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涉及染色体、免疫、内分泌、生殖道微环境等多个方面。随着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不断深入,基因多态性对复发性流产的影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叶酸是DNA合成的重要原料,在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的改变会导致叶酸合成减少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使复发性流产的发生风险增高。此外,细胞因子及相关受体、性激素及相关受体以及血栓形成因素的相关基因发生基因多态性改变时,都会引起相应产物水平的升高或降低,打破体内原有的平衡,导致复发性流产。综述基因多态性在复发性流产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流产(RPL)是育龄期妇女中一种常见导致不育的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孕早期连续发生3次及其以上次数的自然流产。引起RPL的病因涉及许多方面,具体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对RPL研究的深入,发现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RPL的发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染色体异常中的编码HCG表达的基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基因(CGB)多态性可能与RPL有关。CGB5和CGB8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拷贝数变异等可能导致HCG分泌异常引起流产,也有研究显示CGB5、CGB8启动子中的碱基变异可能降低流产的风险。临床上适当补充HCG可以用于治疗RPL,但现有研究并不多,还需要大样本量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通常定义为连续2次或2次以上发生在妊娠20周之前或胎儿体重500g的妊娠产物或胎儿丢失[1]。大约5%育龄女性可发生,且随流产次数增加,复发风险增加。病因错综复杂,主要包括胚胎因素、遗传、解剖、内分泌、感染、血栓前状态、免疫、环境因素等。据报道,一半以上胚胎流产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2]。随着染色体基因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流产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在临床上是指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1],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0.5%~2.0%.该病病因极其复杂,除染色体、内分泌、感染、内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等原因外,仍有40%~50%的患者病因至今未明[2].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流产夫妇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与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对有复发性自然流产史的112对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12对夫妇中有20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检出率8.9%。其中平衡易位4例,复杂易位1例,臂间倒位8例,Y染色体变异6例,占2.7%;常染色体变异1例。结论:复发性流产夫妇任何一方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均可引起流产等不良妊娠,9号染色体倒位和Y染色体变异与早期流产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留取早期URSA患者33例(早期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29例(对照组)的绒毛组织,提取基因组DNA,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两组间差异.结果:①两组的HLA-C1、HLA-C2基因在绒毛组织中呈不平衡表达,均以HLA-C1基因占明显优势.早期URSA组HLA-C1基因频率(66.67%)与对照组(8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7);早期URSA组HLA-C2基因频率(33.33%)高于对照组(19.07%)(P=0.007).②在早期URSA组中HLA-C1/C2基因型(66.67%)占明显优势;对照组中HLA-C1/C1基因型占明显优势(65.52%);早期URSA组的HLA-C1/C1和HLA-C1/C2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01).结论:早期URSA患者HLA-C1/C1基因型频率降低、HLA-C1/C2基因型增加,导致单倍型HLA-C1频率降低,HLA-C2基因频率升高,HLA-C1、HLA-C2失衡可能与早期URSA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染色体异常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73例,其中52例清宫术后新鲜绒毛组织同时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高通量测序(NGS)检测;21例因自然流产或药物流产后绒毛组织行NGS检测,其父母均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52例清宫术后绒毛染色体核型正常37例,数目异常15例;NGS检测正常14例(26.9%),数目异常7例,数目异常且存在拷贝数变异(CNV)7例,仅存在CNV10 Mb的重复或缺失24例;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5,XO,NGS结果为正常。21例自然流产后绒毛仅行NGS患者中,数目异常5例,CNV10 Mb的重复或缺失2例,正常14例。73例患者中,父方染色体均正常,母方染色体异常4例(5.5%),其中2例染色体平衡易位者胚胎染色体分别为14-三体合并CNV和7-三体,1例染色体平衡易位和1例10号染色体长臂内倒位者胚胎染色体正常。(2)73例患者中,年龄≥35岁者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76.7%,23/30)高于年龄35岁者(53.5%,23/43)(P=0.044)。自然流产3次者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73.3%,33/45)高于自然流产≥4次者(46.4%,13/28)(P=0.021);排除胚胎染色体异常因素后,自然流产≥4次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60.0%,9/15)高于自然流产3次者(8.3%,1/12)(P=0.006)。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可检测染色体微粒缺失,高龄是引起复发性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自然流产≥4次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活化蛋白C抵抗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活化蛋白C抵抗(APC-R)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 用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基础的APC-R方法。检测40例已产非孕妇女(对照组),55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实验组)APC-R的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APC-R阳性率为5%,实验组为26%,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仅有两次流产者和有3次以上流产者的APC-R阳性率分别为23%和29%,两者比较,差异无显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流产与自身抗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林其德  周涵春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11):674-677,T040
