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神经科急症,是一种持续的癫痫发作为特征的病理状况。因其具有高致残、致死率,一旦患者出现症状需紧急抢救治疗,癫痫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seizures and statusepilepticus,S&SE)为主要病因和并发症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 unit,ICU)患者占ICU总数3.3%,其中病死率为30%。死亡的直接原因包括脑缺血缺氧、脑水肿、脑疝、进行性血压下降和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通过对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进行急救护理,总结了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0年间14例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实施全面的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系统性整体护理下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抢救成功率95%以上,无1例发展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结论 系统全面的有效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及患儿康复效果,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光明  施海雁 《华西医学》2002,17(1):111-112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作者近年来收治 2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例 1,女性 ,12岁 ,因反复性、发作性意识模糊 2天来我院诊治。病程中患儿缺少自发性语言 ,定向力障碍 ,不能坚持正常上学 ,唤之可单音节回答问题。但无抽搐 ,既往有失神癫痫史 ,曾断续服用中药丸子及丙戊酸钠 (未测过血药浓度 )。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心肺腹无阳性体征 ,神经系统克氏征、巴氏征阴性。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脑电图 :示两半球基本电活动变慢 (6~7Hzθ活动为主 )全脑持续性 3Hz棘—慢波发放。诊断为典型失神性癫痫持续状态 ,给予静推安定后正规服用丙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额叶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和脑电图特点。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3例额叶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和视频脑电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 发作时的临床表现既有相似之处(均表现有意识损害, 认知功能障碍, 不伴有惊厥发作)又有各自特点。同步脑电图示发作起源于额部但波型各不相同, 分别为棘慢复合波节律、慢波节律和尖波节律。虽然即刻结局良好:2例患者发作被静脉注射地西泮中止, 另1例持续40 h后自然停止。但随访证实3例患者均反复发作, 作为部分性发作一线抗癫痫药物的卡马西平疗效不佳。  结论  额叶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组临床和脑电图表现复杂多样具有特征性的综合征, 及时行发作期脑电图检查是诊断的关键。卡马西平治疗可能反应欠佳。  相似文献   

5.
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救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翠秧  王晋荣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900-1901
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eneeralized con-vulsive status epolepticus,GCSE)是临床最常见、最危险的癫痫持续状态,其定义为反复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在两次发作之间意识障碍不恢复或者是长时间的全身性惊厥发作[1].若不及时救治、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永久性脑损害,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我院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对21例GCSE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继发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内科急症之一,糖尿病及其伴随的严重代谢紊乱所诱发者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2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77岁,因“全身抽搐、神智不清、尿失禁3h余”入院。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史20余年,长期“激素”治疗;有高血压病10余年;反复四肢水肿史6年;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小儿CSE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登记建立数据库的方法,前瞻性观察于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及广州市儿童医院急诊及住院的CSE患者,按1993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用X~2检验、秩和检验及logistic分析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纳入本组169例患者,其中农村92例(54.4%).首要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1例(42.0%),其次为停或减用抗癫痫药、脑出血.农村的患儿治疗前抽搐时间较城市的患儿抽搐时间长(P<0.01),接受治疗前持续时间与预后有关(P<0.01),总持续时间与预后有关(P<0.01),死亡率为14.2%.Logistic回归分析示,来源地、治疗前持续时间、呼吸抑制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农村的患儿是CSE主要人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首要的病因.CSE总时间及治疗前CSE时间是影响死亡率及致残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技术对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神经内科诊治的癫痫患者14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记录NCSE检出情况。记录常规VEEG特征与α波、β波与θ波的绝对功率和相对功率等指标。结果在142例患者中,VEEG共检测出NCSE 45例,检出率为31.7%。NCSE患者的棘/尖-慢复合波、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弥漫性慢波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CSE患者(P0.05)。NCSE患者的α波、β波的绝对功率与相对功率都高于非NCSE患者(P0.05),两组θ波的绝对功率与相对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SE患者的上界、下界VEEG对数值显著高于非NCSE患者(P0.05),两组带宽对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监测技术中的VEEG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反映脑功能的变化,从而早期检出NCSE。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和改进CSE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202例CS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评估CSE死亡及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CSE患者中死亡32例(15. 8%)。多因素分析提示发作后昏迷,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机械通气,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是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发作后昏迷,并发肺炎、呼吸衰竭、酸中毒是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远期症状性病因与短期死亡呈负相关。癫痫病史与功能恶化呈负相关。结论影响CSE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发作后昏迷、并发症、机械通气、RSE与预后不良相关;远期症状性病因、癫痫病史与CSE较好结局相关。同时及早识别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时院前干预,加强气道管理对改善CSE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程录像脑电图监测在诊治儿童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配合。方法采用的录像脑电图是日本光电9200k型,根据国际10-20系统定位法安装头皮盘状电极,监测时间为24~48 h左右,做好监测前、监测中及监测后的护理配合。监测前做好头皮准备;饮食、药物及穿衣的管理;监测病床安全设置;患儿上肢穿刺留置针;备好心电监护仪等急救物品;备无菌治疗盘并用20 m 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18 m L加氯硝西泮2 m L。监测中做好心理护理;电极线安装及执行诱发试验;观察发作前的先兆;即刻治疗药物评价配合;抗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及抗癫痫治疗的护理;药物不良反应预防;脑保护护理;减少仪器对脑电图干扰。监测后继续抗癫痫治疗,定期复诊。结果 3例患儿静脉推注氯硝西泮后,临床发作停止或好转,脑电图异常节律可恢复正常。结论怀疑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通过长程录像脑电图监测患儿发作期脑电图,及时静脉推注氯硝西泮评价,护理配合到位,可以明确患儿诊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监护系统的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而普通病房的医疗方式和仪器设备已不能适应重症病人的医疗要求。因此,许多医院根据原有的医疗技术特点和拥有监护系  相似文献   

