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小眼球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性眼科疾病,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迄今为止,用连锁分析和细胞遗传学方法对小眼球相关基因进行了基因定位并进一步对候选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本文就近年来先天性小眼球致病基因研究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一个维吾尔族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epidermolytic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EPPK)家系角蛋白9基因(keratin 9 gene,KRT9)进行测序,以检测其是否为该病的致病基因.方法 提取新疆地区一个维吾尔族EPPK家系外周血基因组DNA,针对已知候选基因KRT9和KRT1,分别对其所在染色体位置17q12-q21和12q13选取遗传标记进行连锁分析研究,确定连锁区域后,对区域内KRT9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分别得到48个家庭成员遗传标记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经Linkage软件计算分析,发现标记D17S1787在=0时Lod值达到8.65,并最终将该病候选区域定位于遗传标记17/TG/36620115-D17S846之间约1 Mb范围内.排除该病与位于染色体12q13上的遗传标记DI2S96(θ=0时Lod=-∞)连锁.未发现KRT9基因存在致病性突变.结论 提示该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家系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7q21.2上(chr17:36620083-37146934)约1 Mb区域内,且突变位点不位于KRT9基因编码区.  相似文献   

3.
某些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是遗传的,而不象AIDS那样是获得性的。这些遗传疾病中的一部分与X染色体上的位点连锁,并导致灾难性疾患。由于免疫球蛋白基因和T-细胞受体基因本身都不是性连锁,因此有人认为X-连锁的疾病位点可能含有影响淋巴细胞发育的调节基因。最近,Cohen等的二个报告支持这个假设。他们发现,分离出来的X-连锁顺序在淋巴细胞中随发育而表达,并在一个X-连锁免疫缺陷的小鼠模型中有  相似文献   

4.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一种严重的人类体液免疫缺陷病,为X连锁隐性遗传。作者使用9种多态X染色体标记,研究了XLA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定位。患者来自10个家系,其中66-8家系的5个家庭中,有7名患者。全部患者都是在反复严重感染后被确诊的。诊断依据为: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外周血象中缺乏B淋巴细胞,淋巴样组织中缺少浆细胞和骨髓中存在前-B细胞。  相似文献   

5.
遗传连锁图是确定致病基因位点的有利工具。已发表的人类13号染色体图还不够完善,且肝豆状核变性(WND)和视网膜母细胞瘤(RB 1)基因附近仍有未确定顺序。本文利用委内瑞拉的一个庞大家系,对此区域6个位点进行了定位,绘制出部分连锁图。作为高度特异性遗传标记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在人类遗传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分析人类连锁的能力。WND和  相似文献   

6.
一个2型糖尿病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分子遗传机理,确定2型糖尿病致病基因染色体定位。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所收集到的2型糖尿病家系进行全基因扫描和基因分型,并用LINKAGE和GENEHUNTER等软件包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2型糖尿病家系致病基因可能的染色体定位。结果:发现在2号染色体长臂上存在着连锁,最大Lod值是1.80,非参数连锁Lod值是5.06。结论:该2型糖尿病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长臂上。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用限制酶直接检测DNA顺序多态性的较新的遗传标记系统使人们有可能建立起详细的人类遗传连锁图。由克隆化DNA片段所确定的新遗传座位代表着已知的特定基因或其功能未知的随机座位。除了用物理方法将这些新标记定位在特定染色体上的特定区段外,还可通过家系研究来估计它们的连锁距离和基因顺序。据估计,人类基因组的大小为33摩尔根;如果标记座位的间距为0.4摩尔根,新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X-性连锁三种遗传形式。本就X-性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多指(趾)家系疾病相关基因排除性定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定位一个常染色体显性跗多指(趾)家系中的疾病相关基因。方法 采用已经报道的7号染色体上7个微卫星DNA标记及2号染色体上1个微卫星标记对该 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7号染色体上7个位点的Z值均小于1,与该 谊系致寅基因不连锁;2号染色体上的1个位点与致病基因明显不连锁。结论 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很可能是一个新基因痤。  相似文献   

10.
用遗传的染色体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已在人类测定出第一个常染色体基因定位。C带染色质及荧光强度的普通异态性已广泛用于连锁分析,但未提出任何新的定位,本文介绍具有脆性部位的家系的连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常染色体显性高度近视一家系连锁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连锁定位分析,探讨一个中国原发性高度近视家系的致病基因与已报道高度近视相关连锁位点的关系.方法 选择一个连续3代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高度近视家系,选取位于18p11.31,12q21-23,7q36,17q21-23,4q22-27,2q,37.1,7p15.3,15q12-13,10q21.1这9个已报道的常染色体显性高度近视致病基因连锁位点的18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物进行STR基因分型,采用两点法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本家系受累者皆为高度近视,屈光度从-6.00D到-20.00D不等,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分析显示此9个遗传标记位点与该家系致病基因均不连锁,比值比均<-1.结论 该家系存在一个新的致病基因连锁位点,需进一步实施全基因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以确定该家系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相似文献   

