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照DVT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进行DVT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相关健康教育。2周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绝对卧床依从性及DVT疾病相关知识评分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绝对卧床依从性及DVT疾病相关知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强DVT急性期患者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及DVT疾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医护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功能锻炼对内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患者180例,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9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指导其行下肢功能锻炼, 对照组功能锻炼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 观察组行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功能锻炼指导, 比较两组健康信念、DVT预防知晓率、功能锻炼依从率、DVT发生率、护理纠纷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DVT预防知晓率、功能锻炼依从率、患者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DVT发生率、护理纠纷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内科住院患者健康信念水平及下肢功能锻炼依从性, 从而有效预防内科住院患者DVT发生率,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敏  潘巧儿 《护理学报》2003,10(6):41-42
对94例(102髋)全髋置换术后患进行护理总结,认为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通过力学方法对患进行周期性充气压力,早期行下肢被动及主动的功能锻炼,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行THR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术前、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系统功能锻炼(术前评估危险因素,重点进行术前健康宣教,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对2组DVT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DVT 1例,血栓发生率为2.3%,对照组发生DVT 9例,血栓发生率为2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预防THR患者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早期功能锻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预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623例有可能发生DVT危险的患者,术后24 h内开始功能锻炼,并循序渐进.结果:DVT的发生率比往年降低了87.3%.结论: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623例有可能发生DVT危险的患者,术后24 h内开始功能锻炼,并循序渐进。结果:DVT的发生率比往年降低了87.3%。结论: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杜绍吟 《全科护理》2013,11(6):516-517
探讨功能锻炼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通过对42例病人实施阶段性功能锻炼,未发现一例DVT,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阶段性功能锻炼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98例择期行全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行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健康教育,另外49例患者为观察组,行知信行健康教育方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VT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发生1例DVT(2.04%),而对照组出现6例(12.24%),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干预。方法:对2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风险评估,进行术前干预、术后病情观察、功能锻炼、药物及机械预防等措施。结果:通过有效预防,22例患者仅1例发生DVT。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40例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实验组术后当日即行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1周开始功能锻炼.术后1、4、7 d时对2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经过7 d治疗,出现DVT,实验组1例、对照组5例(5%,25%,P<0.05);患肢肿胀程度,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轻(P<0.05).结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减少DVT的发生率及患肢的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60例DVT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坚持运动、心理调整等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显著促进DVT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后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5例下肢手术后发生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彩色多普勒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手术后小腿出现疼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早出现并具有很高诊断价值的临床特点。手术后肢体加压包扎是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结论:下肢手术后出现小腿后侧疼痛时应考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明确诊断。对高危患者围手术期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DVT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14.55%(P0.05)。观察组术后2周及4周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时间为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预防下肢DVT形成,缩短恢复时间,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早期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收集关于早期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的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进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相似文献   

16.
刘霞  陆云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8):567-569
文章针对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归纳了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对其发病率、危险因素、机械预防方法、化学预防方法及护理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的主要进展,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防栓操对脊椎后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脊椎后路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防栓操练习,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临床功能、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栓操能有效预防脊椎后路患者DVT的形成,促进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计划单的制订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照医疗及护理路径、查阅文献、专家审定等方法制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计划单,将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住我院骨科病区的未应用计划单的868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住我院骨科病区的应用计划单的880例围手术期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应用计划单前后患者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认知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血栓发生率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考核得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认知程度、满意度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掌握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的护理计划单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知识认知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提升了护理人员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循环驱动仪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88例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循环驱动仪治疗为循环驱动仪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为传统干预组。术后4~7d行患侧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疗效经字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循环驱动仪组疗效优于传统干预组。结论循环驱动仪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按照住院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观察组患者Lysholm(85.5±12.8)及Lysholm不稳评分(19.1±2.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5±12.2)、(12.9±2.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妇科盆腔手术后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