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对开放甲状腺手术术后切口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370例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刀组)190例,对照组(电刀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炎性反应及肿胀程度、术后切口渗出量、切口疼痛评分、愈合时间、长度、愈合等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切口炎性反应及肿胀程度、切口渗出量、切口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4.53±0.94)d、切口长度(4.31±0.90)cm、切口愈合等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38.54±4.76)min、住院时间(3.61±0.79)d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7.35±3.52)ml少于对照组(26.28±3.3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9.84±0.46)亦高于对照组(93.50±6.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P<0.05)。结论超声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能够明显减轻手术后切口炎性反应及肿胀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渗出量,减低切口疼痛程度,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使用超声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优于传统组使用电刀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对开放甲状腺手术术后切口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370例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超声刀组)190例,对照组(电刀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炎性反应及肿胀程度、术后切口渗出量、切口疼痛评分、愈合时间、长度、愈合等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切口炎性反应及肿胀程度、切口渗出量、切口疼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4.53±0.94)d、切口长度(4.31±0.90)cm、切口愈合等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38.54±4.76)min、住院时间(3.61±0.79)d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7.35±3.52)ml少于对照组(26.28±3.3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9.84±0.46)亦高于对照组(93.50±6.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P<0.05)。结论超声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能够明显减轻手术后切口炎性反应及肿胀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渗出量,减低切口疼痛程度,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使用超声刀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优于传统组使用电刀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层可拆线式腹壁切口缝合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5例急诊及择期开腹手术患者,根据床位随机分为三组:A组(167例)采用分层可拆线式缝合技术缝合腹壁切口,B组(109例)全部采用丝线分层间断式缝合腹壁切口,C组(89例)采用可吸收缝线分层连续缝合腹壁切口深部层次,皮肤、皮下采用丝线一层间断缝合.比较不同方法缝合的腹壁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三组术后需药物止痛及切口裂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线结反应、切口感染、切口窦道、切口疝发生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分层可拆线式腹壁切口缝合方法简单,能根据病情变化对切口愈合的影响个体化适时拆线,及时消除切口愈合后组织内残留缝线造成的不良影响,切口愈合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于不同部位及类型腹壁切口缝合的需要,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35-336
目的探讨组织胶水用于剖宫产手术皮肤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采取常规缝合方式)与观察组(n=60,切口表面涂组织胶水),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均采用耻骨上横切口,长约6~13 cm。观察两组的产后切口愈合情况、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复查情况。结果产后5 d,观察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产后1 d,观察组的疼痛0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5.12±0.2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11±0.5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1个月,观察组的疤痕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头有结节或疤痕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皮肤缝合时使用组织胶水,能够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预防性治疗产妇会阴侧切缝合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以指导提升产妇临床预后。方法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行顺产分娩且会阴侧切缝合术产妇8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6例与对照组4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手术缝合后将珍珠粉均匀撒布于切口缝合处;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程度及会阴切口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45%、2.29%(P<0.05);两组愈合程度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1、2、3d切口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缝合后给予珍珠粉预防治疗会阴侧切缝合术后切口感染,临床疗效确切,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在会阴侧切后会阴美容缝合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2月自然分娩且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80例,随即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进行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2组会阴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可明显减轻产妇会阴切开术后会阴部疼痛,且切口愈合好,能改善产妇产后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皮下间断缝合法在妇产科下腹壁横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2月施行首次开腹手术病例1 350例,完全随机选择200例,根据皮肤层及皮下脂肪层缝合方式不同,分为皮下间断缝合组100例,皮内连续缝合组100例,监测两组皮肤及皮下脂肪层缝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42 d切口瘢痕大小、切口愈合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皮下间断缝合组缝合时间[(3.8±1.3)min]与皮内连续缝合组[(5.9±1.1)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2,P0.05)。切口愈合不良率皮下间断缝合组2%,皮内连线缝合组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P0.05)。结论妇产科下腹壁横切口采用皮下间断缝合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切口瘢痕呈线性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减张缝合的理想方式。方法:归纳经腹直肌切口及腹正中切口并行切口减张缝合的病例共161例,缝合方式为四种:A.传统全层间断减张缝合法;B.全层间断水平褥式(U形)减张缝合法;C.抗菌微乔线间断埋藏式内减张缝合法+丝线常规分层缝合关腹;D.抗菌微乔线间断埋藏式内减张缝合法+抗菌微乔线常规分层缝合筋膜关腹。按切口裂开率、甲级愈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组甲级愈合率优于前A组及D组,P<0.05。D组与B组在甲级愈合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出现1例较严重的皮肤及软组织坏死;B组甲级愈合率优于A组,P<0.05;C组+D组的甲级愈合率高于A组+B组。各组在切口裂开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层间断水平褥式减张缝合法切口并发症出现率低于传统全层间断减张缝合,但需注意缝合间距及张力,避免局部组织坏死。抗菌微乔埋藏式内减张缝合法切口并发症出现率低,并且免除了术后拆除减张线的工作步骤;切口全应用抗菌微乔线关腹法(除皮肤外)进一步减少了线头反应、慢性窦道形成的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缝合方式对剖宫产初产妇切口愈合和血清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1月行剖宫产的417例初产妇,根据剖宫产缝合方式分为单层组(200例)和双层组(217例)。单层组采用单层缝合法,双层组采用双层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缝合时间,缝合成本,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口不良反应,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满意度。结果单层组患者缝合时间、缝合成本、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双层组(均P<0.05)。术后第3天和术后1个月,单层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双层组(均P<0.05)。