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功能亢进(脾亢)时,脾脏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及其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20例(脾亢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例(对照组)。术前检测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并收集其手术切除的脾脏,用玻片贴壁法分离培养脾脏MΦ,鸡红细胞吞噬法检测MΦ的吞噬功能。结果 脾脏MΦ吞噬率:脾亢组为(12 6±3 0)%,显著高于对照组(6 9±0 5)%,P<0 01;吞噬指数:脾亢组为0 146±0 035,显著高于对照组0 076±0 008,P<0 0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脾MΦ的吞噬率负相关(r=-0 472,P<0 05),与吞噬指数也呈负相关(r=-0 625,P<0 01);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脾MΦ吞噬率负相关(r=-0 485,P<0 05),与吞噬指数负相关(r=-0 523,P<0 05)。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脾亢脾MΦ吞噬功能增强可能是引起脾亢发生及决定脾亢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肿大脾脏的免疫功能状况及其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静脉血和脾脏组织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表达,目的在于探讨自然调节性T细胞与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时脾脏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调节脾脏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脾脏巨噬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大鼠脾脏巨噬细胞(Mω)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按DEN腹腔注射加慢性间断自由饮用DEN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肝癌肺转移模型,分别在造模的第8、13、16周随机处死大鼠.根据病理结果依次归为为肝硬化组(10只)、肝癌未转移组(10只)、肝癌转移组(10只).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脾脏Mω超微结构.贴壁法分离纯化Mω,应用Vybant吞噬检测试剂盒、噻唑蓝(MTY)比色法、Rat肿瘤坏死因子(TNF)-α Elispot试剂盒、DQTM ovalbumin试剂盒检测脾脏巨噬细胞活力和吞噬、代谢、分泌及抗原旱递功能.结果 Mω超微结构:肝硬化组和肝癌未转移组Mω较正常组Mω表面突起增多,细胞器增多;肝癌转移组Mω表面突起减少,细胞器较少.Mω吞噬指数:与正常对照组(75.6±1.7)比较,肝硬化组(84.7±1.9)升高(P<0.05);肝癌未转移组(89.5±3.1)显著升高(P<0.01);肝癌转移组(36.0±2.6)显著降低(P<0.01).Mω代谢率:与正常对照组(1.48±0.17)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癌未转移组代谢率(1.53±0.15、1.56±0.14)增高(P<0.05),肝癌转移组(1.12±0.29)代谢率降低(P<0.05).TNF-α分泌值与正常对照组(626.6±24.6)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癌末转移组(分别为741.0 4±52.9、1126.2±174.5)升高(P<0.05),肝癌未转移组增高更为显著(P<0.01),肝癌转移组(313.8±50.8)显著降低(P<0.01).抗原呈递阳性细胞比率(%):与正常组(16.45±1.86)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癌未转移组(分别为24.03±1.87、27.95±2.63)显著升高(P<0.01);肝癌转移组(10.46±2.16)显著降低(P<0.01).结论 在肝硬化及肝癌早期,脾脏Mω吞噬、代谢、分泌、抗原呈递功能普遍增强;在肝癌晚期,脾脏Mω吞噬、代谢、分泌、抗原呈递功能普遍减弱.说明脾脏抗肿瘤作用呈双向性和时相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门静脉高压症(PH)脾亢脾和正常脾巨噬细胞(Mφ)中Toll样受体2、4(TLR2、4) mRNA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深入探讨Toll样受体在PH脾亢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手术切除脾脏(12例)为实验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手术切除脾脏(4例)为正常对照组.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脾脏组织Mφ,荧光定量PCR法对Mφ表面Toll样受体2、4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与正常脾脏相比,PH脾亢脾Mφ TLR2、4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TLR2:2.29±0.55 vs 1.06±0.53,P <0.05;TLR4:2.32±0.41 vs 1.01±0.14,P <0.01).结论 PH脾亢脾Mφ TLR2、4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蛋白水平免疫组化的结果一致,进一步支持了"内毒素血症→脾脏Mφ Toll样受体活化→Mφ吞噬破坏血细胞增多"是PH脾亢发生可能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脾脏巨噬细胞在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脾脏巨噬细胞(Mφ)在门静脉高压症(PHT)脾功能亢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比观察正常脾脏和PHT脾脏Mφ的数量、分布、超微结构、Mφ内酸性磷酸酶(ACP)含量以及Mφ吞噬破坏血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脾脏相比,PHT脾内Mφ细胞密度相对减少,Mφ内ACP含量增多,Mφ表面伪足增多、增长,胞内溶酶体数量增多,Mφ吞噬破坏血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脾脏Mφ在PHT脾亢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脏及脾血管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患者(门静脉高压组)及同期行脾切除的外伤脾破裂患者(对照组)手术切除的脾静脉及脾脏标本,比较免疫组化方法染色脾静脉及脾脏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门静脉高压组脾静脉壁VEGF染色更深,阳性细胞数更多,染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68±1.45 vs 1.56±0.73,P0.01),门静脉高压组脾脏组织VEGF染色更深,阳性细胞数更多,染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5.11±1.56 vs 2.19±0.83,P0.01)。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静脉壁及脾脏组织中VEGF高表达,可能是导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及脾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外科治疗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大部切除术、部分脾栓塞术、脾脏射频消融术、脾动脉结扎、远端脾肾分流术等,不同的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都存在不同比率的并发症。同时由于对门静脉高压症时脾脏功能的变化规律认识有限,所以在治疗上脾脏的"切"与"保"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结论对于哪种术式最适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尚无统一定论。  相似文献   

8.
