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可吸收材料(可吸收张力带加可吸收棒或螺钉)和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在髌骨横断性骨折的修复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可吸收材料替代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的可行性。方法:取8具新鲜髌骨标本(附髌韧带和股四头肌),随机分成2组,制成横断骨折模型,分别用可吸收材料、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测定它们的生物力学性能,骨折端分离1.0mm为固定失效。结果:两种内固定方法均能满足1KN股四头肌收缩力,可吸收材料与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材料具有优越的生物性能和良好的骨折断端稳定性,在髌骨横断性骨折内固定中替代钢丝张力带和克氏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交锁髓内钉是目前国内外应用于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的主流,但其静力性固定特性将有可能导致材料的力学失败,引起相关并发症,基于此,设计了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方法:实验于2006-10/12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①自制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的结构:由锁钉和髓内钉组成,髓内钉的近端增加了2个夹角为60°轴向控制板,轴向控制板正面为梯形,斜角为10°,厚0.8 mm,高度为8 mm。②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与交锁钉生物力学比较:将8对新鲜尸胫骨标本用线锯在胫骨中段制成OTA分类A1型骨折模型,分别用胫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与交锁钉固定,安装在MTS858实验机上,进行抗压缩、弯曲及扭转测试分析,施加的轴向负荷为700 N,测试速度0.1 mm/s;弯曲负荷为300 N,速度0.1 mm/s,扭矩4 Nm,速度0.3 (°)/s。 结果: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压缩应变值明显小于交锁钉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1),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抗的扭转刚度、冠状面和矢状面弯曲刚度与交锁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在抗弯曲和抗扭转方面能达到或接近交锁钉的强度,在抗压缩方面强于交锁钉。说明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能起到动力性固定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是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新型髓内固定器械,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3.
经椎弓根固定是目前能提供三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可靠的脊柱后路内固定,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颈椎椎弓根毗邻结构复杂,螺钉置入风险很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文章从颈椎椎弓根的形态,生物力学性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和固定系统,手术导航,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等不同研究侧面,总结国内外学者在以上相关领域,有关椎弓根固定在下颈椎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认为椎弓根固定虽然有很高风险,但通过术前精确测量椎弓根形态、术中结合各种新辅助技术、配合手感,下颈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的风险将降低,其在临床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固定材料置入在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中的特点。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然后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为内固定材料在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不同类型骨折选取内固定方式也不尽一样。髌骨横型骨折张力带固定的效果已得到公认。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粉碎性骨折不如横行骨折固定确切,且并发症较多;镍钛–聚髌器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其材料的过敏性与致癌性限制了其应用,并且它也无法适用于各种粉碎性骨折;丝线或钢丝环扎可适合各种类型的粉碎性骨折,但是其固定力量不足,金属环扎尚容易产生感染、断裂等并发症。 结论:髌骨粉碎性骨折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适合各种程度粉碎性骨折的材料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对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单纯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或椎间盘切除或单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行均不能彻底完成脊髓减压和脊柱三柱稳定。 目的:探讨下颈椎前路固定联合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正常成人尸体颈椎标本,每具分别制作以下两种模型:①经后路C3~C7单开门和下颈椎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支撑植骨、ORION内固定模型(对照组)。②经后路C3~C7单开门和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及下颈椎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内植骨、ORION内固定模型(实验组)。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移位角度均小于对照组(P < 0.001)。提示:①在生物力学实验中,下颈椎前路固定联合后路经关突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优良,对抗前屈、后伸、左、右旋转的作用力更强,颈椎可获得更可靠的稳定性。②下颈椎前路固定联合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在对抗颈椎前屈运动时力学稳定性更为强大。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有关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尸体标本上,应用现代有限元法进行分析的报道较少。 目的:建立髌骨骨折AO张力带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有限元力学分析。 方法:选择1名成年女性志愿者,行下肢薄层CT扫描,将图像数据导入Mimics 10.01 软件通过Region growing提取右侧髌骨polylines,导入Geomagic studio 10.0建立髌骨几何模型。将髌骨几何模型导入PRO/E 2.0软件中,利用软件中的分割功能模拟髌骨骨折,利用软件中的扫描功能,生成两根折弯的克氏针和环形钢丝,建立三维髌骨骨折AO张力带内固定模型,导入ANSYS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屈膝90°髌股关节作用力600 N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其位移及变形特点。 结果与结论:AO张力带有多向加压作用,及明显对抗股四头肌向上拉应力的作用。提示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生物力学结果相符,建立的髌骨骨折AO张力带内固定有限元模型有效,有助于更全面了解张力带内固定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原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摘要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镍钛合金改性的方法多种多样,目的就是根据镍钛合金的临床使用要求,通过各种方法不断提高镍钛合金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以期在临床上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的:检测口腔医用镍钛合金高级氧化法改性前后,变形链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在材料表面黏附和定植的数量,分析高级氧化法改性对镍钛合金表面微生物黏附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抛光组和改性组放入含有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C型,ATCC25175)和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ATCC76615)的培养基中培养,在24,48,72 h 3个时间点将试件取出,标本原液进行10倍稀释,取稀释液 0.1 mL接种在相应培养基中,48 h后行菌落形成单位计数。 结果与结论:随着时间推移,抛光组和改性组中微生物的黏附量均增高;在同一个时间点,改性组表面微生物的黏附量少于抛光组(P < 0.01)。结果提示在唾液环境中,高级氧化法表面改性能够明显抑制镍钛合金表面对细菌的黏附能力。 关键词:镍钛合金;高级氧化;变形链球菌;白假丝酵母菌;黏附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18  相似文献   

8.