12.
非综合征性耳聋一家系的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位1个一级表亲婚配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为分离该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先进行X染色体扫查,排除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可能;随后采用纯合子定位法,进行候选基因分析和常染色体基因组扫查;再对提示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位点所在区域进一步分析,确定致病基因所在区域。结果:确认该家系的非综合征性耳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候选基因分析排除25个已知基因是该家系致病基因的可能,而常染色体扫查提示致病基因位于D17S1293附近,进一步分析将其定位于D17S1850和D17S1818之间5.07cM区域。结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7q11.2-12的D17S1850和D17S1818之间5.07cM区域,是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致病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3.
HGM委员会关于Y染色体遗传组成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Y染色体是由两个在遗传学上明显不同的部分所组成、即拟常染色体区域和Y-或性别特异区域。X、Y染色体之间可以在拟常染色体区域重组,通过重组分析可以绘制该区域的基因图。Y-特异区域在男性减数分裂中作为一个整体分离并编码几个基因,这些基因对性腺分化及男性生育能力是必需的。通过对异常Y染色体的分析已构建出Y-特异区域的缺失图。拟常染色体区域新的基因及探针决定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成分的基因已定  相似文献   

14.
在乳癌中17号染色体的重排或缺失是最常观察到的遗传改变。分子遗传研究提示这条染色体上存在着数个肿瘤抑制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缺失可能是乳腺癌病理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事件,除了位于17p13.1的p53基因以外,乳癌中17号染色体上至少还存在另外3个肿瘤抑制基因。实验证明17p13.3和17q12-qter在乳腺癌中经常发生杂合性丢失(LOH),通过遗传连锁分析已将BRCA-1基因定位于17q21。  相似文献   

15.
从遗传学角度分析,遗传病分基因改变与染色体畸变两种,基因改变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又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等;染色体畸变可分为染色体结构畸变和数目改变。染色体畸变可以通过染色体检查直接观察到,对于基因的改变,虽然有了一些方法,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而有一些性连锁的遗传病的产前诊断,是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的。根据性连锁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通过鉴定胎儿性别决定留取胎儿达到优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一个中国人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全白内障家系的相关致病基因进行定位分析.方法 收集一个先天性全白内障家系中10个成员的外周血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已报道的与先天性白内障相关致病基因附近的微卫星多态性标记进行检测,使用Mlink软件对结果进行连锁分析,最终绘制该家系各成员的单体型图,初步定位致病基因.结果 通过对15个微卫星位点的分析,发现在D21S212位点处存在连锁(最大LOD=1.20,重组率θ=0),进一步检测该位点附近6个微卫星标记,经连锁分析确定致病基因位置.结论 该家系的相关致病基因初步定位于染色体21q11.2-qter,此范围内的CRYAA基因可能为其致病基因.本研究将对遗传性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是人类肌营养不良中最常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累及多个不同器官。通过遗传连锁研究已将DM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上。在致病基因产物不明,又无生化试验能精确识别基因携带者或用于产前诊断的情况下,寻找与DM紧密连锁的重要标记是其主要手段。本文论述了与DM紧密连锁的标记以及以简单序列丛(SSM)作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DM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FAL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及其临床特点。通过微小卫星DNA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确定本病基因定位于21号染色体上。认为发病原因与Cu/TnSoD—1基因突变有关。对寻找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一个常染色体显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家系发病的遗传基础.方法 通过对一个DSPP家系临床检查和家族史调查,连锁分析和DSPP基因的突变检测,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分析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结果 连锁分析发现,该疾病致病基因与微卫星标记D4S1534完全连锁,对位于该区域的DSPP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发现一个新的致病突变(c.49C→T,p.Pro17Ser),该突变位于DSPP基因的第1外显子.该家系所有患者中都检测到了这一致病突变,但家系中的正常个体和100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中未发现这个突变.结论 p.Pro17Ser是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致病基因DSPP的一个新的致病突变.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对牙本质发育不全疾病分子遗传基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经典孟德尔遗传中,亲代双方各贡献1套染色体给子代以便母源和父源编码信息平等表达,哺乳动物中X染色体失活(XCI)和常染色体印迹违反了这个遗传平等法则,在XCI,两个雌性X染色体的1条被沉寂以便使XY和XX个体X连锁的基因剂量等同,在基因组印迹中亲代标记决定胚胎两条常染色体座位的哪1条被表达,虽然XCI和印迹表现不同,现在分子证据显示它们分享很多共同的特征,它们包括顺式控制中心,长距离调节和差异DNA甲基化,也许XCI和印迹最令人感兴趣的1个是它们与非编码和反义RNAs相联,最近的数据也表明两者都迁涉到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相关因子如CTCF,总而言之,证据表明XCI和基因组印迹可能有1个共同的起源,这里我们假定在哺乳动物中X连锁剂量被偿需求是基因组印迹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我们假定印迹最早为了XCI而固定在X染色体上,随后被常染色体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