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修双玲  王立 《疑难病杂志》2011,10(7):533-53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肥胖患者游离脂肪酸(FF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老年2型DM肥胖患者(观察1组)50例、老年2型DM非肥胖患者(观察2组)50例及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测定空腹FFA、CRP水平及代谢参数。结果观察1组BMI、WHR、FINS、CRP、FFA、HOMA-IR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观察2组(P<0.05,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观察2组(分别为P<0.01,P<0.05)。观察2组HOMA-IR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OMA-IR与FINS、WHR、BMI、CRP、FFA显著相关(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FFA、CRP明显升高,两者与HOMA-IR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颗粒对糖耐量减低(IGT)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IGT患者6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都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组给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6个月,观察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变化及糖尿病转化的比率。结果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P<0.05);治疗后组血糖TC、TG、LDL-C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HDL-C上升明显(P<0.05);治疗组IGT间糖尿病转化的比率为6.67%,对照组糖尿病转化的比率为16.67%,2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能有效干预糖耐量减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正接受有效降糖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维持原治疗方案,治疗组40例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24周,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Cys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CysC较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ysC无明显差异。结论厄贝沙坦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CysC。  相似文献   

4.
陈宇美 《当代医学》2013,(13):148-149
目的观察自拟降糖饮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临床分组治疗,治疗上分别采用自拟降糖饮中药治疗及二甲双胍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关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降糖饮能够有效降血糖,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左玲  宁乐平 《医学综述》2011,17(12):1885-1887,1891
目的分析荆门地区钟祥长寿村老人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游离脂肪酸(FFA)亚组分,并探讨血脂与长寿的相关性。方法研究设长寿组、正常对照组,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分离新鲜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FFA,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血糖(GLU)、TC、TG、LDL-C、HDL-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长寿组中GLU、TC、TG、HDL-C、TFA、不饱和脂肪酸等显著升高(P<0.05),而LDL-C显著降低(P<0.01),但是都在正常参考范围内。FFA亚组分中,除C14∶0和C20∶4没有显著差异外,C18∶2显著降低(P<0.01)外,其余所测FFA亚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长寿老人血浆FFA亚组分中,以C18∶2浓度降低和C20∶5浓度升高最显著,可能与延缓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西药降糖降压基础上加用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中药对脂毒性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2组均采用降糖、降压药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对照组加服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银杏叶片安慰剂模拟剂。观察指标:主要为血脂、游离脂肪酸(FF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治疗组第6、12、18月FFA较治疗前下降(P<0.01),对照组FF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8月对照组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超过正常值范围;而治疗组仍处于正常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延缓IMT增厚50%。结论六味地黄软胶囊及银杏叶片合用有降低FFA,减轻脂毒性的作用,且可能具有明显延缓血管病变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代谢异常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杨沛  陈津 《重庆医学》2004,33(8):1172-117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其体内糖、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80例,正常对照30例,测定其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2型糖尿病组FFA、FPG、T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HDL、ApoA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FFA与FPG、TG成明显正相关(r=0.790 3,P<0.01,r=0.594 2,P<0.01),与HDL、ApoA成明显负相关(r=-0.6,P<0.01,r=-0.536,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提示糖代谢紊乱的同时脂代谢亦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消渴降糖颗粒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用消渴降糖颗粒剂治疗;对照组20例,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消渴降糖颗粒剂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35.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患者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消渴降糖颗粒剂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气阴两虚型具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强化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3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70例),均给予常规降糖、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等措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强化干预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糖控制所需时间、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 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血糖控制所需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强化干预,能有效降低血糖、缩短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并有利于促进焦虑及抑郁情绪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非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超声检查颈动脉、足背动脉及测定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在加压和口服药的情况下与静息状态下相比血管内径均增大,但糖尿病组内径变化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颈动脉、足背动脉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颈动脉异常率、足背动脉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足背动脉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颈动脉异常。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联合检测肱动脉皮功能及颈动脉、足背动脉粥样硬化是评价糖尿病血管异常的有效方法,对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液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采用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量人体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FFA)和总脂肪酸(TFA)。该方法灵敏,可分离血浆中近20种脂肪酸,其中油酸(C18:1)、软脂酸(C16:0)、亚油酸(C18:2)、硬脂酸(C18:0)和软脂油酸(C16:1)5种脂肪酸占了血浆中FFA总量的约90%。本方法所需血量少,更适用于采血较困难的婴幼儿进行脂肪营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五倍子相关资源(角倍、肚倍、倍花、盐肤木果)油脂的脂肪酸组分。方法利用6号溶剂油提取五倍子油脂,甲酯化后以气质联用法分析其油脂脂肪酸组成。结果按相对峰面积计,角倍油脂月桂酸1.75%、棕榈酸24.36%、肉豆蔻酸30.94%、硬脂酸7.39%、亚油酸7.14%、油酸14.4%,肚倍油脂月桂酸29.95%、棕榈酸17.36%、肉豆蔻酸28.22%、硬脂酸5.01%、亚油酸7.48%、油酸7.02%,倍花油脂月桂酸1.20%、棕榈酸31.2%、肉豆蔻酸33.77%、硬脂酸5.54%、亚油酸9.71%,盐肤木果油脂棕榈酸19.9%、硬脂酸3.32%、亚油酸57.73%、油酸13.41%,前3种资源油脂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盐肤木果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结论五倍子相关资源油脂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不同资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不一样,在开发应用中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取鉴定紫丁香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丁香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其化学成分。结果:从紫丁香中分离鉴定了13个脂肪酸成分和1个甾类成分,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79.5%。主要为亚油酸(36.41%)、油酸(15.93%)、棕榈酸(7.07%)、硬脂酸(5.16%)、花生酸(2.15%)和(3β,5α,24S)-豆甾-7-烯-3-醇(9.93%)。结论:紫丁香所含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是亚油酸和油酸。  相似文献   

14.
