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苏娟萍教授认为,该病病位主要在脾、胃,且与肝、肺有关,以脾虚胃逆为本、肝肺失调为标,治疗时应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为主,辅以疏肝泄热、降肺泄浊。治疗时应注意寒热补泻,以平为期,注重通降,肺胃同治,最终达到脾胃同调、肝肺同治、标本兼顾的目的。该文总结苏娟萍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位在肺胃,与肝、脾、肾相关,辨治过程中当以气机失调为中心环节,围绕"肺胃气逆、胃失和降、肺失清肃"这一基本病机,治以宣肺止咳、和降肺胃为主,辅以疏肝调木、温中纳肾。文章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中医脏腑相关病机特点进行阐述,探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肺胃相关理论着手,探讨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中医病机及其治疗,提出肺胃肝三脏气机失调,升降失司,肺失宣肃,为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的基本病机。病邪从热化为酸,胃液上犯于肺,是其关键病理过程。脏腑病机与胃、脾、肝、肺有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均可加用左金丸。  相似文献   

4.
姜程帆  彭君伟  陈江 《河南中医》2020,40(8):1159-1162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肝(胆)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郁日久,化火生热,胃热上泛食管,发展为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治当平肝扶胃,采用抑木扶土法,以"苦辛泄降,少佐酸味"为遣药原则,采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化裁治疗。脾不升清,胃(浊)气挟热上逆,发为胃食管反流病。故调和阴阳,祛其寒热偏盛,使脾升胃降,气机调畅,应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思路之一。吴门医家对脾胃升降失常的治疗各具特色,薛己治脾,以升为主,遵循李东垣"大升阳气"之法,以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之虚,升下陷之清阳;叶天士调胃,以降为先,遵循张仲景"急下存阴"法,创立"胃阴学说"。胃食管反流病与肺脏有一定关联,肺主肃降,助胃使浊阴下降,肺胃不和,胃气上逆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之一。当降肺降胃,用药以"轻剂清降,以及苦辛寒开肺"为原则。吴门医家着眼于全身气机升降平衡,论证了脾升胃降和肝升肺降对维持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升降治法中既疏肝肃肺,又善补胃阴,调和脾阳胃阴。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胃与食管,病因与脏腑气机升降密切相关,临床主要病机为脾胃升降失调,肝肺不调,心肾不交等,且阳虚、土湿、水寒也是其重要发病因素。故在临床上以调节脏腑气机、和阴阳为主要原则,升脾降胃、升肝肃肺、交通心肾为主要方法,结合温阳化气,温通行气,进而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以咳而兼呕为主症者命名为胃咳。在中国知网上分别按照"篇名、关键词、全文"检索"胃咳",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5篇,并对其证型分布及用药功效、药向、归经做了统计分析,总结出肺胃气逆、肝胃气逆、肝胃郁热等17种证型,基本病机为肺胃气逆,病位主要涉及肺胃肝脾等脏腑,病性为本虚标实,治法以祛邪补虚,理气降逆为要,并从排名前10位的药物中提取出六君子汤,作为治疗胃咳基本方。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在其治疗上有理想的效果。梳理近5年关于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方面的文献,着重从中医病机这一维度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中医药运用。目前,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病机及中医药治疗主要有三方面认识。一为脾胃升降论,脾胃升降失衡,当升不升,当降不降。临床多选用六君子汤加减。二为肝胃关系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则肝胃不和;胆腑疏泄失常,木郁土壅,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临床选用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加减。三为气机失调相关脏腑论,气机升降失常是其根本病机,肝、胃、肺、肾多脏腑失衡导致气机逆乱、清浊不分。临床多选用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加减。  相似文献   

