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缺血性二尖瓣反流(mural regurgitation,MR)与左心室大小和功能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2000年3月-2006年2月共1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5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彩色多普勒定量测定其MR。根据彩超结果分为MR组81例及无MR组101例,分别对两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组81例患者中轻度反流70例,中、重度反流11例。MR组左心室内径显著高于无MR组(P〈0.05),EF值显著降低(P〈0.05)。MR组30d及1年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无MR组(P〈0.05和P〈0.01)。【结论】AMI患者MR的出现是左心室扩张和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超声心动图证实的MR对AMI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背景:无症状二尖瓣反流的临床预后尚无明确定义,并且治疗方法也是不确定的。本文探讨了以最近指南为依据将二尖瓣反流进行定量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入选了456例无症状器质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年龄63±14岁,63%为男性,射血分数70%±8%),依据目前的推荐对其进行了定量(反流量66±40m l/搏,有效反流口40±27m m2)。结果:对任何原因、心脏原因以及心脏事件(心脏原因死亡、心力衰竭或新发房颤)(曾给予医学治疗)所估测的5年死亡率分别为22%±3%、14%±3%和33%±3%。存活率的独立决定因素包括:年龄增加、伴有糖尿病以及有效反流口增大犤…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影响.方法:213例AMI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药物组(126例,服用常规药物)和PCI组(87例,PCI 常规药物),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及随访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MR程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MI患者住院期间MR的发生率为28.6%,下壁心梗MR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34.5%vs 22.3%,P<0.01).平均随访8.8个月后MR的总发生率为35.4%,PCI组MR发生率较住院期间无显著变化(26.4%vs 27.6%,P>0.05),而常规药物组MR发生率较心梗急性期有明显增加(43.7%vs30.2%,P<0.01),且明显高于PCI组(P<0.01).PCI组LVEDd、LVEDV、LVESV低于常规药物组(P<0.05),而LVEF高于常规药物组(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较其他部位心梗患者易出现MR;随着心肌梗死时间延长,MR发生率有增加趋势.PCI通过改善血流及左室重构,可降低或至少不增加M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装置的结构特征,以探讨此两种情况下二尖瓣反流的不同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连续收治的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3例(下壁梗死组)、前壁心肌梗死61例(前壁梗死组)和超声心动图无异常的受试者22例(正常对照组)。在系统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础上,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方法测量左心室容量、二尖瓣瓣环面积和二尖瓣反流分数。分别在心尖四腔和二腔心切面测量前外侧乳头肌和后内侧乳头肌至对侧二尖瓣环的牵引距离。结果下壁梗死组中12例(36%)患者有反流分数超过20%的二尖瓣反流,前壁梗死组为7例(11%);在并发二尖瓣反流的下壁梗死组中,后内侧乳头肌牵引距离显著长于前外侧乳头肌的牵引距离〔(42.6±4.9)mm vs.(36.1±1.7)mm,P〈0.01〕;而在前壁梗死组中,两侧乳头肌牵引距离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41.0±2.4)mm、(41.4±1.8)mm vs.(33.5±2.2)mm、(33.4±2.1)mm,P〈0.01)〕,但两侧乳头肌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后内侧乳头肌牵引距离和两乳头肌牵引距离之和分别是下壁心肌梗死和前壁心肌梗死并发二尖瓣反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二尖瓣反流时,二尖瓣结构表现为以后内侧乳头肌为主的非对称性移位;前壁心肌梗死之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则与二尖瓣结构中两乳头肌对称性移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术前房颤对退行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二尖瓣修复术(MVR)预后的影响。方法和结果:1991-2002年间共收治392例行MVR的中至重度MR患者,对其中283例单纯退行性MR患者随访4.7±3.3年。27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心源性血栓事件,4例死于左心室功能不全。与术前房颤患者比较,窦性心律患者生存率较高(5年生存率:96%±2.1% vs 87%±3.2%,P=0.002),且无心脏事件比例较高(5年无事件比例:96%±2.0% vs75%±4.4%,P〈0.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心肌梗死部位对缺血性二尖瓣返流产生的影响。方法统计收治的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梗塞部位和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发生情况。结果 241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前壁梗死161例,伴有缺血性二尖瓣返流110例;后、下壁梗死80例,伴有缺血性二尖瓣返流55例。两组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患者易伴发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前壁和下后壁心肌梗死的产生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功能性缺血的二尖瓣反流在瓣环成形术后所发生的暂时性二尖瓣反流的特征,以确定其预测因素(特别是关于瓣环成形术类型的预测因素),及瓣环成形术的类型是否影响生存率。1985年4月至2002年11月,585例患者仅因功能性缺血的二尖瓣反流而接受瓣环成形术,大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冠脉血运重建术(95%)。68%患者使用了柔软带环(Cosgrove),21%使用硬质环(Carpentier),另外11%则接受牛心包瓣环成形术(Peri-G uard)。422例患者提供了678帧术后超声心动图以评估术后二尖瓣反流及其相关物的反应进程。大部分患者在术后早期(平均8d)行超声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返流(M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0例,其中55例伴有MR者设为观察组,55例不伴有MR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5年内的跟踪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MI)率为27.27%(15/55)、再次MI率为14.55%(8/55)、心力衰竭(HF)率为67.27%(37/55)、猝死发生率为7.27%(4/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73%(7/55)、7.27%(4/55)、38.18%(21/55)、3.64%(2/55),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室性早搏率为29.09%(16/55)、房性早搏率为27.27%(15/55)、心房纤颤率为20.00%(11/55)、窦性心动过缓率为23.64%(13/55)、总发生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11/55)、16.36%(9/55)、14.55%(8/55)、14.55%(8/55)、64.45%(36/55),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MR与中度MR、重度MR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再次MI、HF、猝死和心率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后两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MR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再次MI、心力衰竭(HF)、猝死和心率失常发生率均低于重度MR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缺血性二尖瓣返流会提高冠心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尖瓣返流(M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143例AMI患者,平均入院5天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MR组和非MR组,检测MR的程度、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439天,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MI)、再发心绞痛、心因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MR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MR的发生率为73.4%,其中轻度62例(43.3%),中度34例(23.7%),重度9例(6.2%)。MR的发生及程度与高龄、女性、Killip分级、舒张压、心率、心力衰竭史、糖尿病、非ST段抬高性MI相关。MR与AMI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MR是AMI后远期死亡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P<0.001),中重度MR患者住院期间和远期死亡率显著高于轻度MR组及非MR组。结论:MR是AMI远期预后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二尖瓣反流(MR)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对存活率的负面影响已有观察。然而,关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SEACS)后发生MR的资料少见。本研  相似文献   

