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水平手法劈核治疗老年性硬核白内障摘出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89例(89眼)老年性白内障摘出手术,核硬度Ⅲ级至Ⅳ级行水平手法劈核,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内观察视力、角膜散光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周视力≥0.5者63眼(70.78%),0.8—1.0者18眼(20.22%)。角膜平均散光度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眼出现后囊破裂(3.37%),无术后感染或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水平手法劈核用于硬核白内障摘出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高龄硬核白内障的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2例高龄患者104眼硬核白内障施行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与同期81例高龄患者103眼硬核白内障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比,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种手术时间、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丢失率,以及术后视力。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丢失率和术后视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硬核白内障适宜行改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预劈核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硬核晶状体的超声乳化手术220例(290眼),其中Ⅲ级核184眼,Ⅳ级核106眼,分别随机分为A组(预劈核组)和B组(常规劈核组)。观察两组术后视力、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角膜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Ⅲ级核者术后视力以及其他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核者术中超声乳化所用时间及术后1周内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核的预劈开技术对于Ⅳ级核白内障能较好地维持前房稳定性,因而降低了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机率,提高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与超声劈核后手法娩核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的初步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手术技巧。方法对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患者32例(40只眼)随机分组,观察组20只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劈核后手法娩核,对照组20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碎核,两组均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比两组术后视力、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等。结果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角膜内皮减少数量低于对照组。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劈核后手法娩核治疗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更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8例(68只眼)硬核白内障通过6mm小切口用劈核器碎核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称非超声乳组);随机抽取32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简称超乳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5,非超乳组50只眼(78.09%);超乳组26只眼(81.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术后散光均较小。非超乳组主要并发症为:可逆性角膜内皮混浊,后囊膜破裂。结论:硬核白内障用劈核器碎核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创伤小,技术难度小,费用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碎核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160只眼)白内障患,随机分成两组,乳化分核组72例(80只眼),手法劈核组74例(80只眼),行上方巩膜反收状或角膜缘切口,分别采用乳化分核及手法劈核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同时植入丙烯酸酯类三片式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随诊3-12个月,乳化分核组术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矫正视力>0.5分别为72.3%,80.6%,88.2%和90.2%,手法劈核组术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矫正视力<0.5分别为73.8%,81.2%,89.8%和92.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乳化分核组与手法核组平均超声能量时间分别为45.7″和1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而种碎核方法效果差异无显性,对于IV级以上硬核,采用手法劈核方法可减少超声能量,缩短手术时间,从而明显降低了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4例(587眼)硬核白内障表麻下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结果术后第l天视力〉10.05者562眼(95.74%),≥0.3者536眼(91.31%)。术后第7天视力≥0.05者585眼,脱盲率99.66%;≥0.3者558眼,脱残率95.06%。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硬核白内障安全性高、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对硬核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效果。方法作角膜缘后反眉弓5.5mm巩膜隧道切口,采用晶状体硬核手法碎核技术对70例(70眼)白内障摘出,并植入折叠式或PMMA人工晶状体。结果 69眼成功完成手法碎核,劈核器对力不均造成晶状体2眼翻转致后囊破裂。术后1周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92.86%,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23±0.75)D。结论反眉弓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法碎核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需特殊设备,简便易行,其效果可与超声乳化术媲美,可有效地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早期获得良好的视力,降低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9.