肝炎后肝硬化通常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后者常致脾功能亢进(脾亢).对于同时伴有脾亢的患者,是否联合行脾脏切除,目前尚存在争议.持保脾观点的一方认为,脾切除后会降低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机会和肝肿瘤的发生,同时会增加门静脉系统并发血栓的风险.而主张切脾的一方认为,联合脾切除作为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方法之一,除了能降低门静脉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门静脉高压症(PH)脾脏巨噬细胞(Mφ)游离Ca2+浓度和分布的变化,为深入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脏的变化及评价其免疫功能状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门静脉高压症脾亢患者(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手术切除脾脏(12例)为实验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手术切除脾脏(4例)为正常对照组.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脾脏组织Mφ,使用Ca2+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Mφ,以激光共焦镜显微镜观察Mφ内Ca2+的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Mφ内Ca2+的浓度变化.结果 与正常脾脏相比,PH脾脏Mφ内Ca2+的分布无明显变化,但可见细胞表面有较多的Ca2+荧光染色阳性的伪足样突起;PH脾脏Mφ内Ca2+浓度为明显升高(48.75±2.61 vs 39.92±1.76,P<0.05).结论 PH脾脏Mφ内Ca2+浓度明显升高,进一步说明PH脾脏Mφ处在活化状态,但PH脾脏MφCa2+浓度变化的具体机制,以及这种变化对PH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是否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目前尚不明确。我们对33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前后的免疫功能进行测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门静脉高压症(PH)脾脏内淋巴细胞数量及增殖功能的变化,为深入研究PH时脾脏免疫功能状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12例P脾亢病人的手术切除脾脏作为实验组,4例正常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手术切除脾脏为对照组,称重后分离淋巴细胞,细胞计数板计数,计算淋巴细胞的相对数(每克脾脏组织中的淋巴细胞数)和绝对数(整个脾脏内淋巴细胞总数),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脾脏内淋巴细胞密度和分布,MTT法观察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H脾脏内淋巴细胞的密度降低,分布状况兀明显区别;每克脾脏组织中的淋巴细胞(相对数)显著减少[(0.822±0.157) × 108,对照组(1.174±0.254)×108,P<0.01],但由于重量较正常显著增加(832.6±278.2,对照组211.7±85.6,P<0.01),淋巴细胞的总数(绝对数量)明显增多[(0.685±0.072)×1011,对照组(0.366±0.057)×1011,P<0.01],并且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增强,T细胞(0.022±0.005,对照组0.015 ±0.003,P<0.05),B细胞(0.034±0.006,对照组0.023±0.001,P<0.01).结论 PH脾脏内淋巴细胞密度和相对数量虽然减少,但其绝对数量增多,并且增殖功能增强.从这一角度考虑,PH脾脏可能仍具有免疫功能,但可能处于某种紊乱状态.对PH脾脏免疫功能的确切评价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亢和溶血性贫血脾亢患者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脾切除术后的脾脏标本根据病因分为A组(门静脉高压或肝硬化脾亢),B组(ITP脾亢),C组(溶血性贫血脾亢),D组(外伤性脾破裂对照),每组20例。将标本行HE染色和Mason染色作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HE染色和Mason染色可见A,B,C组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其中A组最严重,D组无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GF-β1在A,B,C组脾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D组(均P<0.05),而A,B,C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亢患者脾组织中存在TGF-β1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其脾脏严重纤维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脾功能亢进恢复情况,分析脾功能亢进恢复不良的原因.方法 分析肝移植前存在脾功能亢进的93例患者,对术后脾功能亢进完全恢复正常的患者(正常组)和脾功能亢进不能完全恢复或不恢复的患者(异常组)进行比较,并对二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小板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脾功能亢进完全恢复的正常组患者为60例(64.5%),脾功能亢进不完全恢复或未恢复的患者为33例(35.5%);正常组新肝期门静脉压力比异常组低(t=5.145;P<0.01);正常组术后脾静脉血流较术前明显增加(t=2.295,P<0.05),而异常组术前术后脾静脉血流没有差异;术后3个月血小板计数与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前脾大小、新肝期门静脉压力和术后脾脏大小有相关性.结论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肝移植术后仍然存在脾功能亢进表现.术后早期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压力下降不明显、脾血流量改善不良、脾脏缩小不明显等可能是导致脾功能恢复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多发并发症,常继发于肝硬化,其主要表现为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腹水,同时亦可引起脾功能亢进.大量临床研究报道,部分性脾栓塞(PSE)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门脉高压症、脾肿大的发病机制,分析了门脉高压与脾脏的血流动力学关系,从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及脾脏与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出发,进一步总结了PSE对脾脏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脾亢脾与正常脾组织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探讨PH脾亢的发生机制和脾亢脾的免疫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正常脾组织取自脾外伤手术切除的脾脏(A组,6例),脾亢脾组织取自PH脾亢患者手术切除的脾脏(B组,14例);无菌取材后提取两组脾组织的蛋白质,)T]RayBio Human Cytokine Array 5.1细胞因子芯片(美国Ray生物技术公司)同时检测两组脾组织79个细胞因子的表达,得到两组细胞因子表达点阵图,用ScanAlyze图像分析软件对两组间的细胞因子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9个细胞因子中,共有26个在两组间的表达呈现明显差异。