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藤黄的性状,化学成分(α-、β-及γ-藤黄酸)性质来进行鉴别,方法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定中药藤黄中藤黄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本文建立了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是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冰乙酸,流速0.8ml/min;检测器温度75℃,N2压力2.1L/min,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藤黄酸及其衍生物响应峰面积回归方程是Y=1.582X+16.207,r=0.9996,5种商品藤黄中藤黄酸含量为22.75%-34.58%,新藤黄酸含量为12.  相似文献   

3.
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温度藤黄炮制品中藤黄酸及新藤黄酸的含量刘幸平,程康华,叶定江(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南京林业大学210037)关键词滕黄,藤黄酸,新藤黄酸,薄层扫描法藤黄为藤黄科植物(GarciniahanburyiHookF.)分泌的干燥树脂...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藤黄药材中总藤黄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新藤黄酸为对照品,在360nm处对藤黄样品中的总藤黄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新藤黄酸浓度在5.304~26.520mg/L范围内,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RSD=0.21%,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藤黄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藤黄系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ryi)所分泌的干燥树脂,呈橙色园柱状或块状,质脆易碎,具有攻毒蚀疮,破血散结等功效。外用可治瘰痢、痈疽、疖肿等;内服为峻泻剂,可治水肿及绦虫病。近年来报道将制成注射剂后,临床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藤黄中含主要活性成分藤黄酸(Gambogic acid)。关于藤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已报道的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介绍了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藤黄中藤黄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藤黄炮制品的镇静,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黄炮制品的镇静、镇痛作用研究叶定江,吴皓,胡永,沈中琴(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教研室210029)主题词藤黄/生产和制备,藤黄/药理学TheStudyonSedationandAnalgesicActionofProcessedGamboge¥Ye...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藤黄药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与十八烷基硅烷层析分离,用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出5个已知化学成分,分别为β-谷甾醇、藤黄酸、新藤黄酸、藤黄吉酸和去氧桑藤黄素。结论应用与已知物薄层色谱对照的方法及波谱法可鉴定所有被分离出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
藤黄(Gamboge)系藤黄科植物藤黄所分泌的干燥树脂,具消肿、化毒、止血、杀虫之功效。由于藤黄有剧毒,一般需经炮制后方可供药用,传统的炮制方法有豆腐制、荷叶制、山羊血制及清水制等。本文对藤黄生品及各炮制品的水溶液和醇溶液的体外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藤黄为藤黄科植物藤黄树分泌的干燥树脂,具破血散结、解毒、止血、杀虫之功效,用于癌症、脑水肿等多种病症的治疗,其中藤黄酸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从藤黄酸的抗肿瘤作用、药动学和新剂型等方面阐述藤黄酸的研究进展,讨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藤黄酸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藤黄酸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基因表达图谱的影响。方法:使用cDNA基因芯片及RT-PCR的方法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于藤黄酸24h后,有31个基因改变,给予藤黄酸48h后有56个基因改变。结论:藤黄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转移以及影响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且重现性好的藤黄酸B的制备分离方法,并对分离产物进行结构确证。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方式对藤黄药材进行初步提取,用中压制备色谱和高压制备色谱相结合的方式对藤黄乙醇提取物中藤黄酸B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采用正交设计对提取和分离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红外光谱、质谱、1 H-核磁共振谱、13C-核磁共振谱对分离得到的样品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优选的分离方法较其他方法简便且高效可控,分离得到的样品通过结构鉴定,确定为藤黄酸B且纯度可达到99%以上。结论所建立的藤黄酸B的提取分离方法具有高效、简便且重现性好的特点。同时,本研究提供了藤黄酸B相对完整的谱图信息,并确证了所分离藤黄酸B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藤黄系藤黄科植物藤黄 Garcinia hanburyiHook. f.所分泌出的干燥树脂 ,性寒 ,味酸、辛、涩 ,有毒 ,具破血散结、解毒、止血、杀虫之功效 ,用于治疗瘰疠、痈疸、疖肿等顽疾[1 ] 。藤黄的抗癌作用为我国药理和临床工作者最早发现。江西省曾将藤黄制剂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 ,证实对多种癌症有效 ,并证明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为藤黄酸 (gambogic acid) [2 ,3]。国内曾组织区域性协作研究 ,发现并经多次实验证明藤黄具有抗癌作用 [4 ]。近年来 ,有关研究仍偶尔可见 ,但未进行系统化、规范化试验。总藤黄酸为本校首次制得 ,药理学研究表明 ,总藤黄酸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对复方藤黄粉的药理作用的认识。