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治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9年6月,分别采用SPO、PSO、BDBO和PVCR截骨矫治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41例成人患者,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2.72±12.22)岁。评价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20±1.34) h;术中出血量平均(1 800.25±240.50) ml。随访时间(36.72±7.38)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VAS和0DI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身高显著增加(P<0.05),ASIA脊髓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术后Cobb角、SVA和顶椎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后凸畸形矫正率78.56%,所有患者均达至骨性愈合。[结论]后路截骨矫治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评价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普及和对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的认识加深,使得大部分胸腰椎骨折病人获得了正确的初期处理(手术或保守),远期后凸畸形本应该明显减少[1],但事实上,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在国内仍是一个突出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对其临床评估及治疗作一综述。1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原因1.1非手术治疗指征错误目前对于有神经损害的胸腰椎骨折应该手术已成为共识。对于无神经损害的病人,手术的指征主要决定于对稳定性的判断[2~5],后者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这使得部分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了不正…  相似文献   

3.
前路椎管减压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截瘫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前路椎管减压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截瘫宋跃明龚全饶书城牟至善胡云洲李志铭刘浩临床上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并非少见,其治疗效果尚不十分满意。对有骨折块、破碎的椎间盘髓核突入椎管内所致脊髓神经压迫以及经后方椎管减压无效的病例,前路椎管减压术仍不失为一种...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继发脊柱后凸畸形术后患者消化功能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后路改良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治疗的3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50~75岁(62.19±6.79岁),随访12~18个月(13.6±2.1个月)。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和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估患者消化功能,并分别计算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差值(dFDDQL、dGSRS);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计算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差值(dVAS、dODI);在术前及末次随访站立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测量局部后凸畸形角(focal kyphosis,FK),并计算其矫正率;用腹部矢状面在站立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的投影面积间接反应腹腔容积,在术前、末次随访站立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测量腹部矢状面的投影面积,并计算手术前后的差值。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术前、末次随访上述各项结果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后凸矫正率、站立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腹部矢状面面积差值与dFDDQL、dGSRS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消化功能FDDQL评分由术前的(73.72±5.24)%提高至(86.02±5.49)%(P<0.001),GSRS评分由术前的33.94±2.81分降至21.44±3.19分(P<0.001);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47±1.02分降至1.22±0.54分(P<0.001),ODI由术前(79.74±4.89)%下降至(20.09±5.61)%(P<0.001);末次随访时FK由术前的44.01°±7.59°减小至7.98°±1.68°(P<0.001),站立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腹部矢状面面积由术前的152.56±24.87cm2增加至217.24±26.08cm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FDDQL评分与后凸畸形矫正率、手术前后站立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腹部矢状面面积差值成正相关(r=0.542,P=0.001;r=0.738,P=0.001);dGSRS评分与后凸畸形矫正率、手术前后站立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腹部矢状面面积差值成正相关(r=0.623,P<0.001;r=0.772,P<0.001)。结论:改良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能安全、有效地纠正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后凸畸形,并能增加腹腔容积,减轻胃肠卡压,使紊乱的消化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3):2125-2128
[目的]评价经后路侧前方椎间盘切除松解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采用经后路侧前方椎间盘切除松解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8~68岁,平均(50.58±10.09)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学测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未出现重要血管、神经、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中出血量180~400 ml。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5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6.87±0.92)分至末次随访降至(1.48±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指数由术前(67.32±7.80)%至末次随访降至(18.35±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由术前(38.13±3.25)°至末次随访降至(8.03±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提示椎间骨性融合良好、矫正角度保持良好,内置物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路侧前方椎间盘切除松解矫正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限截骨矫形椎弓根固定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12月,两所医院采用有限截骨固定治疗单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以上.其中,术前有神经损害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联合松解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21例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23~61岁,平均37.6岁。均为单节段骨折,角状后凸顶点:T11 1例,T12 7例,L1 8例,L2 5例;后凸Cobb角23°~59°,平均38.6°。均有严重腰背痛症状,术前VAS评分为7.1~10(7.6±2.1)分。9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术前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2例,D级5例;其中4例合并括约肌功能障碍。2例曾行单纯椎板减压手术,10例曾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术前CT显示关节突骨性融合14例,骨折椎体前方有骨赘及骨桥形成16例。均采用一期后前路联合松解、减压、前路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0~310min,平均200min;术中失血量400~1200ml,平均650ml。术中、术后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1.3个月,腰背痛症状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至1.5~2.6(2.1±0.4)分;后凸角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为5°~23°(11.1°±5.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矫正率为71.3%。植骨节段均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4.3个月。9例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8例有不同程度恢复,4例括约肌功能障碍者3例改善。结论:一期后前路联合松解、减压、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骨折伴后凸畸形手术安全,能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楔形截骨治疗创伤后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01-2014-01共22例创伤后胸腰椎骨折脊柱后凸畸形患者采用改良PSO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胸腰区慢性疼痛,VAS评分≥7分,无神经功能障碍。结果 1例术中发生硬膜撕裂,无神经血管损伤。在Cobb角,VAS评分和ODI评分方面,术后两次测量结果较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截骨面均骨性愈合。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楔形截骨矫正创伤后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截骨面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治疗中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04-2017-01收治的中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患者5例,均采用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5例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患者椎体间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落,术后神经根损害刺激症状均消失,未见脊髓损害表现。结论脊柱去松质骨化截骨术应用于中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患者,可有效恢复脊柱高度,防止矫形过度或丢失,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0.
