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用Apgar评分法诊断新生儿窒息,轻度组患儿54例、重度组49例、正常对照组(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血浆NT-proBNP。结果:窒息组出生3天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出生3天内者的水平;重度窒息组血浆NT-proBNP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窒息组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新生儿窒息血浆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程度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血浆脑利钠肽和血钠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脑利钠肽(BNP)、血钠水平的变化,评价窒息新生儿病情轻重和预后与血浆脑钠肽、血钠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41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及62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出生3日内血浆BNP和血钠水平。结果:轻度窒息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而轻度窒息组血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血钠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P〈0.01)。3日内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浆BNP与血钠水平呈负相关(r=-0.762,P〈0.01)。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浆BNP水平能反映窒息新生儿心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程度、疗效,评价心功能障碍的预后。BNP可能参与和导致了窒息新生儿的低钠血症,并直接和经过低钠介导在新生儿窒息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浆BNP和血钠测定可以作为判断病情、评价疗效、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 1(UCH-L 1)、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义乌復元私立医院2016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66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Apgar评分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3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血清UCH-L 1、GFAP水平,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评分)、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及智力发展指数(MDI)的相关性及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组、轻度组和对照组血清UCH-L 1、GFAP水平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NBNA评分、PDI及MDI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血清UCH-L 1、GFAP水平与NBNA评分、PDI及MDI呈负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UCH-L 1、GFAP截断值分别为0.75 ng/ml和0.59 ng/ml,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有较好诊断价值(P0.05)。结论血清UCH-L 1、GFAP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有较好诊断价值,可作为评估病情及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清神经丝蛋白(NFP)、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关系,为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窒息足月新生儿91例为观察对象,根据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为轻度窒息组40例与重度窒息组51例,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脑损伤组36例和非脑损伤组55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无窒息缺氧史、无神经系统疾病、无宫内感染)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NFP、Nrf2水平,Pearson法分析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NFP、Nrf2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294.939、208.932、286.915,P<0.001),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01);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非脑损伤组(t=12.841、12.539、14.248,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性(r=-0.527、-0.401,P<0.05);血清NFP、Nrf2联合诊断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81.82%,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升高,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有一定相关性,且血清NFP、Nrf2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常彩红  牛德亮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41-2242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能否作为胆红素沉积造成的脑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5例,同时选择15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NSE。结果:血清NSE水平重度高胆红素患儿: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和对照组(P<0.05),而轻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并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显著高于轻、重度组和对照组(P<0.05,P<0.05,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NES显著升高,升高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关,而且早产儿并发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者升高更明显,NSE可以作为胆红素沉积造成的脑损伤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张慧琼  谭建新  敖当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4010-40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内皮素-1(ET-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RIA),动态检测54例HIE患儿与25例对照组新生儿VEGF、ET-1水平;同时对HIE患儿生后7~10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①轻、中、重度HIE患儿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恢复期水平较急性期显著升高,以重度HIE组升高明显(P<0.01)。②轻、中、重度HIE患儿血浆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度HIE患儿恢复期血浆ET-1水平降至正常,而重度HIE组血浆ET-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③NBNA评分<35分组其血浆VEGF、ET-1水平显著高于评分>35分组(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浆VEGF、ET-1水平对临床判断HIE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窒息足月儿出生后1日内血乳酸动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窒息足月儿出生后24 h内血乳酸水平与血糖浓度的动态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59例围生期窒息足月新生儿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4~7分)、重度窒息组(0~3分)和宫内窘迫组(8~10分),1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1、62、4 h采集外周动脉血测定血乳酸和血糖水平,比较各组间数据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及宫内窘迫组患儿在出生后1、6、24 h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1 h和6 h时间点重度窒息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 h,Apgar评分越高则血乳酸值越低,两者之间中度相关(R2=0.454,P0.05)。【结论】血糖水平对于评估足月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不明显。足月窒息新生儿出生后1日内,血乳酸水平与窒息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早期检测血乳酸水平可作为临床判断足月新生儿窒息程度的辅助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2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76例合并HIE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常规对症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38例)和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38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表达水平、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HIE的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在新生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亚低温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新生儿治疗效果、神经行为(NBNA)评分和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S100β水平,并随访12个月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 d、7 d和14 d观察组NBN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NSE及S100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69.48%(P0.05)。结论早期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NBNA评分,降低血清NSE、S100β水平,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新生儿心肌酶谱普遍升高多种原因分析。方法将住院足月患儿49例,按正常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中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分4组对照检测心肌酶谱。