背景: 目前前路中空加压螺钉固定被认为是治疗齿突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目的:比较不同前路内固定螺钉的生物力学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6-03/09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 材料:双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和单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均为钛合金材料,由苏州双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制作。 方法:20具防腐尸体头颈复合体(C0~C3)标本,甲醛浸泡不超过3个月,剔除其肌肉、韧带,取其枢椎标本,制成齿突Ⅱ型骨折模型。实验分为2组,双头螺纹螺钉组和单头螺纹螺钉组分别用双头螺纹和单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固定骨折,每组10例。 主要观察指标:测试两种螺钉的剪切刚度和最大拔出力。 结果:双头螺纹螺钉组的剪切刚度明显高于单头螺纹螺钉组(P < 0.01)。而最大拔出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双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治疗齿突骨折具有更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对于骨质梳松者和手术操作引起钉道扩大的患者,应首选双头螺纹中空加压螺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齿状突切除术后枕骨~颈2内固定及颈1~2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治疗方案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基于前期已构建的带枕骨全颈椎有限元模型,进一步构建齿状突切除模型,继而在齿状突切除模型中分别加载枕骨~颈2内固定及颈1~2内固定构建两种内固定模型,在ABAQUS 6.12.-1软件中计算手术模型各个节段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左右侧屈的活动度及内固定应力情况。结果 齿状突切除术可引起枕骨~颈1后伸及侧弯活动度较正常模型模型增加,均增加超过50%。枕骨~颈2内固定模型及颈1~2内固定模型颈1~2节段的内固定效果基本相同,均可明显限制颈1~2的活动度。枕骨~颈2内固定可明显限制枕骨~颈1节段各方向活动度,使其处于相对固定状态;而颈1~2内固定对枕骨~颈1节段无明显限制作用。结论 齿状突切除后枕骨~颈1节段稳定性存在一定程度下降,而枕骨~颈1内固定会造成枕颈活动度严重下降;对于术前枕骨~颈1节段相对稳定的病人,可仅行颈1~2节段内固定,术后动态复查X线检查严密随访枕骨~颈1节段的稳定性;对于术前枕骨~颈1已经存在畸形或存在不稳定因素(如关节脱位等)的病人,应采用枕颈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非个体化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多,而对个体化假体的生物力学资料尚缺乏。 目的:探讨运用生物力学实验方法观测个体化假体生物力学的优越性。 方法:①实验将经重建及快速成形制造的人个体化钛合金示指掌指关节标本设为个体化假体组;其对侧手标本的示指掌指关节为对照组;取5侧正常人手标本为正常对照组。在个体化假体组掌指关节植入个体化假体;对照组掌指关节植入Swanson假体。②利用CSS-44020试验机来模拟对3组标本分别以50,100,150,200,250,300,350 N施加垂直载荷。③观察相应掌、指骨所受的应变变化,并绘制相应的载荷-应变曲线,观察和对比个体化假体、Swanson假体和正常掌指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 结果与结论:掌、指骨被垂直加压后,所受应变随着载荷加大而逐渐增大,观察各组数据,在实验测试范围内各应变片所测得应变值基本呈正态分布;掌骨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变要大于近节指骨。掌骨与近节指骨的应变变化在300~350 N出现了“平台期”。在压力为50 N时,各组掌、指骨所受的应变没有差别。大于100 N时,对照组与个体化假体、正常对照组应变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个体化假体、正常对照组间应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个体化钛合金假体更符合掌指关节的解剖学形状,也就更符合正常掌指关节的生物力学,因此个体化钛合金假体要优于Swanson假体,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型理想的掌指关节假体。  相似文献   

11.