11.
AF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1998年4月以来,采用全椎板减压AF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5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内固定与后路椎体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39例伴有神经受损和后凸畸形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采用前路固定19例,后路椎体截骨20例。前路固定组:平均年龄38.3岁(21~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3个月(2~16个月),术前后凸角平均25.2°(10°~43°)。后路椎体截骨组:平均年龄39.9岁(18~6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6年(2个月~16年),术前后凸角平均27.6°(5°~60°)。结果前路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74min(140~395min),平均出血为994mL(300~2000mL),术后平均后凸角为14.7°(0~35°),平均矫正10.5°(5°~16°)。后路椎体截骨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83min(190~3950min),平均出血为1654mL(800~3800mL),术后平均后凸角为4.4°(-10°~30°),平均矫正23.2°(7°~40°)。所有的不完全神经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都得到改善。结论后路椎体截骨在不增加手术创伤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后凸矫正。  相似文献   

13.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系统(Atlas Fixator System)是一种新的脊柱后路固定材料,它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是一种理想的脊柱后固定器.我科1999年开始应用其治疗胸腰椎骨折18例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经侧后方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后正中入路经侧后方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8年7月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4~68岁,平均42.3岁。均为单椎体爆裂骨折,T111例,T125例,L15例,L23例。按AO脊柱骨折分类:A3型5例,B1型3例,B2型3例,C1型2例,C2型1例。采用ASIA分级:A级3例,B级3例,C级5例,D级2例,E级1例。均行半椎板和椎弓根切除、经硬膜侧后方进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支撑植骨重建椎体前中柱,辅以未减压侧后外侧植骨,全部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通过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CT片和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定和比较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容积、Cobb角、神经功能等变化,对后凸畸形的矫正、伤椎压缩高度的恢复、脊髓神经功能的康复进行评估,并观察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5~5.5h,平均4.0h。出血量800~2600ml,平均1300ml。神经根损伤2例,未经特别处理,3~6个月自行恢复。脑脊液漏1例,经腰大池引流治愈。胸膜损伤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治愈。无血管操作性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8~36个月,平均16.5个月。脊髓功能除3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相邻正常椎体的(42.25±11.87)%,术后即刻为(94.38±3.08)%,末次随访时为(92.87±3.32)%,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椎管容积(CT测量实际椎管容积占正常椎管容积的百分比)术前为(45.63±6.88)%,术后即刻为(95.26±3.31)%,末次随访时为(96.13±2.56)%,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Cobb角术前为(25.64±4.40)°,术后为(5.80±1.14)°;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0°~6°,平均为(8.10±2.65)°,较术前有明显矫正(P<0.05)。末次随访时植骨全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后正中入路经侧后方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椎管容积、脊柱生理屈度和持久的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想福  王兴盛 《中国骨伤》2013,26(7):587-590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采用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植骨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4~55岁,平均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5d,平均3d。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5例,平地滑跌伤7例,交通事故伤20例,重物压砸伤4例。所有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排除病理性骨折,并测量多裂肌与最长肌肌间隙距中线的距离,制定个性化方案,经椎弓根植骨器械采用自制改装套管针(用于椎体成形术)。骨折按AO分型:A1型压缩型骨折33例,A2型劈裂骨折5例,A3型爆裂型骨折18例。56例中16例伴有脊髓损伤。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按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2例,D级9例。