12.
13.
许洁 《医学综述》2015,(2):327-328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东营市胜利油田胜南社区现河卫生院收治的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患者220例,根据患者在心肌梗死前72 h内是否出现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126例)和梗死前非心绞痛组(94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的肌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显著低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P<0.05),但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K、CK-MB的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P<0.05),且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的CK、CK-MB的峰值显著低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LVEF显著高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P<0.05)。梗死前心绞痛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70.6%比94.7%)(χ2=6.998,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χ2=2.918,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出现心绞痛的患者可能因为缺血预适应而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病变在获得性成人心脏瓣膜病中居第二位.在发达国家,重度二尖瓣反流(MR)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随着我国社会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我国二尖瓣疾病中退行性变及功能性病例逐年增加.而退行性变和功能性MR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类型,需要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严重退行性MR的病程发展是不利的.然而,及时和有效的外科干预,退行性MR的远期治疗效果还是很理想的.相比之下,功能性MR修复预后的效果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看法.本文就退行性和功能性MR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当前手术和介入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徐宝华  李楠  马林 《当代医学》2013,(34):52-53
目的:研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程度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2011年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NYHA I~IV级)113例,以二尖瓣反流量分组,分为轻(58例)、中(35例)、重(20例)三组。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肺动脉压(通过三尖瓣反流程度计算)、E/A。ELLSA测血浆BNP,心电图测QRS宽度。统计1年内心力衰竭再住院数及死亡数。如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VEF、LVEDD、LVESD、肺动脉压、BNP、QRS宽度与二尖瓣反流程度呈正相关,重度二尖瓣反流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再住院率60%,死亡率20%)均高于轻度反流组(再住院率22.4%,死亡率5.17%)及中度反流组(再住院率28.6%,死亡率11.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其反流的严重程度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梗死前心绞痛可直接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面积和左心功能,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回顾性地分析我院近10年来AMI患者309例,探讨发病前有否心绞痛对其临床和预后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前24h前心绞痛对初次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34例未接受溶栓等再灌注治疗的初次AMI(A组)病人按梗死前24h(A组)和24h前心绞痛发作(B组)及无心绞痛(C组)分为3组,回顾分析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和B组梗死面积较小,并发症较少,近期预后好,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笥休克,近期心源性死亡与C组对照有显著差  相似文献   

18.
张帆  张双  张福春  曾辉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3):2127-2129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第一次急性心肌梗死前1周内有无心绞痛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3例年龄≥75岁的高龄老年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急性心肌梗死前1周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心绞痛组(41例)和无心绞痛组(42例),观察其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比较两组间心功能有无差异。结果心绞痛组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与无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所测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对高龄老年初发心肌梗死患者无保护作用,不能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心肌缺血预适应是指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可明显增强心肌对持续缺血的耐受能力,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动物实验已经证实了缺血预适应的心肌保护作用.近年一些临床研究亦肯定了心肌梗死前反复短暂发作的心绞痛可使缺血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本文总结121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例。旨在探讨梗死前有或没有心绞痛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尖瓣反流(MR)及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95例AMI患者,应用超声检测MR的程度、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分为中重度MR组(MR组)和无及轻度MR组(非MR组),对其中57例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检测.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523天.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AMI患者MR的总发生率为75.95%.中重度55例(29.50%).MR的发生及程度与高龄、女性、Killip分级、糖尿病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等相关.生存分析显示MR是AMI后远期死亡强的危险因素(RR=10.984,P<0.0001).中重度MR及LVEF与NT-proBNP显著相关.结论:中重度MR足AMI远期预后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MR的程度与血浆NT-proBNP水平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明确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