12.
自从60年代开展重症监护病房以来,重症病人的诊疗与护理质量不断提高,降低了重危病人的死亡率。1971年Safer氏提出“重危监护医学”,这是一门新兴的医学科学,并相继创办了重危监护医学杂志又成立了有关学会。1975年,北京朝阳医院做了开展重症心肺疾病监护,降低了死亡率的报导,国内各地也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外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及其分布情况。 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重症监护室病房进行环境采样,包括物医务人员手及工作服、各类医疗设备物体表面、病房环境物体表面等,共计316份,计算菌落总数,鉴定微生物种类。结果 分离出各类菌落总数32株,大多分布于工作人员工作服、诊疗仪器、床单元、共用物品及水龙头等处。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是医院感染管理和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的重要隐患,应加强ICU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有效保证ICU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身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重症监护病房(ICU)可以集中医院的技术力量和物质力量为重症患者提供有力的抢救、治疗和护理,[1]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恢复健康提供了保证。ICU的护士面临工作任务和压力等不同于普通病房的护士,为了解她们的心身健康状态与普通病房护士的差异,作者对此方面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普通病房(非ICU)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为临床经验性抗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7—2019年1151株血培养阳性标本,按菌株来源科室分为ICU组(406株)和非ICU组(745株),对两组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病原菌和耐药数据进行统计。结果ICU组主要分离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2.9%)、大肠埃希菌(19.2%)和鲍曼不动杆菌(9.6%),非ICU组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2.1%)、肺炎克雷伯菌(18.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8%)。ICU组和非ICU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氨曲南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高,为60.3%~98.7%。除复方磺胺甲■唑外,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显著低于非ICU组。除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唑外,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60%。ICU组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所...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拔管相关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及后果,为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5年1月1日-2007年4月31日我们对安徽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带管患者1752例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52例中发生非计划拔管26例,发生率1.48%;其中经口插管占84.63%;脱管后重新置管18例,占69.23%。结论非计划拔管是气管插管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对患者紧张烦躁期间的镇静存在认识的误区,约束肢体不应该作为减少非计划拔管的保证措施;应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的指导与培训,可减少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真菌是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病原菌,在ICU内深部真菌感染严重威胁危重患者的生存,因此有必要对ICU病房内真菌感染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现对本院ICU收治的42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调查对象: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并有实  相似文献   

18.
ICU综合征的概念:该综合征是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出现的各种精神症状,但其概念尚未统一。1966年Mckegney提出:“综合治疗的精神症状是伴随医学进展而出现的新疾病”,并报告了一名白内障术后在ICU内出现谵妄症状的80岁女患者,称之为“增加性重症综合征”,后来称之为ICU综合征。 早期ICU收治的均为手术后患者,其中多数为心脏切开手术患者,其后是以内、外科等急诊为主,ICU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仅收治心脏切开手术患者,而且收治各类患者。ICU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也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对NICU中111例合并院内感染的患者,根据感染部位采取痰、中段尿、血等标本进行菌落培养、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分离出22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菌43.8%,阳性(G )菌42.4%,真菌13.8%。G-菌顺位:大肠埃希菌37.8%,鲍曼不动杆菌23.5%,肺炎克雷伯菌16.3%,铜绿假单胞菌10.2%;G 菌顺位:金黄色葡萄球菌69.5%,屎肠球菌17.9%。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1.5%。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G 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大多数G-菌对亚胺培南仍有较高敏感性。结论: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株,临床上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呼吸力学的监测指标队对双腔气管导管定位的意义。方法:18例开胸手术的病人常规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除常规监测外,在平卧位、侧卧位监测气道峰压(peak)、胸肺顺应性(CT),并分别记录用纤维支气管镜调整导管位置前、后的双肺通气(DLV)和健肺通气 (OLV) 时的气道峰压(peak)、胸肺顺应性(CT)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双腔气管导管位置正常时,平卧位单肺通气比双肺通气peak升高,CT降低(p<0.05),双肺通气时,侧卧位与平卧位相比peak升高,CT降低(p<0.05);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异常时,无论双肺通气还是单肺通气,气道峰压俊升高,胸肺顺应性降低(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准确对双腔气管导管定位;Peak监测能早期发现对双腔气管导管位置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