8.
陈月  刘绍能 《江苏中医药》2021,53(10):65-67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科常见病,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食管与胃,与脾、肝、肺、肠等脏腑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和胃降逆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我们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生理特性,提出五大治疗方法:和胃降逆、健脾益气助降、疏肝理气助降、宣肃肺气助降、理气通腑助降.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深度剖析肝、胃与肺的内在联系,以及肝胃失和,气机逆乱,以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咳之机理。遵循“咳不止于肺,亦不离乎于肺”,从肝胃着手,以“疏肝和胃,降逆止咳”为基本治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述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依据及运用方法。方法:结合历代中医文献,及临床实际应用效果,辨析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提出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根本病机是胃气上逆,以往治疗多从肝胃着手,以疏肝和胃降逆为大法,但易反复。笔者认为肺有调节一身之气的作用,从肺论治一者可以直达病所,粛降胃气;一者可以开肝气升发之道路使肝气调达,不致横逆犯胃。结论: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依据坚实可靠,临床指导有确切疗效,从肺论治最终可以使人体全身之气调畅,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的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病位在胃脘,病机多为气机升降失司,胃失和降、胃失所养。胃肺在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临床治疗胃疾,若顾及于肺,则往往可以提高疗效。胃肺同治则是根据胃肺的生理特点,采用降逆、滋养的方法进行辨治。  相似文献   

1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临床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中医辨治GERC,从气机升降理论出发,指出气机升降逆乱导致胃气上逆,肺失肃降为其根本病机,而阴亏不能养阳,导致脾虚痰生,气机阻滞,肺失宣降为次要病机,其本在肝、脾、胃,其标在肺,治以调畅气机、疏肝和胃、健脾理气、肃肺降逆为主,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消化科门诊就诊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和食管黏膜、口腔咽喉、气道等组织的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西医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复发率高达70%~80%。中医认为该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的病机。肝升肺降促进脾运胃纳及脾胃的升降,从而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病机除了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外,与肝肺升降失调亦有密切关系。辨证应以肝、胃、肺、脾、胆关系为重点,强调从"气"论治该病。此外中医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看病的同时更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标本同治,彻底治愈该病,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最为常见类型,其病机为肝胆失于疏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在食管、胃,与肺、肝、脾关系密切.笔者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本病,从整体入手,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从病因病机的认识、辨治经验(疏肝健脾和胃、清肝泄火益胃、镇肝降逆化痰、柔肝益气活血)等论述葛健文教授从肝论治胃食管反流病。指出:从肝论治,综合调理,立意明确,切中病机。  相似文献   

16.
多娜 《天津中医药》2011,28(6):445-446
1 胃失和降为发病基础王长洪主任认为食管为胃之系,为胃气所主,通过其蠕动功能将食物推进胃中,传化物而不藏,与胃同属六腑的范畴.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食管乃胃之门户,胃土受病,食管亦受影响.反流的形成,首先责之于胃的通降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反顺为逆,胃气上逆,《临证指南医案》中述:"胃宜降则和……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升降失调,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清浊相干,形成反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中说:"酸者,肝木之味也……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若平素性情急躁或抑郁,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机不畅,横逆犯胃,胃浊上逆,亦成反流.肝升肺降可促进脾运胃纳,使胃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肝气不升,肺失肃降,也会影响脾升胃降功能,致痰气阻隔,上逆于咽,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17.
肝脾肺失调在胃动力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峰  刘梅君  王舂平  薛兴存 《光明中医》2008,23(12):1884-1885
通过分析肝脾肺在胃动力生理中的重要作用,阐明胃动力障碍性疾病形成的病因,肝脾肺在病理形成中的不同作用,通过实验研究及文献引证进一步阐述。认为脾胃失调是胃动力障碍形成的病理基础。肝郁气滞,肺失宣降,升降失调是胃动力障碍的主要病机。情志和素质因素在本病的致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以《黄帝内经》中关于胃咳的论述为依据,结合作者临床实践,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进行阐述。认为胃咳系肺系外之内伤咳嗽,基本病机是脾胃内伤、胃失和降、肺胃气逆。临床上常可分为痰浊内阻、痰气交阻、胃阴亏虚、脾胃气虚、脾胃湿热、瘀热互结6种证型。临证以和降胃气为基本治法,并配合祛痰化浊、行气散结、滋养胃阴、健脾益气、清化湿热、通络泄热合用降胃止咳6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凌湘力教授临证中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多由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而至胃失和降所引发,其病位在胃、食管,亦与肝脾相关。凌教授在诊治上注重四诊合参,分清主次,恪守病机,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中医归属于“胃咳”范畴。其病机可概括为胃失和降、肺气上逆。苏日克主任从肺胃相关论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