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即对54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护理。具体是心理护理、术前营养支持、保证抗结核化疗、肺功能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合理体位、营养供给、切口及各管道的护理、呼吸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结果:54例患者平均住院18天,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功能训练、术后呼吸道管理、切口引流管的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即对54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围于术期进行细致的护理。具体是心理护理、术前营养支持、保证抗结核化疗、肺功能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合理体位、营养供给、切口及各管道的护理、呼吸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结果:54例患者甲均住院18天,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功能训练、术后呼吸道管理、切口引流管的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对胸腰段脊柱结核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炎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营养支持、保证抗生素合理使用、肺功能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合理体位、营养供给、切口及各管道的护理、呼吸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结果:48例患者平均住院26天,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功能训练、术后呼吸道管理、切口引流管的管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慢性骨髓炎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脊柱结柱一期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难点要点.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及腰骶段脊柱结核100例,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9~62岁,平均34.5岁.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前路椎体钉内固定术式.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相关原因.结果:均恢复良好.结论:脊柱结核的一期手术治疗的图手术期护理难点要点在于脊柱结核患者病程较长,围手术期并发症多.做好术前评估,术后护理妥当,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胸腰椎结核患者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1-2013-01,对4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及抗结核药物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体位和疼痛护理,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指导等。结果 4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达到了预期的护理目标,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胸腰椎结核患者实行系统、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疾病的愈合率、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010年2月-2011年2月46例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的监测、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等护理方法配合治疗.结果:38例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脊柱结核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手术是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脊柱结核手术可最大程度降低围手术期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减少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针对脊柱结核手术尚无完整ERAS体系协助患者从术前、术中到术后加速康复。通过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专家组反复讨论,针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达成共识,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脊柱结核手术的目的及围手术期ERAS进程的主要问题,术前宣教,术前评估,抗生素使用及皮肤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时机及要点,围手术期血液管理,输液管理,疼痛管理,耐药脊柱结核的检测与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医用管路管理,术后康复训练及出院后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方法2003年2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23例,应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体结核,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及术后畸形矫正效果。结果经14~54个月随访,脊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植骨融合满意,无内固定失败和脊柱结核病灶复发。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具有脊柱后凸侧弯畸形易于矫正、前路结核病灶减压彻底、内固定远离病灶等优点,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其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时间较长、操作相对繁杂。  相似文献   

9.
背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的治疗非常棘手。目前针对此类患者的研究报道较少,并缺乏对其临床疗效观察的随访研究。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策略。方法方法:本文对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采用分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7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65-81岁,平均73.2岁。胸椎30例,胸腰段13例,腰椎29例,腰骶段4例。所有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积极处理完成手术。分析术前至末次随访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Cobb角、神经功能、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变化情况及JOA评分,评价骨密度改善和脊柱结核治愈情况。结果:76例患者手术顺利,无麻醉意外。手术时间160-300 min,平均280 min;术中出血量680-1100 ml,平均860 ml;术中输血量600-1200 ml,平均900 ml。术后随访18-54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JOA标准疗效评分:优74例,中2例,优良率95%。ESR术后8-12周降至正常。末次随访时Frankle分级除2例恢复至D级,余均达到E级。术后6-12个月CT示均获得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患者脊柱结核治愈,骨密度显著改善,脊柱后凸畸形明显矫正且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有效的抗骨质疏松、抗结核治疗等围手术期处理,分期前后路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脊柱结核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Qu DB  Jin DD  Chen JT  Jiang JM  Wang JX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30-1232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一期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及腰骶段脊柱结核120例,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17~68岁,平均34.5岁。病变部位为T6~S1。其中采用经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65例,经后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术26例,后路内固定并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29例。记录术中、术后1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相关原因。结果共10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3%,其中死亡1例。并发症的主要发生原因:手术时机选择不当1例;手术创伤2例;手术操作不当或失误5例;其他原因2例。结论脊柱结核的一期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多是因处理不当引起。做好术前评估,术中操作谨慎,术后处理妥当,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5月-2005年6月间32例伴有后凸畸形与截瘫的重度胸腰椎结核病人,采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同时用钛网和钢板重建脊柱稳定性,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5年,30例患者获访,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骨性融合率100%。在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纠正29°、25°及19°,随访时矫正度丢失〈10°:伴截瘫者11例,Frankel神经功能达到E级;本组脊柱结核均治愈。结论: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畸形矫正效果好,骨性融合时间短,减压彻底,结核病灶无复发。  相似文献   

12.