背景:胫骨骨折后以胫骨骨折髓内钉、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后骨折断端的轴向压缩、弯曲、扭转力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目的:对比观察胫骨轴向控制髓内钉,胫骨接骨钢板及胫骨外固定支架3种内外固定器械置入固定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08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新鲜胫骨标本9对,由白求恩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夹具由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提供;胫骨轴向控制髓内钉为上海浦卫医疗器械厂产品;胫骨接骨板(钢板)为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胫骨外固定支架为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 方法:9对新鲜尸体胫骨,随机分为髓内钉组,接骨板组和外固定支架组,每组3对。以线锯在胫骨中段锯开,制成DAT分类A1型骨折模型,分别以胫骨轴向控制髓内锁钉、钢板、外固定支架固定标本,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3组标本进行轴向压缩实验和弯曲实验,在扭转试验机上进行扭转实验。 主要观察指标:标本承受轴向压缩、弯曲载荷时的位移值和在转矩作用下扭转角度。 结果:髓内钉组轴向压缩,弯曲位移小于接骨板组和外固定支架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髓内钉固定组扭转角度小于接骨板组和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髓内钉内固定胫骨骨折组标本抗弯、抗扭、抗轴向压缩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力学特性。钢板固定组和外固定支架组抗弯和抗轴压缩能力也较强,虽抗扭转能力不如髓内钉组,但也具有较好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锔钉在颅骨凹陷骨折复位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闭合性颅骨凹陷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6例闭合性颅骨凹陷骨折患者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锔钉将复位之凹陷骨折片与正常颅骨固定。结果 随访5-54个月(平均26个月),无骨片移位与下陷、头皮下无积液、无排异反应或炎症,未见腐蚀,X线示复位固定之骨片与周围颅骨密度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病人无精神负担,无不安全感。不影响CT、MR检查。结论 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锔钉固定复位之凹陷骨折骨片可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有机械的回复力,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增强了骨折部位对外力的承受能力,整形效果好,合并症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凹陷骨折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背景:单纯使用克氏针或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桡骨短缩、骨折移位等固定后并发症,尤其在不稳定骨骺骨折情况下。克氏针主要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其骨骺骨折使用相对较少。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90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行固定治疗,在不切开情况下微创闭合复位骨折骨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闭合帮助复位固定骨骺骨折方案。固定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固定后9周及24个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固定后中远期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X射线检查情况。 结果与结论:固定后24个月随访按Cooney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对照组优良率77%,X射线评定优良率63%;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X射线评定优良率为9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两组骨骺骨折患者均获临床骨愈合,腕关节均功能恢复。提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可应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掌倾角及尺偏角,治疗简单,固定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骺畸形愈合并发症少,固定后基本生活学习功能恢复正常,疗效稳定满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跨外固定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14.
背景: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松动、钢板段裂是影响骨折愈合的最常见的原因。镍钛形态记忆合金环抱器由于具有优良的力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低生物蜕变性使其在骨折内固定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目的:比较镍钛形态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移位或粉碎性尺桡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兰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04-04/2009-03收治的尺桡骨中段骨折患者56例,镍钛形态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组26例,重建钢板内固定组30例。所有患者分别在内固定后第1,2,4,6,12个月随访,采用Anderson标准进行前臂功能优良率评定。 结果与结论:与重建钢板相比,镍钛形态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有移位或粉碎性尺桡骨中段骨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P < 0.05),适应证广,内固定后前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两组住院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内固定后骨折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有移位或粉碎性尺桡骨中段骨折的疗效优于重建加压钢板。  相似文献   

15.