术前腰痛Denis分级均为P5。按Frankel分级、腰痛Denis分级对神经功能及腰痛情况进行评估;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价矫正效果。结果: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均超过24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2例,D级4例,E级7例。腰痛Denis分级:P1(无痛)32例,P2(偶有微痛,不需治疗)18例,P3(中度痛,偶服药)6例。伤椎前缘高度由(13.38±4.72)mm增加至(22.18±1.44)mm,Cobb角由(28.39±2.64)°减少至(10.07±3.05)°,术后无断钉、断杆、内固定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结论:Wiltse椎旁入路结合椎弓根植骨应用于胸腰段压缩性骨折,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避免复位后的"蛋壳"椎体。掌握显露途径、制定详细术前计划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佟磊  李华  魏东  刘加元  张姚  王斌 《骨科》2016,7(6):398-402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采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的12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为25~57岁,平均为46.5岁.通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改善情况,并比较胸腰椎椎体后凸Cobb角矫正情况、融合情况、临床疗效等.结果 1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0~232 min,平均为2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0~2400 ml,平均为1600 ml.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硬膜撕裂,予以修补;1例患者术后切口浅表感染,经1周换药后,转归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腰痛VAS评分平均分别为(8.08±1.00)分、(2.25±0.97)分、(1.41±0.51)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椎体后凸Cobb角平均为49.08°±11.79°、13.67°±4.23°、14.50°±3.99°.术后1周、术后1年的VAS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1年与术后1周椎体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经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新春  苗传宝 《中国骨伤》2009,22(7):501-502
自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治疗4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应用钛合金钉板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一种椎弓根钉板系统STB^TM钛合金钉板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复位及固定效果。方法 从1999年10月-2001年1月收治51例腰椎滑脱患者,年龄22~78岁,平均47.5岁;均有腰痛、跛行及下肢麻木,其中男性14例,女性37例。15例为退变性滑脱,均为Ⅰ、Ⅱ度滑脱。36例为峡部裂所致的滑脱,Ⅰ、Ⅱ度滑脱34例,Ⅲ度滑脱2例;单节段33例,双节段3例。43例行腰椎管减压及滑脱节段椎间盘切除,STB^TM钢板内固定术,并椎体间植骨或横突间异体脱钙骨植骨;8例CT或MR未发现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只行STB^TM钢板内固定术及横突间异体脱钙骨植骨。结果 手术操作时间60~120min,出血200~500ml。经过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的定期随访,全部恢复工作或生活,有3例Ⅱ度滑脱手术后仍残留Ⅰ度滑脱;2例Ⅲ度残留Ⅰ度滑脱,其余病例达到解剖复位;腰痛、跛行及下肢麻木症状消失,2例残留骶尾部轻度麻木,但手术后3个月复查麻木消失。结论 STB^TM钛合金钉板系统对腰椎滑脱的复位、固定效果满意,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颅骨钛板成形加后路植骨重建椎板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技巧,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999年3月至2007年4月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同程度神经损伤患者33例,男30例,女3例;年龄21~66岁,平均41岁。受伤部位:T--3例,T129例,L1 16例,L23例,L32例。骨折类型:屈曲型12例,伸展型8例,爆裂型13例。除5例行急诊手术,其余病例发病至手术时间5~12d。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同时行椎板减压后颅骨钛板成形加后路植骨融合重建椎板。25例应用GSS,8例用AF固定。观察术后伤椎管大小、脊柱稳定性、椎体高度的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3例患者经1-3年的随访,平均25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8±21)%恢复至(96±3)%;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14±9)%恢复至(98±2)%;Cobb角由术前平均(26±10)。恢复至术后(2±1)。;伤椎管容积由术前(43±20)%恢复至术后(93±6)%。结论:颅骨钛板成形加后路植骨重建椎板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安全。椎板减压后扩大了椎管,杜绝了继发性椎管狭窄,重建了后柱结构,增加了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唐晶  赵培兴  高宇  赵玉明  万鸣 《中国骨伤》2003,16(8):492-493
1993-2001年采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马尾损伤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