AVB) 3例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highdegreeAVblock ,HDAVB)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typeⅡseconddegreeAVblock ,Ⅱ°Ⅱ型AVB) ,三分支传导阻滞 (threefascicularblock ,TFB)病人 ,以上病人均伴有昏厥、黑朦或严重头晕。电极植入途径为锁骨下静脉或头静脉。结果 :5 2例术后随访 1 78个月 ,临床疗效显著 ,不仅防止心博骤停发生 ,脑缺血症状消失 ,而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例SSS者阵发房颤 (atrialfibrillation ,Af)术后消失 ,10例SSS者结合药物治疗Af发作次数减少。 1例扩张性心肌病死于左心衰竭。并发症 :心房感知过度 2例 ,心房感知不足 1例 ,心室电极阈值升高 1例 ,囊袋感染 1例 ,血肿 1例。结论 :双腔起搏器为较理想的生理性起搏 ,本研究证实能有效地治疗严重SSS和房室传导障碍的病人  相似文献   

14.
双腔起搏器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诊医学》2000,9(1):26-28
  相似文献   

15.
起搏器植入1周内或至术后拆线这段时间称为围手术期,此时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如不及时处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我们对这一时期加强了观察和护理,从而使起搏器植入者术后早期的某些并发症及早得到了处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3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2006年11月,我院共植入30例心脏永久起搏器,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导致心脏猝死的危险和严重后果,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目前临床采用三种治疗方法:(1)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运用射频消融技术;(3)植入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ICD)。植入ICD是目前经研究证实的有效方法,当冠心病伴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时,ICD植入更能有效地预防心源性猝死,双腔ICD与单腔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双瓣膜置换术(DVR)围手术期在护理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主要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DVR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经过成功的手术、精心的护理,20例患者术后心功能得到改善.痊愈出院。1例因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结论 深入了解病情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重视维持术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加强抗凝治疗的监护及术后健康宣教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右室双部位起搏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理性起搏技术,进几年逐步应用于临床之中,这种起搏技术简单、安全易操作,不增加植入技术的危险性,适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更大程度地恢复生理性房室激动顺序,可增加心输出量20%-27%.本文7例右室双部位起搏植入的病人术后心电图  相似文献   

20.
陈玉秋  师兰香 《现代护理》2002,8(12):931-932
腹主动脉瘤腔内搭桥术是近年来血管外科取得的重大进展。其原理是通过远离动脉瘤的股动脉在透视下将预先设计的带膜支架放置在动脉瘤的恰当位置上实现腔内搭桥 ,从而在瘤腔内形成一个新的血流通道防止动脉瘤破裂。因此该技术也是血管外科与血管内介入技术相结合的结果[1,2 ,3 ] 。由于该技术大大减少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 ,因此更适合老年体弱不能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鉴于该手术在手术原理、适应症、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有很大不同 ,要求的护理要点自然与传统手术有很大差别。然而 ,目前对该技术围手术期尚缺乏护理规范。本文针对我院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