背景:随着对后足部生物力学及跟骨骨折认识的深入,其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2/2007-10解放军306医院骨科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52足,钢板置入前CT三维重建对5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分型。按Sander’s分型,分别对Ⅱ型20足,Ⅲ型16足,Ⅳ型1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撬拨结合钢板内固定、局部植骨治疗。结果与结论: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所有患者无深部骨性感染,2例出现钢板置入处切口愈合不良,4例置入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估效果,优38足,良9足,差3足,优良率90%。提示克氏针撬拨复位并钢板置入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年来切开复位内固定成为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是在内固定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螺钉穿入关节内、损伤盆腔内重要血管或神经等严重并发症。 目的:测量髋臼前柱骨折拉力螺钉内固定技术中螺钉的最佳进钉点、角度和长度。 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实验,于2008-06/10在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 材料:取成年男性半骨盆标本20个,制作髋臼前柱系列断面。 方法:在单螺钉技术中,测量进钉点O与坐骨大切迹顶点Q之间的水平距离OP和垂直距离PQ的长度,测量螺钉长度。在双螺钉技术中,分别测量内侧螺钉的进钉点O1和外侧螺钉的进钉点O2与坐骨大切迹顶点Q之间的水平距离O1P1、O2P2和垂直距离P1Q、P2Q的长度,分别测量内侧螺钉和外侧螺钉的长度。测量螺钉矢状面的角度α和冠状面的角度β,将测量数据输入到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髋臼前柱拉力螺钉技术中螺钉的进钉点、角度和长度。 结果:单螺钉技术:OP和PQ的长度分别为(23.5±2.2) mm和(16.8±1.6) mm,螺钉长度为(84.9±4.7) mm。双螺钉技术:O1P1和P1Q的长度分别为(26.3±2.3) mm和(13.6±1.4) mm,内侧螺钉的长度为(69.8±4.1) mm;O2P2长度(20.7±2.1) mm,P2Q长度(20.1±1.8) mm,外侧螺钉的长度(61.2±3.7) mm。α角为(123.4±4.1)°,β角为(62.2±5.8)°。 结论:单螺钉技术螺钉的进钉点位于坐骨大切迹顶点处垂直于后柱内侧缘向外17 mm,再平行于后柱内侧缘向上24 mm,长度约85 mm。双螺钉技术内侧螺钉的进钉点位于坐骨大切迹顶点处垂直于后柱内侧缘向外14 mm,再平行于后柱内侧缘向上26 mm,螺钉长度70 mm。外侧螺钉的进钉点位于坐骨大切迹顶点处垂直于后柱内侧缘向外20 mm,再平行于后柱内侧缘向上21 mm,螺钉长度61 mm。拉力螺钉与后柱内侧缘平行线所成的角度为123°左右,与后柱内侧缘平行线的垂线所成的角度为62°左右。螺钉位置一定要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透视证实。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来LISS-DF钢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访过程出现了近端螺钉松动、退出的现象,这种现象与近端螺钉的单皮质固定是否存在着相关性尚无定论。 目的:探讨LISS-DF钢板近端螺钉单双皮质不同组合方式固定的力学特性。 方法:用185根新鲜羊股骨,造成股骨远端AO33-A3型骨折模型,均采用5孔LISS-DF钢板通过骨折近端螺钉单双皮质不同组合方式固定,分别作拔出、扭转力学实验,寻找理想的固定方式。 结果与结论:骨折远、近端螺钉常规固定4孔,拔出实验显示:骨折近端螺钉第1、3双皮质、2、4双皮质及1、4双皮质固定时,骨折两端的抗拔出力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扭转实验显示:第1、3孔、2、4孔和1、4孔双皮质固定时的抗扭矩值大比较接近,其中1、3孔、2、4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 < 0.05)。提示,采用相同规格的LISS-DF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骨折近端螺钉第1、3孔或2、4孔双皮质组合方式固定时,骨折两端的钢板螺钉固定强度的平衡性好,同时在对抗扭转和抗拔出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合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多认为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的交叉会引起严重的电解蚀损,国内外研究不锈钢和钛合金材料交叉固定骨折多停留在从体外模拟人体体液内环境,或者是从冶金学、化学角度来具体检测金属内植入物有没有蚀损。 目的:尝试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观察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单独和交叉组合固定骨折的电解蚀损情况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9/2008-09在山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及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2只。 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钛板+钛钉组、不锈钢板+不锈钢钉组、钛板+不锈钢钉组、不锈钢板+钛钉组,每组8只。麻醉后在各组新西兰兔一侧胫骨中段处用线锯截骨,按上述不同组合内固定,不做任何外固定。 主要观察指标:在内固定后12,26,39,52周末,检测动物内固定周围软组织炎细胞浸润情况及包膜厚度,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固定周围软组织包膜中细胞增殖核抗原的表达,应用超声骨强度仪测量骨折部位的超声速度,以评价骨折愈合状况。 结果:在内固定后12,26,39,52周,钛板+钛钉组及钛板+不锈钢钉组内固定周围软组织炎性细胞数量及包膜中细胞增殖核抗原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不锈钢板+不锈钢钉组及不锈钢板+钛钉组(P < 0.05),包膜厚度显著小于不锈钢板+不锈钢钉组及不锈钢板+钛钉组(P < 0.05)。钛板+钛钉组与钛板+不锈钢钉组,不锈钢板+不锈钢钉组与不锈钢板+钛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骨折部位的超声速度显示不同组合对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P > 0.05)。 结论:远期生物相容性钛合金组优于不锈钢组,交叉组合与未交叉组合无明显差异,均不影响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以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为中文关键词;以thoracolumbar,fracture,Injury vertebral,Pedicle screws,Internal fixatio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2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让胸腰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提供脊柱的长期稳定;既可有效的使胸腰椎骨折良好复位,牢固固定,又可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减少后凸的形成等内固定并发症;生物力学测试证明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内固定能加强脊柱的稳定性;临床应用表明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在技术操作上是可行的,选择合适、可靠的内固定物及工具,规范、严格地手术操作,不良反应会降低。 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有效方法,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