劈核刀的研制及在硬核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劈核刀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7例(27眼)硬核白内障(Ⅲ—Ⅴ级核)用自行研制的劈核刀进行手术。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3者15眼(55.56%),术后1周视力≥0.3者22 眼.(81.48%)。角膜散光与传统的囊外摘出术相比明显减少。结论 自研制的劈核刀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操作方便,手术效果满意,设备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
刘畅  张瑞君  张薇  李栋 《国际眼科杂志》2005,5(6):1180-1182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切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意义。 方法:Ⅳ级硬核白内障352例(368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切核组和不切核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wk,1mo时的视力和角膜散光程度。 结果:不切核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并发症少;术后1wk和1mo时两组间视力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wk时切核组较不切核组角膜散光小,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lmo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术后并发症中的中、重度角膜水肿、房水闪辉(+++)方面切核组较不切核组重,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在Ⅳ级硬核白内障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不切晶状体核,适当扩大切口,顺利出核的方法更为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屈光状态。方法老年性白内障52例(68眼)。术前应用手动角膜曲率计及眼科A/B超测量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全部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曲率、散光及实际屈光度。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月,裸眼视力0.5~0.8者51眼(75.00%),裸眼视力〉0.8者13眼(19.12%);最佳矫正视力〈0.5者4眼(5.88%)(检查发现此4眼为老年性黄斑变性)。角膜曲率平均K值44.22±1.45,角膜散光(0.98±0.76)D,与术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度等值球镜(0.10±0.95)D,与术前预测目标屈光度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现代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散光影响较小,手术安全,并发症少。但术后实际屈光度与术前预测值存在差别,应在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准确计算所需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高龄患者白内障小切口非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例(76眼)80~103岁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0.3者分别为64眼、67眼,≥0·5者分别为54眼、65眼,角膜内皮水肿11眼,后囊破裂2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宜高龄老人白内障患者,而且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较低,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龄患者白内障小切口非乳化人工品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例(76眼)80~103岁老年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0.3者分别为64眼、67眼,≥0.5者分别为54眼、65眼.角膜内皮水肿11眼,后囊破裂2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宜高龄老人白内障患者.而且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较低.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手术切口与屈光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目的 研究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不同切口与屈光的关系。方法 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30眼(A组),非超声乳化5.5~6.0mm小切口囊外摘出术30眼(B组),对照组白内障常规囊外摘出术12mm切口30眼(C组),共90例,90眼。病人均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分别作视力、屈光、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及角膜内皮显微镜对比检查,并在术后1周及1月分别作出评价。结果 术后1周和1月的视力A组和B组均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囊袋内劈核术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应用卜氏劈核刀及劈核钩做囊袋内劈核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在77例(90眼)中,1次劈开75眼(83.3%),2次劈开14眼(15.6%);后囊膜破裂2眼(2.2%)。核瓣全部顺利娩出,角膜透明。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10.5者56眼(62.2%),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62眼(68.9%)。结论囊袋内劈核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劈核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做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40-4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9月,共集中实施329例329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8者共计269眼,占81.76%。在低于0.8视力者中,有34眼因角膜水肿而影响术后视力,占10.33%,3眼因一过性高眼压而导致角膜水肿,2眼出现术后葡萄膜炎反应,余21眼因眼底或视神经病变而影响术后视力,占6.38%。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8者287眼,占87.23%。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0.8者294眼,占89.36%。结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效率高,术后视力恢复良好,适宜于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59例(6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下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0.6者46只眼(76.7%),≥0.3者55只眼(91.7%),术中后囊膜破裂2只眼,术后角膜水肿21只眼。结论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不需要特殊的手术设备,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视力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26例(239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1例(11眼)发生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生率为4.60%,多数发生于术后2~3周。应用散瞳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等进行治疗,3~10d前房炎症完全控制,视力恢复良好,1例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结论迟发性葡萄膜炎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出现较晚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良好的视力又造成严重损害,及早诊断和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表面麻醉或加球筋膜下麻醉,对163例(184眼)白内障采用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或开罐式截囊,充分水分离,单手或双手法旋核,手法碎核,分二块取出晶状体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中后囊破裂6眼(3.26%),晶体悬韧带断裂2眼(1.09%),虹膜根部断离1眼(0.54%),角膜内皮轻度水肿18眼(9.78%)。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0.5以上者140眼(76.09%),术后1周矫正视力0.5以上者159眼(86.41%),术后1月矫正视力0.5以上者165眼(89.67%)。178眼(96.74%)。无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并发症少,设备简单,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8例(113只眼)安徽省霍山县民生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统计患者术后1d、3d、1周、1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原因.结果 本组108例(113只眼)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术后1d、3d、1周、1个月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依次为10.6%、7.08%、0.88%、0.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原因主要有:大核硬核,器械损伤,内切口靠前、娩核困难,灌注液压力过高、暂时性眼压升高.结论 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较低,通过提高手术技巧有利于降低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