方法 取比窦管稍长lcm的复方藤黄粉药线插入窦管内,将药线尾部留在窦管口外并向一侧折放,创面撒复方藤黄粉覆盖,然后覆盖无菌敷料。结果 能有效改善疮面及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抑制细菌的繁殖,使其内芽组织顺利生长收敛愈合。结论 复方藤黄粉对窦管性褥疮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测定中药藤黄中藤黄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本文建立了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是C18 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冰乙酸(6∶2∶1∶0 .3) ,流速0 .8 ml/ min ;检测器温度75 ℃,N2压力2 .1 L/ min ,进样量20 μl。结果表明藤黄酸及其衍生物响应峰面积回归方程是Y= 1 .582 X 16 .207 ,r =0 .9996 ,5 种商品藤黄中藤黄酸含量为22 .75 % 34 .58 % ,新藤黄酸含量为12 .75 % 21 .79 % ,其回收率分别为95 .89 % ,98 .04 % ;RSD3 .4 % 。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只需藤黄酸的回归方程即可对藤黄酸衍生物等未知成分进行初步定量。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自1985年以来藤黄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列出1985年来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鉴定的Shan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名称及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藤黄酸(Gambogic acid)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protein 1,IRS-1)通路对膀胱癌(Bladder cancer)炎症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膀胱癌细胞系5637和T24,细胞分三组,正常组、IGF-1组(100ng/mL)、IGF-1(100ng/mL)结合藤黄酸(0.8?μg/mL)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梯度藤黄酸对膀胱癌细胞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不同组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划痕法测定藤黄酸处理的膀胱癌的条件培养基对HUEV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影响。小管形成法测定藤黄酸处理的膀胱癌的条件培养基对HUEVC的血管网络形成能力的影响。qRT-PCR法测定藤黄酸处理的膀胱癌的条件培养基对HUEVC细胞内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V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测定藤黄酸处理的膀胱癌的条件培养基对HUEVC细胞内VEGF和VEGFR的蛋白表达变化,以及藤黄酸对膀胱癌细胞内IRS-1/NF-kB通路的调控影响。结果 藤黄酸能降低IGF-1诱导的膀胱癌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藤黄酸相应的条件培养基能减弱HUVE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且相应的血管网络形成能力减弱,VEGF及VEGFR表达降低,IRS-1/NF-kB通路表达量也减少。结论 藤黄酸可能通过抑制膀胱癌内IGF-1/IRS-1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血管生成,为藤黄酸临床治疗膀胱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从中药藤黄中提取、分离新藤黄酸的工艺。方法按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并采用AB-8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湿法上样,流动相(石油醚∶乙醇=20∶1)洗脱,分离得到纯化的金黄色化合物。运用熔点测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来确证化合物结构。结果金黄色化合物的熔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1 H-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13C-NMR数据与文献中新藤黄酸的相应数据一致。结论运用改进的工艺从藤黄中提取分离新藤黄酸是可行的,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改进从中药藤黄中提取、分离新藤黄酸的工艺.方法 按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并采用AB-8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湿法上样,流动相(石油醚∶乙醇=20∶1)洗脱,分离得到纯化的金黄色化合物.运用熔点测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来确证化合物结构.结果 金黄色化合物的熔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1H-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13C-NMR数据与文献中新藤黄酸的相应数据一致.结论 运用改进的工艺从藤黄中提取分离新藤黄酸是可行的,更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小鼠骨髓细胞中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为指标,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藤黄致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藤黄经炮制后可降低其致变性,各炮制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藤黄酸衍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藤黄酸的衍生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方法:半合成方法制备了藤黄酸甲酯、乙酯和氯代物,用MS,UV,IR,1D和2D NMR光谱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藤黄酸甲酯(2),6-甲氧基藤黄酸甲酯(3),藤黄酸乙酯(4),33-氯化转位藤黄酸(33-chlorogambogellic acid,5),33,37-二氯转位藤黄酸(33,37-dichloro-gambogellic acid,6).结果和结论:藤黄酸乙酯,33-氯化转位藤黄酸和33,37-二氯转位藤黄酸为新化合物,初步的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5和6比藤黄酸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