单层组切口愈合不良的例数、瘢痕憩室发生率、瘢痕憩室肌层厚度、瘢痕憩室容积均显著低于双层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层组产妇对治疗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双层组(P<0.05)。结论单层缝合更有利于产妇切口恢复,疼痛感更低,可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和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风险,提高产妇对治疗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会阴切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100名,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会阴切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对照组行常规缝合法.比较两组切口的疼痛、肿胀、裂开及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会阴切口疼痛、肿胀、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临床愈合结果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间断不拆线缝合法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横切口皮内不同缝合方法对皮肤愈合的影响。方法:用皮内"抽芯"式缝皮法对900例(研究组)腹式横切口皮肤进行缝合,均利用小型三角针和1号丝线,与普通的间断外缝合(对照组b),可吸收或华丽康内缝合(对照组a)进行比较。结果:皮内"抽芯"缝皮法在1~2min内完成,术后疼痛轻,855例未要求应用镇痛剂,占95.00%,全部甲级愈合,无皮下硬结,术后2个月、6个月随访900例,切口愈合疤痕纤细,与皮肤皱褶一致,无缝线的异物反应及排斥问题。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皮下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b,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抽芯"式缝皮法简单、省时,术后疼痛轻,缩短住院时间,费用低,切口愈合好,无缝线的异物反应及排斥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进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21例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肿胀护理、疼痛护理、伤口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61例患者有56例切口14天愈合,4例切口局部对合差,经治疗1月内愈合,1例伤口不愈,为异体骨排斥引起;对照组60例患者有39例切口14天愈合,15例患者切口局部对合差,经治疗1月内愈合,6例患者伤口局部皮肤坏死,术后2个月愈合。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跟骨骨折术后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无针缝合器闭合妇科手术切口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开腹妇科手术(子宫全切术、附件区良性肿瘤手术、开腹探察术等)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无针缝合器闭合手术切口皮肤,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线缝合切口皮肤,两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麻醉方式基本相同,比较两组两组缝合切口皮肤时间、皮肤伤口平均瘢痕宽度(术后2月)、术后住院天数、切口一期愈合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无针缝合器缝合切口皮肤时间、住院天数、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2.56±0.87)s、(5.11±0.28)d、(0.22±0.13)cm,传统针线缝合切口皮肤时间、住院天数、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5.91±1.78)s、(6.13±1.82)d、(1.36±1.4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一期愈合率均为99.0%,相比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65±1.55)分及满意人数57(57.0%),对照组满意度评分(6.33±1.54)分及满意人数35(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不满意人数25(25.0%)高于观察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针缝合器闭合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能缩短缝合切口皮肤时间;明显减少皮肤伤口瘢痕宽度,且伤口一期甲级愈合率高,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改进缝合材料缝合腹壁皮肤纵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使用免打结双向锯齿缝合线(quill线)缝合腹壁纵切口的8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传统缝合线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缝合切口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切口甲级愈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缝线反应、皮下硬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quill缝合线缝合腹壁纵切口,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腹壁不留针眼,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无线结反应,患者疼痛轻,加之不拆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手术中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切口的影响。方法:选择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粉碎性骨折SandersⅢ型45例,全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严格掌握手术时机,术中注重操作技巧,术后进行伤口护理。结果:45例经治疗后43例甲级愈合,占95.6%,2例出现局部皮缘坏死,占4.4%。结论:选择最佳手术时间,术中避免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通畅伤口引流,严谨术后伤口的处理可以降低皮肤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肢创面修复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本院40例2017年2月~2018年1月四肢创面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负压封闭引流术组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组则采取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术组、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组疗效;四肢创面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时间、持续镇痛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创面VAS评分、创面白细胞计数;二次手术实施率。结果: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组疗效、四肢创面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时间、持续镇痛时间、创面VAS评分、创面白细胞计数相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术组更好,P<0.05。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组二次手术实施率低于负压封闭引流术组,P<0.05。结论: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四肢创面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炎症和缓解疼痛,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减少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与阴式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竹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4例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子宫切开取胚术的28例为腹腔镜组(A组),行经阴道子宫切开取胚术的26例为阴式手术组(B组),术后定期复查至术后6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现阴道异常流血、发生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指标比较,A组数据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查瘢痕肌层厚度比较,A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较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且术后发生阴道异常流血、切口憩室形成的比例低,瘢痕愈合更好,更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2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61例。A组采用安珂微创旋切术,B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疼痛情况、满意度。随访1年,观察术区吸收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及VAS评分较低(P均<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区吸收时间短于B组(P<0.05)。结论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式手术横切口不同缝合方法对皮肤愈合的影响。方法 :用改良式缝皮法对 2 0 0例腹式横切口皮肤缝合。结果 :缝皮在 1~ 2 min内完成 ,术后疼痛轻 ,188例未要求用镇痛剂 ,占 94% ,全部甲级愈合 ,无皮下硬结 ,术后随访 180例 ,切口愈合疤痕纤细 ,与皮肤皱折一致。结论 :改良缝皮法简单、省时 ,术后疼痛轻 ,缩短住院时间 ,切口愈合好。  相似文献   

20.
曹俊霞 《药物与人》2014,(2S):57-58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结果:治疗组的侧切伤口的愈合时间短,创面干燥,对照组的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创面较湿润,易发生感染。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济安舒能适时运用于会阴侧切口的护理,有镇痛、消炎、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