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负性情绪比较,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得分均显著较高(P均〈0.01);而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分均显著较低(P均〈0.01)。糖尿病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6个因子分与SDS、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能对其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寻社会心理因素、个性特征、生活方式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病因学联系。方法 对51例AMI病人和50例正常人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方式定式调查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 AMI病人发作前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占80.39%,AMI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更高(P<0.01),社会支持度更低(P<0.01),有更多的外倾行为和情绪不稳定性格,E.N分更高(P<0.01),在生活方式方面AMI组有更多的饮食偏咸,不饮牛奶,喜食肥肉、猪油、高脂食品,业余生活单调,缺乏锻炼,嗜烟酒,睡眠差或睡眠无规律等(P<0.01)。结论 负性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不良个性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均是AMI的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少年强迫症发病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44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和214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的测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症组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应激总量的得分上均显著较高(P<0.05);强迫症组患者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获得较少社会支持,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青少年强迫症的发病与负性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和缺乏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在难治性抑郁症发病中的相关机制。方法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30例。被试者完成一般情况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采用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应用SPSS10.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结果①难治性抑郁症组EPQ内外向因子分显著低于非难治性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神经质因子分显著高于非难治性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负性事件总分、社交及其他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非难治性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显著低于非难治性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②HAMD总分与负性事件总分、EPQ精神质因子分、神经质因子分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因子分、客观支持因子分、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呈负相关,HAMA总分与EPQ神经质因子、负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与EPQ内外向因子分、社会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呈负相关。③多因素分析结果:负性事件和低社会支持是抑郁的危险因素,EPQ神经质因子是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体验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低下是难治性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应激、社会支持影响难治性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以及121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查,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事件总频度和分值以及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和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因子分、客观支持因子分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事件总分、社会支持利用度、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因素。结论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利用度、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方式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负性生活事件和焦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从全国10个城市抽取7 118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和儿童多维焦虑量表中文版(MASC-C)进行调查,评定中学生的焦虑状态、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值、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并采用路径分析评估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效应.结果 中学男生的焦虑得分低于中学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4,P<0.01),男女生在ASLEC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05).CERQ-C的适应性策略与ASLEC得分、MASC得分成负相关,非适应策略与ASLEC得分、MASC得分成正相关.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中学生生活事件和焦虑症状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中学生的焦虑症状可能和其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相关,而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能有一定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格、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儿童期受虐待与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 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徐州市 3 所高校的 2 420 名大学生,使用焦 虑自评量表(SA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进行评估。采用 Pearson 相关和多重线性 回归分析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的焦虑、抑郁与人格、社会支持、生活事件、虐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儿 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焦虑、抑郁形成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共发放问卷 2 4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 374 份, 有效回收率为 98.1%。结果 2 374 名大学生中,有 929 名(39.1%)在儿童期遭受过虐待。儿童期受 虐待大学生的 BDI 评分、SAS 评分与 PRCA 总分、ASLEC 评分、神经质评分呈正相关(r=0.366~0.632, P< 0.001),与 SSRS 总分、外向性评分、开放性评分、友善性评分和谨慎性评分呈负相关(r=-0.440~ -0.128,P< 0.001)。NEO-FFI-R 各分量表评分、SSRS 总分、ASLEC 评分、PRCA 总分两两之间存在相关 性(r=-0.515~-0.065、0.220~0.456;P< 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受虐待对大学生人格、生活 事件、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有直接影响(P< 0.05);人格对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有直接影响 (P< 0.01);社会支持对生活事件有直接影响(P< 0.01),对焦虑、抑郁无直接影响;生活事件对焦虑、抑 郁有直接影响(P< 0.05)。模型的拟合指数中,卡方 / 自由度为 3.361,简约调整适配度指数为 0.648、简 约调整比较适配指数为 0.712、简约调整规准适配指数为 0.696;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 0.049,适配度 指数为 0.952,调整后适配度指数为 0.930;规准适配指数为 0.925、相对适配指数为 0.900、增量拟合指数 为 0.946、非规准适配指数为 0.928、比较适配指数为 0.946,模型适配度良好。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大学 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在儿童期虐待和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之 间发挥着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自杀未遂妇女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应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和应对方式。方法用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应付方式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56例女性自杀未遂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100名正常女性做比较。结果自杀女性平均年龄较小,自杀的诱发因素主要为家庭争吵、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困难和恋爱问题;服毒是自杀的最常见方式,服毒种类以精神药物类最多(39.74%),其次为有毒制剂(29.49%)。自杀未遂组遭遇生活事件总频数、精神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和紧张值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明显异于对照组(P〈0.01);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杀者有明显的负性生活事件,他们的应对方式存在问题,伴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提示我们应加强应对困难能力的教育,加强和谐社会和家庭的建设,及早处理诱发因素,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关系.方法:30例PSD患者为PSD组,42例脑卒中后无抑郁患者为对照组,以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Barthel指数(BI)为评定工具,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定.