徐跃根  杨亚东  刘师良 《中国骨伤》2009,22(12):938-940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脊柱结核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5.3岁。病变部位为胸腰段,2个椎体3例,3个椎体17例,4个椎体1例,皆有后凸畸形,平均Cobb角(28.0±9.7)°。术前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B级3例,C级5例,D级1例,E级12例。术前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痨及全身支持治疗,手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前后路植骨融合术,术后继续化疗9~12个月。术后随访,观察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情况及脊柱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6年,平均2.5年,末次随访时平均Cobb角(9.8±3.3)°,平均矫正17.2°,术前、术后比较,P〈0.01,植骨均融合。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17例。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可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采用化疗抗结核,根据患者结核病灶位置,分别从胸椎、腰椎前路、后路彻底清除结核病灶,植骨融内固定。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个月。胸腰椎结核无复发,结核中毒症状消失,疼痛缓解。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前B级1例,C级11例,D级10例,术后恢复到E级21例,D级1例。结论在系统化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对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采用手术清除结核病灶,可缓解神经症状,有效控制或治愈结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结核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观察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28例(对照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观察术后畸形纠正情况、植骨融合速度以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后弓角较术前纠正度数18°,对照组纠正5°;观察组植骨的融合速度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8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减少结核复发,提高治愈率,并能明显改善畸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跳跃型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3例跳跃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及结果.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41.5岁.病灶位于颈椎+胸椎3例,胸椎+胸椎3例,胸椎+胸腰段6例,胸椎+腰椎4例,胸腰段+腰椎5例,颈椎+胸椎+胸腰段1例,颈椎+胸腰段+腰椎1例.术前后凸角度-5.0°~65.0°,平均30.6°.各处病灶根据病变特点、部位及椎体破坏程度选择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术、椎间植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固定术,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单纯病灶清除术或保守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6.0年,平均3.2年.所有病灶均治愈,未再复发.术后6~12个月,行植骨者病灶X线片均显示植骨融合.术前11例合并截瘫者,7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末次随访时后凸角度改善至平均14.2°.术后9例次发生并发症,未造成机体残余损害.结论 跳跃型脊柱结核应根据各处病灶的部位、稳定性、畸形状况及神经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前提下积极术前准备,对绝大多数跳跃型脊柱结核患者可一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背景:多数学者认为脊柱结核术前化疗至少需要4周,且大多选用接骨板或双钉棒系统作为前路手术的内固定材料。有关缩短术前化疗时间和选择更为简单内固定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术前短期化疗联合前路单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16例脊柱结核患者行HRES四联化疗1周后行前路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1年。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的一般情况及疼痛症状,记录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通过X线片了解植骨融合及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术前抗结核治疗1周,患者一般状况无明显改善,自术后第3d起,患者一般状况开始改善。术后3例患者出现肋间神经痛,经治疗2周后2例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所有植骨均得到融合,融合时间为6~15个月,平均9个月;后凸畸形由15°~82°,平均42.0°±16.7°,矫正至3°~19°,平均9.7°±4.4°。术后2年随访后凸畸形为3°~23°,平均11.6°±5.3°。平均丢失1.9°。结论:术前短期化疗对手术疗效无明显影响,但能缩短患者术前承受痛苦的时间。前路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减压,同时矫正畸形、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以防止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可尝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对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围手术期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龄35-60岁,平均48,25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试验组从术前7d至术后7d在普通饮食基础上通过静脉途径增加营养供给,对照组只给予普通饮食。术前7d和术后7d对2组患者的体重、血浆清蛋白浓度、血沉进行比较。并比较2组术后伤口引流液总量。结果:试验组术后体重和血浆清蛋白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体重和血浆清蛋白浓度比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伤口引流液总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沉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但试验组的血沉降幅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营养支持有利于减轻手术和结核杆菌造成的机体营养不良,有助于增强手术和抗痨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经验。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植骨、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19例。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地恢复,术后平均5.2个月达满意植骨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和脊柱结核病灶复发,后凸畸形矫正满意,Cobb角平均23.4°,平均矫正21.3°。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使病变节段在术后即刻重建稳定性,为脊柱融合和结核病灶的静止提供良好的力学环境,是外科治疗脊柱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