对24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多项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自身抗体阳性45例,总阳性率为18.4%(45/245)。其中抗磷脂抗体阳性33例(13.5%),抗核抗体阳性17例(6.9%),抗可抽提核抗原(ENA)抗体阳性7例(2.9%)。对19例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除抗ENA抗体阳性患者(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均采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每日5mg)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6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基因(ESR2)的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URSA女性85例作为研究组,另根据研究组受试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学历等基线资料匹配选择85例我院体检健康的有2次及以上的成功怀孕且活产的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在月经周期的2~3天取各受试者的肘静脉血5 ml,比较两组妇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和雌二醇(E_2)的血清水平,同时检测ESR2基因的rs1256049、rs4986938和rs1256030位点多态性,分析ESR2各基因位点多态性及其与激素水平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妇女FSH和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妇女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妇女的rs1256049、rs4986938、rs1256030位点的各基因型频率及不同位点与各基因型(野生型、杂合型、纯合型)血清FSH、E2和LH的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妇女中仅rs4986938位点与rs1256030位点多态性呈正相关(r=0.38,P=0.00),研究组妇女中仅rs1256049位点与rs4986938位点的多态性之间呈负相关(r=-0.17,P=0.02)。结论:ESR2的多态性与URSA之间无明显关系。三个位点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在两组中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是否与URSA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复发性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诊治并成功行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自然流产患者235例,根据自然流产次数分为复发性流产组(125例)和偶发性流产组(110例)。比较两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和类型的差异,不同流产次数的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复发性流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偶发性自然流产组(47.2%vs 70.9%,P<0.05)。复发性流产组中三体占异常染色体的66.1%(39/59),显著高于偶发性流产组(44.8%,35/78)(P<0.05)。随着自然流产次数的增加,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6,P=0.004)。复发性流产组中,年龄≥35岁者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者(60.9%vs39.2%,P<0.05)。偶发性自然流产组中,年龄≥35岁者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年龄<35岁者(88.9%vs 62.2%,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引起复发性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降低。无论是复发性流产还是偶发性流产,高龄均是引起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方法仍是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母胎免疫失调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调节性T细胞(Tregs)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T细胞亚群。研究认为,Tregs可能参与了母体接受同种异源体(胚胎)这一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并能协助胎儿躲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Tregs功能失调可能引起母体对胎儿的免疫排斥,最终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有大约40%~50%复发性流产(RSA)病因不明,研究发现其与遗传学有显著相关性。了解遗传学研究进展,为寻找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提供新的思路,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梅毒螺旋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和细小病毒B19等多种微生物以及Q热、登革热、莱姆病和疟疾等罕见感染均可能引起散发性流产,但至今尚无确切证据说明这些感染可导致复发性流产,治疗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未能预防流产,在复发性流产评价中无需常规进行病原体筛查。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L-12B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山东潍坊地区汉族育龄期妇女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83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孕妇和90例正常孕妇IL-12B基因的启动子区的多态位点,并分析IL-12B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结果:IL-12B的启动子区检测到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671G/T和-405G/T)。2个SNPs紧密连锁,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URSA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分析显示,-671T/-405G频率在URSA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5和0.41,URSA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孕妇IL-12B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多态性变异,其中-671G/T和-405G/T构成的单体型-671T/-405G可能与URSA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对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的研究,始于1961年,由Penrose和Delhanty进行流产胎儿的组织培养,发现了三倍体.此后有很多的报告确认染色体异常成为自然流产的重大原因.1.早期流产的染色体异常:1966年WHO关于流产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资料为19.4%,Hamerton等(1971年)报道只有18.0%看到染色体异常.而1973~1979年Therkelsen等7篇报道共检查4,212例竟有2,121例染色体异常,平均异常率占50.4%,范围在46~61%之间.根据Carr的报告妊娠不满90天的自然流产有40%,90天以上不满121天的有25%,超过121天的有5%,即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染色体异常的频率在逐渐减少.相反,从受精起到着床前后有79%,在胎龄4周以前有75%的染色  相似文献   

18.
自然流产的原因在胎儿方面可因染色体异常或胎儿发育过程异常而发生。在母体方面可因子宫异常(分化、发育异常及肿瘤)、内分泌异常、全身发热性疾患、代谢循环异常而发生。因染色体异常而流产者于1961年Penrose及Delhanty首次报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羊水染色体多态性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产前诊断染色体多态性的临床处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960例高危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经培养后制备染色体核型并进行分析,诊断为染色体多态性的胎儿,其父母接受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并对1岁龄婴儿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3960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共检出多态性核型116例,其中114例多态性核型来自于父母其中一方,仅1例9qh-和1例22ps+为新生变异。随访发现110例胎儿孕中晚期及出生后1岁以内,未见明显生长发育异常;1例inv(9)于孕29+2周不明原因胎死宫内;1例新生9qh-胎儿,孕晚期B超发现胎儿头围、腹围较实际孕周小2周,出生8个月后随访身高、体重及运动协调能力发育较同龄儿稍低;另一例新生变异22ps+,孕期及出生后随访未见明显异常;4例失访,妊娠结局未知。结论:具有明确遗传来源的染色体多态性变异可参照其父辈的身体智力发育情况予以判断其妊娠结局,新发生的胎儿多态性变异对其妊娠结局及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影响的具体机制及对应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