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在美国居首位。近年由于高脂饮食和低运动量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EC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约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及激素治疗。虽然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但是影像学检查可以术前了解子宫肌层浸润、子宫颈间质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高危情况,从而帮助诊疗方案的制定,也可以进行放化疗疗效评估、术后监测和随访,从而提高患者预后。文章对CT、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磁共振显像(PET-CT/MRI)不同影像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及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5.
6.
7.
8.
目的探讨子宫结合带(uterine junction zone,UJZ)变化与早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对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01-06—2005—10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UJZ的影像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JZ出现中断40/46例(86.96%),中断范围长度不一,其中≤5mm18例,〉5~10mm16例,≥10mm6例;UJZ未见中断6例。结论UJZ的完整性是评估早期子宫内膜癌有无肌层侵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10.
11.
电视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早期病变特点及诊断性刮宫与宫腔镜下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宫腔镜高度疑诊子宫内膜癌者,分别采用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下活检,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宫腔镜高度疑诊子宫内膜癌19例,宫腔镜下活检经病理确诊18例,镜下诊断与病理吻合率为94.74%,其中5例为无临床症状且B超检查正常者。经诊断性刮宫确诊者9例,检出率为50%,漏诊率50%(9/18)。结论: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宫腔镜下活检明显优于诊断性刮宫,尤其对早期微小的局限型子宫内膜癌病灶;诊断性刮宫和B超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帮助,但不能作为排除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癌(EC)的深部(≥50%)肌层浸润(DMI)和宫颈间质浸润(CSI)的诊断准确度。方法 选取5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或服用激素替代疗法期间不定期阴道失血的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理结果作为EC诊断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和MRI评估DMI和CSI诊断结果。结果 53例EC患者病理结果中,子宫内膜样组织学类型占比75%(40/53),其中良好至中度分化(1级或2级)占比95%(38/40);DMI发生率为43%(53/53)、CSI发生率为17%(9/53),FIGO 1或2期为77%(41/53)。经阴道超声与MRI诊断DMI及CSI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和MRI术前诊断DMI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评价:其中经阴道超声术前诊断DMI Kappa值为0.438,经MRI术前诊断DMI Kappa值为0.584;经阴道超声和MRI术前诊断CSI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评价:其中经阴道超声术前诊断CSI Kappa值为0.769,经MRI术前诊断CSI Kappa值为0.790。... 相似文献
13.
田玉玲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4,(1)
作者对37例组织学证实的子宫内膜癌妇女,在全麻下子宫切除术前活检针(pipelle)快速获取的子宫内膜标本进行检测,并与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进行比较。 活检针由聚丙烯制成,呈空芯,长约23.5cm,顶端钝圆,内外径分别为2.6mm和3.1mm,操作时将活检针送至宫底回抽针芯并同时旋转,利用腔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夏恩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4):199-201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近年有所上升 ,发病年龄有推迟的趋势。宫腔镜检查直接检视和活检和病理学检查是筛查高危人群 ,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先兆的最佳方法。1 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1 适应证 ①异常子宫出血 ;②异常声像图所见 ;③不育症与计划生育问题 ;④激素替代或应用三苯氧胺所致子宫内膜的生理或特殊改变。1.2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 ,下为相对禁忌证。①盆腔感染 ;②多量子宫出血 ;③想继续妊娠者 ;④近期子宫穿孔 ;⑤宫腔过度狭小或宫颈过硬 ,难以扩张者 ;⑥患有严重内科疾患 ,难…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配合,可对诊断起到互补作用。术前磁共振成像能辅助内膜癌诊断及分期。确诊则依靠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学、内膜取样及血清标志物的发展有望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4月至1999年2月206例具有临床症状伴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行宫腔镜检查病列。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可疑癌37例(18.0%),经病理证实为癌者22例(10.7%),19例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宫颈管受侵4例,未受侵15例,与之相比,手术前宫镜诊断符合率为94.7%。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15例,阴性13例,阳性1例,可疑1例。206例中经病理证实I~Ⅲ级非典型增生12例,而宫腔镜下诊断为可疑癌4例,增生4例,正常或萎缩子宫内膜3例,内膜结核1例。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观病灶,准确活检,适用于早期诊断,同时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提高宫颈管受侵与否的诊断率,但是宫腔镜下难以区别各类型子宫内膜增生性质。 相似文献
18.
杜文芳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76,(4)
宫腔内和阴道内置镭已广泛用于术前治疗宫内膜腺癌,但亦有单纯应用手术治疗得到同样疗效的报道,因而导致有关术前放疗价值问题的争论,尤其是宫内及阴道内放疗剂量并不是以控制肿瘤向宫旁组织扩散或改善存活率。本文报道1958—1966年同手术治疗140例宫内膜腺癌的结果,并根据临床和病理所见,总结术后易于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时给予放疗。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我国常见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E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子宫、双附件切除及选择性盆/腹腔淋巴结清除.但EC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育龄期妇女,部分患者有生育要求.目前绝大多数指南或专家共识认为:患者年龄≤40岁,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