结果经过测定,新生儿出生时,由于骨骼肌受到损伤和短暂的缺氧,使其心肌酶谱不同程度的高于正常值,其中窒息患儿的心肌酶显着高于对照组患儿,重度窒息组患儿的心肌酶显着高于中、轻度窒息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心肌酶谱测定能够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评估窒息对新生儿的脑损伤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51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进行行为测定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并与同期因轻度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住院的足月新生儿82例(对照组)的行为测定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窒息组7天NBNA总分36.32±1.28分,14天NBNA总分37.74±1.32分,对照组7天、14天NBNA总分均≥3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15、4.49,均P〈0.05);窒息组BAEP异常率35.29%,对照组BAEP异常率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P〈0.05);轻度窒息组BAEP异常率25.64%,重度窒息组BAEP异常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P〈0.05);窒息组中小于胎龄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发生率69.2%,适于胎龄儿异常率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因此对窒息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可以用来评估脑功能及听力情况,为临床干预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评价早产儿脑发育、脑损伤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并经NBNA评分的早产儿397例,分为高危异常表现组(HRAN组)206例、高危正常表现组(HRN组)108例、“正常”组(N组)83例,比较三组NBNA评分及NBNA评分与发育商(DQ)的关系。结果 三组早产儿的NBNA评分随评分日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增幅随胎龄增加呈递减趋势,各组NBNA评分增加幅度依次为HRN组、N组、HRAN组(P<0.05)。校正胎龄<37周时,HRAN组、HRN组、N组NBNA评分均<36分;校正胎龄≥37周时,HRAN组评分<36分,HRN组评分>36分,N组评分>37分。校正胎龄37周NBNA评分≤35分早产儿的智力发育落后比例高于NBNA评分>35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BNA评分可用于反映早产儿脑发育状况及发展规律,并与神经发育预后有关,连续性评分对评价早产儿脑损伤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和头颅磁共振(MRI)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符合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2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入院后采用NBNA评分及进行头颅MRI扫描,分析MRI结果。对照组(n=20)为正常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比较两组NBNA评分。对MRI异常组6月龄时进行复查。结果 观察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20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9例MRI信号异常,11例未见苍白球、丘脑信号改变,MRI异常组NBNA评分低于MRI正常组。在6月龄时复查MRI均未见异常信号。结论 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诊断过程中采用头颅MRI扫描具有重要作用, NBNA评分可以联合头颅MRI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薇  周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5):639-641
目的:探讨窒息复苏后SIRS与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999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NICU收治的符合SIRS诊断标准有重度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52例(SIRS组),另取同期NICU中不伴SIRS的重度窒息复苏后足月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非SIRS组)。所有患儿在生后72h内收集SIRS所需资料;并于生后24h内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生后72h左右进行HIE的临床分度;7~10d行头颅CT检查并分度;12~14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并统计各组病死率。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比例显著增加(χ2=6.4792,P<0.05),病死率也明显增加(χ2=14.7713,P<0.001)。非SIRS组与SIRS组比较,前者危重病例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后者(χ2=8.7917,P<0.01),前者的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后者(χ2=11.0318,P<0.001)。SIRS组重度HI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IRS组(χ2=18.5320,P<0.01)。存活者NBNA评分<35分者所占比例SIRS组显著高于非SIRS组(χ2=4.3905,P<0.05)。CT检查脑白质低密度分布呈中、重度改变者所占比例SIRS组亦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4.6316,P<0.05)。结论:在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SIRS的发生与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疾病的演变及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危重病例所占比例及病死率也明显增加。SIRS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窒息缺氧对脑的损伤程度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 BNP)与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8例脓毒症患者,按严重程度分成重度和轻度两组,检测患者血浆中PCT、 NT pro BNP及cTnT水平,并统计患者的死亡结局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浆PCT、NT pro BNP、cTnT水平与其死亡情况的关系。结果重度脓毒症组患者血浆中PCT、NT pro BNP、cTnT水平均高于轻度脓毒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为10.53%,低于重度脓毒症患者(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PCT、NT pro BNP与cTn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相关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 与NT pro BNP呈正相关(rs=0.337,P<0.05),NT pro BNP与cTnT之间也呈正相关(rs=0.456,P=0.001),而PCT与cTnT无显著相关。 预后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NT pro BNP、cTnT水平均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并且对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好的判别作用,与独立指标相比,当三个指标组合时对预后判别能力更好。结论联合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浆PCT、NP pro BNP与cTnT水平可评估脓毒症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并初步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周荣娟  周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06-1608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78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9例,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GM1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生后6h内)应用GM1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惊厥的发生和病死率,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CT分度和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GM1治疗组惊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vs56.41%,χ2=4.2233,P<0.05);前者重度HIE(包括头颅CT脑白质低密度呈中、重度改变者)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后者(P<0.05);生后7~8d和12~14d的行为神经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GM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45.95%vs75.86%,χ2=4.8451,P<0.05;29.73%vs58.62%,χ2=4.4357,P<0.05);GM1治疗组的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5.13%vs25.64%,χ2=4.8258,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GM1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并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亚低温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7,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14天检测血浆脑钠肽;治疗第14天判断疗效。结果两组入院当天血浆脑钠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亚低温组治疗第3,14天血浆脑钠肽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153.47±32.01)ng/L比(187.45±40.21)n矶和(111.02±38.27)ng/L比(139.71±29.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局部亚低温组治疗第7,14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13.84.4±6.00)分比(16.59±4.62)分和(9.23±4.48)分比(13.02±6.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亚低温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0.0%(27/30)比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降低血浆脑钠肽浓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血清总胆红素动态变化与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1月-2011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足月窒息新生儿58例(窒息组)和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对照组),窒息组中轻度窒息33例,重度窒息25例,检测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3、5、7 d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出生后1、3、5、7 d,三组血清TBIL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各时间点血清TBIL浓度组间比较,重度窒息组在1 d时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之后3、5、7 d时均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TBIL浓度变化趋势与CT正常组相似,组间比较,出生后3、5、7 d时脑损伤组新生儿的血清TBIL浓度均明显低于CT正常组(P〈0.05)。结论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对预测窒息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 在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意义。方法: 将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 同时每例在出生后1 ~7d、12 ~14d、26~28d分别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生后1~7d治疗组和对照组NBNA值分别为33 .3±8 .83、32. 7±7. 34, 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出生后26 ~28d治疗组和对照组NBNA值分别为39. 03±2 .92、37. 72±2. 91, 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1周内两组NBNA值<35分与>35分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26~28d两组NBNA值<35分与>35分的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减轻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后遗症, 改善预后, NBNA对高压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