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挥发油及醇提物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确定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的质量。【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别对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中挥发油的含量和成分以及醇提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五指毛桃根皮中挥发油的含量高于根木质部;五指毛桃根皮与根木质部所含的化学成分相似,挥发油成分以十六酸、油酸 亚油酸、亚油酸酰胺、软脂酸酰胺、硬脂酸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主;其乙醇提取物中以补骨脂素、十六酸、十六酸乙酯、佛手内酯、油酸、亚油酸为主。根皮中补骨脂素的含量高于木质部。【结论】五指毛桃不同采收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相似,其中根皮部的挥发油成分和补骨脂素含量均高于木质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玫瑰茄花萼中提取的油脂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玫瑰茄花萼中的油脂,甲酯化后运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玫瑰茄花萼油脂中含有17种脂肪酸,其中主要的脂肪酸为亚油酸(45.03%)、油酸(23.62%)、棕榈酸(22.91%)、硬脂酸(3.41%)、(10E)-10-十九烯酸(1.91%)、棕榈油酸(0.84%)、花生酸(0.53%)和肉豆蔻酸(0.34%)。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1.40%以上。结论:玫瑰茄油脂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6.
欧造国  杨刚毅  刘纯  李伶 《重庆医学》1999,28(5):330-331
目的:为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R 关系。方法:分组分析了56例伴和不伴DR的2型糖尿病(DM)人血浆ET和NEEA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2型DM病人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伴有DR组病人又明显高于无DR的病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五谷虫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2-溴代苯乙酮作为衍生化试剂,三乙醇胺作为催化剂对脂肪酸进行衍生化使其产生紫外吸收,利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C18柱(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为水∶甲醇=10∶90;柱温为20 ℃;体积流量为1 mL/min,进样量为20 μL,内标为十七烷酸.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各脂肪酸衍生物均达到基线分离.亚油酸的含量为131.0 mg/L,软脂酸的含量为194.8 mg/L,油酸的含量为100.6 mg/L,硬脂酸含量为36.6 mg/L.结论 该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五谷虫脂肪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脂肪酸对血管内皮细胞(ECs)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直接影响及影响水平。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诱导培养ECs,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随后以上述脂肪酸诱导转染了由PAI-1启动子控制表达的报告基因的ECs,ELISA检测PAI-1启动子转录活性。结果ECs中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均浓度依赖地诱导PAI-1 mRNA和蛋白表达,硬脂酸无影响,而它们对PAI-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与上述作用一致。结论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提高PAI-1转录活性诱导其在EC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6种脂肪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质量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分别用含2%的辛酸(C8∶0)、癸酸(C10∶0)、油酸(C18∶1)、α-亚麻酸(C18∶3)、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12周时检测血脂及脂蛋白相关指标。结果研究12周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均显著增加,辛酸(C8∶0)、癸酸(C10∶0)、油酸(C18∶1)对控制体质量增加的作用较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差异显著(P<0.05);6种脂肪酸均显示出不同程度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HDL-C/LDL-C)增加的作用。辛酸(C8∶0)、癸酸(C10∶0)和α-亚麻酸(C18∶3)降低TC和LDL-C及升高HDL-C/LDL-C比值的作用比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显著(P<0.05)。结论中链的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较长链的SFA降低小鼠体质量和血脂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叶大戟种子油脂成分。方法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对叶大戟种子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对叶大戟种子油中共鉴定出10种脂肪酸,其主要脂肪酸成分为棕搁酸5.608%,硬脂酸2.219%,油酸13.857%,亚油酸17.623%,a-亚麻酸50.854%。结论对叶大戟种子因富含人体必须脂肪酸而极具开发价值,尤其是a-亚麻酸和亚油酸占到了对叶大戟种子油的68.4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