结果:PSD组MCMQ的面对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SD组屈服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D组的SS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性干预并加强社会支持可能对防治PSD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病友团队支持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病友团队支持,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康复锻炼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率8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1.21%(P0.01);日常生活自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基本自理率53.03%明显高于对照组27.27%(P0.05)。结论病友团队支持有助于化解脑卒中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增强康复锻炼依从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中毕业生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个人评价问卷(PEI)、自尊量表(SES)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随机抽取的青岛市8所中学的345名初中毕业生进行测查。结果有焦虑情绪者118名,占总调查人数的36.5%,男女两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抑郁情绪者84名,占总调查人数的26.0%,男女两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抑郁组和无抑郁组之间以及有焦虑组和无焦虑组之间的生活事件总分及各因子分、自我评价总分和自尊得分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01)。结论初中毕业生焦虑、抑郁情况严重,不容忽视;改善初中毕业生的成长环境,减少各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对负性生活事件的承受能力和对负性情绪的调控能力,可能是提高初中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脑卒中伴抑郁焦虑的患者16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4周后采用焦虑评价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组疗效、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4周后实验组 HAMD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和生活功能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消除脑卒中伴抑郁焦虑症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的人格特征、在不同情况下采用的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应付方式问卷(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68例脑卒中患者和68名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评.结果 脑卒中组的内外倾向性分(E分)和情绪稳定性分(N分)(11.98±4.79,12.98±4.7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46±4.18,9.60±4.70)(均P<0.01);脑卒中组自责和退避分量表的得分(3.49±1.29,5.68±1.6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17±1.12,4.23±1.27),求助分量表的得分(3.07±2.31)低于正常对照组(5.29±2.03),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脑卒中组社会支持总分(36.68±4.97)、客观支持评分(8.02±2.93)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6.74±2.1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41.22±3.41,9.88±2.76,8.38±1.82),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人格具有外倾性和不稳定性;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脑卒中患者缺乏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对配偶双方的二元应对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10—2021-08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92例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使用二元应对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得分分别为(105.190±17.741)分、(91.180±14.727)分,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发生率为63.01%,焦虑、抑郁和心理弹性得分分别为(50.020±7.608)分、(46.120±9.702)分、(46.740±12.864)分。配偶双方二元应对、患者心理弹性与负性情绪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0.001)。心理弹性在患者二元应对和负性情绪(焦虑、抑郁)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6.93%、19.60%。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夫妻双方二元应对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弹性在配偶双方二元应对与负性情绪之间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医护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和配偶双方二元应对水平,增强心理弹性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以及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作用,为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提供有效措施。方法于2017年1月和3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和烟台市各抽取一所高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60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评定。结果 CES-D与ASLEC评分呈正相关(r=0.271,P0.05),CES-D评分与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0.127、-0.239、-0.215,P均0.05)。主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P0.01);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P0.05或0.01)。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6.
失眠症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失眠症病人的人格特性、负性情绪等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失眠一般情况调查(其中包括影响睡眠相关因素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6例门诊失眠症病人进行调查,与9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失眠组的E分低于正常组,N分、L分高于正常组(P<0.01);②失眠组SAS、SDS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③E分与N、SAS、SDS评分呈负相关,N分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分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SAS与SDS评分呈正相关(P<0.01);④对影响睡眠质量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焦虑、病程、经济状况、轮班制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失眠患者的人格具有内倾性和不稳定性,其负性情绪与人格特征有关,失眠可受病程、经济状况、轮班制、负性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脑梗塞后抑郁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梗塞后抑郁与病前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等工具评定 30例脑梗塞后伴明显抑郁症状的患者 ,并与 30例不伴明显抑郁症状的脑梗塞及 30名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生活刺激总量 ,抑郁组高于非抑郁组 ,非抑郁组高于健康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抑郁组寻求帮助因子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抑郁组的退避因子得分高于非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分 (P <0 .0 1) ;抑郁组的主观支持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高、不适当的应对方式和缺乏社会支持是影响脑梗塞后抑郁症状的重要心理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将250例脑卒中病人分成心理护理组和非心理护理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护理组做心理护理前、后与非心理护理组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脑卒中病人SDS、SAS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P<0.01),心理护理后病人SDS、S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1),与非心理护理组比较SDS、SAS也有显著改善(P<0.05). 结论 对脑卒中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达抗焦虑、抑郁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特点及甲状腺功能与生活事件、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方法:对30例未用药的首发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甲状腺激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水平测定;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事件量表(LES)及自动思维量表(ATQ)进行评定。结果:两组HAMD总分、HAMA总分、ATQ总分、LES负性分及LES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8)。两组FT3、FT4、T3、T4、TSH、Anti-TPO及Anti-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与Anti-TPO及Anti-Tg正相关(r=0.366、0.376;P〈0.05),生活事件总刺激量与Anti-Tg正相关(r=0.370,P〈0.05),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与FT4正相关(r=0.391,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强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社会心理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特点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和正常人进行评定。结果 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EPQ中E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其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较对照组高(P<0.05);SCL-90评定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症诸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P<0.01-0.05)。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在个性方面存在差异,社会心理因素对发病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