在PH脾亢脾组织中表达上调的细胞因子共有21个,其中包括与单核细胞趋化和巨噬细胞活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如MCSF、TNF-β、IFN-γ、IL-10和SDF-1/CXCL12等,以及与血管新生、纤维化和组织改建相关的细胞因子如VEGF、TGF-β1、MIF、FGF-9、Flt-3、Ligand和IGFBP-2等。脾亢脾组织表达下调的细胞因子共有5个。结论PH脾亢脾与正常脾组织细胞因子存在明显表达差异,这些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可能是导致PH脾脏的免疫功能变化及脾亢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接受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手术后12 h、24 h、36 h、48 h患者的疼痛评分变化,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营养状况指标、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手术时间(204.57±18.42)min,术中出血量(118.24±19.15)mL;手术后12 h、24 h、36 h、48 h患者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 3.46±0.51)vs (2.92±0.45)vs(2.49±0.37)vs(2.10±0.34),P=0.006];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43±0.69)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97±0.5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10.91±2.37)d。手术后,患者的CD3、CD4/CD8、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AST、ALT、TBIL、TT、PT、APTT与手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手术后,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随访6~40个月,15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80.00%。结论 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良好,且其手术对免疫功能、营养状况、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轻微,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感逐渐减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Splenomegaly and hypersplenism occu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for hypersplenism is surgical removal.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al methods, such as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are alternatives to surgery for hypersplenism. This article gives preliminary findings for a new percutaneous technique in which a narrowed stent is placed in the splenic artery. METHODS: The study focused on 10 patients (eight males and two females) who were treated for hypersplenism.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was performed in six patients (age range, 1-43 years) who were waiting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narrowed stents were placed in four patients (age range, 12-47 years) who had undergone either orthotopic two patients) or heterotopic two patients)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embolization, the splenic artery was catheterized and polyvinyl alcohol particles were infused to the distal branches, reducing blood flow in the spleen by 40% to 50%. In the other cases, a narrowed stent was deployed to the middle portion of the splenic artery. RESULTS: Hypersplenism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in all 10 cases. Compared with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lacement of narrowed stents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frequencies of postintervention fever and pain, shorter hospital stay, and decreased need for antibiotics. In addition to treating hypersplenism, narrowed-stent placement also completely resolved 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 in the two patients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placement of a narrowed stent in the splenic artery is a promising new technique for treating hypersplenism and splenic arterial steal syndrome.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后脾功能亢进(脾亢)的变化,探讨肝移植对脾亢的影响。 方法 收集2年半内接受肝移植手术、符合入选条件的14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各时点的脾脏厚度,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计数, 以及术后门静脉流速的变化规律。 结果 术后血WBC和PLT计数1个月内恢复正常,脾脏厚度术后1个月下降约17%,此后1年内保持稳定;门静脉流速1个月内明显升高,以后逐步缓慢下降;血WBC,PLT,术后门静脉流速等3个指标和脾脏厚度均具有明显相关性。 结论 术后门静脉的高流速归因于脾静脉回流的持续增高;术前WBC和PLT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脾脏体积的增大;术后脾亢的恢复取决于脾脏体积的回复程度。脾亢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时无需行脾脏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脾脏射频消融(RFA)是一种新兴的治疗脾亢的保脾治疗方法。RFA通过局部热效应引起脾脏组织凝固性坏死、周围组织血栓性梗死引起的"旁观者效应"以及热能沉积导致的"残脾实性变"等效应,能够有效的毁损脾脏组织,达到减小脾脏体积、纠正脾亢和保留脾脏生理机能的目的。虽然脾脏RFA治疗脾亢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但影响其疗效的因素较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