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技能训练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个街道、病程在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97例,随机分成为技能训练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技能训练组实施药物治疗和6个月的技能训练.[结果]训练后6个月、12个月,技能训练组大体评定量表(G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精神症状阳性量表(SAPS)、精神症状阴性量表(SAN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与对照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技能训练程式有利于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训练康复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精神科治疗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理行为问卷(SCBQ)、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对2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 1年末观察组BPRS、SDSS、SCBQ 、GWB、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对药物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我管理训练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幸福度、自尊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训练组(n=50)。对照组患者每月随访1次;训练组患者参加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在入组前及训练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同步测定并比较;用自设问卷,于入组前和训练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同步评定并比较。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SDSS、幸福感、自尊程度、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无差异(P>0.05),训练结束后训练组以上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他们的总体幸福感和自尊心,同时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药物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以症状自我管理模式训练、药物自我管理模式训练和认知康复训练的综合护理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服药依从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至2018年2月江苏省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4例,实验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专科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服药依从性和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在6个月时患者服药依从性P<0.05;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在3个月、6个月时患者认知功能P<0.05。认知功能提高后,服药依从性也将提高。要高度重视认知康复训练,认知康复训练的优先级应予提高。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症状自我管理模式训练、药物自我管理模式训练和认知康复训练的综合护理康复训练模式,将对社会、社区和患者家庭产生积极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对降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提高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4个街道社区病程在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组(简称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训练组施以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共12周,随访1年,对照组不参加康复训练,但提供与训练组类似的资料,采用大体评定量表(G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SAPS和SANs),对2组患者分别于3个月末、1年末进行康复状态的评估,并比较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复发情况和再住院情况.结果 与入组时比较,训练组GAS、SDSS、SAPS和SAN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1年内训练组复发率(10%)和再住院率(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和43%).结论 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能够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社交技能,降低复发率,是当前较为有效的精神康复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技能训练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个街道、病程在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97例.随机分成为技能训练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时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技能训练组实施药物治疗和6个月的技能训练。[结果]训练后6个月、12个月.技能动练组大体评定量表(G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精神症状阳性量表(SAPS)、精神症状阴性量表(SAN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与时照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L结论]技能动练程式有利于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魏春香  楚平华  魏贵明 《现代护理》2007,13(9):2367-2369
目的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精神科治疗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训练,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理行为问卷(SCBQ)、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对2组患者进行训练前后康复状态的评估。结果1年末观察组BPRS、SDSS、SCBQ、GWB、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对药物效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训练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幸福度、自尊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8.
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和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生活、人际交往技能及健康教育等。于训练前和训练后8周分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大体评定量表(G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训练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研究组各因子分及总分较训练前下降(P〈0.01),大体评定量表较训练前评分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训练前有显著下降(P〈0.01),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训练前,激惹、精神病性表现、退缩和抑郁因子分低于训练前。结论社会技能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1日~2019年8月1日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外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信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慢性病研究中心制定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结果:出院后1、3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微信群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 program,CDSMP)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闵行区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5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按照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采用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 iedBar thelIndex,MBI)、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qualityoflifescale,SS-QOL)、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Self-Efficac yScale,GSES)评定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前,两组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上下肢FMA评分、MBI评分、SS-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和GSE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上下肢FMA评分、MBI评分、SS-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和GSES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CDSMP干预可提高其康复锻炼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5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系统健康教育,观察1个月。于健康教育前后评定服药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后,入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训练,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1年时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分,及出院1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出院1年BPRS评分、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训练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预防复发和改善预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楚平华  闫景新  魏贵明 《护理研究》2006,20(29):2681-2683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学龄期癫痫患儿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健康教育,但仅研究组实施健康行为训练。在患儿出院6个月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及对药物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除精力状态外,其余因子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行为训练可提高学龄期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药物的服用和保管、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应对、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康复等。出院时与出院后12个月均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生活质量量表(SF-36)、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BPRS)、血压监测及复发率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出院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MMAS-8、SF-36及BPRS评分、血压监测结果、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能改善精神症状及血压状况,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元团队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4例和对照组216例,观察组应用单元团队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模式。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评估干预前、随访6个月时服药依从状况[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服药自我效能量表(MASES)]、自我管理能力(采用高血压自我管理量表)、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结果:随访6月时,观察组轻度、中度患者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1);随访6个月时,两组MMAS-8评分、MASES评分、高血压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及GQOLI-74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0. 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单元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其血压控制效果,并对患者服药依从、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式社区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出院的78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居住地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一般电话随访,干预组接受主动式社区护理干预;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自尊量表(SES)、服药依从性问卷分别于出院第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自尊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出院后3、6个月,干预组WHOQOL-BREF评分、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主动式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出院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和服药依从性,改善其自尊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综合康复训练为基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区康复模式。[方法]选取长期居住于本地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10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中文版(WHO-DASⅡ)评估两组病人家庭和社会功能状态。[结果]社区综合康复训练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WHO-DASⅡ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研究组"理解与交流""四处走动""与他人相处""社会参与"4个分量表分数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综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能力,但尚不能改善病人承担家庭角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增加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两组病人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价病人的病情,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比较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和出院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出院时BPRS评分相当,但观察组在出院6个月、12个月末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TAQ 评分在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末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末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管理技能训练能提高病人服药治疗依从性,对预防复发、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训练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训练。训练3个月,评估两组精神护理观察量表得分及患者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精神药物知识知晓率以及住院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训练后精神护理观察量表总得分、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精神药物知识知晓率、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精神卫生知识及精神药物知识的认识,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同时促进个人自理能力、社会能力和社会兴趣,有利康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管理(CM)联合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研究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CM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MMAS-8)]、生活质量[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自知力[采用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及社会功能[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结果:干预3、6个月后,研究组MMAS-8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SQLS、SAUMD、SSPI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CM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疾病自知力,强化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